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旅游的发展的探究与思考

2016-05-30 14:22贾琛
经营管理者·中旬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东湖风景区武汉

贾琛

一、东湖旅游资源概况

武汉东湖风景区坐落在武汉市武昌区中心,整个景区面积达73平方公里,一直是我国最大的城中湖。1950年风景区开始建设,被国务院于1982年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区,1999年被国家颁发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称号。东湖由最开始的景观公园发展为综合了观光、休闲、游乐等要素的知名湖泊型风景区,平均接待游客约 200 万人每年,整个风景区范围 73 平方公里,湖面面积约 33 平方公里。据不完全统计,东湖景区内各类树木 394 种,300 多万株,具有相当高的旅游资源价值。

1.东湖旅游资源分类。

1.1观赏资源。东湖是全国甚至世界最大的城中湖景区,像一幅浑然天成的画卷漫步这里,游客能完全融入湖光山色之中,聆听鸟鸣、松涛之声,品味绿色芬芳,享受新鲜空气,同时还可以在植物园观赏各类花卉,接近自然,感受自然。

1.2历史资源。东湖景区历史文化资源丰富,若将文化名点资源组成一条特色的旅游产品,这不仅是可以感受历史的厚重,同时也会受到历史文化的熏陶。

1.3教育科研资源。东湖周边有23所大学 ,教育旅游资源丰富。如,武汉大学欣赏樱花同时参观磨山景区,推出的科教旅游线路大受好评。东湖周边就是著名的中国光谷、科研所 56 所,坐拥丰富的科技资源。

1.4社会文化资源。荆楚文化在历史上未成为华夏文明主流文化,但在其历史传承中,也有灿烂的文明,以此为基础发展旅游有利于楚文化与地区地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2007 年起,听涛景区已实行免费入园,提升了东湖景区的公共性和公益性。文化旅游是人的内在需求,由于经济发展条件,不是每个人都能满足这种需求。而东湖文化旅游资源拥有的社会性、文化性和公共性、公益性,都便于市民和广大游客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更加速推动社会的良性建设。

二、东湖旅游发展现状

1.观光旅游 。武汉东湖磨山樱园为三大樱花之都之一。东湖樱花节期间,樱花漫天齐放。东湖樱园也是华中地区唯独能夜游赏樱的景区,彩灯光影映出满树花海,武汉赏花游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梅花节时在东湖梅园内能观赏到320多个品种的梅花与万种梅花盆景,梅花书画摄影展、文艺表演等等。已建成汉街中心码头、水果湖码头、落霞水榭码头等码头组成游船线路,环东湖水上快线、楚河东湖夜游等昼夜观光线路,“逛汉街、坐游船、游楚河、赏东湖”已经成为一个品牌旅游产品。将以六湖连通的东湖游船,结合东湖景区的湖光旅游资源,成就“前湖之城大武汉”的都市旅游形象。

2.购物旅游。东湖周边的商业集群体:武汉中央文化区地处于东湖之畔,武昌区东湖与沙湖连接处,地理位置相当于武昌的地理中点。项目打造面积1.8平方公里的商业体,建筑总面积340万平米,总投资500亿元,打造以文化为内核,整合旅游、商业、商务、宜居的世界级文化旅游项目。

3.娱乐旅游。知名文化旅游品牌深圳华侨城集团决定在武汉投资45亿元在东湖风景区建设大型文化旅游综合性项目欢乐谷及玛雅水滩主题公园,为提供一个设施完备、项目多样的娱乐旅游产品,除此之外,国际名校赛艇挑战赛“大美东湖”杯,活动内容包括名校赛艇挑战赛、“同城双星”龙舟友谊赛、水上嘉年华表演、世界名校学子沙滩排球友谊赛、等等娱乐活动在东湖景区内举办,为游客市民提供丰富的娱乐游。

4.三大效益。

4.1经济效益。每年接待中外游客200万人次。2012年十一黄金周期间,东湖风景区总计接待游客53.44万人,其中10月5日单日接待游客最多,达10.42万人,从10月4日开始,每天接待游客均在5万人以上。2015年全武汉全年旅游人数超2.3亿人次,旅游收入超2100亿元。

4.2社会效益。推动发展武汉第三产业,提供大量的就业和再就业的机会给社会无业人员和下岗职工;提供给武汉市及其附近居民娱乐一个休闲放松之处,办立楚文化艺术等各项活动,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在植物园研究中心中各类动植物研究推对科技的发展意义重大。

4.3环境效益。东湖景区整体益于山体保持,动植物资源维护,与水体的保护;完善城市的生态循环功能.优良的绿地系统能产生更多的氧气,调节空气的温度、湿度,提供城市蓄水,降低了噪音以及水土流失的可能,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了条件.东湖风景区植被面积丰富,水域宽茂,打造了城市“绿心”和“绿肺”。

三、东湖旅游开发带来的负面效应

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需求,伴随各种旅游发展,旅游资源给地区带来经济、社会效益的同时,由于缺乏保护意识,给旅游地的自然生态与文化生态造成消极和负面问题也相应出现,许多特色文化正受到前所未有的破坏,甚至正面临消失,旅游陷入了在提供旅游产品开发的同时与文化资源、自然资源保护的矛盾。如对当地生物多样性的环境保护,野生动植物本身与景区开发的冲突,东湖风景区虽然严禁猎杀鸟兽和私自闯入鸟兽集中栖息场所,对类似于落雁景区鸟类集中栖息的走人棋岛,岸线因为湖水的侵蚀,岛屿绿地面积缩小。因为市场的导向,虽然旅游开发政策也是坚持非“乡土”莫入的原則,但是越多新潮文化也进入民俗的旅游文化中,这是文化的融合,强势的文化融合市场弱化的文化,这种冲突也体现在社会文化的各方面中。

四、结语

从东湖旅游中景区的研究中我们可以分析出,在依托于景区以及周边商业配套的建设与开发,在收获“经济收益、社会收益、环境收益”这三大收益的满足社会经济文化人民精神物质需求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在旅游景区开发中当地生态与人文的保护,“开发与保护”是旅游景区发展过程中一个很直接的矛盾也是一个我们已经探讨过的很多问题,如何正确的保护和演变发展当地本土的特色文化与生态系统,也是我们更加需要思考的方向。

猜你喜欢
东湖风景区武汉
别哭武汉愿你平安
我们在一起
武汉加油
决战武汉
东湖一角
明月湖水利风景区的水文化挖掘与诠释
GIS在风景区用地适宜性评价的应用——以威海市圣水观风景区为例
用“尚方宝剑”保护沙澧河风景区
游东湖
东湖雪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