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洛阳宜阳县旅游资源特色及开发战略定位

2016-06-02 11:52许韶立
经济研究导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战略定位旅游资源

许韶立

摘 要:宜阳县历史文化积淀深厚,自然风光秀美,人文与自然旅游资源交相辉映,资源特色优势突出,区位和交通优势明显。通过对宜阳县旅游资源的分析评价,明确宜阳县未来旅游资源原特色和优势,提出宜阳县未来旅游开发的战略定位。

关键词:宜阳县;旅游资源;战略定位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9-0154-03

一、宜阳县区域特点

宜阳县位于河南省西部,东连洛阳市,西接洛宁县,南与伊川、嵩县交界,北与新安、渑池县为邻,县城距古都洛阳30余公里。宜阳自古地理位置就十分重要,西望崤函、东临八关、南倚熊耳、北靠秦山,洛河纵贯全境,山峦沟壑纵横,地势险要,是古代洛阳与长安古道上的咽喉,也是晋楚等国来往之要道。宜阳历来是屯兵防守军事战略要地,东周定都洛阳后,秦楚孔道、洛阳至长安驿道均通过宜阳向西延伸,号称西方车马大道。唐代“丝绸之路”的西道、南道、水道先后以伊洛流域为起点,并在宜阳境内置八处驿站,即甘水驿、寿安山阴馆、三泉驿、甘棠驿、柳泉驿、韩城驿、福昌驿、三乡驿等。

从旅游区位来讲,宜阳是九朝古都洛阳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位于开封、郑州、西安、中岳嵩山、西岳华山之间,县城距京广焦枝与陇海铁路交叉点较近,距洛阳飞机场仅三十多公里,郑卢高速、宜故路、南闫路与全国公路干线相接。同时宜阳又处在河南省“大黄河旅游带”和“伏牛山自然风光旅游带”的交接点上,旅游区位十分优越。

二、主要人文旅游资源

(一)历史悠久、遗址遍布

宜阳历史悠久,古遗址众多,目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三处,分别为邵窑遗址、苏羊遗址、二里庙宋代瓷窑遗址。除此之外还有新、旧石器时代遗存,如红旗河东遗址(莲庄乡红旗河东)、水兑遗址(柳泉乡水兑村北沿)、窑湾遗址(韩城乡窑湾村)、礼渠遗址(莲庄乡礼渠村西)、上沟遗址(三乡乡上沟村西)、凹里遗址(张坞乡凹里村南)、阎家桥遗址(莲庄乡孙留村阎家桥西)、黄龙庙遗址(丰李乡黄龙庙村东)、圪塔遗址(丰李乡圪塔村西北)、福昌遗址(韩城乡福昌村北)等。

(二)古城棋布,兵家必争

宜阳古城众多,全县有古城址15处,除了具有旅游开发价值的汉八关城、福昌城、韩国故城外,宜阳还有眉城(位于东赵保村南,为东汉建武三年(27)为御赤眉军而建)、古石城(位于城关、白杨、樊村三个乡的接壤地带的半壁山上,此城约建于北魏)、寿安故城(即今宜阳县老城区)等。

韩国故城,位于宜阳县城西25公里处的韩城乡东关村一带,遗址北依秦山、南临洛河,宜水纵贯全城,为天然护城河。从城北韩昭侯墓可俯瞰全城。韩国故城是战国时期韩国的都城,也是当时著名的商业城市和军事重地。该城址面积大,保存较好,对于研究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具有重要价值。

汉八关城,此城遗址在寻村乡牌窑村西,是函谷、广城、伊阙、太谷、圜辕、旋门、小平津、孟津等八关的都尉官所在地。此城名为八关城,为守卫汉都洛阳的驻军要地。该城的地理位置依山傍水,堪称关隘。今尚存古城堡遗址。

福昌城,该城在韩城乡福昌村北的土原上。古时此城东南北三面天险峭绝,后周曾置重兵于此。福昌在秦汉、唐、宋之际一直为郡、县建治之所,形成了洛阳以西的政治、经济中心。文学家苏东坡青年时代曾在此任主簿。

(三)风水宝地,寺庙众多

灵山寺,位于宜阳县城西,原名报忠寺,因传说大雄殿为周灵王葬处,因而得名灵山,寺又因山得名灵山寺。寺院东侧圣母祠前,有凤凰泉,寺也曾因泉命名凤凰寺。寺的主体建筑是坐南向北,按前后顺序是山门、天王殿、大悲阁、大雄殿、藏经楼。东西厢房22间,寺院两侧建有僧房禅院,总计建筑近百间,面积1 600多平方米。灵山寺始建年代不详,北宋文学家司马光等曾游灵山寺,并写诗记游。现遗存建筑为金大定三年(1163)重修后形成的,明、清两代又多次修葺。现大悲阁、大雄殿梁柱大架仍为金代原物。大雄殿内五尊塑像,其中一尊高2.1米,为明代艺术佳品。大雄殿前矗立着明成化十七年(1457)镌刻的四面石佛塔1座,高丈余,浮雕清晰,形象逼真,另外现存和尚墓22座,石碑61通,都是珍贵的历史文物。灵山寺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除灵山寺外,宜阳还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五花寺,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虎头寺石窟,有始建于明代的福昌阁等。

