3D影视拍摄新技术研究和应用探讨

2016-05-25 22:39殷琳琳
科技视界 2016年12期
关键词:全自动摄像机间距

殷琳琳

【摘 要】现在科技发展越来越快,在影视领域中逐渐引进了不少全新的技术系统,尤其是现在应用最为广泛的就是3D影视拍摄新技术。在应用3D影视拍摄新技术时,只有更加全面地了解其所含有的主要结构以及应用特点,才能够在应用中起到有效的作用。本文探析了3D影视拍摄新技术的研究以及3D影视拍摄新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3D影视;拍摄新技术;研究;应用

0 引言

3D影视,是在很大程度上展示了实际劲舞的质感以及其存在的真实空间关系之间体现的影视技术,在影视的制作中往往是借助人们的视觉特点进行制作以及拍摄。在最近几年就有几家单位联合开办的中国3D电视试验频道的出现,这几家单位非别是深圳市电视台、江苏电视台、天津广播电视台、上海广播电视台、北京广播电视台以及中央电视台等。同时,这几家单位中也有个别的单位自己创作了很多3D影视节目,还建立了自身的3D制作团队以及项目研究团队,也在不断地和厂商进行技术的合作。

1 3D影视拍摄新技术的探索

在3D影视拍摄过程中,需要利用到很多的特殊装置,拍摄需要左右眼有对应的双路图像。最常见的3D影视拍摄装置有支架式或者是一体式的拍摄系统。支架式的拍摄系统,能够对双路摄像的会聚焦以及间距进行灵活性的调整,可以找到比较好的立体视觉效果,所以在拍摄高质量影视作品中应用非常广泛[1]。很多的3D影视拍摄技术人员都需要在拍摄之前校对拍摄时的间距以及视差。同时,摄影时的姿势、对焦以及变焦时的光轴偏移等都会直接对重力造成严重的影响,这样产生的摄像机偏差就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处理这些问题。由此可知,当前最主要的研究主题就是提高摄像机驱动精度以及校对摄像机花费时间的节约。

目前,电视以及电影产业的高性能3D摄影支架机械的使用,最主要的就是利用光轴调整中比较精密的部件,可以让整个产品显得更加昂贵。同时,自动化的校正方法中是不存在间距以及视差的,并且3D摄影在准备时需要的时间也比较的长,需要具备丰富经验的人员进行现场的调整[2]。

1.1 3D支架的探究

现在应用最为广泛的就是3D立体拍摄设备中的垂直式的3D支架,垂直式的3D支架主要分为下垂直式以及上垂直式,两者之间最大的差别就是应用场合不一致,外形上有变化,但是应用的原理是一样的。同时,垂直式的3D支架可以将轴间距调整成零,这样更能够适应远景、中景以及近景的拍摄。对于垂直式的3D支架的参数调整有以下几个:图像的左右翻转、轴间距、俯仰角、旋转以及摄像机的高度等,对以上参数的调整直接关系着设备组人员跟拍的进度以及3D垂直架的性能[3]。其中,3D立体拍摄支架有着很多功能,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调节夹角以及双机之间的间距;另外一类是调节左右摄像机光轴之间的误差。

1.2 全自动3D支架的探究

对于全自动3D支架而言,就是要将3D拍摄的效果提高,可以利用全自动3D摄影的支架的间距以及视差实现,这样要也很好地降低了3D片源之间的矛盾和误差。3D摄影系统主要的信息处理功能就是根据立体视觉技术以及理论研究实践的,这样可以建立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很好地实现其特有的效果。一直以来,全自动3D支架的成果有以下几个:(1)人类相对位置的标准实现和建立,在研究中我们得出了很好的结论就是保持好稳定的位置关系,从事物中找到立体感,更好地实现了两台摄像机标准自动化的3D摄影效果。(2)实现和更加明确了协调双眼的运动原理,我们可以在人类眼球运动的过程中找到神经系统的建立的理论体系[4]。根据这些理论,可以很好地实现必要的主动式双眼摄像机运动中的相对运动以及共轨运动的控制方法。

2 3D影视拍摄新技术的应用

在3D影视拍摄中,需要的就是摄影机参数进行调节,主要调节的就是调节两台摄影机之间的旋转、俯仰、高低、夹角、轴间距、光圈、变焦以及焦点等参数,只有调节之后才可以正常地进行工作。一般情况下,跟焦员只是负责调节光圈、变焦以及焦点这些镜头参数,而3D是负责指导参数的控制以及进行自动化的调整。在应用全新的技术进行控制之后,3D方面的控制主要分成两个部分:一是自动完成;另一个是利用无线遥控进行完成,在拍摄时就不能够受到更多的限制。对于一般的拍摄,是无法在拍摄的时候使用固定机位的,对镜头的推拉也只是变现在全景以及中景特写的变化过程中。而运动摄影是根据周围环境以及被摄体的之间的变化来确定的,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伸缩臂以及使用滑轨等设备。例如,在拍摄《大山的精灵金丝猴》这部作品时,由于环境比较复杂有近端物体的出现,直接导致复视以及正视之间的关系失去协调,之后调整了相关的动作才得以让这些场景在立体摄像机中出现。

3 结语

综上所述,相比于制作传统的2D节目,在制作和拍摄3D节目的技巧、方式以及流程等方面都具有非常大的差异,同时也需要不断地更新新技术,以及优化系统的方法以及流程,更加有利于提高制作的效果以及制作的效率。在实现3D前期拍摄的基本研究算法以及应用和设计全自动支架之后,下一个阶段将会全部集中在3D现场直播的配套设备研究以及自动化方案研究中。由此可知,只要在当前使用3D转播车的基础之上,完成3D后期制作的相关工作,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3D制作的效果以及质量。

【参考文献】

[1]《影视制作》编辑部.中国3D电影与新技术应用沙龙隆重举行松下分享其3D高清技术的实际应用[J].影视制作,2014,129(22):2064-2065.

[2]聂森,张莹,李伟.3D影视技术在吉林省旅游风光片拍摄中的运用[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3,115(11):102-103.

[3]《影视制作》编辑部.专访摄影指导吴樵先生分享3D电影《密道追踪》的创作经验[J].影视制作,2014,213(06):254-256.

[4]徐霞.浅谈影视动漫设计中3D技术的应用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7(25):192-202.

[责任编辑:王楠]

猜你喜欢
全自动摄像机间距
宋代君臣殿上间距考论
咔吱兔的全自动生活
全自动发明机
高速公路指挥中心小间距LED应用探讨
全自动运行系统的兴起与未来之路
摄像机低照成像的前世今生
新安讯士Q6155-E PTZ摄像机
算距离
“文本间距”与文学翻译审美理解的实现
高清新阵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