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资产评估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

2016-05-30 02:23王晶淼
经营管理者·中旬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资产评估人才培养教学改革

摘 要:资产评估行业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而迅速发展,资产评估专业人才呈现紧缺态势,新的经济形势也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使得作为资产评估专业人才培养基地的高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针对目前我国高校资产评估学科建设、教学环节和师资队伍的现状以及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措施。

关键词:资产评估 教学改革 人才培养

一、资产评估学科教学改革背景

资产评估是一种专业性极强的中介服务,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以及现代企业制度的推行,企业改制、兼并,资产重组、转让等涉及产权变动的经济活动日益频繁,出于保护不同产权主体利益的需要,就需要由独立的社会中介机构及人员对资产价值进行专业评估,我国的资产评估行业因此应运而生,并在短时间内得以迅速发展。事实证明,资产评估业务不仅在产权交易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还服务于财产保全、抵押等非产权交易活动。我国的资产评估行业起步较晚,这就导致了资产评估学科建设相对于国外相关领域来说稍显落后,办学规模和教学水平均有待提高,高等院校培养的资产评估专业人才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资产评估业务的需要。另一方面,新的经济形势、新的资产类型又对资产评估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高质量、高素质的人才才能有力推动资产评估行业的繁荣发展。因此,完善资产评估学科体系建设、加快教学改革、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就成为高等学校教育和资产评估行业共同面对的重大课题。

二、资产评估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人才培养同质化现象严重。我国自2004年重新开设资产评估本科专业以来,对于资产评估专业的学科属性,国内高校一直未能形成统一的认识。由于资产评估学的很多理论依据均为经济学基本原理,所以,部分高校将资产评估学科视为经济学分支;另有观点认为,资产评估起源于国有资产管理的需要,并于会计学、财务管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故而将资产评估划归为管理学范畴;除此之外,还有学者指出,资产评估包括了企业价值评估、无形资产评估、机器设备评估、房地产评估、珠宝评估等若干个专业方向,是属于经济学、管理学、工学、法学等学科的交叉复合学科。既然各高校对于资产评估的学科属性不能达成共识,那么不同水平、不同办学条件的高校就应该结合自身特色以及市场对资产评估人才的需求情况,制定具有地方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并开设相关课程,完善学科体系建设。然而实际情况是,开设资产评估课程的高等院校,不论是财经类院校、综合性大学还是工科类院校,都侧重于资产评估基本原理的教学,人才培養趋同,就业导向不明,大多数的财经类院校由于缺乏相关师资,对于房地产评估、机器设备评估等涉及工学基础的专业,在学科体系中并未对其设置相关先修课程,导致资产评估教学只能停留在基本原理教学阶段,不能细化人才培养。

2.教学方式侧重于理论讲授教学。目前,高校的资产评估教学方式依然以讲授资产评估理论为主,教师主导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则在教学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而且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所教授给学生的是一个个孤立的基本原理,不利于学生系统性地掌握资产评估理论基础。虽然讲授教学之后通常会以习题训练加以巩固,但是这依然无法改变教学效果的片断性、零散性,况且,目前多数教材的配套习题,题目类型选取、题目内容设置都是以注册资产评估师资格考试试题为参考依据,对于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意义不大,而资产评估本身作为一项中介服务来说,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它的实践性、技术性,从这个角度来说,传统的讲授教学并不利于人才的培养。更为重要的是,单一的教学方式也决定了课程的考核方式,在讲授教学的模式下,学生成绩主要以期末试卷成绩为主,即使在总成绩构成中设置了平时成绩,其考查的方面也只限于出勤情况、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难以给出准确的判断。

3.高校师资水平有待提高。高校是培养资产评估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自资产评估专业开设至今,我国有15所高校设置了资产评估本科专业,68所高校设置了资产评估硕士专业,可以说人才的培养逐渐走向多层次化,这是适应市场需求的必然趋势。由于资产评估是一门专业性与实践性均较强的学科,并且涉及多领域的基础学科理论,因此,要培养具备综合评估能力的应用型专业人才,教师就是关键。但我国的资产评估学科建设起步较晚,在高校承担资产评估教学工作的教师大多数并不是资产评估专业的毕业生,而是出自其他相关学科的“跨界者”,对资产评估学科体系没有整体把握。更需要注意的是,高校资产评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侧重于理论教学研究,教师本身欠缺资产评估行业从业经验以及实验能力,所以在高校资产评估学科建设过程中,切实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专业素质就成为了其中的重要环节。

