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企业的社会责任

2016-05-30 08:03刘娜
经营管理者·中旬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弱势群体社会责任互联网

摘 要:企业的社会责任,是自20世纪以来在众多学科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在任何社会中,有实力和能力的机构都需要为整个社会履行责任,尤其是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企业所做的每个决定、每个行为都要考虑其对社会的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黎友焕主编,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2页。]互联网的出现和不断发展,每一天都影响着社会公众的生活,互联网遍布我们的周围,从政府权力的行使和信息的公开,到我们日常的行为生活,都被互联网所包围。很多企业在履行社会职能的过程中,借助互联网为工具,将企业形态以新的形式展现给社会大众,也以更多的方式和手段履行了社会责任。那么,互联网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什么?互联网企业该怎样履行它的社会责任?在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中又将把重点放在何处?本文将以这四个角度为线索,为互联网企业的社会责任进行阐述。

关键词:互联网 社会责任 弱势群体

一、互联网企业社会责任理解

1.“互联网+”的概念。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为了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企业在互联网思维下开展企业活动,履行其社会责任。互联网的发展和壮大不仅使我们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变,同时也使实体企业拓展了经营和开展活动的渠道。近年来,“互联网+”的概念被频繁提及并且广泛得以运用。那么,在互联网甚至是“互联网+”的时代,企业的社会责任又将以什么样的方式呈现,企业又将如何借助互联网来更好地践行企业社会责任呢?

2.互联网企业的社会责任。互联网作为一种社会化网络,为社会提供了联系的基础。互联网企业责任的本质,就是企业不仅要对企业本身负责任,而且要为网络上的其他成员和组成部分乃至于互联网整体负责任,互联网企业不是孤立的,而是身处于社会网络中的,因此要将社会网络的生态特征植入到企业的行为当中去。另一方面,互联网也为企业社会责任提供了人与自然相联系的基础。互联网发展到今日,我们不仅依赖它,互联网企业也更依赖他,因此要将互联网的生态特征自觉的植入企业责任之中。 互联网由于它自身的内在属性,决定了它跟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重合的一面。有了社会生活作为背景和基础,互联网发展的方向性更加明晰,手段也更加多样化。在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无论是社会中的个人还是作为一个企业都在互联网的大视野里,像蝴蝶效应一样传播到世界各个角落。所以在今天被互联网这座无形的桥梁建起的社会中,企业也不仅仅只是一个企业。在今天这样的互联网及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相结合的“互联网+”的环境下,互联网企业将承担着比以往更多也更艰巨的社会责任,笔者更愿意称为:互联网企业的网络社会责任。

二、互联网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方式

1.互联网企业如何借助“互联网思维”承担社会责任。与过去的社会贡献方式多集中于在一个固定的时间,位于一个固定的地点,和固定的一些群体结合在一起不同的是,在今天互联网桥梁的连接下,不仅熟人和熟人之间,甚至在陌生人之间都可以构建起各种各样的社群和群组,许多的社会群体都参与到社会贡献中来,当然也包含了上文提到的各种各样许许多多的个性化社会实践和社会贡献。笔者认为,互联网企业可以运用这样的“互联网思维”,用电子化或者类似虚拟的社区的方法在网络上建立起一个“小小的社会”,通过这样一个“小小的社会”,从而凝聚起一个个的特殊需求。互联网企业围绕着自身企业的特点和经营理念,围绕着小社会中的特殊需求,就可以做一些有利于企业自身和有利于社会的事情,将企业正能量借以网络中的这个符合自身特点的“小小的社会”,传播的更远。互联网企业履行其社会责任的方式其实是多种多样的,突破以前“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固定人群”的枷锁,以更为丰富的方式履行其社会责任。

