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素养探析

2016-05-30 20:58张腾达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6年11期
关键词:商业道德创业者素养

张腾达

[摘 要] 创业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国内外创业教育的背景,归纳出大学生创业所应该具备的精神、品质、眼光、态度等方面的素养。

[关 键 词] 创业;高职教育;素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獻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31-0186-01

创业是对自己具有的各类资源和潜在资源进行整合、优化,并创造出更大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过程,最终结果是带动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社会财富。而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是在校在读大学生学习期间或毕业之后创办企业,成功创业是解决就业困难和当前大学生自我价值实现的一条重要途径。

一、大学生创业的背景

(一)国外背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社会的进步,我们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带来社会的各种变革和经济全球化,知识成为发展经济的主要要素。面对社会信息化、文化多元化、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社会变化正在日新月异,日益深刻地改变着生活方式、人类生产。这些环境都为大学生创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二)国内背景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创业的形势大有好转,不管在私人创业领域还是创业发展势头方面,都呈现出健康的发展趋势。个人创业的市场环境、政策环境、文化环境、治安环境逐趋完善,创业的主体日益扩大。自1999年首届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在清华大学举办以来,大学生创业迅速发展,为创业大军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因为大学生属于高级知识人群,经过多年的教育,其创业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其个人发展寄托着社会和家庭的种种期望。在现今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情况下,大学生如何掘得人生的第一桶金,寻找创业机遇,应该具备以下能力素养。

二、大学生创业应具备的能力与素养

(一)创业精神

任何事业的成功,总是眷恋于有思想准备的人,若要取得创业的成功,创业者必须具备追求成功、自我实现的强烈的创业意识。强烈的创业意识,将帮助创业者更好地实现自己的创业目标,克服创业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创业意识还包括创业之“行”和创业之“识”,“识”是远见卓识,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对经济发展规律、社会需求的敏锐把握,是对自己在其中发挥角色的正确认识和精确判断。“识”来源于既往经验,来源于正确的世界观,来源于个人修养,更来源于社会的召唤。“行”即将创业计划付诸行动的过程,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信念。业成功,意味着我们要把所学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走行知合一之路。

(二)吃苦耐劳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句名言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吃苦耐劳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所谓“梅花香自苦寒来”,是指那些能吃苦耐劳之人,很少有不成功的。这是因为苦吃惯了,遇到挫折也能积极进取,遇到困难也能泰然处之。吃苦耐劳是创业之本,许多成功者的背后都饱含着艰辛,每个人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

“不经冬寒,不知春暖”,那些成功之士今天的荣誉和鲜花背后,蕴含的是超出常人几倍的汗水和泪水。然而人们往往却忽视了背后的汗水,只关注到这些荣誉。“怕吃苦”是时下年轻人的通病,他们一方面想要有所作为,不满于目前的现状,但又想找一个既赚大钱又能轻松的工作以实现一劳永逸。当机会来临的时候,患得患失,不想付出努力,结果往往是好机会转瞬即逝,所以,对刚出道的人来说,以勤补拙,唯有敢于吃苦,才能在实践中迅速提高自己的能力。

(三)良好的商业品德

中国古代既有价实量足、合义取利的商业道德要求,同时,又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商业行为总是受到含糊文化、人治文化、熟人文化的制约和影响。商业道德同社会的精神文明及商业信誉密切相关,全心全意为顾客服务是社会主义商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既买卖公平,尊重顾客,童叟无欺,诚信经营,优质服务,遵循社会主义商业道德的主要规范,还要求营业员注重个人形象,做到说话和气,举止文雅,接待顾客耐心周到、主动热情,树立起良好的商人形象。

(四)战略眼光

識时务者为俊杰。生意场上,最重要的还是要领悟到二三年甚至十年或者二十年之后市场的发展变化,具备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当然,具备前瞻性眼光的人,不仅善于把握机会,而且还要能够先于他人看到机会。在我国市场经济刚刚起步阶段,很多资金不多的小创业者,依靠足够能力和胆量,准确把握时机而挖到“第一桶金”。随着市场经济的成熟,“暴利时代”已经结束,每个行业、每个领域都有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取而代之的是“微利时代”。因此,创业机会必须要由创业者自己发掘。当然,这靠的不仅是正确的判断,还有一点点的推测,方能决胜千里,运筹帷幄。

(五)自信、机敏

对创业者来说,信心就是创业的动力。这种信心既是在变化多端的商海中奋战的勇气,也是创业的动力,即使处于逆境中,也要深刻坚信自己能战胜一切困难。和田一夫是日本八佰伴集团创始人,开始时仅经营一家小水果铺,后来还被一场大火烧成灰烬。但是,在“不摧毁旧的,就不能建设新的”的信念支持和陪伴下,他克服了重重难关,最终东山再起,成为风靡一时的创业家。可见,一个人真正的“富有”不在于当前抓紧多少,而是即使走投无路、无计可施的时候,也可以靠意志、信心发挥无限力量,把梦想变为现实。

参考文献:

[1]刘兆平.提升工科大学生创业素养的对策思考[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4(1).

[2]钱赵华,戴清国,高卫国.大学生创业素养多层次培养体系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1(27).

猜你喜欢
商业道德创业者素养
郭江涛:一个青年创业者的“耕耘梦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让创业者赢在起跑线上
互联网新型不正当竞争案件审理中商业道德的认定规则研究
互联网创业者
互联网领域“公认的商业道德”的司法适用
道德村协会公布2016年全球最具商业道德企业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