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环境下智慧校园建设的新思路

2016-05-30 09:46杨洋
科技风 2016年4期
关键词:新环境建设思路智慧校园

杨洋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技术得到广泛使用。在新环境下,需要将信息化技术与校园建设工作进行融合,建立智慧校园,利用信息化技术推动学校的持续发展。但是,我国在智慧校园建设方面存在问题影响了智慧校园的建设,为此,需要拓宽智慧校园建设的新思路,确保智慧校园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智慧校园;新环境;建设思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物联网技术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所谓物联网就是借助发达的网络将物理世界与虚拟世界进行融合,进一步推进人类社会信息化进程。在全球范围内,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给予物联网技术高度重视,将物联网视为发展区域经济、增强市场竞争力的核心所在。在校园内部,随着物联网的不断发展,逐渐衍生出智慧校园理论,并且在实践工作中有所体现。对于校园来说,智慧校园不仅带来发展机遇,同时带来一系列的挑战。为了充分挖掘物联网的价值,不断优化智慧校园建设,需要拓宽智慧校园建设的新思路。

一、智慧校园建设存在问题

在新时期,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为了提高校园建设质量,人们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校园规划建设中,同时提出智慧校园理论。但是,由于研究的侧重点不同,这一理论尚未达成共识。在建设智慧校园的过程中,由于需要建设的内容比较多、建设周期长,并且涉及多个部门,所以说,智慧校园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另外,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和制约,各个学校对智慧校园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并且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是,在网络环境、物联网感知,以及信息服务平台等建设内容方面基本保持一致。从当前智慧校园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智慧校园建设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

第一智慧校园建设缺乏理论指导,在建设智慧校园的过程中,一味地侧重技术和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使用者的体验;

第二在智能校园认识方面,缺乏必要的深度,没有正确认识数字校园与智能校园的关系,进而造成智慧校园建设理念过于理想化,建设方式简单;

第三在建设方式方面,智慧校园对于教育教学、科研缺乏必要的关注,只是将物联网作为简单的信息、资源的交互平台,没有深入分析信息资源的价值,进一步造成资源的浪费。

在当前的智慧校园建设中,物联网对教育产生的影响还不明显,只是改变了教育的外在表现形式。要想让物联网对教育产生革命性影响,需要彻底解决智慧校园建设中存在的关键性问题。

二、智慧校园建设的新思路

为了确保智慧校园建设工作的顺利展开,需要在校园环境方面树立超前意识,同时在较高层次上进行积极的探索,并且在今后的建设工作中,不断总结分析物联网应用经验,不断开拓新的思路。

1、明确智慧校园理念

在建设智慧校园的过程中,学校需要明确智慧校园理念,利用智慧校园理念指导后期的建设工作,同时在智慧校园理论方面加大研究力度,通常情况下,智慧校园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研究智慧校园建设理论和智慧校园衍生理论。通过建立完善的智慧校园理论体系,为智慧校园建设奠定理论基础,同时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保证。

首先对智慧教育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在组织开展智慧教育理论研究工作时,需要积极吸纳具有丰富信息技术知识的专业人员,以及具有教育、管理经验的人员参与,在这种情况下,学校需要成立专门的小组负责理论建设研究工作。对于研究小组成员来说,一方面需要了解本学校的数据资源,另一方面需要研究分析国内外成功的理论成果,通过消化、吸收进一步转化为与本学校相适应的建设理论。

其次智慧校园建设注重以人为本。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新环境下,校园环境建设逐渐成为智慧校园建设的侧重点,进而忽视用户的真实体验和教育的智能化,使得智慧校园的建设水平难以有效提高。在组织开展智慧校园理论研究工作的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用户体验和教育智能化,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同时将用户感受作为一项评价指标,并将其纳入智慧校园建设评价体系中。对于学校来说,需要以用户需求为基础,在学校教学实践中融合信息技术,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建立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体系。

2、深化智慧校园建设内涵

首先,采取措施将智慧校园建设由数字化转变为数据化。在新环境下,智慧校园建设需要突破数字化的局限性,在网络平台上整合学校的资源信息,通过信息化技术共享、公开信息资源,进一步挖掘信息资源的价值,最终实现信息资源的数据化。与数字化的信息资源相比,数据化信息资源存在本质的区别,对于数字化的信息资源来说,用户只能自己寻找需要的信息资源。对于数据化信息资源来说,一方面可以对自己需要的信息资源利用关键词进行搜索,另一方面利用软件分析、处理信息资源。

其次,深度融合物联网技术和教育教学活动。在新环境下,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方式有了巨大的飞跃,但是,在建设智慧校园的过程中,学校的活动主要集中在教育教学方面,并没有融合物联网等前沿技术。为了推进智慧校园的建设进程,需要意识到现代技术的重要性,同时在教育管理、创新型人才培养等方面不断推广使用现代技术,进而最大限度地挖掘先进技术的价值。

第三将教育公开化。学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需要面向社会,同时要求学校也要面向社会,一方面接受社会的监督检验,另一方面引领社会发展。校园建设的开放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进而有利于建设学习型社会。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智慧城市逐渐成为人们谈论的焦点,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因此,智慧校园建设需要与智慧城市建设保持同步发展,同时实现技术优势的互补,共同推动双方的共同进步。

三、结论

综上所述,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智慧校园建设取得一定成就,但是在智慧校园建设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加强理论研究,同时将理论应用的实际建设工作中,进一步推动智慧校园建设工作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玉艳.智慧校园平台下的图书馆学科服务创新模式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3-04-15.

[2] 张龙磊.基于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的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的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5-05-20.

[3] 王冠.智慧校园建设规划的思考——以徐州市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10-23.

[4] 鲁东明. “智慧校园”已经不只是理念[J]. 中国教育网络. 2011(11)

[5] 沈洁,黄宇星.智慧校园及其构建初探[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1(06)

猜你喜欢
新环境建设思路智慧校园
新环境下电台编辑工作研究
大学英语教材数字化出版建设思路
新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策略分析
新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策略分析
基于B/S结构的学生公寓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智慧校园”浪潮下大学课堂教学改革与设计
智慧校园关键技术分析与研究
浅议我国管理会计现状及建设思路
文化艺术产业集群与发展思路探析
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思路及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