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梭文化对经济的影响效应研究

2016-05-30 02:23刘绍吉
经营管理者·中旬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泸沽湖区域经济

摘 要:本文以泸沽湖摩梭文化与经济影响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从泸沽湖摩梭文化与经济影响的实践考察入手,分析现代文明对摩梭文化的冲击,其对泸沽湖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不利,为此,提出摩梭文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泸沽湖 摩梭文化 区域经济

泸沽湖以得天独厚的高原自然风光、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以及最后一个母系制和阿夏走婚制为主要特征构成了摩梭文化的瑰宝。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摩梭文化逐步成为一种极其珍贵和独有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其特有的摩梭人母系氏族家庭结构和“走婚制”婚姻制度结构被称作是人类文化史上的奇观,以“女儿国”闻名于世,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母系”、“走婚”等文化特征,独特的村落文化成为摩梭人对外界开放的资源和发展的契机。每年吸引无数海内外游客前来考察、光观。由于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其对泸沽湖社会经济的面貌也发生着深刻的影响。摩梭文化在现代文明的影响下逐渐被同化将使这一区域独具民族魅力的特色文化逐渐衰弱。

一、摩梭文化与经济影响的实践考察

泸沽湖以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人们只注重追求经济利益,不注重对摩梭文化进行保护提升,这就使得摩梭文化在社会经济发展中面临诸多挑战。

1.现代文明挤占摩梭文化活动空间。随着基础设施的建设,交通条件的改善,信息通讯的发展,区域内外人际交流的频繁,人们生产生活方式也在与时俱进,泸沽湖地区摩梭文化在现代文明的影响下,也在悄然变化。旅游业的发展,现代流行文化兴起,使得根植于泸沽湖地区的摩梭文化受到巨大冲击。有什么样的文化模式就有什么样的经济模式,同样,经济行为也反作用于文化选择。现代文明中个人意识的冲击、男权社会中父系文化对摩梭文化的影响都在影响着母系制文化,使得母系制家庭的观念也发生一定的变化。在现代文明的影响下,当地摩梭文化的传统思想观念开始发生变化。一些当地群众开始接受现代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人放弃传统的走婚,使得摩梭文化逐渐消融,摩梭文化的发展空间受到了挤占。随着泸沽湖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方式发生着变化,随着当地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家家户户的居住条件不断改善,由原来的木椤子房发展为现代的砖房,交通工具由原来以马帮为主改为摩托车、汽车;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媒体的传播,保留传统摩梭文化思想的观念在日益淡化,许多年轻人都主张男婚女嫁。

2.商业运作使外界对摩梭文化产生曲解。任何民族的文化都是在一定的地域环境中形成,反映了一个民族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不同民族在特定環境下的适应方式和在改造过程中产生的民族文化特质,其本身也是民族经济活动的结果。泸沽湖以古老的男不婚、女不嫁“走婚制”和母系制度被称为“神秘女儿国”、“格姆女神”,使其具有独特古老的走婚制魅力得以完好地保存下来。然而由于母系制文化和走婚文化在商家营作影响下,导致众多的游客认为摩梭文化是一种有悖于现代文明的文化,从而对摩梭文化产生曲解。一定的文化是与一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摩梭传统文化在总体上是与其原始的、落后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是与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然经济相适应的,这种文化观念和行为准则显然是不适应快节奏商业时代市场经济竞争发展要求的。

3.对摩梭文化的保护不力,使经济与文化未协同发展。对当地旅游提供的接待、导游、宾馆、餐饮等都是由当地居民以自发的、分散的、小规模的形式提供的,在这种情况下,旅游服务的质量参差不齐,从而使服务业不能更好的服务于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摩梭文化传承人对自身文化价值和保护认识深度不够,缺乏保护与参与的自觉性,在旅游开发中,传统优秀文化资源的利用率较低,没有通过充分展现摩梭文化的独特文化内涵吸引游客,当地居民认识不到摩梭文化对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在文化产业开发中,政府把摩梭民族文化和其他文化产业一视同仁,未能对摩梭文化产业发展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更缺少优秀传统摩梭文化精品的提升和打造,使摩梭文化不能很好凸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二、摩梭文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相关建议

