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学习内驱力研究

2016-05-30 14:22刘媛媛张健
昆明民族干部学院学报 2016年12期
关键词:内驱力差异影响

刘媛媛 张健

1.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合肥分校,安徽合肥,230001 2.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合肥,230001

【摘要】随着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健康晚年的生活理念也在老龄化进程中不断凸显,为了使老年晚年过得更加幸福健康,除了对于生活需求的重视更离不开精神需求的满足。本文通过对安徽省老年的实证研究,分析了老年人学习内驱力的影响因素,以及不同背景下老年人学习内驱力的差异,探讨老年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提升老年人学习内驱力的对策。

【关键词】老年人学习;内驱力;影响;差异

前言

麦克拉斯基(H.McClusky)最早提出老年人具有應付、表现、贡献、影响和超越的需求。一些研究表明老年人学习内驱力在性别上存在很大差异,通过对这些理论的研究与分析整理,特别是在构建全民学习的背景下,老年人的学习热情日益高涨,所以很有必要对老年人的学习内驱力进行研究,及时发现老年人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运用这些理论来分析处理这些问题并提出有效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让整个老年人教育更能满足社会需求,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学习兴趣,让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更丰富多彩。

一、老年人学习内驱力的影响因素

通过对安徽省内城乡社区老年人的抽样调查,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的研究,认为老年人学习内驱力受到内在和外在两种因素的影响。

(一)内在因素

1.认知内驱力

老年人通过参加学习弥补空缺的知识面,补偿错过的教育资源,以求知为内驱力,渴望学习更多的知识,了解这个世界的方方面面,并且不想和社会脱轨。充分显示“学而乐”和“乐于学”的理念。

2.社会认同内驱力

通过学习可以重新发现自身的价值,证明虽然人老了但是心不老。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得到更多的社会认可,并且通过学习可以重新定位自己的价值,获得尊重和鼓励,有了更多的自我发展、自我概念的意义,与客观世界建立联系。

(二)外在因素

1.健康动机

通过在社区建立老年活动中心和老年学习圈。合肥市的空巢老人比例占到常居老人的32%,而在二十年后预测“空巢”率将达到90%,老年人面临着退休以后无所事事、行动不便、身体不好等问题,并且缺少以前在社会上所受到的尊敬和重视,在不断的面临丧偶、丧友、生病的不利局面下,很容易导致心理变异,产生很多负面影响,例如情绪低落不安、孤僻抑郁等问题,严重的甚至会产生老年精神障碍、老年痴呆等病症。

2.交往动机

通过学习可以结交更多的朋友,加强社会关系,排除由于退休或者丧偶亦或是空巢独居老人的孤独感和心理的不适感。老年大学和可以进行学习的场所以及活动教室为老年人提供了一个平台,很多角色扮演类的学习小组不仅可以愉悦老年人,还可以帮助老年人进行更多的思考,接触更多的社会人群,理解自己的角色定位,與周围的世界和谐共处。

二、安徽省老年人的学习内驱力的实证研究

2016年7月,教育部、民政部等九部委近日联合印发《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这是近年来我国多部门联合印发的第一个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文件指出:大力发展老年教育。将老年教育作为社区教育的重点任务。本文通过对于省内合肥市老年大学,淮南市老年大学,马鞍山市和合肥市各社区学校中老年学习者的走访调查,对这次的调查作一实证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以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老年大学,淮南市老年大学,马鞍山市和合肥市各社区学校学习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部分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总共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1085份,回收率为90%。

2.研究方法

调查使用的是教育参与调查表(EPS),该量表在国内外广泛使用,量表中共计42个题目,从七个因素方面分析老年人学习内驱力,调查采用其中四种维度:求知需求、社交需求、健康需求、服务需求等维度详细了解安徽省老年人的学习内驱力。对调查问卷得到的数据通过SPSS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二)调查数据统计分析

采用spss20.0对数据进行分析,主要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来分析,探讨性别,受教育程度,收入程度等方面对学习内驱力是否存在着显著性差异。

