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课堂讲述行为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2016-05-30 04:51姜丽霞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6年3期
关键词:蜀道注意力多媒体

姜丽霞

到,教师只能借助于语言传达信息,学生通过听觉器官接收信息,再经过大脑的联想和想象重塑信息,获得体验。为了让学生获得最完美的体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根据课堂讲述内容的要求来组织课堂语言,并且富有情感,才能有吸引力。于漪老师说过:“教师的语言要深于传情。语言不是无情物,情是教育的根。教师的语言更是应该饱含深情。带着感情教,满怀深情说,所教的课,所讲的道理就能在学生心中引起共鸣,从而,师生心心相印。”教师要教好一篇课文,讲好一堂课,需要和作者心灵沟通,乐其所乐,悲其所悲,爱其所爱,憎其所憎。这样才能通过自己激情的教学语言,沟通学生和作者的心灵,才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教师课堂语言除了需要抑扬顿挫的语调,轻重缓急的节奏外,还得有趣。虽然高中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大大延长了,但是长时间的讲述会造成学生的听觉疲劳,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些诙谐幽默的语言来调节,引来学生注意的同时,拉回学生的思路。

二、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打造具有吸引力的课堂讲述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走进了每个课堂。多媒体技術的使用使得我们的课堂越来越生动,越来越活跃,在语文课堂讲述中使用多媒体技术同样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进行《蜀道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范读课文时,引入音频文件,为教师激昂慷慨、饱含情感的朗诵配上一段相应的音乐,这样很快将学生带入教师所营造的氛围中,一起感受着蜀道的高险,唐人行走蜀道的不易。在写蜀道之高时,李白用了很多的语言来渲染“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如果教师只是单纯用自己的语言转换了诗中的语言,反而使诗句失去了形象感,失去了诗意,变得索然无味了。我的做法是解释其中学生不懂的词语,品味其中的动词、形容词、副词等,之后让学生反复诵读诗句,自己体会。最后用多媒体展示三峡地区的高山、深谷、峭壁的图片,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更直观的感受。

多媒体的PPT课件文字部分能够在讲述过程中,起到提示和梳理思路的作用;视频文件不仅是讲述的有力补充,还能够给学生带来新鲜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节课堂气氛。

三、关注学生课堂上的心理变化,掌握课堂讲述节奏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一般情况下,一节课45分钟中,学生的注意力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一般而言,在一堂课45分钟里,学生有20分钟的专注力,大概20分钟后,学生注意力会有所下降,但此时老师却讲述得渐入佳境,越讲越起劲。换言之,教师讲到重点时,往往是学生注意力最差的时候,如果不采取措施,教学就会没有效果。

上课后0-5分钟内,学生的注意力逐步增强,5-20分钟学生的注意力保持较为理想的稳定状态,根据这个变化规律。一节课的前5分钟适合用来复习、预习、导入新课等,将学生引入佳境。教师可以把这堂课的核心内容安排在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15分钟内,在这段时间内讲述新知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0-30分钟是此堂课学生注意力最低点所在,需要教师做出相应调整,运用我们前面提到的各种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以安排师生的对话、学生的自由讨论、课堂练习等多种模式相结合的方式。30-40分钟是学生注意力的又一个高点,此时学生的积极性又被调动起来,可以用来巩固本堂课的核心内容。最后5分钟,读或写都是很好的提高注意力的方式。

当然,要想上好一堂语文课,让你的课堂讲述成功吸引学生,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光一个方面是不够的。必须要做到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适时使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了解学生心理特征,关注学生情绪变化。这是一个全面而综合的过程,考验着教师的整体素质,除了深厚的教学基本功外,需要教师平时不断积累,关注社会,关注生活,与时俱进。

作者单位:浙江余姚市第三中学。

猜你喜欢
蜀道注意力多媒体
蜀道行
蜀道向天开
让注意力“飞”回来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蜀道除艰险天府尽欢颜
“扬眼”APP:让注意力“变现”
A Beautiful Way Of Looking At Things
蜀道雄魂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