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的发展及其方向选择

2016-05-30 07:20李昌明
经营管理者·中旬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绿色物流方向农产品

摘 要:因为我国长久以来的存在着的城乡二元对立的经济结构,加上农村地区金融业发展遭到抑制,以至于当前我国金融机构的支农功能变得愈来愈弱化,进而造成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的极大缺失。所以,要依据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发展的内在要求,设计出更加高效和安全的金融产品。本文概述了现代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的含义,分析了推进现代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的必要性,现代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的主要发展模式,并探讨了现代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的发展方向选择。

关键词:农产品 绿色物流 金融 方向

如今,现代农产品绿色物流已经逐步成为加快我国农村经济取得更好更快发展的一个全新利润增长点,其进一步发展无法离开积极的金融支持。但是,因为当前我国农产品物流在其运行过程中会出现诸多不良效应,所以一定要运用金融组织机构来研发各类绿色物流金融产品,从而为农产品物流走上绿色运行之路奠定良好的基础。这就要求依据当前我国农产品绿色物流的实际情况,实施深入研究,从而建立起有利于现代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运转的全新发展模式。

一、现代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的含义

所谓现代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主要是指金融机构针对农产品绿色物流公司,开发和运用多种类型的绿色金融产品,以减少或者防控农产品物流对当地环境所产生的危害、改进当前的农产品物流运作环境、合理使用物流资源,对农产品物流业之中的货币资金实施合理组织与调剂的一种金融类活动。比如,出现在农产品绿色物流中的储蓄、信贷、投资、租赁、抵押、保险等与之相关的中间业务。

二、推进现代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的必要性

一是加快经济发展之所需。早在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就发布了贯彻金融信贷政策强化环境保护工作的文件,明确要求各类金融机构对环境可能会有影响的项目发放贷款之时,一定要配合当地环保部门予以严格审核。如今,加快物流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所以,积极开发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让其在愈来愈激烈的现代市场竞争中能够拥有一席之地,是加快我国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二是应对别国绿色贸易壁垒之所需。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在国际贸易中往往会遇到绿色壁垒之限制。例如,日本就以中国蔬菜大量抽检不合格为借口,对我国出口农产品实施强化检查,导致我国对日出口农产品出现大面积下降。由此看来,中国农产品出口在国际市场之中的形势异常严峻,特别是在农产品绿色物流上和西方国家差距较大,为有效扭转这一局面,就需要加快绿色物流金融建设。三是开发绿色农产品市场之所需。当前,绿色农产品已经成为全球公认的主導性食品。城乡群众均渴望能够吃上绿色、安全食品,而西方发达国家的国民购买农产品时更是将绿色环保视为购买的首要标准。所以说,今后绿色农产品的市场前景极佳,发展潜力惊人,这就为金融机构的支持与投资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三、现代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的主要发展模式

依据当前我国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开发之要求,应当积极研究与发展新型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类产品,建立起适合于我国实际情况的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发展模式。目前,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式可以加以发展:

一是农产品绿色物流银行模式。金融机构将那些在市场上较为畅销、价格的波动比较小,而且能够符合质押品实际要求的农产品绿色物流类产品的质押为主要授信条件,使用实力强大的信息管理系统,把金融机构资金流与绿色物流公司之物流进行相互连接,为农产品绿色物流客户提供各类绿色业务,主要可以为农产品物流提供质押与担保等两类业务模式。以上两类模式运用农产品绿色物流的质押形式,绿色物流金融机构融资在农产品绿色产品时即可变现,从而能够盘活物流公司的动产,切实解决我国农产品绿色物流公司融资过程中的瓶颈问题。有鉴于此,我国农村土地银行这一创新型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运行方式,不但能够拓展农产品绿色金融组织机构的各类中间业务,更为关键的是能够缓解我国现代农产品绿色物流企业在融资问题上的困境,这肯定能够推动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业务取得新的发展。

二是农产品绿色融通仓模式。通过建设农产品绿色融通仓,将农产品绿色物流、信息流以及资金流等加以结合的农产品物流金融管理,并且能够增强为客户实施绿色服务的整体质量,提升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的效率,切切实实地降低确保农产品绿色物流运转之资本,改进农产品绿色物流的各类资源,并且积极协调各类绿色物流的经营管理行为。所以,随着农产品绿色融通仓范围的不断延伸,能够提高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的工作成效,提升了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所具有的市场竞争力。

三是农产品绿色供应链金融模式。在这一模式之中,金融机构通过灵活多变地应用农村土地银行绿色供应链金融服务,从而把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体系之中的主要企业与其上下游伙伴企业加以联结,从而让农产品绿色物流形成价值上的增值。这一模式所牵涉到的主体涵盖了政府、消费者、物流公司以及银行等,其中政府在努力实现效益的最大化;消费者则含有核心企和共同建构为联盟的上下游公司等;农村土地银行等绿色金融机构通过农产品绿色物流公司来控制各种货权,实施农产品绿色物流以及格资金流的封闭化运行,对农产品绿色物流公司提供绿色授信融资方面的大力支持,从而组建农产品绿色物流融资体系,从而让各方在博弈过程中获得共赢,进而让数量众多的农产品绿色物流公司得到金融平台融资过程中的便利以及物流的增值。

