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金融商务区选址规划研究

2016-06-01 12:49
山西建筑 2016年34期
关键词:商务区长风太原市

汪 杰

(太原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02)



太原金融商务区选址规划研究

汪 杰

(太原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02)

在城市转型、金融振兴的背景下,论述了在太原市中心城区既有格局上建设金融商务区的必要性,探讨了与金融商务区相适应的综合特征,并从促进实施的角度,对太原金融商务区的规模、区位、用地、交通、生态等要素进行了研究,最后提出了金融商务区的选址建设建议。

金融商务区,选址原则,规划建设,生态环境

1 项目背景

金融商务区(Financial Business District,简称FBD)是以金融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往往是区域金融机构和大型企业总部基地以及金融创新研发基地,也是目前我国城市转型发展建设的热点功能区。作为中西部区域中心城市的太原,为进一步增强省会城市功能,融入环渤海经济圈,加强金融承载、集聚、创新、辐射功能,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推动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在2016年年初,由山西省委、太原市委提出在太原中心城区选址建设一个布局合理、配套完善的区域金融商务区来振兴山西经济。

2 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2.1 太原城市群发展的需要

为加快太原市及山西省区域竞争力,山西省做出了太原都市圈城市群建设的战略决定。太原市作为太原都市圈的核心城市,必须起到火车头的带动作用,也必须具有相应规模等级的金融商务区作为支撑。太原经济要融入国内国际经济,需要加快创造现代金融发展的宏观环境;太原市金融机构参与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的竞争,需要增强现代金融意识,积极采用先进的金融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同时为改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外商投资,也迫切需要高质量的现代金融服务。本项目建设正是要为更多的外商金融机构进入太原,更多的太原金融机构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太原、让太原走向世界,促进太原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提供坚实的基础设施支持。

2.2 山西金融业振兴的需要

2015年山西省金融振兴推进大会召开后,太原市积极落实召开全市金融振兴推进会,制定促进金融振兴的实施意见。截至去年年底,太原市各类银行机构26家,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全部在该市设立了分支机构,中信、光大、华夏、民生等9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入驻太原市,初步形成了功能基本完备的现代金融体系,金融业在引导资源配置、调节经济运行、服务经济社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太原市重要的支柱产业。但需加强承载、集聚、创新功能,太原金融商务区的建设正是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重要载体和有力抓手。

2.3 太原市现有金融资源整合的迫切需要

太原市现有金融服务机构主要集中在迎泽大街、府西街和府东街两侧,布局分散,没有形成集聚效应,制约了金融业发展。同时停车场等配套设施的短缺,发展用地受限,亟需建立金融商务区。

3 金融商务区研究

3.1 延续城市发展脉络

太原市城市发展以南向为主要方向,现有的金融服务机构主要集中在老城区府西府东街及迎泽大街一带。随着城市发展,在长风街、长风商务区一带形成了新的商业商务及文化休闲中心。《太原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了迎泽、长风—晋阳湖和汾河南三个重要的城市中心。规划建设金融商务区必须考虑城市发展方向,引导金融服务业合理聚集,形成新的发展热点。

3.2 符合金融区选址原则

金融商务区作为现代化城市的重要标志,一般而言,其规划位置应遵循以下原则:

中心性: 具有区域中最高的中心性,又经常处于交通便捷的黄金地段,通常紧邻城市中心。可达性:具有区域中最便捷的交通体系,不论是内部交通还是对外交通,通常是城市快速路、干道和地铁周边。生态性: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金融商务区往往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形象,丰富的景观,优美的环境通常成为城市的展示平台。复合性:具有多种混合功能,集中了金融、办公、商贸以及配套的酒店、公寓甚至居住等,使其昼夜都能保持活力。

3.3 适宜的建设规模

通过兄弟城市类比(见表1),结合太原市实际,初步估算太原金融商务区规划用地规模为1.0 km2左右较为合适。建筑以商业、办公、文化娱乐为主,其中金融服务办公建筑约占50%,生活配套以商务公寓为主,以使土地价值最大化。

表1 国内部分金融商务区一览表

4 选址方案分析

4.1 位置及规模

按照城市发展规律,依据金融商务区的中心性、可达性、生态性、复合性原则,综合考虑规划条件、区位条件、生态条件、城市发展基础等要素,建议依托长风中心建设太原金融商务区。其用地范围为:北起长兴北街,南至长兴南街与南中环街,西起大井峪路,东至新晋祠路。规划总用地300 hm2。目前行政办公区已建成,商业金融区可用地面积为82 hm2,可建建筑面积约300万m2。

