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2016-05-30 08:20俞莉丽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6年10期
关键词:直尺意识交流

俞莉丽

当前,企业之间、国家之间的竞争,最重要的是人才的竞争;人才之间的竞争,最重要的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竞争. 创新意识的培养要从小学生抓起,这不仅关系到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的成败,也关系到现代化建设人才素养的高低. 因此,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在小学数学过程中就显得格外显眼和重要.

一、提高兴趣是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

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学习注意集中能力差,加上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比较抽象、枯燥,因此,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对培养其创新意识是至关重要的.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一旦对数学产生兴趣,他们就会将自己的大部分注意力集中在学习数学上,学习方式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他们在课堂内外会开展丰富的抽象的理性思维,积极主动地探究数学的各种奥秘,从而为培养其创新意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现代教育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已经普及了中小学校,作为数学教师,尤其要学会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为数学更好地服务. 像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就可以适当地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 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抽象的教学内容形象化,将枯燥的教学内容趣味化,将理性的数学内容感性化,拉近师生之间的数学距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大大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效果.

例如,教学“认识左右、上下、前后”时,我有意将每一排学生的照片以课件的形式在课堂上展示,通过学生之间认识其前后、左右具体同学的方式来掌握判断“左与右”、“前与后”,逐渐确立“位置”的观念,使其亲身感受到抽象的数学与我们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其在相互认识中获得新的情感体验,这大大提高了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多媒体技术只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它不能代替教学,更不能喧宾夺主,而且并不是每一节小学数学课都适合运用多媒体技术的.

二、合作交流是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关键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是丰富多彩、多种多样的,其中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上述课程理念的践行对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是关键的一环,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需要合作、交流,需要发挥团队意识,需要发挥集体的力量. 由于每一名学生的生活经历、生活环境和个性思维不太一样,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也有利于小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小学数学教学中出现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就是这样的道理. 同时,通过合作交流,可以增强学生数学思辨的能力,使学生养成多问几个为什么的好习惯,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模式,从而找到解决数学问题的多种方向、方法和途径.

例如,教学“量长度”时,我让学生用手中的直尺量一量数学课本的长度,由于有些学生没有将直尺中的“0刻度”对准书的一端,结果导致答案不唯一. 于是,我提出问题,“大家运用同样的直尺量同样的课本,为什么会得出不同的长度呢?”结果问题一提出来,学生就七嘴八舌地讨论开来,而有的学生则拿起直尺又重新量一遍,有的学生就在一旁仔细观看其量的方法与自己量的方法有何不同. 学生通过讨论、对比,在合作交流中说一说各自量的方法,学生抓住了这一次难得的合作交流机会,学生思维的闸门被打开,学习效果就提高了许多,尤其是对直尺中的“0刻度”有了新的认识. 这种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了创新意识,也使性格迥异的学生得到了发言讨论的平等机会,更使学生在学习上达到相互尊重、相互协作、共同进步的目的.

三、实践是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的根本途径

课堂教学只是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而数学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根本途径在于实践. 脱离实践的小学数学课只是教学中的空中楼阁,好看但不实用,美丽却不动人. 因此,数学实践课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在实践中重新认识数学、学习数学、感知数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学习数学的方式,使学生在实践中强化对课堂教学内容的重新理解和再认识.

例如,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时,我有意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数的概念,先做数一数游戏,把一些小木棒分别分成10、20、30、40、50根,让学生开始数数,使学生确立十的倍数概念,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对计数单位“一”“十”“百”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课后作业则是回家与家长一起做数一数游戏,如可以数一数自己收集的冰棒棍、数花生、数矿泉水瓶、数课外书,等等. 通过具体实践,学生对数学有了新的感知和认识,对数学有新的体验和情感投入,当然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方式会逐渐得以加强和开发.

四、情境教学是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教法

鉴于小学数学概念、性质、法则、符合等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我常常采用情境教学模式,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模拟情境中感悟、体验.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是数学得以发展的基础和源泉,数学教学的生活化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教学“按比例分配”时,我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两个人合伙做生意,甲投入15万元,乙投入20万元,结果年底获利100万元,帮他们分析一下:甲、乙如何分配这100万元才比较合理公平呢?”生活化的情境将数学从抽象、枯燥中解放出来,学生立即积极投入到解决问题中,一节课下来就确立了合理分配的概念.

总之,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它需要学生兴趣的培养、师生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教学模式的创新等等,也只有持之以恒地践行小学数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小学数学之花才会常开!

猜你喜欢
直尺意识交流
直尺和缝衣针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借助直尺和三角板解题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一样长吗?
三角板“牵手”直尺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