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公路客运站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016-06-08 03:29马军王晋马壮林
公路与汽运 2016年3期
关键词:公路运输评价指标体系

马军,王晋,马壮林

(1.云南省交通科学研究院云南省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技术中心,云南昆明 650011;2.长安大学汽车学院,陕西西安 710064)



绿色公路客运站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马军1,王晋1,马壮林2

(1.云南省交通科学研究院云南省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技术中心,云南昆明 650011;2.长安大学汽车学院,陕西西安 710064)

摘要:从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和运营管理六方面选取26个评价指标,构建了绿色公路客运站评价指标体系,并具体分析了26个指标的量化方法,为交通运输管理部门指导绿色公路客运站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公路运输;绿色公路客运站;评价指标体系;指标量化

作为大型公共建筑的公路客运站,其建筑面积大、结构和功能复杂、设备和从业人员多,这些特点使其在建筑全寿命周期(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等阶段)内所消耗的资源、能源巨大,排放的温室气体及废弃物也较其他类型建筑物多。随着人们对建筑环境舒适度要求的不断提高,公路客运站的使用环境质量逐渐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有必要研究如何将公路客运站的建设引上“绿色”发展的轨道。

1 绿色公路客运站评价研究现状

在公路客运站全寿命周期内建筑能耗占到很大比例,因而对绿色建筑的研究是该文的基础。目前国外并未提出绿色交通的概念,许多国家围绕推广和规范绿色建筑的目标建立了各自的绿色建筑标准和评估体系,如:美国的能源及环境设计先导计划(LEED)从可持续场地设计、有效利用水资源、能源和环境、材料和资源、室内环境质量和革新设计六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英国建筑研究所环境评价法(BREEAM)从管理、健康与舒适性、能耗、交通、水耗、土地利用、位置的生态价值和污染九方面进行评价;加拿大绿色建筑工具(GBTOOL)从能源和资源消耗、环境负担、室内环境质量、设施质量、经济性能和绿色管理六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日本建筑物综合环境性能评价体系(CASBEE)从建筑物环境品质与性能、建筑外部环境负荷两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这些评价体系的制定及推广应用对各国家和地区在城市建设中倡导“绿色”概念,引导建造者注重绿色和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随着绿色建筑在中国的不断发展,中国已初步建立较为完善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GB/T 50378 -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和SSIE-GES《中新天津生态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从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消耗、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和运营管理六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GOBAS《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借鉴日本CASBEE体系,从建筑物环境品质与性能、建筑外部环境负荷两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JT/T 868-2013《汽车客运站节能评价方法》从汽车客运站的选址、工艺设计要求、客运站建筑、给排水、采暖通风、电气设备和计量七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随着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在中国的快速发展,网络售票系统、自动售票和检票系统等信息化技术逐步应用于公路客运站。此外,智能调度系统、驾驶员报班系统、自助存包系统等较为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正逐步应用于客运站,实现客运站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方便旅客的同时,也间接降低了社会能源消耗。

综上,目前国内外针对绿色客运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节地、节材、节能、节水及信息化方面,虽然现有的相关研究已取得了很大成就,但由于绿色客运站的特征并不局限于绿色建筑,还需考虑运营管理水平、乘客的舒适、便捷程度等,因而开展对绿色客运站的评价研究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

该文在分析绿色公路客运站内涵的基础上,根据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提出绿色公路客运站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不同评价指标的量化标准进行探讨,为建设符合绿色交通系统要求的公路客运站提供理论依据。

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绿色公路客运站的建设和运营以节约自然资源、控制污染源头、维护区域生态环境、协调区域景观等为理念,在实践中要求实现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的承载力相协调,保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公路客运站发展过程中,重视自然资源、倡导清洁生产及循环经济理念,从而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绿色公路客运站评价指标体系是依据公路客运站在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管理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把相互联系且能说明环境质量状况的各指标科学地加以分类和组合而形成的指标体系,反映公路客运站本身及所在区域生态环境的综合状况。

评价指标体系由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组成。其中:目标层为评价对象,即绿色公路客运站评价;准则层包括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和运营管理,这个6个准则层共涵盖26个评价指标(如图1所示)。

