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识字成为一种乐趣

2016-05-30 00:15汤明涛
俪人·教师版 2016年16期
关键词:识字教学激发兴趣

汤明涛

【摘要】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识字教学是基础中的基础。实际教学中如何努力激发孩子学习汉字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适时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并深入研究方法,“授学生以渔”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识字教学 激发兴趣 变换形式 交给方法

【正文】

早在40多年前,我国著名的语文教学研究专家李秉德老师就已经指出:我国小学语文教学落后的症结问题在于识字。时代在进步,教学理念和观点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作为一名一线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一个孩子在接受启蒙教育时识字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会对他今后的继续学习产生直接的影响。因为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而识字教学是基础中的基础,然而识字过程又是一件十分枯燥的工作。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孩子们的识字质量呢?多年的工作经验,让我得出结论:激发孩子识字兴趣,教给孩子识字方法,培养孩子识字能力。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孩子知道掌握汉字的重要性,并对识字产生积极的兴趣,他就能自觉地去学习并掌握汉字的音、形、义的特点。怎样才能做到使孩子对枯燥的汉字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增强自我识字的能力呢?我认为可采用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激发兴趣

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选择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话题,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使之乐意学。低年级的孩子天真活泼,合群,爱交朋友。根据这一特点,教学时,可以将生字形象地称为“娃娃”或“小客人”的过程。亲切自然的称呼自然能够唤起了学生的注意力,学习的兴趣也会随之被充分调动。

课堂教学中应尽量采用直观手段识字。心理学告诉我们:动态的变化着的事物容易引起小学生的注意,而现实生活中,几乎每一个学生都不约而同地迷上“动画片”。针对这一现象,识字教学时,可以多媒体声像系统为先导,通过多彩的画面和美妙的音乐,诱发学生探寻知识的强烈愿望。如教“春”字,先出示“三个小朋友在阳光明媚、杨柳依依、草绿花红的环境中游玩”的画面,让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使他们形象感受“春”是四季中的第一个季节。

利用实物进行教学往往也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可以把各种实物(或图片)摆放在讲台上,在黑板上粘贴好打乱的相对应实物(或图片)的音节或卡片。先引导:“小朋友你们瞧,超市里摆放了这么多的物品。可是这些物品的商标名称还来不及粘贴,请你们暂时担当超市管理员,把黑板上的这些商标贴到对应的物品上去吧。”接着请学生上台,从黑板上取下会读的音节或词语卡片,将它粘贴在相对应的物品(或图片)上。学生举起粘贴好商标的实物,大声朗读,最后全班评议。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文具、水果、蔬菜等实物(或图片)进行教学,可以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外,低年级学生最容易受感情因素的感染。为了顺应儿童的心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创设各种有趣的情境,能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投入到汉字的学习中去,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变换形式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儿童的有意注意时间短,无意注意占优势。根据这一特征,要想在整个活动中保持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就不能只以单一形式进行,不然就会把刚刚点燃的兴趣火花给熄灭。引导学生变换形式,不断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措施。游戏是孩子乐意为之的活动。在课堂中,教师要找准游戏与教学内容的结合开展游戏,使学生真正“动”起来,做到在玩中学习,玩中思考,玩中创新。

如在教学新课程“一年级下册识字7” 时,教师可穿插以下活动辅导教学:出示课文左上方插图,让学生“猜一猜”、“比一比”; 在理解“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的含义时让孩子们“搭一搭”、“演一演”。 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注意特征,在教学中,要经常变换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巩固识字练习。复习生字笔顺时,可以用“对口令”的游戏。如“斗”字的笔顺,口令如下:“斗”字怎么写?“斗”字这样写:点点横竖。这就是“对口令”。复习组词可以用“找朋友”、“词语开花”、“摘苹果”等游戏,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积极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初级阶段,各方面发展都缺乏持久性、连续性和稳定性。因此,在进行识字教学要时时保持教学内容的丰富、学习形式的新颖,变枯燥为生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教学实践中,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编识字游戏,力求寓教于乐,引发儿童的兴趣,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的愉快气氛中学会汉字。

三、教给方法

教学活动通常是以动态形式呈现出来,而结果则往往以静态形式存在于学生的主观世界之中,为了达到让孩子们都想学,都会学的目的,在实际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汉字的方法与规律。汉字是属于表意的文字,其中百分之七十以上是形声字,因此,正确掌握形声字是完成小学识字任务的关键之一。

在形声字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分析形声字形旁的表意功能。如在“江”、河、海”,“跑、跳、跃”两组形声字的教学中,我先后分析并要求学生区分“三点水”旁和“足”字旁的表意功能。告诉孩子们“三点水”旁表示与水有关的意义,“足”字旁表示与“足”或“脚”有关的意义。学生正确区分了这些部首,就能很好地掌握带有“三点水”旁和“足”字旁的汉字了。

还可以利用形声字形旁的区别和声旁的联系来进行识字。根据这一特点,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换部首”识字方法的探究,发现了一些形声字学习的小秘密:声旁表音,形旁表义;只要声不变,换上不同的形旁就可以组成一组音、形相近的字。例如以“青”为声旁能组成“清、请、睛、情、倩、晴、蜻、精”等字,可编成一个顺口溜来识记: 有水方说清,有言去邀请;有目是眼睛,有心情意浓; 丽人留倩影,日出天气晴;有虫是蜻蜓,有米人精神。新颖的形式激发了孩子学习的兴趣,识字的过程便无枯燥可言。

童心纯真,童心无邪。孩子们很多看似幼稚的想法却闪耀着智慧的光华。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如能以满腔的热情为学生铺路搭桥,帮助学生寻找出隐含在汉字中的童趣,那么识字将不再是他们的负担,而会成为一种乐趣。

【参考文献】

[1]《教学论》

[2]《小学语文有效教学模式》

[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

[4]《小学语文低年级趣味识字的教学研究》

[5]《浅谈低年级识字教学》(《吉林教育》 2009年23期

猜你喜欢
识字教学激发兴趣
试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趣味融入数学课堂教学
培育情感之花 铺就成功之路
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