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游戏助力学生计算学习的几点思考

2016-05-30 08:20张娅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6年10期
关键词:计算能力儿童游戏

张娅

小学阶段,计算贯穿于学生数学学习的全过程,是学习其他一切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基础. 此外,计算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智力的发展,思维品质的培养,学习习惯的养成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是长期训练的结果,如何在枯燥的训练中激发学生的计算欲望呢?

笔者把枯燥无味的计算教学、练习与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有机的结合起来,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书本知识实践化,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他们的参与性和竞争性,使他们愿学、乐学、勤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效果自然是事半功倍. 其次,学生的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都参与到游戏活动中来,神经系统与身体各器官、组织得到活动与锻炼,手脑并用,以动促思,在玩中学、在玩中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再者,形式多样的游戏使得儿童计算的训练不再单调,重复,使得每日的计算训练常保新鲜感,学生练习的热情不减.

一、游戏的类型

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主要选择以下两类游戏:

1. 根据计算教学中的重、难点内容自行开发的课堂小游戏:例如:对口令,登山,口算擂台赛,找朋友、夺红旗,等等.

2. 放在班级博客上供学生课后练习的经典计算游戏软件. 其中包括,①针对某一个计算知识点进行训练的游戏软件. 例如:为火车铺轨道这个游戏要求学生在火车出发前(5秒)要算出空缺轨道上方算式的商,并把轨道放到相应的位置,保证火车的顺利开出. 这个游戏实际上就是训练学生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能力,这里不仅要求学生算对,还对学生的计算速度作出了要求,游戏紧张,刺激,充满挑战. 再如,乘法口诀连连看这个游戏,当屏幕上出现一道只知道得数的算式时( ) × ( ),可以在屏幕右边给出的这些数中选择符合要求的2个数. 这个游戏不仅有趣,还从逆向思考的角度对学生的各种计算能力进行训练,一举多得.

②对学生某一阶段所学的多个计算知识进行训练和考核的成系列的,难度由低到高的游戏软件. 这些游戏的来源主要是网络中经典有趣游戏的收集或自行开发. 这些游戏不仅可以运用于教师的课堂教学,还可以通过网络这一媒介, 让学生课后在线或下载玩. 例如:领养宠物宝宝的游戏,这是一个需要对不同种类口算不断挑战,升级的游戏. 游戏中,学生只有在规定的时间内满足了某一类口算的要求,才能赚得金币,获得成长值,进而使得领养的宠物宝宝不断进化.

二、对开发儿童教学游戏的几点思考

1. 游戏构思要精细

一个好的游戏,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应该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吸引力. 也就是说,设计游戏要树立精品意识,不仅需要根据儿童的认知水平发展过程、儿童心理学来设计游戏的脚本,选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情景,人物,感兴趣的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满足学生喜欢惊奇、讨厌呆板的心理,要激发起他们想要参与的愿望.

其次要注意不断地推陈出新,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 教学中的游戏构思新点子越多,游戏过程越有新意,学生参与游戏的积极性也就越高涨.

此外,游戏要有较强的竞赛性,在交互过程中也添加如“对了,你真棒! ”、“错了,再想想”这些鼓励性的用语催人奋进,使学生不断在肯定、鞭策中得到提高. 儿童在游戏中不仅获得了快乐,获得了知识,更获得了自信.

2. 游戏规则要严密,简单,易懂

游戏规则是根据游戏任务而提出的,每个游戏参加者必须尊属行为规范及行为结果的评判处理规定. 它是游戏中控制学生认识活动和游戏进行的主要武器. 游戏中要有对规则的详细介绍,如果规则复杂,还可以有适当的演示,要确保每一名学生都会玩该游戏.

三、对运用儿童教学游戏的几点思考

1. 运用游戏的目的要明确

教师要恰当运用游戏,把它作为学习、交流、展示的重要工具,决不能忽略自己的主导地位,变成机器的演示者,更不应该脱离数学教学去孤立地凸显信息技术的使用. 每一个游戏都应该服从教学的需要,服从教材的需要,不能只有表面的热热闹闹,缺乏活动本身对数学知识的思考和运用. 因此,我们要清楚;游戏只是形式,主体是教学的内容.

2. 组织游戏时秩序要严格

游戏中要体现教师的组织作用,教师要让学生明确游戏的规则,要处理好个体与群体的关系、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游戏结束后要结合游戏开展评讲. 组织游戏过程要完整、善始善终. 此外,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 要在游戏中留有让学生创造、活动的天地,让学生用脑想、用眼看、用耳听、用嘴说、动手做,学生始终是游戏的真正主人.

3. 运用游戏的时机要巧妙

游戏的运用并不意味着整个课堂充满了游戏.也不意味着每一节课都非要安排游戏不可. 不同的课中,不同的游戏所运用的时机不同. 教师应该根据课堂教学的具体情况等巧妙安排,灵活运用. 我们可以在课上开展多样的游戏及时训练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也可以在课后让孩子自主完成游戏作为课后的拓展作业,还可以在一定的时间段内让孩子比拼某个游戏的积分,在争取更多积分的同时达到反复练习,提高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01年版.北师大出版社.

[2]数学学习的心理基础与过程.顾泠沅主编 鲍建生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3]计算的脑科学研究及其对数学教育的启示.臧传丽沈德立.心理与行为研究.2008, 6(1):65-69.

[4]数字加工和计算能力各成分的分离研究及其启示.张树东.中国特殊教育.2010,8:69-73.

猜你喜欢
计算能力儿童游戏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策略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