三、资产评估教学改革相关建议

1.结合本校特色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培养资产评估行业需要的专业人才。首先,从学生的基本素质层面来说,资产评估专业的本科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高的理论水平,更要强调培养较强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的分析能力,这是资产评估学科本身的特点决定的,也是资产评估行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因此,高校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可以考虑在高等教育的初级阶段注重专业理论基础教育,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之后,结合学生个体的兴趣爱好和职业生涯规划,开展以企业实习为主要形式的实践教育,实践教育以学生自主选择实习单位为主,同时也可以采用校企联合办学,建立校外资产评估实训基地等形式,给学生提供实习实践机会。校方应注意与学生实习单位的联系,动态考察学生的实习情况,制订实习过程的考核标准和评价机制,避免实习实践流于形式。其次,从以就业为导向的理论基础教育层面来说,高校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应做好人才市场细分和就业目标定位,在此基础之上,结合自身的办学条件开设资产评估专业课程,细化资产评估研究方向,以凸显各院校的办学特色,培养多层次、多领域的评估人才。具体来说,综合性大学和工科院校,可以凭借自身在相关领域的师资和其他资源优势,进行房地产评估、机器设备评估等方向的专业人才培养,在学生学习资产评估基本原理的同时,要求学生修习建筑工程原理、机器设备原理、珠宝首饰等基础课程,为后续的相关领域资产评估学习奠定理论基础;而对于相关资源欠缺的财经类院校而言,这样的人才培养方案并不适用,财经类院校的优势在于其所依托的“财经”背景,在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多领域实现学科融通,因此财经类院校更适合以会计学、财务管理、财务分析为基础,重点培养企业价值评估、无形资产评估等方向的评估人才。

2.引入案例教学法,改革考核机制。为了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操作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案例教学法是现代教育思想发展的产物,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将以往枯燥、刻板的以讲授教学为主的课堂变得生动活泼,更富启发性,教师主导教学过程的同时,学生广泛参与,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资产评估案例教学法可以尝试采用以下形式:案例讲授、案例讨论、案例评估。案例讲授的主要作用是辅助教师阐明资产评估理论,将抽象的资产评估原理具体化,通过具体案例说明问题,使学生掌握某个原理的核心要义;比如在讲授资产评估的基本方法——收益法的过程中,通过具体案例向学生展示评估公式当中的折现率是如何确定的,收益的确定要考虑哪些因素。案例讨论通常是教师在完成一个章节的阶段性教学之后所采取的教学方式,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各抒己见,进而巩固已学知识并形成系统性的知识框架;比如在讲完资产评估的基本方法之后,引入具体案例,組织学生分组讨论具体评估方法的选取,比较不同评估方法的适用性,当然,案例的选取需要教师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务必保证所选案例具备多视角、多思路、多结论的特性。案例评估是一种模拟资产评估实践的练习,由教师组织学生严格依照资产评估程序进行,使学生切身体会资产评估工作的所有环节;完整的资产评估程序体验应该从搜集相关资料开始,到具体的评定估算,再到编制资产评估报告书,在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书面表达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案例教学方法引入课堂,与之相匹配的是,资产评估课程的考核方式也需要进行改革。为了考核学生的专业素质,需要加大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重,平时成绩的考查范围可以包括:出勤情况、课堂表现情况、案例讨论参与情况、案例评估完成质量等方面。

3.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提高高校资产评估专业教师的整体素质,需要从提升理论水平、增强实践应用能力这两个方面入手。除了要引起高校教师个人对此的高度重视,自觉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之外,高校也可以通过采取多种措施为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建设提供有利条件:首先,高校要鼓励授课教师继续攻读资产评估专业的博士学位,以提高授课教师的理论水平;而且,对于资产评估这门实践性突出的学科来说,理论总是落后于实践的,高校可以通过举办多种形式的学术活动帮助在校教师吸纳当前最新的理论知识,丰富教师的知识结构,比如可以邀请工作在一线的注册资产评估师到学校与在校教师交流实践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解决的新问题,还可以组建资产评估研究基地,鼓励教师做相关理论研究,与校外专业技术人员合作编写教材等。其次,通过校企联合办学、创建资产评估模拟实验室等方式,促使授课教师将教学、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高校通过校企联合办学与资产评估专业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安排授课教师在寒、暑假期间到资产评估事务所参与资产评估实践活动,在实践工作期间,高校教师除了能够锻炼自己解决评估问题的实践能力之外,还可以收集大量的资产评估实例资料,并将其整理改变为教学素材,丰富教学内容;引入仿真模拟实训软件建立模拟实验室,不仅可以提高授课教师的实践能力,还可以为学生开设相关实训课程,完善资产评估学科建设体系。

综上所述,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项专业性、实践性极强的中介服务,资产评估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已经日益显现出来,高校是资产评估人才诞生的摇篮,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导向的资产评估教学改革是目前乃至将来一段时间内高等教育领域的一大重要课题,高校对此要负有使命感和紧迫感,任重而道远。作为高校教师,也要对此有所思考,提升自身教学水平的同时,为推动我国的资产评估教学改革工作贡献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么娆. 资产评估教学改革研究.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4.9.

[2]李涛,张晓宇,张晓晓. 资产评估学科性质研究. 商业会计. 2015.15.

[3]刘俊平. 对资产评估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1.16.

[4]吕林根. 资产评估案例教学方法研究. 财会通讯. 2011.15.

[5]于翠芳,石春红.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资产评估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经济师. 2014.1.

作者简介:王晶淼(1985—),女,辽宁锦州人,满族,硕士学历。

猜你喜欢
资产评估人才培养教学改革
金融企业并购价值评估的特殊性及方法选择
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专利权价值评估研究
浅议农村资产评估体系的构建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