2.关注弱势群体和净化网络环境的责任互联网不仅仅是指日常生活中被我们当作工具使用的用来沟通和信息获取的渠道,更是跨越各种终端设备的互联网化的平台。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中,互联网不再是一种渠道,而是成为企业的生态环境。“互联网+”的模式将互聯网与传统企业进行结合,在这样的过程中,互联网的固有特点和生态环境也将融入到企业的生态环境中。在与互联网结合以前,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中,关注点更多的是对动植物的保护,是满足社会和环境的多样性要求。社会对企业要求的一个方面是不可以过度浪费自然资源,不可以污染环境,不可以消费环境。而在互联网企业模式下,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时,不仅要满足社会和环境的多样性需求,还要更关注对特殊弱势全体的关爱和扶持,以及对网络环境的维护。另外,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时运用互联网思维建立一种商业模式和组织模式,搭建起一个协作平台,即上文提到“小小的社会”,从而形成更多的互联网思维下的社会企业,将是一种很好的履行社会责任的方式。在互联网和“互联网+”概念产生以前,我们与外界沟通甚少,在都不太熟知的甚至是孤立的社会中生活,而那样的生活在互联网产生以后得到全面改变。就是在这样的改变下,我们的善心、善意和善举都形成了更广泛的社会责任运动,在各种各样新型的社会形态里发生并潜移默化地传播。在这样的社会形态下,笔者认为,企业应鼓励和指引企业内部的员工参与并自发组织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在互联网上建立起的“小小的社会”为基础平台,通过与更多的互联网企业甚至是个人合作,将善举得到更广泛的发展和推广,从而更好地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将这样的善心、善意在平台上的传播,无形中也营造出了和谐的网络生态环境。这也是在互联网和企业的结合中将互联网的生态环境植入互联网企业的表现之一。在现实社会中,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应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不能消费环境和资源。在互联网的环境下,企业的社会责任还应该重点关注网络环境的净化。营造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有助于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也让“小小社会”平台里的成员有更多的安全感和责任感,从而可以更好地履行平台责任。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企业发布的内容是履行社会责任的内因,其营造的互联网环境是外因,一个良好的互联网环境的形成追本溯源是通过企业这个自身的“内因”而起作用的。因此一个互联网企业是否可以很好地履行其担负的社会责任,互联网环境的作用不可忽视,而互联网环境正是由于企业的内部行为营造而来,因此,如果互联网企业想更好地履行其社会责任,就要有一个和谐的互联网环境,而这样的环境,与企业的行为密不可分。因此笔者认为,互联网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中,不仅要重点关注弱势群体,发扬“企业善举”,更要营造和谐的网络环境,两者并驾齐驱,才能让企业达到其预想的效果,也给社会带来了更多的价值。

三、结语

笔者认为,企业应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顺势而为,更好地承担起社会责任。企业应具有互联网思维,在互联网思维的指引下,去发展自己在互联网上的平台。互联网对世界各方面的影响举足轻重,企业不仅应在经营中承担自己的责任,更要顺应社会的发展,利用互联网平台建立自己的“小小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笔者坚持认为,在众多互联网企业应该履行的社会责任中,企业应更着重关注多弱势群体的责任和对网络环境的责任。对弱势群体的扶持可以为社会减少一定的负担,发展更多的慈善事业可以把社会大众的善心、善意和善举在“小小的社会”中凝聚起来,逐渐成为一种大的力量。这样的力量加上营造的和谐的网络环境可以使企业和社会大众的责任感倍增,社会乃至互联网社会也会因此而发展的更好。当然,笔者的这篇文章实属浅薄意见,很多观念的提出也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的再思考,这也给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去更好地思考在互联网及“互联网+”的时代,我们怎样做,才是真正为社会做贡献。

参考文献:

[1]《企业社会责任》,黎友焕主编,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2页.

[2]《“社会责任”—互联网与企业责任的关系》,互联网周刊,2010年3月7日版.

作者简介:刘娜(1991.05—),女,内蒙古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研究方向:民商法。

猜你喜欢
弱势群体社会责任互联网
弱势群体法律保护的法价值分析
论弱势群体保护之法律保障机制的建立
论社会责任和企业发展的关系
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研究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新闻晨报》:如何不跟着某些“网红”玩“反转”
民粹风下,台军成岛内“弱势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