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环境下基于岗位素质模型的过程性评价体系研究

2016-06-07 10:48施秋萍陈洪磊罗阳静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2016年3期
关键词:云环境过程性评价

施秋萍 陈洪磊 罗阳静

摘 要:基于新课改评价理念而提出的过程性评价,被教育教学实践证明更具科学性与合理性。文章基于职教特点构建立体岗位素质模型,结合云计算背景探索如何为过程性评价提供更真实的评价证据与轨迹,从而为职教过程性评价实施提供理论参考价值,为过程性评价的“云化管理”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云环境;岗位素质模型;过程性评价;云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06-0080-03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探索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学校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岗位素质模型的构建有助于学校明确人才培养结构,培养多元化、高素质、强技能型的人才;科学的过程性评价有效把握学生成长过程、监控教学质量,具有导向、规范和引领的作用。本文拟对基于岗位素质模型的过程性评价体系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岗位素质模型的研究与构建

传统的职业教育将知识笼统地传授给学生,却没有对这些知识进行有效的整合与建构,学生虽掌握了基础知识,但是对职业的认识与对岗位角色的理解依然不到位。

1.岗位素质模型的研究现状

传统的智力测验、性向测验和学术测验都不能预测复杂工作和高层职位工作绩效或者生活中的成功。1970年,美国管理协会开始了第一次大型的能力素质模型的项目研究。《完美的模型》和《人力资源实践的模型》这两本书的出版引起了对能力素质模型的广泛关注。比较著名的素质模型有亚努斯的素质模型、冰山模型、洋葱模型、密歇根的HRCS模型等。国外的素质模型的研究已结合了个人与组织团体的关系[1]。

在国内,在高校转型发展的政策背景引导下,岗位素质模型是当代研究热点之一。刘学方和王重鸣通过行为事件访谈法,以及对200多家完成继承的家族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在国际上首次构建了家族企业接班人胜任力模型[2]。姚翔、王垒通过对国内IT企业开发部门的322 名项目经理和项目小组成员发放问卷并进行访谈,构建了IT企业项目管理者的胜任力模型及其结构[3]。同时岗位胜任力模型成为了人才培养与人才选拔的基本标准:如基于能力素质模型的高潜力青年员工选拔培养[4],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广东电网培训体系的构建[5]等。

分析国内外研究发现,岗位胜任力模型的构建多数在于企业管理中,国外的研究比国内的研究更为成熟。然而在学校教育中的研究相对较少,学校教育与岗位融合不够紧密。

2.“3+1”岗位素质模型的构建

岗位素质模型由胜任力模型发展而来,用得较多的名字为“胜任力素质”。国外学者麦克里兰认为胜任力素质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概念、态度和价值观,具体的知识、认知和行为技能,这些特性能够很明确地区别出高效率的绩效执行者和低效率的绩效执行者[6]。国内学者赵曙明认为胜任力素质是个体的个性特征,包括两种成分:一是工作所需素质的典型表现,取得显著绩效;二是取得这种绩效的个性特征[7]。本文通过参考国内外学者的观念,定义岗位素质模型为:岗位上完成某项工作、达成某一绩效目标所要求的“3+1”素质能力(基本素质、能力素质、现代素质、拓展素质)通过逻辑有效地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具有动态性发展的结构体(如图1所示)。

基本素质:作为一个正常人具备的生活管理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等。

能力素质:完成对应岗位具备的理论知识、技能知识等。

现代素质:具备能够与时俱进地转化原有知识的现代信息素养能力。

拓展素质:具备能够完成最近发展区目标工作的抗压素质等。

二、过程性评价体系的研究与构建

过程性评价(process-assessment)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逐步形成的一种评价范式。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理念的背景下,逐步受到重视并被验证是一种有效的评价方式,更能真实有效地评价学生的实际水平。

1.过程性评价的研究现状综述

过程性评价是在学习过程中完成的、建构学习者学习活动价值的过程。在职业教育中,更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性评价更能有效地评价学生对过程性知识习得的程度。过程性评价在国内外的研究都比较成熟。Carol Boston在《形成性评价的概念》一文中提到,“评价包括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观察、教师讨论活动、学生学业分析(包括家庭作业和考试)等。如果这种评价引出的信息被用来调节教与学,以满足学生的需要,则评价就变成了形成性评价,它与总结性评价相对立”[8]。过程性评价的对象是学生认知学习的整个过程[9],这种观点试图引导教师和学生去关注、认识、把握和改进学习的微观过程,提高其元认知水平[10]。国内对过程性评价的研究主要有四个观点:过程性评价是“基于每一个动态子过程,给予及时反馈,以便优化过程,取得更佳效果”而进行的评价;过程性评价评价的不是学生,而是评价学生认知学习的整个过程;过程性评价强调的不是学习结果的评价,而是对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作出评价;过程性评价并不是一个完整的评价,需要与总结性评价等评价融合而用。

过程性评价在职业教育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但评价往往是单一的,或只注重学生课程的学习,或只注重学生技能的掌握,并没有一个系统的体系,更没有很好地把握信息化优势。