3 评价指标的量化方法

3.1节地与室外环境

主要从选址、土地利用和室外环境三方面选取5个指标对客运站节地与室外环境情况进行评价。

(1)与城市规划相容性。与城市规划相容性用来评价公路客运站的选址是否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及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等要求。该指标属于定性指标,可根据公路客运站可行性研究报告、城市总体规划报告及相关文件由专家打分获得。

(2)与城市交通系统相容性。与城市交通系统相容性用来评价公路客运站的选址是否与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衔接良好、合理。该指标属于定量指标,可用公路客运站出站口和进站口与城市公交站点的步行距离来衡量。

(3)土地利用集约度。鉴于影响土地利用集约的因素很多,为了计算方便,选择公路客运站的容积率作为衡量土地利用集约度的指标。该指标为定量指标。

(4)环境噪声限值。根据GB 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环境噪声限值采用昼间等效声级和夜间等效声级表示。该指标为定量指标,可通过测量精度为2型及2型以上的积分平均声级计或环境噪声自动监测仪器测得。

(5)绿地率。绿地率指站场内各类绿地面积的总和占公路客运站用地面积的比例。该指标是衡量室外环境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为定量指标。

图1 绿色公路客运站评价指标体系

3.2节能与能源利用

主要从热工性能、通风和采光三方面选取4个指标对客运站节能与能源利用情况进行评价。

(1)节能贡献率。节能贡献率为被评价公路客运站的围护结构负荷与参照公路客运站的围护结构负荷的差除以参照公路客运站的围护结构负荷。该指标为定量指标,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φe为被评价公路客运站的节能贡献率(%);Qe为被评价公路客运站的围护结构负荷(k W·h);Qr为参照公路客运站的围护结构负荷(k W·h)。

(2)节能灯使用率。节能灯使用率指公路客运站内节能灯泡使用比例。该指标为定量指标,可通过对公路客运站所使用灯具进行现场核实得到。

(3)窗墙比。窗墙比指公路客运站的窗户洞口面积与立面单元面积之比。该指标为定量指标,可通过审核公路客运站竣工图说明、建设监理单位及相关管理部门的检验记录和性能检测报告等得到。

(4)通风开口面积比。通风开口面积比指房间通风开口面积与该房间地板面积之比。该指标为定量指标,可通过审核公路客运站竣工图纸及相应通风开口面积与地上部分建筑面积比例计算书,并进行现场核实得到。

3.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主要从节水系统、节水措施和非传统水源利用三方面选取4个指标对客运站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情况进行评价。

(1)节水型给排水系统设计。该指标用于衡量公路客运站的给排水系统布置是否科学、合理,为定性分析指标,可通过专家打分获得。

(2)节水率。节水率指公路客运站每年采用包括节水设施、非传统水源在内的节水手段节约的用水量占实际总用水量的比例。该指标为定量指标,通过查阅公路客运站的用水量记录报告得到。

(3)再生水利用率。再生水利用率指公路客运站每年使用再生水代替市政自来水用作室内冲厕用水及室外绿化、景观、道路浇洒、洗车等非饮用水的实际利用量与实际用水总量的比例。该指标为定量指标,通过查阅公路客运站的用水量记录报告获得。

(4)雨水回用率。雨水回用率指公路客运站每年实际回用的雨水量占可收集雨水量的比例。该指标为定量指标,通过查阅公路客运站的用水量记录报告获得。

3.4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主要从材料用量节约和材料属性两方面选取指标对客运站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情况进行评价。

(1)装饰简约性。装饰简约性指公路客运站的纯装饰性构件的造价之和与其总造价之比。该指标为定量指标,可通过查阅公路客运站的建筑、结构竣工图、工程决算书及装饰性构件造价计算书获得。

(2)可循环材料利用率。根据建筑材料能否循环使用,建筑材料可分为可循环材料和不可循环材料两大类。其中:可循环材料包括钢材、铜、木材、铝合金型材、石膏制品、门窗玻璃和玻璃幕墙;不可循环材料包括砼、建筑砂浆、水泥、乳胶漆、屋面卷材、石材和砌块。可循环材料利用率指公路客运站施工过程中,可循环材料使用总质量占建筑材料总质量的比例。该指标为定量指标,可通过查阅设计图纸、设计书及工程材料决算清单获得。

