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论白话文的起源和发展

2016-05-30 00:05唐勇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6年11期
关键词:白话文白话现代汉语

唐勇

[摘 要] 试图从白话文的历史来源和发展,以及成为现代汉语的书面形式,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与文言文有哪些联系和区别等方面,做一些粗浅的分析。

[关 键 词] 语言;白话文;文言文;口头语;书面语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31-0116-02

与许多国家一样,汉民族语言当然也有一个从古代到现代的演变过程。语言的逐渐丰富发达,也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主要标志之一,而且是一种无法抗拒的社会历史潮流。

现代汉语——普通话其实是比较规范的白话。所谓白话,就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口头语言,写下来就是白话文。我们试图在此探寻白話文的起源与发展。同时相对于古文,一般所说的文言文,有什么联系与区别?有何历史意义?

一、从文言里寻找白话文的起源

众所周知,有所记载的最早的汉字是甲骨文和金文,然而汉字的真正起源恐怕是早期人类在物体上的画图,之后,逐渐发展成为象形文字。据说后来经过仓颉的整理,才成为一套比较完善的民族文字。口语——说话,当然比文字出现得更加早些。所以口语与书面语的发展并不都是一致的。汉文的发展是涓滴成流水的过程。甲骨文和金文是相当原始的文字,非常简陋,仅有字有义而已,到了书经,方才成篇。文字成立以后的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文明的第一次高潮时期,是中国几千年封建文化的源头。

秦始皇一统天下,以秦篆统一了文字。到了汉朝,文言文的形音义都完备了,加上隶书书写,隶者,平民也。这时专门研究和规范语言文字的人物和著作也诞生了。一本《尔雅》收录了当时通行的大量汉字,一本《说文解字》解释了当时汉字的形音义,一本《方言》研究了当时的一些土话,还有反切注音方法开始流行。这些语言研究经典,加上许多汉诗、汉文和汉赋之类,基本树立了中国几千年文言文的基本规范,为后世历朝历代所效法,有所继承和发展。可能亚洲大陆上,以中原及长江黄河流域为主要栖息地的最大民族,从此叫做汉人,即汉族;而其语言后来被称为汉语,又被称为华语;其书面语一直以来是文言文,但是古代流传下来的以经、史、子集为主的文字典籍,其形音义比较晦涩,主要是字义、文义十分难懂,为了认识、解释和理解它们,以至后来产生了训诂学,主要研究语义问题,由此扩展出研究字音的音韵学和研究字形的文字学,统称学术研究中的“小學”。但古文在文言文里有时特指散体文言文,就是秦汉散文及效仿秦汉散文的文言文。另外可能属于文言文里的韵文,就是以诗词曲赋歌谣为主或者类似诗赋的,古代叫做艺文的文言文。当然我们也同意这种说法。其说,一是先秦语言的传统关系,这一直习惯了的书面语体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不可能短时间就完全改变掉;二是先秦两汉受到书写工具的制约,文言在很多情况下确实比大白话简约一些。当时及以前长期使用刀笔刻写在竹木简及丝帛之类上面,写字相当费劲费料,一篇千字文要刻老半天都刻不完。在书写工具没有明显改观的情况下,沿用比较简约些的文言可能更轻松省事些。三是文言早已成为官方或文化阶级的正式语言,与此相对应的就被叫做俗语、俚语或乡谈,就是白话。但多数应该是土话,即方言而已,就是与现代的地方话一样的东西,上不了大雅之堂,就是做不了正式文章。但可能与现代口语也不一样,所以仅为一种古代人的说话,我们把它统称为汉语中的“上古白话”。

二、白话文的基本规范和语言特征

与拉丁文一样,文言文有时被视为博学或者文化程度比较高的表现。而在古代社会还可能是官方或者上层社会的标志,而事实上当时的确是皇室朝廷、封建士大夫和社会名流以及知识阶层的通用语言。但随着工业革命和电气应用以来的人类社会的近代现代化,文言文也与拉丁文一样,在现代社会中已经基本不通用了,属于一种古董语言,有时还成为过时、迂腐、肮脏和破落、废弃的象征。当然,文言文作为古代汉语,最大限度地集中表现了中国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它是内容最为丰富、时间最为漫长的人类语言,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载体和表达形式之一。

