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性神经症心理咨询个案报告

2016-05-30 15:01丁楠
昆明民族干部学院学报 2016年12期
关键词:心理咨询

洛阳理工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河南洛阳,471023

【摘要】一男生无法自控地重复一些强迫性动作,虽竭力抵抗,但无法控制,一直陷于担忧害怕之中。咨询师通过放松疗法及森田认知疗法使其接纳自己的强迫症状,减少强迫行为,总体收到较好的咨询效果。

【关键词】心理咨询;个案报告;强迫性神经症

一、一般资料

求助者陈某,男,25岁,某大学工科专业二年级硕士研究生。家庭经济较为宽裕,父母虽务农,但收入较高。有两个哥哥,目前均事业有成,家庭美满。父母双方家庭均无精神病历史。

求助者自幼较同龄孩子更加聪明优秀,又为最小的孩子,因此备受父母兄长宠爱,其父为人耿直,对子女要求很高,要求子女如与外人有冲突,责任一定不能在自己身上。陈某在小时候就经常会听到哥哥们被父亲严厉的批评,于是自己处事十分谨慎,加之聪明伶俐,因此甚少受到责罚。其母亲为典型的农村女性,善良质朴,但在家里没有发言权。陈某从小成绩优异,为人诚恳,深受老师同学的喜爱。初中时患过一场大病,使其和家人都非常痛苦,试了很多治疗方法后,某种巫术使其痊愈,自此相信神秘力量的存在。疾病使其休学近一年,再回到学校,成绩依然优秀,但较之以前没有那么自信张扬,对自己要求更高更严格。遇到自己无法控制的事情,就会想要拜佛求神。

心理测试与结果分析

测验量表SCL-90、SAS和SDS自评量表。

SCL-90测试各因子分如下:躯体化1.9,强迫症3.5,人际敏感1.4,抑郁2.2,焦虑3.1,敌对0.7,恐怖1.5,偏执0.8,精神病性1.4,其他1.2;阳性项目数45个。阳性项目数超过43次,最显著的是强迫因子值偏高;其次是焦虑、抑郁因子分值较高,明显高于常模。

抑郁自评量表(SDS)分:标准分56分,有轻度抑郁。焦虑自评量表(SAS)分:标准分65 分,有中度焦虑。

二、个人陈述

如果没有这些毛病,我该活得多阳光灿烂。可现在,毛病(强迫性行为)一犯就什么都做不了,老师给的科研任务一拖再拖,什么事都乱七八糟,可毛病一好又觉得人生充满各种可能,非常美好。但这种好感觉一般都非常短暂,大部分时间我还是觉得自己失败极了,这么点儿小事都担心都控制不住自己。

研一下学期开始出现那些症状,经常不知道地就开始担心出事,自己行为不受控制。有时候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比如是非常担心母亲有什么不好的事,如果当时在拧毛巾,我就会想如果多拧一下妈妈就会没事,然后就控制不住地一直拧。但有时候根本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心里很害怕,控制不住地一直做手边的事,比如一直叠被子,一直晾衣服,一直摆弄电源等等,有时要被别人提醒才知道。这样感觉特别不好,有时候觉得一个大男人怎么连自己都控制不住,就会做些用拳头捶墙之类的事,想用疼痛阻止这些行为,但捶出血都没用。有时候试着强迫自己控制,就是不去做,比如拧衣服的事,我知道多拧几下就安心了,但我就是不去拧。这时候我就会特别的难受,能急得一直出汗,整夜地失眠,躺在那儿甚至会有窒息的感觉,那种时候就觉得自己还不如死了算了,每次抗争的结果都是我最终从床上爬起来,把该做的事做了就安心了。

研一是出了大事,父亲去世了,本来已经很难接受了,哥哥嫂子们还为争点财产闹的很不愉快,我之前一直靠家里拿钱,以后要靠哥哥们,可他们这样我真的不愿靠他们。

另外读研科研任务很难很紧张,我越来越觉得自己没用,这么大年纪还念书,一点积蓄都没有,没钱就算了,书也念不好,导师给的课题总也做不出结果。总之是日子很难过。

三、观察情况

咨询师观察到求助者衣服整洁干净,谈吐流畅,思维很有逻辑,有较强的认知能力。在咨询室表现自然得体,与咨询师对视时表现出自信和坦诚。有较强的求助动机,想改变目前的状况,但自觉无法摆脱。