1.性别。不同性别的老年人在求知需求、交往需求、服务需求、表现需求等维度的差异分析,经过独立样本T检验后结果如表1所示:从数据中可以看出,老年男性和老年女性在学习内驱力的四个维度上并无显著性差异。但在求知驱动,交往驱动、服务驱动这3个维度上,老年男性的得分均低于老年女性,表明老年女性的学习内驱力较为强烈,而在健康驱动这个维度上老年男性得分高于老年女性,表明老年男性更希望通过学习来多学习一些健康养生的知识来改善自己身体状况,所以在健康方面更有学习内驱力。

2.收入。不同月可支配收入的老年人在求知需求、交往需求、服务需求、表现需求等维度的差异分析,经过独立样本T检验后结果如表2所示:从数据中可以看出,不同月可分配收入的老年人在求知内驱动、服务驱动、健康驱动的三个维度中并无显著性差异。但在交往这个维度上差异显著,表明2000员以上月可分配收入的老年人的学习内驱力明显高于于月可分配收入2000元以下的老年人,主要是因为可分配收入少的老年人更觉得应该把这些收入用在自己的后辈身上,思想落后,觉得自己已经老了没必要学习了,缺乏学习的动力,故在社交认同方面的学习内驱力较低。

3.学历。不同受教育程度的老年人在求知需求、交往需求、服务需求、表现需求等维度的差异分析,经过独立样本T检验后结果如表3所示:从数据中可以看出,不同受教育程度的老年人在求知驱动、交往驱动、服务驱动的三个维度中有显著性差异。但在健康这个维度上无显著差异,表明文化程度越高的老年人的学习内驱力明显高于文化程度低的老年人,主要是因为受教育程度的老年人更觉得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学到老,活到老,很注重追求精神层面的享受,所以通过学习来陶冶情操,让自己的晚年生活更丰富更愉悦。

三、调查结果与问题分析

(一)调查结果

通过在安徽省这几个老年人学习的机构实地走访了解实际教学情况和对参与学习的老年人的问卷调查数据收集整理与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果。

1、在性别上,相比老年男性而言,老年学习者中老年女性更热衷于去参与学习,主要原因是在老年人中好多都是退休的或空巢老人,甚至有些是丧偶的,这样导致老年女性大多会在生活中会有强烈的孤独感和不适感,所以通过学习的方式来缓解这种情况,所以老年女性的学习内驱力比老年男性强。

2、在月可分配收入上,月可分配收入低的老年人学习内驱力没有月可分配收入高的老年人的学习内驱力高,老人都愿意把这些费用花费在自己儿女或者晚辈身上,都认为老年人没有必要去学习。在自己的观念中觉得老年人根本没有能力去学习,这种观念直接导致这部分老年人学习内驱力不高。

3、在文化程度上,受教育程度高的老年人比受教育程度低的老年人学习内驱力高,主要是由于受教育程度高的老年人更注重追求精神层面的需求,有浓厚的兴趣想通过学习来满足这些需求,陶冶情操,享受学习的乐趣。所以这些老年学习内驱力高。

(二)调查发现的问题分析

1、老年人學习观念落后:通过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实证分析结果都可以看出来老年人中学习观念只在老年人学习只是为了丰富老年生活,打发空闲时间。这种观念制约了老年人的学习动力。

2、师资薄弱,设施不完善:在实地走访安徽省这几个教育机构发现聘用的老师都是在外面应聘来的,没有经过系统完善的培训或者受到专业的培养的教学工作者。此外,整个教学设施只能满足部分老年人的需求,这样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和老年人的学习兴趣,导致老年人学习内驱力不足。

3、学习内容和教学方法单一:安徽省这几个教学点对老年人的教学还是采用传统的以老师为主体的讲授模式的教学方式,老年人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发挥自己的主观性。学习内容主要以跳舞、唱歌、绘画等为主。这样也影响了老年人的学习兴趣,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学习差异性。

四、提高老年学习内驱力对策

(一)倡导终身学习,政府主导老年人学习

1.更新学习观念,倡导终身学习

社会长期存在老年人学习或后期发展没必要的否定性的观念和认识。这种错误的老年人学习观制约了老年人学习的内驱力,严重影响了老年教育事业的发展,使广大老年人的学习需求得不到满足。

