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院校校园一卡通系统的建设研究

2016-05-30 10:48杨怡萌王勐
科技风 2016年4期
关键词:充值一卡通消费

杨怡萌 王勐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建成数字化校园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目标之一,校园一卡通系统建设作为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基础工程,其发展建设过程逐步得到重视。本文根据高职院校的应用特点着重分析了校园一卡通平台建设中的一些问题并对日后进行展望。

关键字:高职;一卡通;建设

目前,作为国家投入较大的教育行业,信息化多重技术手段并举应用的概念早在数字化校园建设初期便已确立。近几年来,高等职业院校正逐渐从单一的信息系统建设转变为整体的数字化、信息化建设,校园一卡通系统这类物联网应用的建设正是这一大环境下的产物。

我们发现,随着高等职业院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推进,校园一卡通系统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但伴随着网络规模的日益扩大和应用的增多,校园一卡通逐步涉及财务、人事、学工、后勤、图文信息中心等多部门业务领域,关联网银转账平台、统一身份认证、图书管理系统、教务网络管理系统等多个校内外业务系统,并在校内消费、考勤、身份识别等多个教学、生活事物中扮演重要角色。那么如何根据高等职业院校的具体情况使校园一卡通的建设满足学校建设的发展,是我们接下来的研究内容。

一、校园一卡通建设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随着校园信息化建设的推进,随着卡片技术的演进,卡片扇区的使用随之增多,与卡片相关的应用也随着增多,由于学校内各部门间业务系统的关联度较低,造成了师生们手中的卡多而卡的功能却很单一,这给师生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校园一卡通系统是数字化校园总体规划中的基础平台之一,使用校园一卡通系统作为标准电子身份提供者,可以解决各部门间应用系统电子身份标签不兼容、电子身份资源配置不合理不共享的问题,可以将学校内各部门电子身份资源整合集成,提供统一的、权威的电子身份标签和校内消费信息,将学校内的师生身份识别、经济业务和校园管理有机的结合起来,实现全校范围内的统一身份认证识别和电子支付服务。在校师生凡在生活、工作、学习中需要身份认证识别和付费的场所都可以用一张校园卡来实现。最终形成“一卡在手,走遍校园”的目标。

校园一卡通建设应以身份认证、电子支付为核心,涵盖消费结算领域、教务管理领域及人工或自助服务设备等方面。消费结算领域主要包括控电管理、食堂收费、商户收费、借阅收费、自助洗衣、自助热水、浴室、体育中心等;教务管理领域主要涉及注册系统、学费收缴、迎新系统、宿舍门禁、考勤签到、图书管理、医疗管理、上机管理、考试管理等;人工或自助设备主要包括校园卡结算中心、自助圈存机、自助转账机等。

高职校园一卡通建设的实施给学校带来的经济作用是不可小觑的,在增收节支的同时也避免了某些环节中人为因素所造成的漏洞,在校师生将多种证件和钱包集于一卡,改变传统的消费方式的同时使得电子商务深得人心,消费过程中的安全度也被大大提高了。在整合电子身份等资源,实现信息共享的过程中,也提高了各个部门间的工作效率及服务水平,使得学生对学校的管理认同度大大提升,也为树立学校形象提升学校品牌起到了推动作用[1]。

二、校园一卡通在建设实施过程中问题

在信息化、数字化校园蓬勃发展的今天,校园一卡通系统的建设顺应了学校在教学、科研、管理、生活等方面的需求,校园一卡通系统的快速发展也成为了必然趋势,但在其建设实施的过程中仍存有问题需注意。

1.设备网络架构薄弱,不利于校园一卡通系统建设

当前我国的高职院校因其发展规模的局限,往往将一卡通的定位在某一单一使用终端上。例如仅局限于食堂、图书馆等独立区域。随着高职院校各职能部门的不断完善,各区域间相互连通是一卡通的建设的主要目的,一卡通互联化的建设可有效减少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但部分院校未能对一卡通系统未来的拓展领域提前预判,建设校园一卡通系统之初对设备网络的架构呈现薄弱状态,这不利于校园一卡通系统在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高等职业院校设备网络的建设成效,成为校园一卡通系统网络化的建设基础,也是衡量一所高职院校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标准[2]。

2.自助充值终端建设不完善,影响校园一卡通未来发展

部门高等职业院校由于在校人数的局限性,在建设一卡通系统时首要考虑建设的是消费与结算终端,而忽略掉一卡通的自助充值终端的建设。管理者普遍认为在校生人数不多,直接采取现金充值的方式即可。例如部分院校加大力度建设图书馆、食堂、体育中心、商业街等消费终端而忽视了一卡通结算中心这样的充值终端的建设,很多高职院校至今仍然使用现金充值的方式为一卡通充值。师生从银行卡取出现金再到充值点排队充入一卡通内是非常麻烦的。这就造成学院范围内消费POS点多,而充值却很困难的情况。特别是在下课、午休的高峰时段,排长队充值人数激增,即增加了收费人员的工作压力,大量现金的流转也造成了安全隐患。长此以往,不但没有达到一卡通建设预期的方便快捷的目的反而会极大的减弱师生对一卡通的使用兴趣,不利于一卡通的未来发展。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完善与改进,高职院校可使用圈存手段与现金充值手段并行的方式,从而推广圈存手段逐步淘汰现金充值方式。所谓圈存手段就是利用银行为大平台,将银行卡与校园卡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实现银行卡到校园卡的自助转存功能。

