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翻译问题举凡

2016-05-30 07:05谭淑霞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6年3期
关键词:做官语序语气

谭淑霞

文言翻译题在高考语文试题中占10分,要答好,得高分,很是不容易。翻译时要做到译文同原文的词语一一对应,不要漏译,也不要随意添加,同时还要注意整个句子的语气等等。只有將这些方面注意到了,才有可能得高分。下面是学生做文言翻译题时常出现的一些问题,我一一归类举出,希望能对学生的高考复习有所帮助。

一、漏译

学生在翻译文言文时,常常漏译某些词语,从而造成丢分。

例1、“乃徐推其为首者四人黥徙之,迄无事。”学生翻译这句时,很容易将“徐”字漏掉,但是“慢慢推查出”和“推查出”意思差别还是很大,肯定是要扣分的。

例2、“浩遣单使谕以祸福,且许其引赦自新。”学生往往将“单”字漏掉不翻,译成“派遣使者”,这同“派遣一个使者”在语意上也有很大差别,能不扣分吗?

例3、“古县,秦太师父旧治,实生太师于此,盍祠祀之?”大多学生将最后一句译为“为什么不祭祀他呢?”漏掉“祠”字不译。其实“祠”在这是名词用作动词,是“建造祠堂(立祠)”的意思,应该译为“为什么不建祠祭祀他呢”才准确。

二、不管不顾文言特殊句式,翻译时我行我素

对于文言文的特殊句式,翻译时我们应该按照句式特点进行调整。判断句就得译成判断句,被动句就得译成被动句,倒装句就得将语序调整为正常语序来译,否则就会出错。

例4、“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这是定语后置句,若按正常语序来译,就是“寻找人可以出使答复的,没有找到。”这样就讲不通。在这里,“可使报秦”做“求人”的“人”的定语,将它调到“人”的前面变成“求可使报秦人”去译才能讲得通,全句译为“寻找可以出使答复秦国的人,没有找到”,这样就顺了。

例5、“吾才不逮子远甚,子昔官于此不能增,而谓吾能耶?”其中“子昔官于此”是状语后置句,应为“子昔于此官”,即“您过去在这做官”,但如果不调整语序就会译成“您过去做官在这”,虽然也能讲得通,但由于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因此还是会扣分的。

三、不注意语气

我们在翻译文言语句时,还要注意句子所表达出的语气,是什么语气就要译出什么语气,这样才能达到准确、传神。前面例5句,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我们可以推知最后一句是反问语气,因此要译成反问句“却认为我能吗”,若译成一般疑问句就错了。例5全句可译为“我的才能比您差远了,您过去在这做官都不能增税,却认为我能吗?”

四、无中生有,随意想象

翻译文言文,不是进行文学创作,不能随意想象,随便添加。

例6、“遇从进之师于唐州花山下,急击大破之,从进仅以身免。”学生将“从进仅以身免”译成“安从进凭借替身逃跑了”。其实这句话只需译成“安从进仅自身逃脱”就可以了,至于他如何逃脱的,如果喜欢研究,那就是课后自修的事了。全句可译为“在唐州花山下遇到安从进的军队,急速出击,大败安从进军,安从进仅自身逃脱。”

五、不将译文放到具体的语境中去翻译,主观臆断,望文生义

如“十日不食”,这句话既可译成“十天不吃饭”,也可译成“十天没饭吃”。到底怎么译,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做出判断。

例7、“诸君不忘王氏以及孺子,苟有令,其从我乎?”此句中的“不忘”二词既可译成“不要忘记”,也可译成“没有忘记”,这就要根据具体语境做出判断。根据上下文,我们可以推断出“不忘”应译为“没有忘记”。全句可译为“诸位没有忘记我王氏家族以及他们的孩子,如果真有命令时,你们听从(服从)我吗?”

例8、项羽垓下被围,喊出“天亡我,非战之过也”这句话,那么“非战之过也”到底该怎么译?这就要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理,不能不顾语境译成“不是战争的过错啊”,这样就讲不通了。通过上下文意的推理得知译成“不是我不善征战啊”就恰当了。

作者单位:甘肃兰州六中。

猜你喜欢
做官语序语气
明知故问,加强语气
新编《小老鼠上灯台》
“做官”的目的是什么?
做人做事做官“十不如”
语气不对
注意说话的语气
立心守正——做官不可“厚黑”
汉韩“在”字句的语序类型及习得研究
要夹着尾巴做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