(四)地杰人灵,名人荟萃

召伯甘棠,位于寻村乡甘棠村,旧县志记载,“周召伯循行南国听政于此。”《诗经》有“甘棠三章”,赞颂召伯倾听民意取信于民的政绩。民间传说,甘棠为古代交通要道上的一个驿站,站旁高土冈上有棠梨树,三月花白如雪,八月果实累累。召伯经过这里,在棠梨树下憩息时,听取了当地人们的意见。清雍正二年(1724),宜阳知县郭朝鼎竖碑于今甘棠村南郑卢公路北侧。河南府尹张汉题写“召伯听政处”五个大字。“棠荫秋清”为宜阳古八景之一。

李贺故里,李贺是唐代著名诗人,家居宜阳县三乡。三乡古时地处东西交通要冲,曾是人文荟萃之地。汉光武帝刘秀、唐玄宗李隆基、武则天以及一大批文人墨客都曾驻足停留,这里宫(连昌宫)、阁(福昌阁)、寺(五花寺)、庙(光武庙)、楼(奎星楼)、观(修真观)遗址众多,开发人文景观的潜力巨大。

三、主要自然旅游资源

(一)层峦叠障,山岳秀美

宜阳以花岗岩山体组成的山岳景观,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这里有赋于神话般传说的《西游记》花果山;有巍峨挺拔、迷雾轻纱笼罩的“岳顶”;有山势连绵起伏、风景秀丽宜人、如诗如画的灵山;整个县域,山水青秀逶迤、险秀兼顾、景色如画。花果山,是宜阳山水的代表,位于县城西南50多公里的深山区穆册乡,主峰玉皇顶海拔1 831.8米,巍峨壮观,南天门崖壁陡峭峻极入云;花果山由大小数十座山峰组成,山岭起伏,如波峰浪谷,奇特的山石,更点缀了大自然的美景。唐僧石面向西天,庄重慈祥,从另一侧面看,其头部犹如飞来石;此外还有云海三岛、梯子沟、仙人居等大小200余处景点,开发价值极大。

(二)怪石嶙峋,巧夺天工

奇峰异石多是宜阳自然景观的又一特色,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使花果山形成名峰七十二、奇石一百零八,千姿百态,具有奇、美、巧、怪的特色,维妙维肖,栩栩如生,可谓天下奇观。

花果山东南山颠的师徒峰,俨然一组高僧师徒取经雕塑,前行的猪八戒长嘴大耳,逼真传神;唐僧石正面如僧人拱手站立,背面头部如小山悬空。老人石,腰驼背弓,形象逼真;巨大的摞摞石,四面悬空,大有向下滑落之势,堪称奇观。更有大小石猴五处,有的相抱接吻,有的抓耳搔腮,有的欲蹦,千姿百态,神气十足;同时还有仙桃石、飞来石、寒心石、阎王石、扬船石以及石帘山、罗汉峰等,个个都是天生奇景。

(三)山青水秀,瀑潭众多

山得水而秀,水依山而幽。洛河在宜阳蜿蜒曲折,横贯全境,河水清澈见底,两岸山青水秀。花果山七峪沟,瀑布飞悬,云游雾聚,是探奥寻秘的佳境。二十多处瀑布集中分布在七峪沟十几公里长的山谷内,珍珠潭、青龙潭、玉女潭、隐龙潭、碧玉池等串珠分布。崖上有洞,洞中有水,瀑布、急流、险潭、隧洞各具特色。并具有三大特点,一是瀑布多,分布集中;二是涧水长流,终年碧绿;三是潭池相映,形态各异。除此之外宜阳区域内还有九龙洞和白鹿苑等水景。

(四)林茂花奇,四季如画

山有水就显得有灵气,山有林则显得有生机。宜阳山高林密,森林覆盖率高,森林类型多种多样,结构复杂,珍稀树种和动物较多,给宜阳带来了原始神秘和绚丽多彩的特色。区域内有国家一类保护动物鹳、青羊、梅花鹿等;国家二类保护动物金钱豹、红腹锦鸡、鸳鸯等;国家三类保护动物豹猫等。植物有属国家二类保护的银杏、连香树、杜仲、胡桃、香果树等。花果山上,布满茂密的森林,草木葱茏,烟雾缥缈,一年四季气象万千,四时景色如画。

宜阳特殊的地质地貌、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形成了比较奇特的物候景观。最高峰玉皇顶以险峻、优美、高耸、花团锦秀为特色。区域内主要天象景观有岳山日出、花山云海、霞光、彩虹、岳山霁雪等。在此观日出、看云海仙境,遥望中原大地,领略河洛风采,如诗如画。