3.一卡通系统建设后运行稳定性与安全性需重视

一卡通系统日均消费交易流水在3万条左右,人数较多的院校流水量更大,针对同时运转身份识别、消费两大重要业务的设备网,小小的丢包问题有时会成为运行工作中的安全隐患。除设备网络建设外,在一卡通系统建设过程中,学校对于其他方面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也不尽相同,这就给一卡通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为了保证一卡通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安全可靠,学校需出台相关政策及制度对破坏行为进行约束控制。并且从技术手段上阻止恶意攻击、破坏等黑客行为。学校应加大专业人员维护力度,定期对一卡通平台内服务器、交换机、网络通信选路进行检查,确保运行稳定。校园一卡通是信息时代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必然产物,随着网络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技术和安全稳定是一切发展的保障。特别是涉及到安全工作的问题需将安全责任落实到实处,切不可因为技术人员的疏忽大意造成学校与师生不可避免的经济损失。

三、校园一卡通未来建设的展望

1.校园一卡通平台在高职网络市场化建设的展望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实力的不断加强,高职的数字化网络建设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呈现出市场化的趋势。很多经济学家认为当前的高校逐渐被定义为一个小型经济圈,而一卡通系统作为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对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贡献。以高职院校在校师生人数1万人为例,每人每月在校消费平均800元计算,学生每年有8个月或是更长的在校学习时间,最后的累计的消费金额为6400万。这个庞大的消费数字更凸显出高职院校的市场潜能。高职院校一卡通系统的出现,则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消费潜能,并能很大程度上将消费资金聚集在学校范围内,给学校和商户带来的经济效益是无可估量的。经济效益的提高也会提升商户的服务热情度,充分调动学校内各部门与服务型产业的的积极性,从而带动服务型产业的发展。在校生也能感受到热情服务带来的满意感,无论是从消费的学生角度还是从学校和商户角度,一卡通系统的建设无疑是个双赢之举。

2.校园一卡通系统在高职财务管理建设中的展望

高职院校财务管理的主要为开源节流,提高资金的利用率。而一卡通系统的出现正改变了校园消费的原有模式,使持卡人的消费资金集中在同一账户中,有利于学校对于资金的管理。同时避免了困扰了高职院校多年的“小金库”问题,因校园内各部门间缺乏资金监管,一卡通系统的建设,杜绝了现金的流通,所有的资金流向均有记录可循。凡涉及学生费用的收支均可采用一卡通完成,堵塞了因为收入而造成的账外账情况,“小金库”必然无法形成。一卡通系统的建设一方面规避了资金的风险,另一方面也建少了财务人员的责任风险。原有的消费金额以现金结算,每日需将现金结算,送款入银行。大量现金的流转无形中给财务人员造成了极大的工作压力与责任风险,一卡通系统的建设从某种程度上也杜绝了现金收付环节中风险和漏洞,使财务信息化管理上了一个台阶。

3.校园一卡通系统在其他业务领域建设的展望

高等职业院校一卡通系统是校园范围内连接师生与信息化系统的一种媒介,将学校的教学、科研及日常生活的活动通过信息化手段如实记录下来,通过考勤、门禁对学生起到监管作用[3]。同时也可分析学校内各种教学设施的使用率、损坏率等情况从而为学校教学设施的更新、购置提供参考和依据。一卡通平台也可将校园外的一些常用资源引入其中形成便捷的消费模式。以天津为例,部分高职院校内一卡通系统引入了城市公交、地铁功能的城市卡,使“校园卡”与“公交卡”两卡合一。在校师生出行不再需要准备小额零辅钞票或是“公交卡”。该功能在扩展了校内一卡通系统的适用范围的同时也极大的方便了师生的出行。随着移动联通业务在校园内的逐步发展,部分高职院校也借助一卡通系统完成与移动联通业务的部分对接,使学生可以通过一卡通完成话费、宽带网费充值。方便学生的同时也为运营商提供走进校园的极大商机,使高职一卡通系统的建设领域的拓大与发展看到了希望。

结束语

校园一卡通系统的建设与发展推进了校园数字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是高职院校向高水平示范性院校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一项需要长期运维的工作,它的建设是突显高职院校现代化教学办公、提升学校整体形象和地位的重要标准。

参考文献:

[1]《高职高专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作者:谢树晓 史丰堂P9—P10《教育信息化(学术版)》2006年12期

[2]《一卡通系统与数字化校园建设:关联与问题规避》作者:徐震宇P164—P165《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8期1671-0975

[3]《校园一卡通在数字化图书馆的研究与应用》贾志勇 秦丽 郭琪P6467—P6469电脑知识与技术》2013年28期1009-3044

猜你喜欢
充值一卡通消费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40年消费流变
奇妙的智商充值店
充值
基于“一卡通”开发的员工信息识别系统
基于NFC的ETC卡空中充值服务应用系统实现
公共交通一卡通TSM平台研究
新消费ABC
向心加速度学习一卡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