4.2 周边情况

规划金融商务区位于长风中心,该中心集中发展文化休闲、商业商务、金融服务及总部经济。其东侧紧邻长风文化商务区,西侧紧靠西山城郊森林公园,南侧相连晋阳湖公园,位置得天独厚。目前核心区煤炭交易中心、市美术馆、省图书馆、省大剧院、市博物馆、省科技馆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市公安局、市检察院、市法院、市市政中心已建成,即将投入使用。还有在建的华润万象城、格盟金融城和阳光环球中心等项目,已初步形成了长风中心的雏形。2015年市政府启动了用地周边南屯、义井、吴家堡、南堰、北堰城中村改造工程,进一步加速了该区域的发展。

4.3 现状用地

建设用地东西长2.6 km、南北宽0.8 km。现状主要为市场用地、空地、市政用地和住宅用地。其中市场用地为河西农副产品市场、木材市场和万水建材市场;市政用地为南堰污水处理厂;空地为南堰、北堰村和太化土地;住宅用地为太化和化二建单位宿舍等。

4.4 交通条件

规划范围周边道路网结构完善,交通便利,距离太原南站8.5 km,距离武宿机场10.0 km。用地周边紧邻城市快速路西中环、南中环、滨河西路;城市主干路长风西街、新晋祠路、旧晋祠路、和平路,按规划尚未形成的还有千峰路、大井峪路。范围内规划的长兴南街、长兴北街目前均在有计划的建设中,近期实施的轨道交通三号线沿和平路、南中环街穿过该区域,远期的轨道四号线沿长风西街,六号线沿新晋祠路穿过该区域。区域周边构建起轨道交通、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交织的路网体系,交通优势明显。

4.5 生态条件

规划范围西临西山自然景观带、万亩生态园,东临汾河景观带,南接晋阳湖公园,金融商务区内宽220 m的景观绿带贯穿其中,连接西山和汾河,可谓“背山朝水、河湖相映、山水相融”,自然环境优势明显,有助于提升开发品质。

5 实施建议

1)规划引领。对选址区域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研究,做好金融商务区规划和城市设计,确定合理的定位和功能板块以及开发建设量,突出特有的城市天际线。然后将该区域土地纳入土地储备开发计划,并根据市场需求确定分期开发实施计划。同时,将整个金融商务区作为一个品牌进行包装宣传和招商引资。2)发展总部经济。在金融商务区中央绿地两侧除建设新兴金融业总部外,还集聚发展国内外大型企业总部,同时大力发展金融中介服务业以商务楼宇经济,引领职宿休闲一体的新型现代商务办公环境。3)完善基础设施。依据规划尽快完善金融商务区周边及内部道路和市政基础设施,利用长风商务区现有的科技馆、大剧院、图书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完善商业、餐饮、休闲等配套设施,构建便捷畅通的公共交通服务体系。建设金融小区和金融人才公寓。4)统筹地上地下空间。结合轨道交通站点、长风中央公园、商务办公楼群,统筹地上地下空间,灵活设置公共管廊、地下商业、停车充电等设施,提高土地利用效能。

[1] 张迪昊.民营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商务金融服务中心规划[J].理想空间,2014,6(62):126-127.

[2] 陈作挺,钟 静.临湖地区金融商务区城市设计策略探讨[J].理想空间,2014,6(62):81-82.

Study on Taiyuan financial business district location selecting and planning

Wang Jie

(Taiyuan Academy of City Planning & Design, Taiyuan 030002, Chin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ity transformation and financial transformation,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necessity of building financial business district in existing Taiyuan city center, explores comprehensive characteristics fitting financial business district, studies Taiyuan financial business district scale, location, land utilization, traffic and ecology factors from the aspect of promoting the implementation,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financial business district location selecting and building suggestions.

financial business district, location selecting principles, planning constructi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1009-6825(2016)34-0036-02

2016-09-26

汪 杰(1979- ),男,工程师

TU247

A

猜你喜欢
商务区长风太原市
太原市为农村寄递物流补“短板”
愿你乘长风破万里浪
太原市61个村要建污水处理设施严禁直排入河
太原市六家药茶企业获省级授权
长风街线路所102DG占用丢失的解决方案
太原市第四实验小学
一图读懂虹桥商务区“十三五”规划
星海会展商务区的绿色产业链研究
吐鲁番,漫过香甜的长风(散文诗 外一章)
依托大型交通枢纽的虹桥商务区综合交通规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