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项目团队知识学习影响因素提炼∗

2016-06-08 03:29陈赟李玲玉
公路与汽运 2016年3期
关键词:工程建设项目扎根理论工程管理

陈赟,李玲玉

(长沙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湖南长沙 410004)



工程建设项目团队知识学习影响因素提炼∗

陈赟,李玲玉

(长沙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湖南长沙 410004)

摘要:结合工程建设项目团队创建过程,总结了其知识学习的协同性、混沌性和多元化存量变更等特性;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探索了影响工程建设项目团队知识学习的因素,并对其进行提炼,得出影响因素为知识特性、知识主体学习能力、知识学习环境与组织产出。

关键词:工程管理;扎根理论;工程建设项目;团队学习

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大背景下,工程建设项目的竞争日益激烈,知识的重要性在不同层面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必须努力加强学习来优化自身结构以顺应快速变化的环境,项目的建设水平与团队的知识学习息息相关。

关于团队知识学习的研究,国内外专家和学者都很重视,并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如Sessa V.I.等从系统论的角度,认为团队学习系统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开放系统,在这个系统里团队通过不断适应环境的过程进行团队学习;王雁飞等指出团队学习是团队内的成员通过不断交流互动等学习活动,优化团队,最终达到团队目标的过程;Rupertand J.等把团队学习归纳为任务、过程和社会学习3种方式;白明垠等通过假设模型验证可通过授权和调节凝聚力来促进团队学习;陈佳等提炼出知识学习主体特性、激励调节变量、知识沟通方式和知识学习结构四大影响团队知识学习的因素;韩伟威等通过结构方程模型验证技术支持能力、组织结构能力和组织文化能力三者都能促进团队知识学习。但上述研究对影响因素的提炼缺乏有力的证据。为此,该文利用扎根理论方法,研究和提炼工程建设项目团队知识学习的影响因素。

1 工程建设项目团队知识学习理论

工程建设项目团队是项目团队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在项目经理及其领导下的项目经理部和各职能管理部门。项目目标是在额定工期与成本下保质保量地完成工程建设项目,以实物形态表示的有形项目。1.1 工程项目团队构建过程

工程建设项目团队的创建过程并不是一挥而就的,需经历一定的阶段,这些阶段与团队的临时性和工期无关。团队是知识生产活动开展的重要场所,只有充分了解项目团队的创建过程,才能掌握其知识学习的特性。项目团队的创建过程分为:

(1)初建阶段。成员由陌生走向初步了解,彼此之间还不熟悉甚至有所芥蒂,知识交流与传递存在很多障碍,无法实现成员间的默契合作,但是不会发生大冲突。

(2)磨合阶段。成员之间开始相互认识与适应;建立了一定的规章制度,初步建立起团队文化,团队学习效率开始逐步提升。

(3)规范阶段。项目团队逐渐探索到了合适的战略,凝聚力增强;团队成员共享意识增强,学习效果明显改善;团队逐步形成创新文化,开始有了创新成果。

(4)稳定阶段。项目团队已成为一个固化群体,成员对工作有了一定的依赖性,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且相互间能做到优势互补,并取得了很多创新成果和专利技术,团队的创新能力达到一个较高的平衡稳定状态。

(5)结束阶段。项目团队的任务完成或终止的阶段即为结束阶段。这一阶段个人的工作投入不会产生新的重大成果,团队成员的能力和优势付出都达到一种均衡状态。

1.2工程建设项目团队知识学习特性

(1)混沌性。混沌是一种现象,指由系统内部的由于非线性作用,使系统产生不确定或不可预测的随机现象。一方面,工程建设项目内部知识学习就是一个系统,存在着诸多要素和作用关系,学习资源、学习主体、学习环境等因素非线性地作用于知识学习系统。另一方面,工程建设项目作为整个市场的要素组成部分,又与其他要素进行各种互动联系活动。这种多层次、多方面的复杂非线性关系共同作用,使工程建设项目团队知识学习出现混沌现象。

(2)协同性。学者哈肯曾提出,世界上普遍存在有序、无序的现象,有序即协同,无序即混沌,这两者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在万物的发展过程中不断相互转化。工程建设项目团队知识学习既有混沌性又有协同性,两者对立统一地存在。工程项目团队的知识学习是一个发展的开放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学习过程的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与协作于系统,主要因素主宰整个系统的演化进程,使整个团队由混乱的无序状态走向有序状态,这就是团队协同的结果。协同不仅使团队成员的知识存储量增加,个人学习能力得到提升,也使项目整体性增强、系统逐步稳定,从而显著改善项目团队学习效果。

(3)多元化存量变更。工程建设项目团队的知识存量是团队成员、团队结构和团队设备中所有知识的总和,是项目团队在实际生活与生产中通过知识学习对知识的积累。工程项目团队具有明确的目标性,成员在获取知识时带有强烈的针对性,对知识的认识注重实用性,优化效果不佳。项目团队的知识存量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项目团队对知识的拥有量及生产知识和创造知识的能力及其竞争优势和综合实力。工程项目知识存量具有多个特性,体现其多元化的性质。

2 基于扎根理论的团队知识学习影响因素提炼

2.1扎根理论简介

扎根理论法最早出现在《发现扎根理论》中,由Glaser& Strauss于1967年提出。在该方法提出之前,科学研究方法普遍存在与社会实践不相联系或联系较少的缺陷。Glaser& Strauss等对扎根理论法不断进行研究和发展,指出扎根理论是在原始可信的数据收集和分析中持续比较,发现与发展概念和范畴,找出联系,最后升华为理论的过程。