2.基于岗位素质模型的过程性评价体系的构建

动态性岗位素质模型既考虑了学生走上岗位时所需要的基本素质、能力素质,又考虑到了在工作岗位上发展所需要的现代素质、拓展素质。此模型具有动态发展性,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内涵需要。基于此模型的职业教育过程性评价,需要通过每个素质能力方面的过程性资源评价此达标情况,具体见图2、图3。

三、云计算背景下评价体系的教育教学实践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一种基于因特网的超级计算模式,通过网络实现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服务。云计算服务可以是IT和软件、互联网相关的,也可以是任意其他的服务。基于共享基础架构,云计算可以将巨大的系统池连接在一起,提供强大的IT服务。社会信息化的发展推动了对云环境的需求,其中包括实时数据流、连接设备、SOA 的采用以及搜索、开放协作、社会网络和移动商务等类似的Web2.0应用的急剧增长。

1.收集过程性资源的工具与方法

过程性资源不是一次性生成,也不是一日即可收集的。过程性资源对于评价的重要性主要在于其生成性与进化性,促进评价的有理有据及有效。过程性资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资源是基于学习过程生成的;②资源能够反映知识习得的渐进性;③资源的形式是各种各样的。

在云环境的发展背景下,运用云计算提供的各种信息化工具收集、组织管理过程性评价中的过程性资源,即为资源的“云化管理”。既能及时为评价提供证据,也能为学生随时随地的反思提供依据。收集过程性资源的工具与方法主要有:

(1)云盘:主要通过资源存储、共享的方式收集资源,学生通过云盘的有效组织管理,可有权限地向评价者提供相应的评价作品。这类云盘主要有金山快盘、360云盘、微云、百度云盘、115云盘等。

(2)微信公众平台:微信是典型的云端环境的应用。手机是现代学习者必不可少的通讯交流工具。微信公共平台能够组织学生的学习资源,有效组织学生之间的协作互动。

(3)数字化教学平台:数字化教学平台是学校组织学生学习的平台,学生学习过程轨迹会在平台中记录,通过设置平台属性,能够收集过程性评价所需的资源。

除此之外,收集过程性资源的工具还有QQ群、协作学习平台等。

2.评价体系的教育教学实践

本文用金山快盘为主要工具,探索如何收集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资源,如何实现资源的云化管理(如图4所示)。

金山快盘是金山软件公司提供的一款云盘。学生申请金山快盘账号,可以有效管理自己的资源,也可利用快盘中共享的功能实现与学习伙伴之间的交流互动。为有效收集岗位素质评价的过程性资源,可让学生设计四个能力文件夹作为最基本的文件夹,然后根据评价体系存储相关内容,设计资源共享权限给评价者,评价者即可查看每个学生这个四个文件夹中的内容,然后给出相应的评价反馈。学生没有设定共享权限的文件夹,评价者是看不到的,所以有利于学生对于自己私密资源的管理。

四、总结与展望

1.岗位素质模型构建需要注意的问题

岗位素质模型的定位是学校培养人才的基石,定位不正确会影响学校人才的培养。岗位素质模型构建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岗位素质模型必须满足学生完成岗位工作的基本能力;②岗位素质模型需具动态性,才能培养与时俱进的人才;③岗位素质模型需要切合实际,真实有用。

2.过程性评价体系实施需要注意的问题

过程性评价体系的实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过程性评价需要定期定质完成,给予评价反馈,不可只走形式;②要采取合适的资源收集工具,以评价促进反思;③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的评价,应该将多次过程性评价的结合整合起来,结合综合性评价一起进行。

3.展望

云环境下基于岗位素质模型的过程性评价体系能够有效运用云环境带来的优势,有效收集了学生学习过程性资源,“3+1”岗位素质模型既考虑了学生胜任岗位的基本能力,又考虑了学生适应信息化发展的拓展能力。此岗位素质模型结合“4+1+N”的过程性评价体系,期望能够为高校转型发展提供参考,培养实用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晓东.国内外能力素质模型研究综述[J].科技信息,2011(22).

[2]王重鸣,陈民科.管理胜任力特征分析:结构方程式模型的检验[J].心理科学,2002(5):25.

[3]常泽宇.国内关于胜任力的研究综述[J].经营管理者,2015(4).

[4]杨茹.基于能力素质模型的高潜力青年员工选拔培养[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5(6).

[5]李莹莹.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广东电网培训体系的构建[J].企业技术开发,2015(2).

[6]Tuxworth E.Competence based edueation and training. Backgroound and origins,in Burke,1989.

[7]赵曙明.我国管理者职业化胜任素质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8]Boston,D.(2005).The Concept of Formative Assessment.ERIC Clearinghouse on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College Park MD.

[9] Biggs & Telfer. (2008).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Prentice-Hall of Australia.

(编辑:鲁利瑞)

猜你喜欢
云环境过程性评价
利用大数据进行学习评估与诊断
中职“二维动画制作”课程教学探讨
云环境背景下可搜索加密技术安全机制及应用陷阱
《Oracle数据库》课程教学模式探究 
基于MOOC课程的网络教学探析
云环境下Freenas数据存储技术的实现
基于过程性评价的Office高级实训课程教学模式探讨与实践
高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现状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