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如隐字 别有意趣

2016-05-30 07:05崔东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6年3期
关键词:联句原句中华民国

崔东

“缺字”是指对联在适当位置上出现的字数空缺,其实是故意空出一个字让人去填补,收到“此时无字胜有字”的效果。这种手法也叫“缺如”或“隐字”。缺如,也称隐缺、隐语、漏字,在对联里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表现方法。这种方法故意将尾字或联句中的一字隐去,并以联中展现之字向读者暗示所缺之字,而该联的用意往往正是在空缺的字上,联句仍能形成很规矩的对仗。仔细玩味,顺藤摸瓜,从展现的字面上不难看出联中所藏之意。用漏字方法创作的对联,一般具有谜语的功能特色:或戏谑,或嘲讽,谜味隽永,其趣无穷,很好地显示了其巧对的艺术魅力。凡对联中所缺之字,其位置或在句首,或在句尾,或在句中,本文以“□”标出。从原句文字表面,读者似乎不容易一下子就看出微言大义;但联系上联或者下联,注意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可知所缺之字或为成语或为熟语,或为古人诗句,或为名人名言,其来有自,还是有线索可追寻的。下面例举几个比较著名的缺字对联与读者诸君共赏。

□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

横批:南北

此联传为北宋宰相吕蒙正所撰。吕蒙正早年家贫如洗,新年贴上这样一副春联。上联首字缺“一”,下联末字少“十”,令人产生谐音双关的联想——“缺衣少食”。横批只有“南北”却无“东西”,整个对联寓意是“缺衣少食,没有东西”。简单的数字可以表达丰富的内涵,真可谓经典数字联。

一二三四五六七□

孝悌忠信礼义廉□

这副对联传为明末清初一侠士题于洪承畴府第梁柱之上。上联缺“八”字,隐含“忘八”,谐音双关即是王八;下联末无“耻”字——“八德”之末为“耻”。整副对联用意——骂洪承畴竟然丧失民族尊严,辱没自己人格,置民族利益于不顾,毫无廉耻地投降清王朝,是个无耻到没有做人底线的王八蛋,是遗臭万年的民族的败类。这个以八种美德来对有序的八个汉字,也可以说是奇思妙想了。

未必逢凶化□

何曾起死回□

此联是说从前有个庸医,自吹能逢凶化吉,起死回生——自名“吉生”结果贻误了不少病人,有人作此联讽刺这位“吉生”。此联巧借缺字手法,妙用两个成语,是说这位“神”医,既不能给病人带来吉兆吉祥吉利好运,也不能给患者以希望生机,真是无“吉”也无“生”,只会给人以痛苦和悔恨,甚至夺去了病人的生命。这副对联主要讽刺那些所谓的圣手神医到处招摇撞骗,无限夸大功效和技能的行径。所以请记住,要擦亮自己的眼睛,不看广告看疗效。

君子之交淡如□

醉翁之意不在□

此联说的是一位读书人清贫自守,又不想在朋友面前失面子的事情。在要去參加好朋友的生日庆典时,他急中生智,因为没有钱买酒,所以就带去了一瓶水,并向好朋友说道:“君子之交淡如!”他的好朋友知道他的处境,看他带了一瓶水来,于是就抓紧给他个台阶下:“醉翁之意不在。”上联语出《庄子》,原句为“君子之交淡如水”;下联语出欧阳修《醉翁亭记》,原句为“醉翁之意不在酒”。上联遗“水”,下联漏“酒”,此联出句自然发自内心,

对句浑然天成,精妙绝伦。这幅对联极其准确地传达出了两人之间纯朴真挚的情谊。

□□无命复何如,徒令上将挥袖笔

□□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是广州市关天培、张国栋寺的一副集句漏字联。上联句出唐代诗人李商隐的《筹笔驿》,原句为“关张无命复何如,徒令上将挥袖笔”;下联句出唐代诗人杜甫的《蜀相》,原句为“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故意漏掉“关张”和“出师”,意在突出关天培、张国栋当年在虎门销烟战斗中的英雄气概。

感时□溅泪

恨别□惊心

此联题于抗战时期,令人一望而知是杜甫《春望》诗的颔联。空缺的两个字是“花”“鸟”。

作者的意思是说安史之乱时,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但是杜甫逃难还到处可见花鸟;如今日寇狂轰乱炸,到处都是残垣断壁,生灵涂炭,满眼望去,不见一点生机。人民连花鸟也看不到了,叫我如何写得出来呢?无花无鸟,没有生机,空出的两个字抒发了对日寇豺狼入侵的控诉,对国民党投降派不抵抗主义的愤慨之情。

袁世凯千古

中华民国万年(亦作“中国人民万岁”)

袁世凯死后,四川有一名士为袁氏送了这副挽联。“万年”“千古”相对,非常严整;可“袁世凯”(三个字)怎么对得上“中华民国”(或“中国人民”)四字呢?——袁世凯卖国害国,怎么能对得起中华民国(中国人民)呢?原来作者的用意正在于此。拉历史倒车,逆潮流而动的家伙,口是心非,以崇高的名义干卑鄙的勾当。作者巧妙地利用上下联字数的差异,表达出了“袁世凯对不住中国人民”“袁世凯对不起中华民国”这一深刻主题,言在此而意在彼,真可谓匠心独运,自成高格。

士为知己

卿本佳人

这是清代宗室王士卿因贪污而被罢官后,人们写的一副嵌名、集句漏字联。上联语出《战国策》,原句为“士为知己者死”;下联语出《北史》,原句为“卿本佳人,奈何为贼?”漏掉“者死”和“奈何为贼”后,此联所表达的意思是:“士卿”本为皇帝“知己”的“佳人”,却因触犯法律而成了“死人”和“贼人”。此联用漏字手法写来,真可谓把王士卿嘲讽得入木三分。可以说骂得含蓄蕴藉——不着“骂”字,却骂得犀利够狠,妙趣横生,真是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作者单位: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长庆学校。

猜你喜欢
联句原句中华民国
《中华诗词》第十九届青春诗会师生联句
“和合赤城”藏头诗联句
诗词联句句法梳理
1916年民国首次司法官考试
蓝、绿台湾政治定位变化新态势
蓝、绿台湾政治定位变化新态势
探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临时”之因
托福阅读句子简化题解题策略
强调结构面面观
虚掷光阴买山水 时餐联句飨清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