新中国诞生以后,白话和白话文不但成为压倒一切的通行语言,而且其自身也获得了不断的修正和完善。国家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普通话概念,并颁布了《汉语拼音方案》和《汉字简化方案》,已经成为规范白话和白话文的纲领性文件和语言发展的历史丰碑。同时编写出版了许多大同小异的《现代汉语》教材,还有《新华字典》《新华词典》《现代汉语词典》《辞海》《辞源》《辞诠》等,全面概括了汉族语言文字,奠定了现代汉语在社会生活中的主导地位。而王力先生和吕叔湘先生等语言学家则分别在语法和修辞方面完善了现代汉语体系。除了毛泽东、鲁迅等许多运用白话文的语言大师以外,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广大翻译工作者为现代汉语的纯粹和完备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加上新中国成立以来到20世纪80年代的报刊广电、学校教育以及文学艺术等,都为汉语的现代化、正规化、大众化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努力。

20世纪90年代,中文打字和录音录像技术的发达,使记录人们的日常文书和口头语言乃至神态表情动作背景成为可能,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现代汉语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不断成熟和丰富壮大。21世纪以来,电子计算机、国际互联网和视频技术的普遍流行,记录和保存时下人们的口头语言和书面文字已经轻而易举。当时怎么说的,怎么做的都历历在目,声声入耳,就是时代文明的及时记录和长久保存。这反过来必然刺激人们思想情感的丰富细致,从而使汉语的容量和表现力不断浩瀚且日益强大。现代汉语白话文,正在展现出它极其丰富的表现能力和不断变化的发展前景,与其他国家的语言汇合交融,在词汇、语法、句式和篇章等方面越来越接近和相似,加上国际交流普遍和国家社会的日益开放发达,可以说现代汉语时至今日,已经显现出空前广大的思维空间和情感海洋。与英语一样,现代汉语包天盖地,典籍汗牛充栋,视频录像堆积成山,形成了一个当代语言的新太阳、新领域和新宇宙,话语如同太空星云,纷繁浩渺,无穷无尽,不断闪光。在不久的将来,现代汉语必然成为世界上主要的通用语言之一,与各个国家的民族语言一起,共同缔造无比辉煌的世界文明事业。

三、语言是思想感情的符号系统

然而,所有语言体系都不过是意义和声音的符号系统,都为了表达思想感情,是人类主要的交际工具。通过一些具有声音和图形的比较简单的符号表达各种意思,成为比较完备的系统以后,就是一种语言。一些民族语言是自然产生的,但也经过长期不断的人为加工,主要是大众约定俗成或者官府修订,或者社会流行的,有些已经成为一种民族文化的传统。还有一些语言是为了某些用途,参考民众意见做成系统的语言,比如哑语、盲文、电码等特殊语言。再有一些几乎是科学创造的,比如著名的世界语以及一些国家为了文化独立而特意制造的本国语言。所以,语言可以继承过去传统,但也可以临时创造。当然,许多民族语言根深蒂固,与其思维和表达方式紧密相连,不可分拆,长期习惯,流布甚为广大久远,只能在运用中慢慢地加以改造,使之适合现代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成为文明发达的有效工具和显著标志。由上古、中古和近古白话以及当代白话流变和加工形成的现代汉语,就是一个极其典型的语言进化的例子。这个白话文及现代汉语起源发展、成功规范和推广普及的过程告诉了我们,一种语言是如何发展进步的,如何使之适合国家、民族和人类社会以及时代形势需要,乃至成为一种文化尖兵。我们的文明工作在继承传统与不断创新之间,应该作出正确的选择,以便有利于人类本身的生存活动、健康发展和全面进步。

猜你喜欢
白话文白话现代汉语
白话寄生虫
Southern_Weekly_1951_2021_07_15_p38
“楞”“愣”关系及“楞”在现代汉语中的地位
Kiss and Ride
评《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
胡适妙解白话
现代汉语中词汇性的性范畴
胡适巧推白话文
胡适妙解白话
近现代媒介的功能如何由党见本位转向民意、舆论本位——以白话文运动为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