2.政府需要主导老人学习

在调查中发现市级以上的老年教育基本满足老人的需求,但在农村地区教育资源严重匮乏,甚至有些地方根本没有老年人学习的机构。所以政府应该在老年教育事业发展中处主导地位,集合社会的人力,财力等力量来为老年人学习提供保障。

(二)普及社区教育,应对学习需求

在现在的老年学习中,很多是老年大学或老年学习培训机构,还应该发挥社区教育的作用。安徽省社区教育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历了从无到有、由点及面、从城市到农村、从自发到自觉的发展历程。目前,全省有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5个、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8个和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40个。所以社区教育的普及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此外,社区教育的普及还需要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各方面的支持,完善教育教学设施,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模式来解决老年人学习的场地、课程等方面不足,满足社会老年人的学习需求。

(三)丰富课程内容,应对学习差异

在调查中老年人学习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还是有待完善。关于老年人学习内容的大部分文献资料显示在保健与疾病预防知识,体育锻炼类活动,烹饪、婴幼儿抚育知识这几个方面最受老年人欢迎。所以在开展老年教育的课程应针对以不同层次老年人需求为导向,丰富课程内容,尽可能满足广大老年人学习需求。

同时,合肥、阜阳、马鞍山、芜湖等地的教育局主办的“终身学习网”可以作为市民的终身学习资源网,它的学习资源都开设有针对老年人的身心特征专门设置了“听书”和“有声读物”等学习形式,在外部学习条件上刺激老年人学习内驱力。

(四)师资队伍专业化,抱团集体学习

老年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前提就是要有专业化的师资力量做支撑,这样老年人学字才能达到好的效果。

根据老年人生理和心理的特点还有他们学习的目的,老年个体有很强的群居心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除了面授的教学形式之外,也需要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例如开展的合肥终身学习网,它可以为市民提供社区教育、老年教育、职业教育、干部教育、新市民教育、农村教育、学前教育、青少年教育等8大类、免费学习资源58T,这种网上学习为老年人学习延展了空间和时间,突破以往在学习面授的学习形式,让老年人很自由的享受教学资源。

此外,社区学校普及,既可以让老年人在自己的社区就可以接触到学习资源,还可以采用集体收看资源课程的方式,把老年人通过这种教学方式集合在一起,不但可以免除老年人网络上学习的孤独感,也让老年人在学习中互动,有效的提高了学习效率,无形中让老年人的学习内驱力提高了。

五、结论

老龄社会的到来,养老问题迫在眉睫,所以我们更应该为老年人提供丰富多彩的老年生活——学老结合,让老年人享受“老有所学”而达到“老有所乐”。因此,社会应该为老年人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完善教育教学的硬件和软件,普及社区教育,让老年人在学习中建立自信和能力,来适应社会变化和发展,使老年人从容自信地安度晚年。

参考文献:

[1]高志敏. 关于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与学习化社会理念的思考[J]. 教育研究, 2003(1):80-81

[2]程迪.上海老年人学习需求与参与意愿的研究 [D]. 上海:上海师范大学, 2011:第12页

[3]周德荣.老年教育的理论与实践[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5:第55页

[4]季传峰. 积极老龄化视角下的中老年外语学习动机研究[J]. 当代继续教育, 2015, 33(5):72-76

[5]宋其辉,李珺,宋磊,陈露,年静. 上海老年学员学习动机研究[J]. 成人教育协会年会暨和谐社会与成人教育论坛, 2005

作者简介:

刘媛媛(1981—),女,安徽六安人,講师,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合肥分校终身教育处。2011年毕业于安徽大学,获得公共管理硕士。研究方向教育管理,社区教育,行政管理等。

张健(1982—),男,安徽霍邱人,政工师,安徽农业大学团委。2012年毕业于安徽农业大学,获农学硕士。

基金项目:安徽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招标项目《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安徽省社区教育发展问题与模式研究》( 编号SK2015A062)。

猜你喜欢
内驱力差异影响
唤醒内驱力,让孩子拥有“自推”的力量
相似与差异
是什么影响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找句子差异
论新时代创新文化内驱力提升的三个维度
生物为什么会有差异?
内驱力 决定孩子能走多远
初探价值观提升内驱力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