3.5室内环境

主要从光环境、空气环境和卫生间环境三方面选取4个指标对客运站室内环境进行评价。

(1)采光系数达标面积比。采光系数达标面积比指公路客运站采光系数达标面积与公路客运站总面积之比。该指标为定量指标,可通过公路客运站竣工图纸,并进行现场核实得到。

(2)候车室空气质量。公路客运站的候车室空气质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区域内,候车室干燥空气的纯度,这些空气主要由氮、氧、氩、二氧化碳、氖、氦、甲烷、氪、氢、氙等气体按一定容积百分比和重量比组合而成。目前,国内只有GB 50325-2001《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和GB/T 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对室内不同污染物的浓度提出了限值标准。考虑到公路客运站的特殊性,选择二氧化碳浓度作为候车室空气质量衡量标准。该指标为定量指标,通过现场检测获得。

(3)卫生间整洁度。卫生间整洁度指公路客运站为旅客提供公共服务的卫生间的干净程度。该指标为定性指标,通过专家打分获得。

(4)卫生间拥挤度。卫生间拥挤度指公路客运站为旅客提供公共服务的卫生间是否能满足候车旅客的需求。鉴于女性平均使用卫生间的时间长于男性,以女性卫生间等待旅客的排队人数作为衡量标准。该指标为定量指标。

3.6运营管理

主要从管理制度、资源管理与运行维护和高峰期客流集散组织效率三方面选取7个指标对客运站运营管理情况进行评价。

(1)公路客运站管理组织机构。公路客运站管理组织机构是公路客运站正常运营的基本保障,也是衡量公路客运站运营管理优劣的重要指标。该指标为定性指标,通过专家打分获得。

(2)管理制度的完善性。节能管理制度的完善性用来评价公路客运站节能管理措施的实施效果。该指标为定性指标,通过专家打分获得。

(3)信息化管理科学性。信息化管理科学性用来评价公路客运站的信息化管理程度。该指标为定性指标,通过专家打分获得。

(4)设备维护保养完备性。设备维护保养完备性用来评价公路客运站设备维护保养的程度。该指标为定性指标,通过专家打分获得。

(5)流线分离程度。公路客运站的基本流线有3种,即旅客流线、车辆流线和行包流线。流线分离程度是指公路客运站的运营管理是否将这3种流线简捷合理、明确清晰地区分开。该指标为定性指标,通过专家打分获得。

(6)高峰小时旅客进出站人群流速度。高峰小时旅客进出站人群流速度指旅客进出站高峰小时的行人移动速度。该指标为定量指标,可通过现场调查获得。

(7)高峰时段候车室人均面积。高峰时段候车室人均面积指旅客候车高峰期间候车室内平均每位旅客占用的面积。该指标为定量指标,可通过现场调查获得。

4 结语

该文在借鉴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和运营管理方面构建绿色公路客运站评价指标体系,并针对不同评价指标的特点提出指标值的获取途径和方法。

虽然文中提出的评价指标体系涵盖了公路客运站规划、设计、建设阶段的一些指标,但重点侧重于公路客运站的运营阶段,在后续研究中将重点考虑不同阶段的独立评价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 欧阳生春.美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LEED简介[J].建筑科学,2008,24(8).

[2] 叶凌,程志军,王清勤.针对新建非住宅建筑的英国建筑研究院环境评估法2011版简介[J].建筑科学,2013,29(2).

[3] 王祎,王随林,王清勤,等.国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分析[J].新能源与环境,2010,38(2).

[4] 计永毅,张寅.可持续建筑的评价工具:CASBEE及其应用分析[J].标准与检测,2011,39(6).

[5] 王建廷,文科军,肖忠钰.《中新天津生态需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解读[J].建设科技,2010(6).

[6] 绿色奥运建筑研究课题组.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7] JT/T 868-2013,汽车客运站节能评价方法[S].

中图分类号:U49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668(2016)03-0068-04

收稿日期:2016-01-25

猜你喜欢
公路运输评价指标体系
西安公路运输与区域物流分析
企业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有效构建探讨
民办高职院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工程咨询企业可持续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新常态下大型煤炭企业生态竞争力实证分析
如何加强公路运输企业质量成本核算
我国收费公路企业价值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试论公路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公路运输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