四、评估与诊断

从症状的发生原因、主导症状及表现,心理测量结果及三方而来综合分析,该案例诊断为强迫性神经症。

本例来访者主要症状为无法遏制地做出一些强迫性行为,虽然竭力抵抗它,认为自己是不可能失控的,但仍然无法控制,虽然有焦虑,但不完全符合焦虑症和恐怖症。

五、咨询目标的制定

与来访者商定,近期目标为调整心理减轻焦虑症状,中期目标为逐步消除强迫症状,长远目标为以实现心理的自我成長,能够客观地面对未来的生活。具体目标为避免来访者对未知事件过于担忧,使来访者意识到自己的力量。

六、咨询方法

经过与来访者初步交谈,感觉来访者焦虑情绪较为严重,故首先采用放松疗法降低其焦虑情绪;其次考虑到来访者对自己要求过高,过于完美主义的人格特点,对自己的强迫症状无法接受,故使用森田疗法,使其认识到接受和顺其自然的重要性;另外考虑到此来访者有较高的文化水平,领悟力较强,故采用认识领悟疗法,通过了解来访者儿童时期的经历以及受过精神创伤对个性及人格的影响,了解其症结所在,即症状背后的无意识动机,使之意识化。

七、咨询过程

第一阶段:(共两次,每次一个小时)

咨询师使用摄入性谈话技术深入了解来访者的相关个人资料,通过倾听、真诚、宽容接纳的态度与来访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并尝试寻找强迫症状的根源。

通过交谈,咨询师了解到来访者因从小很少独立面对未知事件,而且他心思细密凡事要求完美,遇事会过于担心后果。由于幼年时他无力左右事情的发展,加上环境的影响,他自小认为有未知神秘力量左右自己的人生。这本是正常情况,如果在后面的成长过程中他逐渐意识到自己的力量,能清楚地认识影响事情发生发展的因素,那么他这种迷信神秘力量的心理自然会逐渐消失。但在他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力量之前,初三时生病被巫术治愈的巧合,强化了他及身边人对神秘力量的相信,使其潜意识里坚信鬼神的存在。随着知识的积累学历的提高,科学告诉他鬼神其实是不存在的,他也觉得迷信是件丢脸的事,因此对自己的迷信心理及用求神拜佛來缓解焦虑的迷信行为进行抵制,而这种抵制恰恰造成了他对未知事件的担心焦虑不能得到缓解,这种焦虑不安逐日累计,在其父亲突然去世这一诱因下得到爆发。

另外他父亲的去世导致他经济和精神的靠山崩塌,哥哥嫂嫂的作为让他在一个很突然的情况下意识到以后自己要独立面对以后未知的一切,然而他对未来还处于幼年时无力掌控一切时的认知,潜意识里他认为自己无力掌控未知的事情,同时他相信未知的神秘力量对自己人生的控制,从而在过分的担心忧虑之中他不自觉地求助于迷信,于是就不自觉地出现了很多仪式性的行为。

根据来访者在诉说过程中的表现和所述症状内容特点,以及各种检查结果,诊断为强迫性神经症,来访者属于咨询对象。根据上述分析初步制定咨询计划,并向来访说明心理咨询工作的性质,保密原则,采用的方法,要达到的目标,双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双方达成了一致的协议。

家庭作业:记录强迫行为,并尽量记下强迫次数。

第二阶段:(五次咨询,每次一小时)

第三、四次咨询:

采用森田疗法具体辅导,共两次,每次一个小时。首先向他介绍森田疗法,它的核心是“顺其自然,为所当为”。并用事实说明如何顺其自然地学习和生活,对症状要采取无所谓态度,不回避,也不过于关注和思虑。症状发生时,承认它的存在。不要在意,不去管它,不去抵抗,采取积极的行动,去做该做的事。这样做症状就会逐渐减轻,坚持下去,症状就会消除。其次,向他说明采用森田疗法的目的。顺其自然,就是为了打破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自我反强迫这个恶性循环,只要顺其自然,强迫与反强迫的矛盾症结就会解开,症状就会逐渐消除。这样就增强了他采用此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在这个期间,要求来访者坚持每天写日记,记录自己当天的深刻体悟。