摩梭文化是泸沽湖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而摩梭文化深深植根于泸沽湖区域,所以,要通过对其深入挖掘、提升,才能以其民族的魅力引领旅游业的发展方向。

1.加强对摩梭文化的传承与提升。要加强对摩梭文化的传承和提升,摩梭文化吸引海内外游客的主要原因是其神秘纯真的民族特征。对于摩梭文化,在封闭的社会环境中,代际间传承时容易保持摩梭文化纯真的原生性和浓浓的民族性。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就很难保持其原生性和民族性。在对泸沽湖摩梭文化整合、深度挖掘时,要平衡摩梭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对外来文化要汲取精华,去其糟粕,不断推陈出新并且有所超越,部分摩梭文化要传承其原汁原味的民族特征,不可为了经济利益而改变其文化本来内涵。为此,要引导人们树立保护摩梭文化资源的意识,泸沽湖缺少摩梭文化载体,就失去吸引游客的魅力,也就失去加快发展的动力。对村落内部的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划分,立足泸沽湖旅游发展的各个要素,在村落内划分出明确的景区、住宿区、娱乐区、购物区、餐饮区、做到每个旅游项目科学规划与发展,为产业集群的形成奠定基础。同时加强不同村落旅游资源的共享,实现不同村落不同旅游项目与摩梭文化建设的互动促进,增强泸沽湖村落旅游的吸引力。

2.提升泸沽湖摩梭文化品味。摩梭文化旅游资源不仅丰富而且独特,要将摩梭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向经济优势转化,就需要全面提升泸沽湖地区摩梭文化旅游资源的层次。首先对摩梭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整合与分类,规划出科学合理的旅游路线,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特色文化确立不同的主题,围绕这些主题精心策划,设计文化旅游项目,丰富旅游内容,打造提升具有摩梭民族文化特色的高品质旅游产品。其次,将摩梭民族文化的内容融入到旅游项目中,将摩梭民族宗教文化、民俗文化与建筑文化相融合,在游客观赏景观时,能够感受到景观所蕴含的宗教文化、民俗文化和建筑文化,使其相辅相承,共同发展。同时,保护传统摩梭文化,既需要对现存传统摩梭文化的传承和开发,也需要挖掘已经或即将消失的传统优秀的摩梭文化,注重对传统摩梭历史文化底蕴、特色文化符号建筑、文化景观和环境氛围的挖掘和建设,新村寨的建设应尽量使用摩梭文化的传统符号,基于传统摩梭图文风格创新发展图文符号。

3.创设区域经济发展的制度文化。制度文化是区域经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经济要发展就必须完善制度环境。为保障泸沽湖地区经济的发展,形成泸沽湖地区经济增长的制度环境,要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制度文化建设,营造一个环保、和谐的制度文化环境,政府进行合理的引导,从宏观上进行政策的设计。此外,政府应保障激励创新的制度供给,以制度创新促进摩梭文化重塑,政府应发挥在政策制定、法制规范等方面的引导作用,加强相关政策的落实。目前关于摩梭文化资源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已出台的政策法规落实不到位。为此,相关立法部门应出台多层次摩梭文化保护政策、法规,让政府政策得到全面落实,为摩梭文化保护提供充分的制度支撑。

参考文献:

[1]齐丽斯.论文化对经济的影响[J].现代经济信息,2013(3):288.

[2]龙远蔚,吴兴旺,杜发春.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研究导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39—43.

[3]叶迎.以乡村旅游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机制研究[J].农业经济,2015(11).

作者简介:刘绍吉(1975-),男,云南曲靖人,曲靖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

猜你喜欢
泸沽湖区域经济
泸沽湖美景
泸沽湖之恋
静美泸沽湖
(三)欢聚在泸沽湖
泸沽湖就是你的家
区域经济视角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岗位胜任力培养研究
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产学研用合作模式实践研究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实践探索商务英语专业有效服务区域经济能力的提升
中国社会信任基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