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几点看法

2016-05-30 01:05展亚卿
杂文月刊(学术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寓教于乐逻辑思维口算

展亚卿

摘 要:计算能力是小学生必备的一种基本能力,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不仅是数学能力的体现,更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它直接影响学生的智力和心理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明确教材要求,将计算教学有效的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坚持自主学习,注重学生思维的培养,提倡算法的多样化。

关键词: 逻辑思维;口算;问题情境;寓教于乐

计算能力是小学生的一项必备的能力,计算教学在小学教学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新课程标准强调要理解算理,合理运用计算方法,强化对学生进行口算能力和估算意识的培养。但是,在新的教学理念不断确立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为了提高教学成绩,把学生当作计算的工具,被动、乏味地复制知识,丧失了计算的趣味性;教学脱离生活,动手少,阻碍学生对计算题的理解能力等,如此种种,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质量。就如何更有效的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下面结合多年的教学工作谈一些我粗浅的认识:

一、明确小学计算教学的重要性

计算是人们生活的重要工具之一,对于每个人来讲,在小学阶段形成一定的计算能力,对于将来都非常重要。并且,学习计算的过程是培养和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纵观整个小学数学,其中计算教学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并且在教学评价中,计算的比重也是显而易见的,但教材所提供的教学素材较为单调,需要教师深入研究教材,利用合理的教学手段,提高计算教学的活力。

二、加强口算教学

口算是学好计算的基础,口算基础好,可以减少笔算的困难,想要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首先要抓好口算的基本训练。例如:乘法口诀必须达到脱口而出;20以内的加减法,要反复训练等等。这些都是四则计算的基础。一些常用的数据,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熟记。这不仅可以达到计算正确、迅速,而且对小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受益无穷;还有一点就是口算训练要持之以恒,口算技巧的形成和熟练程度,不是一朝一夕可以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在教学中长期不懈地训练。在教学中,应把口算教学与整个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从生活出发教学生“计算”

为提高计算教学的实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合理创设问题情境,教学中要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提高数学练习的吸引力,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材料的提供和组织,扩大学生的学习自主權,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计算教学一定要合理创设问题情境,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出发,引出计算学习,让学生感觉到学习计算的必要性,引起学生的强烈共鸣。

四、增强实效,寓教于乐

1.通过比赛,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孩子们要强,做什么事情都不甘落后,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这一特点,使单纯而枯燥的学习变得富有激情和活力。例如,在学习了加减混合运算后,我将全班学生分成两组,相互出题,在比赛时,学生们个个信心十足的仔细检查着自己的答案,那些失误的学生有一种强烈的自我批评意识,只恨自己当时没有再认真一点检查。

2.设计游戏环节。如在学习口算的时候设计了接龙的游戏,小学的朋友们都非常感兴趣,参与性很高,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在学生玩的过程中,既获得了玩的乐趣,又使知识得到巩固,大大提升了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使他们更加喜爱数学,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改变以往例题单一的呈现方式,从教材的特点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儿童的心理特点出发,联系现实生活,联系游戏活动,进行多媒体的整合,为学生创设一个充满童趣、富有活力,让学生乐学、爱学的学习环境,使枯燥的计算教学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让学生对每节计算课都充满期待。

五、透析算理、算法,促进效率的提升

要深刻剖析算法与算理的联系,有利于对算法的掌握,提高计算教学的效率。提倡算法多样化和算法最优化,是提高计算教学有效性的依托。每个孩子的知识背景、家庭环境、生活经历等都是不同的,以致每个孩子的思维方式、分析问题的切入点也存在很大的区别。由此才会导致学生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看法和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算法体现孩子不同的思维方式,作为老师应该尊重他,以利于孩子今后的学习,对学习产生兴趣。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鼓励“算法多样化”,尊重学生个性化思考,有利于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当然,需要注意的是提倡算法多样化,并非要求学生一定要掌握多种计算方法;也并不是要求学生要生硬地去套出多种算法。算法多样化应是学生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更重要的是面对学生的不同算法,教师有必要引导他们进行优化,努力寻求一种最基本、最简单、最有效、最有价值的计算方法。

六、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计算习惯

教学中经常发现:学生在计算中出现的错误,仅有少数是由于学生没有正确掌握计算方法,不会算而造成的,绝大多数是学生粗心大意、观察马虎、字迹潦草等不良习惯造成的后果。例如看错数字、写错运算符号、加法忘记进位、减法忘记退位,或者加法当减法做,乘法做成除法等。由此可见,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提高计算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障。

首先是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要求学生在做题以前,看清数字和符号,观察它们之间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内在联系,把题看清楚以后再去思考怎么解。

第二点是培养学生仔细思考的习惯,让学生习惯在审题之后思考相应的计算方法,以及是否可以简便计算,克服解题畏难情绪。

第三点是培养计算练习后的反思习惯,加强练习之后的反思,能提高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有利于总结经验,提高练习效率。另外还包括专心计算、合理检验等多种良好的计算习惯,都需要在计算教学中得以培养。

总之,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一个时间长而复杂的过程,在计算教学中,我们应从教材的特点出发,从儿童的心理特点出发,做到不断思考,不断探索,不断总结,避免单纯为了计算而计算,而要把它和学生身边熟悉的生活实际、情感态度等结合起来,设计多样化的练习,为学生创设一个充满乐趣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主动投入到课堂中来,从而不断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猜你喜欢
寓教于乐逻辑思维口算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部级优课)
我会口算100减几了
智趣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优化语文课堂
“寓教于乐”理念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有效应用
浅析例题法在高中物理学习中的应用
通过认知规律进行逻辑思维训练刍议
浅析高中数学解题方法和技巧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论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