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要点分析

2016-05-30 19:34韦祚军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6年11期
关键词:机械制图机电素养

韦祚军

[摘 要] 高职机电类专业中机械制图是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制图和看图也是该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传统授课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机电行业一线岗位需求,因此有必要改革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以自身教学经验为基础,探讨高职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要点。

[关 键 词] 高职教学;机械制图;改革要点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31-0167-01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与管理经验是高等职业学校的办学宗旨,将学生培养成技术型人才。机械制图作为机电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具备较强的实践性与应用性,通过该课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与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掌握制图看图的能力。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不断优化教学手段,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岗位技能。

一、高职机械制图课程现状

分析高职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需要从三方面展开论述,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为创新措施奠定基础。

(一)学生问题

由于现在高职学生录取线很低,学生文化素质不高,大部分学生选择偏向于实际操作的学科,从表面上看,机械制图专业与实际问题关系不大,学生对机械制图没有一个正确的态度,造成教学工作难以顺利展开。而机械制图教学活动相对单调,学生在学习中容易产生疲劳的感觉,影响学习兴趣。

(二)教学问题

高校侧重于设置理论性教学,应用型机械制图教学也缺乏实践课程,不能有效开展机械制图练习;选择教材与内容时,选择具有最新知识点的教材,避免教材落后;高校不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师教学水平參差不齐,很难统一提高教学质量。部分教师校外兼职,分散注意力,影响教学质量。

(三)管理问题

机械制图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理论过渡到实践、由浅入深,但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打乱教学顺序,影响教学的延续性,影响学生学习规律,直接影响教学质量;高职机械制图教学过程中,要合理安排实践与理论课程的比例,考虑两者之间的关联性。目前教学中比例混乱,没有考虑两者的相关性,直接造成教学体系管理的混乱。

二、高职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要点

基于市场对学生的具体要求,院校应该调整传统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笔者以自身教学经验为出发点,给出创新教学体系的措施。

(一)创新教学方式

机械制图课程由若干项目构成,项目中存在若干循序渐进的图纸,以轴类零件图绘制作为研究对象。绘制轴类零件图时包括一组视图、标注尺寸、技术要求等。课前提供三个短小视频,分别为轴类零件视图绘制、尺寸标注及技术要求输入,学生观看视频后完成制图任务,同时填写完成情况反馈表。

可以在反馈表中设置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尝试用多种方法或团队合作的方式完成任务,也可以通过即时通讯软件进行交流。课堂上,教师重点讲解作业反馈情况,将其作为学生成绩的一部分,让学生绘制稍显复杂的轴类零件图,也可以穿插快速绘图或方案交流等活动提高课堂趣味性。课后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问题并观察学生的学习效果,完善视频和学习资料,以便为后续课程内容的实施提供借鉴作用。

(二)构建素养体系

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存在学习习惯不良、基础偏弱及综合能力不足等问题,因此机电专业人才培养体系需要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比如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及动手实践能力等。

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则需要在整个培养阶段贯彻机电岗位职业操守,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结合职业能力确定机电人才培养标准;教学过程中融入职业素养教育,比如可以开设合适的选修课程,聘请具有实践经验的企业专家进行职业素养讲座;机电专业学生日常学習中融入职业素养教育,让学生了解机电工作的重要性与责任,培养其对机电职业的认同感;在实践文化中融入职业素养教育,模拟工作场景与环境,让学生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提高职业技能;改变传统考核模式,考核中纳入职业素养教育。

(三)创新评价体系

长期以来,机械制图成绩考核模式较为单一,常采用闭卷考试的方法,教师根据卷面成绩判断学生机械制图知识掌握程度。这种考核方式本身不能激发学生对机械制图的学习兴趣,而部分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较弱,但能熟记实验理论知识,考试中得到较高分数,这对实践能力强的学生来说不是很公平。因此机械制图教师应该创新考核模式,结合培养模式对学生平时学习成绩进行评定,期末考试成绩结合平时成绩为学生最终成绩。平时成绩评价应该包括签到、课堂状态、实验成绩等。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考核与监督,促进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教师想要成功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就必须对这种方式做到深入了解,灵活运用,并且保证评价的公平公正。

总的来说,机械制图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因此教师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明白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如何才能学好它,可以解决哪些实际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制定具体的教学方案,因材施教。同时培养学生实操能力,发挥机械制图课程的优势。希望通过本文论述为教学水平提高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曲昌荣,戚洪涛.《机械制图》课堂教学方法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4(1):11.

[2]马家孟.高职院校《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模具工业,2014(1):78.

猜你喜欢
机械制图机电素养
CAD三维转二维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Visual LISP的机械制图自动组卷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基于工程师启蒙教育的机械制图课改的几点思考
简述机电自动化在工程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高速公路站级机电维护管理模式创新探讨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