四、现代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的发展方向选择

1.积极创新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运作方式。为了能够切实满足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企业在服务上的多元化以及更为个性化的需求,应当在以下两个方面实施创新。一方面是要致力于开发农产品物流专业银行。从2009年开始在成都推行的土地银行正是由我国进行创新的农产品物流金融发展方式之一,不仅能够发展农产品金融组织机构所开设的各项中间业务,而且还能够解决我国农产品绿色物流公司所面临的融资困境,这也是加快我国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取得新突破的重要因素。通过建设专业化的农产品物流金融机构,实施能够适合于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企业的相关金融项目。另一方面是要不断提升农产品物流金融运作能力。农产品物流金融是金融机构以农产品供应链体系之中的主要企业为起点,以其为中心来辐射与之相关的上、下游企业,从而能够提供更加灵活的新型金融产品及其服务的融资方式之一。地方政府应当切实帮助农产品供应链之中的相关企业能够得到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从而让资金能进入到供应链之中,实现灵活地运转。

2.积极改进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运行氛围。一是地方政府应当不断提升对于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企业在政策扶持上的力度,从而为其提供相应的税收优惠与财政补贴等尽可能优惠的政策,并且有效帮助其建立起适当的融资体系。二是农产品绿色物流公司可以通过互保或者联保等各种不同的形式参与到信用担保机制建设之中。在此基础上,银行应当运用信息评估体系建设以及绿色项目评价体系上不断改进当前良好的信用环境。三是金融行业协会等机构要实施制度上的创新,立足于创建绿色金融中心,从而吸引更多的政府机构和银行业等金融机构等实施投资入股,同时还可采取企业协作等形式来实施融资担保,切实解决绿色物流金融企业面临的融资困境。

3.大力发展与壮大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企业。要致力于开发一大批具备良好的基础设施、信息体系、管理能力以及服务水平相当高的农产品绿色物流公司来作为本行业之中的领军者。一方面是要鼓励那些农产品绿色物流公司主动借鉴金融机构的信用评估以及风险控制方面的经验,从而对广大客户实施信用管理,并且创建企业信用档案,对各类服务项目实施风险评价等。另一方面是要激励农产品绿色物流公司使用信息化手段来对农产品绿色物流中的运营方式、库存商品价等开展实时化的监控,并且更加有效地控制运行的风险。

4.健全完善绿色农产品物流金融管理体系。一是金融机构要积极健全完善自身的内部组织结构体系,切实建立规范组织内部各个岗位的工作职责,健全完善本企业的金融管理机制以及内部风险防控机制。绿色物流金融机构在组织结构的设计上能够定位为对组织机构之中的各个不同部门和岗位的职责与职权界限的制度性安排,其发展目标是创建组织之中的分工与协作等关系,切实有效地防止该组织之中由于分权而导致的组织上的冲突。在划分内部组织结构之前,银行应科学而审慎地考虑到风险控制管理人员的集权化程度和专业化能力、命令链和规范化等核心因素对于风险控制成效之影响,以功能的稳定化、弹性的适度化为主要原则改进组织设计的各类要素,从而提高金融机构所具有的防控能力。二是金融机构要健全外部业务衔接中的组织与设计,深化和绿色农产品企业和第三方物流公司对业务衔接实施沟通与交流,切实消除操作过程之中的风险。也就是说,银行要不断加强对于农产品公司和第三方物流公司实施业务监控体系建设,改进各项业务流程,切实拉近供应链,健全仓储管理机制,落实印鉴比对等具体工作,从而切实降低操作中所出现的各类问题。三是金融机构要高度关注其员工整体素质提高对于控制操作风险所具有的主动性。这是因为经济总量的提升会导致各类金融创新业务的发展,然而员工的素质没有得到同步地提高。因此,现代农产品物流金融对于本行业人士提出了完善自身知识体系、提升服务理念的具体要求。有鉴于此,金融机构要更加注重于一线从业人员总体素质的提高,积极鼓励本单位一线管理人才积极创新物流金融管理方式,致力于让金融人才使用轮岗形式到一线基层去实践,并且有效帮助基层职工来增强风险鉴别方面的能力,切实提升绿色物流金融行业的预警能力。

五、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农产品绿色物流是当前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全新利润提升点。如今,我国正处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开发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有鉴于此,开发现代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一定要依据其含义,更好地整合现有的运行模式,积极研发新型金融产品,这不但是我国农产品绿色物流得到更好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且还是我国金融机构取得可持續发展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李严锋,夏 露. 物流金融[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杨维霞. 农产品供应链物流金融模式初探[J]. 商业时代,2010(15).

[3]赵 杰. 河北省绿色物流金融发展对策建议[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10).

[4]曾倩琳. 福建省发展绿色物流金融的可行性及对策[J]. 长春大学学报,2014(7).

[5]于 颖. 绿色物流金融运营模式问题及改进[J]. 知识经济,2015(16).

[6]李春香,蒋成忠. 绿色物流金融运营环境问题及优化思考[J]. 商业经济研究,2015(25).

作者简介:李昌明,(1971.11-),男,汉族, 河北秦皇岛人,硕士,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基金项目: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项目编号:ZD201450.

猜你喜欢
绿色物流方向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2022年组稿方向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2021年组稿方向
2021年组稿方向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绿色物流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地位与对策
我国企业绿色物流的发展对策浅析
现代绿色物流管理及其对策分析
浅析宁镇扬绿色物流业发展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