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是怎样认识数学教学

2016-05-30 22:49朱思加
小说月刊·下半月 2016年3期
关键词:生活化数学知识情境

朱思加

《新课程标准》指出:“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足的从事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同时获得广泛活动经验”。最早的加法是怎么来的呢?古人用绳子系扣,一个扣加一个扣等于两个。计算对生活的帮助很大。如:我们去买东西就要用加减法。小学数学也有换算。有时,也会用到乘除法。在小学应用题中有许多生活应用的东西。比如:追击问题。相遇、相对而行等好多问题。在生活中应用于计算时间,还有几何,三角形、正方形。对于生活中作图问题的帮助的例子更多。然而,在课堂中,我们总能看到这样的现象:1、树上有12只鸟,飞走了5只,还剩多少只?答案是17只。2、王奶奶家养了15只鸭子,8只公鸡,32只母鸡,王奶奶家共有多少只鸡?算式是:15+8+32等等。学会了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知识和知识应用的脱节,感受不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

新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要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特别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把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相结合,把问题情境创设置于生活的平台上,让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从生活实际中引出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在情景中学习是最有趣的,为生活而学是最有价值的”。我认为:在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一、内容生活化的研究

教师应整合内容,使新知呈现形式贴近生活实际,如:计算、应用题、几何初步知识等内容的展示要生活化。

二、对课堂中创设生活情境的研究

教师要善于挖掘内容中的生活情境,采用直观、实物演示、游戏、多媒体、实践等手段,创设生活情境,从中引出问题,找出与生活的联系。

三、对课堂练习设计的研究

课堂练习是教师检测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途径。要使课堂教学活化,把知识成功的运用到生活中去,教师就必须精心设计课堂练习。教师要从实际生活中挖掘开放性的素材,练习题的设计要具有开放性,要让学生感兴趣,要能直接反映日常生活,练习的形式要多样化。

四、对教师的研究

在课堂上,教师迫切要做的是:应该告诉学生各种数据的来源,背景,让学生知道各个数据间的联系,使其更好地理解题意。好的教师必须能把学科内容成功的“翻译”成生活中的实例,与学生进行沟通。

五、在应用方面的研究

如何将数学知识灵活的运用到生活中,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是我们研究的重点。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知识,重视解答现有的问题,而很少关注这些知识和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有什么作用。学生学会了知识,却不会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因此,我们在生活化的过程中,应该让数学知识在应用中,在生活实践中得以验证,得以完善。例如:在学习了分类后,拿出一些生活中的用品让大家分一分,在学习了小数后,组织学生开展“逛超市”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到数学很有用,自发产生探索兴趣,乐于创新。教师应该适时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多创造从生活实践中解决问题的机会,并鼓励学生主动在生活中大胆的应用,培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实验的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模式此起彼伏,层出不穷,身为农村小学一线教师的我们,也身先士卒地投入到这场轰轰烈烈的改革中,经历了诸如“目标式教学”“拓展式语文教学”“洋思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等课堂教学模式,反思这些教学模式,有不少成功之处,但也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让我们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困惑。因此,我认为:

(一)让数学走进生活,激活学习数学氛围

设置具有生活背景的教学问题悬念,有利于形成数学生活化的氛围。教师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利用生活实例,与学生一起走进生活,捕捉数学信息。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把自己和数学融为一体,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知识,在生活实践中自觉地应用了数学知识。

例如,如在教学“角”的概念时,我们可借助同学们都熟悉的钟表、墙角、张开的圆规等生活题材,启发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自主地提出数学问题:角有几个顶点?什么叫做角的边?角有几种……让学生体验自己生活中存在的数学,加深理解教材所学的内容,从而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的能力。又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让学生看一个“猴子骑车”的动画,从中体会到骑那种装有圆形做的轮子比较安全,也不会颠簸得厉害。同时也感知了“同圆或等圆中,圆的半径相等”。这样引入新知,使学生感到数学有血有肉,生动有趣,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学好数学利于解决我们身边的实际问题。因此,易产生学习数学的动力。

(二)让数学走进生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但并不是生活本身的摹本,它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因此,教师要善于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还原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在生活体验中理解数学。

例如:学生在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以后,让学生在自己的照片装饰上精美的边框;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后,让学生回家去帮助父母并计算房间的地面面积、计算铺地板砖的数量及购买钱数。在学习了怎样买东西后,让学生平时帮助父母计算应花多少钱以及应该找回多少钱,等等。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预算能力、社会能力,又十分有效地巩固了所学的数学知识。

(三)让数学走进生活,感受数学中的生活,进行情感的熏陶

数学如同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处处充满着美。教师应热情地牵着孩子们的手,正确引导他们体会数学所展示的奇妙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从中受到情感熏陶,达到优化生活、热爱生活的目的。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数学知识情境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不同情境中的水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