丰富的植物、特殊的地形,形成了不同的气候带和观花期。春天百花盛开,野花烂熳,迎春、桃、梨等次第开放;夏季林木葱郁,云雾缥缈,野生牡丹、珍珠梅、池中荷花等娇娆诱人;秋季天高云淡,漫山遍野,红叶红似火,黄叶黄如金,绿叶绿如翠,红黄绿斑驳镶嵌,层林尽染;冬天,林海雪原,冰帘玉柱,潭池冰景千姿百态。

四、宜阳县旅游资源评价

(一)资源富集,文化品位高

宜阳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旅游资源丰富,文物古迹及山水名胜遍布。全县有仰韶、龙山文化和商周等文化遗址14处;战国韩昭侯墓、晋高祖陵、曹魏二杜墓、明毕都堂墓等古代名人陵墓38座;韩国故都、汉八关城、眉城、福昌城、古石城、寿安故城等古城址15座;灵山寺、汉光武庙、五花寺塔、龙潭寺、虎头寺、福昌阁、白杨古桥群等古代建筑10余处;有花果山、灵山、锦屏山、九龙洞、白鹿苑、召伯听政处、李贺故里等影响范围广的景区景点。其中灵山寺、虎头寺石窟、五花寺塔、邵窑遗址、苏羊遗址、二里庙窑址等,均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森林公园花果山,早在隋唐时即为著名的旅游胜地。

(二)景观齐全,综合优势强

宜阳旅游资源自然与人文兼顾,具有综合性和多元性的特点,自然景观最大的特点是山、水、林、石、洞的结合,自然态势奇、特、幽、美、妙的交辉,山势雄奇壮阔,气势磅礴,奇峰怪石、险崖幽谷四布。水景资源有河流、溪水、潭池、飞瀑,类型多景色迷人。特别是花果山景区,海拔1 800多米,这里有中原最高的山村——花山村,位于海拔1 400米左右,这里环境优美,林木茂盛,是一处天然的避暑胜地。人文景观有古遗址、古寺庙、古石窟、古城、古关、古道等。总体上来讲旅游资源人文与自然巧妙结合,类型多样,综合优势明显。

(三)奇特神秘,旅游引力大

宜阳旅游资源以“奇”诱人,且充满神秘色彩。这里自古为交通要道,贯通东西二京,为兵家必争之地,古城密布,并留下了众多的传说故事。另外还有堪称天下奇观的“灵山寺佛像”(带胡须),有世间罕见的“孙佛庙”,有中国目前最早的“地道”(八关城地道),以及自然神奇的灵山“柏林青烟”,遍及全县的众多历史事件和故事,为宜阳增添了不少神秘和诱人色彩。

(四)地杰人灵,名人效应广

宜阳环境优美,河山秀丽,气候宜人,与古都洛阳山水相连。历代王公大臣,文人墨客莅临宜阳观光者纷至沓来。西周召伯、东汉光武帝、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裴度等都曾涉足宜阳;周灵王、韩昭侯、汉张良、后晋高祖等死后葬于宜阳;宋代苏东坡等历史名人都曾供职宜阳。李贺家居宜阳。客籍宜阳的有李白、白居易、刘禹锡、杜牧、欧阳修、司马光、邵雍、王铎等,他们都曾到宜阳饱览山水,凭吊古人,并留下珍贵的诗文佳作。

五、宜阳旅游开发战略定位

(一)旅游产业定位

根据宜阳县的具体情况,目前应把旅游业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对待,要在五年左右,经过旅游开发,将其培育成宜阳县的支柱产业。目前,可以把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中的一个龙头产业来对待。

(二)旅游市场定位

根据宜阳旅游资源状况,客源定位主要以省内特别是豫西客源市场为主,积极开拓国内客源市场,结合“西游文化”的旅游开发,积极开拓国外市场。

(三)旅游主题定位

宜阳旅游业开发,应以丰富的人文和自然旅游资源为基础,发挥山、水、林、石、洞及高品位的人文景观的组合优势,凭借临近洛阳市的区位条件,以回归大自然为主题,以“一山(花时山)、一寺(灵山寺)、一人(李贺)”为重点,把花果山建成以“西游文化”为特色的观光度假、避暑养生、夏令营为一体的旅游景区;把灵山景区建成豫西宗教旅游与山水观光相结合的园林化旅游地;把李贺故里景区建成展示中国传统文化、陶冶情操的文化园地。立足洛阳,展望河南,放眼全国,重点突破,滚动发展。把宜阳建成集自然观光、休闲度假、避暑养生及宗教旅游为一体的综合型旅游胜地。

参考文献:

[1] 仝建勋,等.宜阳县志[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

[责任编辑 王玉妹]

猜你喜欢
战略定位旅游资源
集业集团内部审计战略定位与其框架的构建解析
浅析企业管理会计体系的构建
基于SWOT分析下的十堰市旅游资源整合探究
关于安徽寿县旅游投资的SWOT分析
经济型苏州古城旅游产品策划初探
辽宁锦州旅游资源评价及旅游品牌定位
企业文化在对企业管理中的战略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