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学困生”的转化

2016-05-30 22:52侯学文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6年3期
关键词:闪光点学困生语文

侯学文

在义务教育初中学段学困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不仅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也是农村初中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结合近些年教育教学工作的经验,笔者就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实现学困生的转化谈几点自己的认识。

一、给予关爱,解开他们的心锁

孟子曾说过:“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一般比较关注优秀学生,而学困生更需要老师给予更多的关注。没有对学生的热情,便没有教育。事实上,真诚的爱可以缩短老师和学困生感情之间的距离,赢得学困生的信任,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语文学科是一门人文学科,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作为语文教师,教学中更要热情地对待每个学困生,尊重他们的人格,保护他们的自尊,了解学生们内心世界,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治愈学生们心灵的创伤,找到他们学习上的闪光点,切实和他们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要让学困生体验到教师对他们的热情关心,感受到被关爱的温暖。教师只有长期坚持这样,学困生才能渐渐被感化,才能慢慢喜欢你,乃至喜欢你所教的学科,进而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语文学习成绩。

二、创造条件,坚定学困生的信心

学困生在学习中往往不是因为笨,而大多是由于缺乏对语文知识学习的兴趣或克服困难的毅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首先培养学困生的自信心,讓他们坚信自己可以学好,能够有所进步。许多学困生由于成绩差,存在着自卑心理。作为语文教师,给他们一个公正客观的鼓励,教室里应该有学困生的发言声。第一,教师应该把学困生放在自己的心中,在进行教学教案设计时要能照顾到学困生的实际情况,从一些相对简单的操作和问题来提高学困生在课堂学习中的积极性,如阅读和写作,回答文章有几个自然段等;尽可能在教学设计中多安排几个环节,让学困生在组内有交流锻炼的机会。第二,学生在课堂教学表现不佳时,应以鼓励和欣赏的心态来对待,消除学困生胆怯和自卑的心理。最后,教师可以用“你可以再做一次”等心理暗示的方法,间接引起学困生学习语文的热情,恢复学习语文的信心。

三、因材施教,激发学习兴趣

理解能力差、对知识感到乏味并且没有兴趣是学困生的共同特点。他们接受知识慢,对学习很容易丧失信心。作为教师,教学中要降低门槛,放宽对他们的要求,合理控制教学进度,本着“浅、慢、粗”的原则,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降低难度,减小坡度,面对现实定目标,做到起点低而准,目标具体而明确。只有把终点放在学困生努力一下就可以达到的水平上,让他们尝试“跳一跳就可以摘到果子”的甜头,才能使他们产生成功的欲望。学困生在完成浅显的作业中培养了学习兴趣,享受到成功的快乐,这样达到一个目标,受到一次鼓励,心理上得到一次满足,一次次达标,一次次获胜,就会层层有进步,步步有提高,始终处于积极向上的状态,从而对学困生起到巨大的激励作用。

四、多份耐心,巩固提高转困效果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困生的成绩差和不良的学习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加上他们的思想情绪反复无常,要转变他们,依靠一两次的谈心、补课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在转化过程中,学困生故态复萌,出现多次反复,是一种正常现象。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冷静分析、正确对待这种现象,不仅自己要有耐心,还要引导、培养学困生学习的耐心。学困生在课堂上对老师所授的知识不一定能全部弄懂,作业不一定全都会做,因此当学困生作业出现错误时,教师千万别急躁,别挖苦,要静下心来为他们开“小灶”,“教不厌,诲不倦”,循循善诱,耐心辅导,直到他们弄懂学会。只有教师继续保持满腔热情,运用千般耐心,遵循教育规律,因势利导,才能使学困生保持不断前进的势头。

总之,语文学困生的转化是一长期而复杂的工作,作为一名教师,要教育好学生,就要了解学困生,尊重学困生,关爱学困生,把更多的爱心献给他们,把期待的目光投向他们,把赞许的话语讲给他们。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让学困生同其他学生一样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甘肃张掖市高台县第三中学。

猜你喜欢
闪光点学困生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让闪光点不被遗忘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浅谈唤醒学生“闪光点”的方法
抓住闪光点,“流水账”也能翻出浪花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