作业:每天坚持练习放松训练,日记记录每天的领悟,主动往积极方向引导日记思路。

第五、六次咨询:

咨询师再次与来访者共同分析其成长经历,并揭示症状的象征意义及其根源,使来访者获得了更深刻的认识领悟,对不好事件的过于恐惧是来源于幼年对事件的无力感,是幼年恐惧心理和感情的体验再现,强迫性行为是用幼年的心态和解决事情的方法来对待目前的现实,而现在是成年期,我们有力量应对未知的事情,很多事是自己可以控制和左右的,即使是不能左右的事情也是可以面对的,现实的问题要用成年现实的态度来对待它。此过程中咨询师不断调动来访者的积极记忆,让来访者回忆自己成功解决的事情和让自己感到骄傲的经历,让其不仅仅是悲观的囿于自己无力改变的现实中。当来访者慢慢呈现出自信,感觉到成年的自己的力量后,再让他列举一些他印象深刻的最不安的事情,和来访者一起分析当这些事情最坏的结果出现时,作为一个成年人可以怎么去应对,给来访者一个安全的环境去想象自己其实有能力面对未知的现实,而不是一直像小时候那样一边害怕一边寻求未知力量的庇护。

通过几次的训练,来访者觉得自己堅强了很多,认为自己有勇气去直面未知。

作业:列举自己的优势,并写三件自己觉得最了不起的经历。

当害怕不好的结果出现时,写下它,并列举应对方式。

第七次咨询:

对前面四次咨询进行总结和巩固,同时分析来访者过于完美主义的性格,帮助他在森田疗法的理念上尝试接纳自己的一切,让他意识到,不管结果是否完美,只要我们尽力做了,就问心无愧,没有人是完人,犯错误是很正常的事情。尝试降低其若做事出错或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时过于自责的心理负担。并让来访者自己列举出心情不好时可以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和对象,让其感觉到外部力量的支持。

第三阶段:(两次咨询,每次一小时)

第八次咨询:

施测SCL-90、SAS和SDS自评量表,对前面的咨询过程进行总结,让求助者谈自己的体会和感受,并总结整个咨询过程中她的成长。提示后面还有一次整个咨询过程就结束了,避免来访者感觉支持力量的突然抽离。

第九次咨询:

反馈测评结果,对来访者整个咨询过程中的表现予以肯定,表示对其能够独立面对未来的信任。结束咨询。

八、咨询效果评估

(一)求助者的评估

自述强迫行为出现次数减少,且每次强迫行为重复的次数也大大降低。当强迫行为出现时自己不害怕了,就随它去重复,反而它就慢慢不重复了。现在觉得总有一天它会完全消失的。另外处理日常生活学习效率也高了,科研任务进行得很顺利,不想做的时候就去打打球,不像以前给自己那么大压力了。

(二)咨询师的评估

通过回访,发现咨询已基本达到预期目标,降低甚至消除焦虑紧张的情况,能正确认识和应对强迫症状。虽然症状没有完全消失,但来访者已经学会应对方式,强迫症状不再影响其生活。

(三)心理测验评估

SCL-90各因子分均低于2分,阳性项目数36;SAS标准分为47,SDS标准分为45。测验分数在正常值以内,说明咨询有效。

參考文献:

[1]郭念锋,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M],北京:民族出版社

[2]郭念鋒,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二级)[M],北京:民族出版社

[3]郭念鋒,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三级)[M]北京:民族出版社

作者简介:丁楠(1984-),女,河南驻马店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猜你喜欢
心理咨询
“割韭菜”的心理咨询行业亟待规范
多找几个名字
大学生心理咨询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法科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研究
心理咨询:架一座心灵的彩虹
高校心理咨询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心理咨询在中学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构建校园心理咨询干预体系为德育保驾护航
什么是心理咨询?什么是医学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广播节目如何保持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