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会计本科毕业生应具有的能力及其培养

2016-05-30 04:05唐亚娟
经营管理者·中旬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能力培养挑战互联网+

唐亚娟

摘 要:本届政府提出的“互联网+”的概念正在影响我国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在IT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在“互联网+”经济的改革浪潮中,会计行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会计本科毕业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高校又应该如何进行培养呢?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互联网+ 会计职业 挑战 能力培养

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由此可见,“互联网+”对于我国经济发展,企业转型和拓展国际市场有着深刻的影响。“互联网+”概念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2012年。2012年11月易观国际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于扬在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首次提出“互联网+”的概念。2014年11月,李克强出席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时指出,互联网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工具。

一、“互联网+”时代会计职业面临的挑战

1.会计职业的发展历程:手工做账、会计电算化、云会计。1494年会计学之父卢卡帕乔利出版了《数学大全》后会计正式进入到了复式记账的时代,此后的几百年间,会计从业者用纸和笔进行记账算账出报表的工作。这种情况在上世纪50年代后发生了改变。1954年,通用电气公司在计算机上运用了工资核算程序,原来一直由人工完成的工作历史性地由计算机来完成。早期的电算化就是由计算机完成某些单项的会计核算工作。在我国“会计电算化”是1981年在“财务、会计、成本应用电子计算机专题研讨会”上提出的。随着计算机软硬件的发展,在上世纪90年代会计电算化进入了全面发展阶段。此时的电算化软件已经从单项的会计核算工作渐渐深入到对所有的会计业务事项进行深度整合,从而拓展成为一个完整的会计核算信息系统。电算化的广泛应用将会计人员从繁重的会计核算工作中解放了出来,节省了大量的人力成本。本世纪随着企业资源计划(ERP)软件的兴起企业的业务工作和企业的财务工作已经可以实现无缝对接,传统的会计数据分散收集分散处理的方式已转变为集中收集,统一处理,数据共享的方式。近些年云技术、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更加开放,云会计成为关注和研究的焦点。

2.会计工作的核算职能可以完全交由计算机完成。进行业务核算是会计工作的一个基本职能。随着IT技术的发展,会计的核算职能可以完全由计算机完成,手工做账的时代终将完全退出历史舞台。原来必须由会计人员来完成的工作现在已经由计算机来完成了,会计岗位的需求数量在大量减少,会计毕业生和会计人员之间的竞争必将更加激烈。会计工作的非会计化所带来的挑战。原先会计人员是专业技术人员,必须经过学习才能够掌握会计工作所需要的技能。但随着IT技术的发展,如果平台搭建得合适,那么只需要扫码即可完成会计分录的编制,从而完成会计人员的工作。某些大型的跨国集团正在把这些变成事实。原来需要经过艰苦学习才能掌握的技能因为有计算机的帮助,已经不需要了。會计人员必须经过痛苦而深刻的思考才能够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

3.会计人员的工作重心在发生转移。众所周知,会计工作一直遵循的原则是反映过去,但在“互联网+”时代会计工作的重心必将发生转移。由原来的事后算账转移为企业的未来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当会计工作的重心转移为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数据支持时,企业的会计工作将会融入到企业的业务工作,业务和财务的融合将成为一种趋势。

二“互联网+”时代会计本科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

1.以专业知识为基础而建立的专业能力。美国会计改革委员会1990年发表的《会计教育的目标:立场公告第1号》认为,会计本科生应当系统地掌握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从事本专业相关的业务能力。毫无疑问会计本科毕业生应具备的业务能力是以专业知识为基础而构建的,所以专业知识是会计本科生在四年的学习生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适应新的会计环境的能力。除了专业知识外,会计本科毕业生应具有适应未来复杂多变的会计环境的能力。随着IT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新的会计业务也将层出不穷,现在的会计环境和会计业务在10年前是无法想象的。会计本科毕业生应具有根据已经改变的会计环境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经验解决实际问题、探索新的工作方法和工作领域的能力。如果学生不具备适应新的会计环境的能力,那只能是被环境淘汰。

3.创新能力。应该说现阶段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超过了以往任何阶段,这是由大的经济环境决定的。因为对企业来说,没有创新就只有死路一条。近些年来破产的一些知名企业就是因为没有注意企业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导致的。企业的创新能力来自哪里?自然是企业的员工,所以具有创新能力的毕业生才会获得企业的青睐,更容易在企业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可以说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整个大学生涯中的重点。

三、“互联网+”时代会计本科毕业生的能力培养

1.减少课时,整合优化现有的课程体系。有从事教育研究的工作者曾统计过中国大学和国外大学学分,国内大学生一般毕业要求的学分在150左右,国外一般是在100-120学分。学分多,自然对应的课时就多。课时多带来的后果是学生缺乏自己能够支配的学习时间。这其实非常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减少课时,给学生更多的可支配时间。曾有人说会计本科生的课程在过去的20年里基本没有改变,这种说法尽管有些夸大其词,但也是某种程度的真实反映。我国会计专业本科生的课程一般都会超过50门,而国外一般是24门。有些课程内容重复过多,有些课程开设的意义不大。所以高校应在现有课程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删除开设意义不大的课程,合并某些内容重复过多的课程,减少学生的负担。

2.加强学校和企业的深度融合,使学生能够在企业进行深度实习。现在的会计本科生在毕业时都会要求有实习学分,实习时间一般为几个星期。尽管学生基本上都可以拿到盖章的实习鉴定表,取得实习学分,但是否达到了实习目的,这其实存在着大大的问号。根据笔者了解到的情况,一般会计毕业生很难深入到企业的财务部门实习,因为财务部门是一个的企业的关键部门,陌生人想深入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尽管学生可能在财务部门实习但其实没有接触到业务,更不用说更深入的内容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个是高校可利用自己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和相关企业进行深度融合,使自己的学生能够有机会进入到财务部门,接触到实质性的业务,从而达到实习目的。高校也可以给学生足够多的实习时间,比如一个学期,因为时间比较长,相对来说学生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企业的经济业务。

3.给教师进入企业继续学习的机会。现在经济环境的一日千里,不仅带给企业压力,也给高校教师带来压力。对于一般的高校教师而言,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很难接触到企业的经济业务,教学工作难免会脱离实际的会计工作,也不容易感受到会计职业将来的发展趋势。为了和实际的会计工作相联系学校应鼓励专职教师轮流到企业进行较长时间的深入学习。在学习期间,不给教师安排教学工作,使得教师可以安心地在企业学习。

4.让有实际经验的企业人员进入校园讲课。一般都认为请企业的高管进入校园讲课对学生来讲是非常有价值的,但笔者认为只要有实践经验的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进入校园讲课,对学生来说都是有价值的。他们可以把会计工作的前沿动态带给学生,这是学生感兴趣的地方,也是专职教师无法完成的。高管毕竟工作繁忙,时间会受到限制。但一般的会计从业人员就不同了。高校可以整理历届毕业生的资料,从中挑选出比较优秀的进入校园讲课。

猜你喜欢
能力培养挑战互联网+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第52Q 迈向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