扎根于现实是扎根理论的最大特性,其研究程序包括:1)产生研究问题;2)收集数据资料;3)数据处理和编码;4)构建理论及文献回顾(见图1)。

图1 扎根理论的研究程序

2.2调查问卷设计

项目团队知识学习影响因素问卷调查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提取工程建设项目团队知识学习的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如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职务、工龄及对团队知识学习的了解程度等,了解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有利于结果分析。第二部分要求被调查者自由发挥影响工程建设项目团队知识学习的因素,调查人员不能以主观意见引导或指示;对被调查者的回答尽可能使用原句,不能因调查者的情绪使所收集资料偏离原本的意见表达。第二阶段筛选由第一阶段提取的因素。测试选项中,“1”代表特别不同意,“2”代表不同意,“3”代表同意,“4”代表很同意,“5”代表特别同意。被调查对象比较容易接受五点尺度量表,且五点尺度量表能相对可靠地保证问卷质量和准确性。项目目标包括项目建设进度、项目质量、项目成本三方面,这三者无法凭主观意见判断,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会产生具体的数值结果,故能通过判断计划与实际的对比值得到评估结果,再采用五点式评量尺度进行判断。接着对该阶段收集的数据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在此基础上进行因子分析,剔除不符合要求的因子,确保问卷调量质量。

问卷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以项目团队内部调查为主。发放纸质调查问卷200份,共收回问卷191份,其中有效问卷185份,回收率与有效率分别达到95.5%、92.5%,符合要求。

2.3项目团队知识学习影响因素提炼

应用扎根理论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提取影响项目团队知识学习的因素。

(1)开放性译码。开放性译码是将研究资料逐步进行概念化和范畴化的过程,它根据相关原则,将原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用概念和范畴正确表达原始资料的内容,然后经过资料收集、整理、分析,将提取的概念或范畴打散融合,定义新的概念,再用新的方式组合起来的操作过程。在对调查问卷整理的过程中,剔除不符合要求的原始语句,通过整理,得到观点明确、含义单一的描述共573条,总结出80个开放性译码,表1为其中部分概念的编码过程。

表1 开放性译码编码示例

(2)主轴译码。开放性译码范畴化的过程是对原始资料进行一定程度抽象和提炼的过程,这些译码(初级类属)是相对独立的,需要对开放性译码进行分析。在这个过程中要保持足够的敏感性,发现开放性译码之间的各种联系,再对开放性译码进行合并处理形成新的译码,即主轴译码。表2为部分主轴译码范畴化过程。

表2 主轴译码范畴化示例

(3)选择性译码。通过对主轴性译码的归类整理、比较分析,进一步范畴化处理,得到影响工程建设项目团队知识学习的4个一级因素(见表3)。选择性译码其实是主轴性译码的进一步抽象化。

表3 选择性译码示例

2.4数据统计分析

基于扎根理论,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提炼出影响工程建设项目团队知识学习的4个一级因素与13个二级因素(见表4)。1)信度分析。采用Cronbach的检验系数法进行信度分析。只有各量表的信度都高于0.7时,才属于比较稳定的测量;如果Cronbach′sα值小于0.6,则表示数据信度不高,若结果处于这种状态,则没必要进行后续研究。2)效度分析:效度越高,则真实性越高;反之,则真实性越低。利用Bartlett检验13个二级因素间的关系,当相关性不显著时,表示不适合进行主成分分析。若检验统计量KMO在0.9以上,表示因素特别适合作因子分析;在0.5以下,则不适合作因子分析。借助SPSS软件,得到表4所示信度与效度检验结果。

利用因子分析法归纳最具有概括性的影响因素。通过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然后采用方差最大法对原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正交旋转,得到因子载荷矩阵(见表5)。

由表5可知:因子的最高载荷为0.873,最低为0.391。第二个因素包括知识存储量、知识表达能力、吸收能力、转移能力和创新能力5个因子,而知识存储量因素的载荷在5个因子中得分较小,只有0.391,可不予考虑,应剔除。

表4 调查问卷的信度与效度检验结果

表5 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

3 影响因素作用分析

3.1知识特性

知识包括信息、事实和技能,是一种成果。知识包含的内容广泛,获取过程涉及多方面,非常复杂,其特性对学习效果及项目建设有重要作用。在工程建设项目的大环境下,结合工程团队知识学习的特性,将知识特性因素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内隐性。在工程建设项目团队中,70%左右的知识难以通过语音或文字表达与转移,而是内隐于各种元素之中。内隐性的知识是个人化的,难以复制和规范化、挖掘和沟通。知识的内隐性特性,加上载体存在对知识的垄断独享心理及缺乏沟通共享平台等原因,导致工程项目团队的知识显性化难度加大。若要掌握项目知识,需通过长久学习,克服知识内隐性所带来的障碍。

(2)复杂性。知识的复杂性是指特定的知识在技术、人员及资源间联结的相关程度。一方面,现代工程建设项目的核心技术高深复杂、施工要求较高,完成项目需同时运用多个专业领域的知识,知识广度大、内涵深而复杂。另一方面,工程建设项目团队知识学习过程受众多因素的影响,不确定性大,而各领域的知识联结度高,使知识的复杂度增强。

(3)收益性。知识的收益性主要指知识的高收益和收益困难。知识的创造阶段需要投入大量人力或财力,但在之后不断增值的产量中可迅速被收回。知识资源是现代建筑产业竞争力的来源,是不可忽略的无形资产,尤其是知识创造的专利产品可给项目带来巨大收益。成员在利用知识时,不仅得到了知识带来的利益,也在不断地充实、丰富知识库,提升知识的价值。知识的收益困难主要由两方面原因造成:一是知识难以被占有和支配,无法明确收益;二是知识作为资产难以参与交易,知识产权容易被他人复制和利用,从而丧失收益。

3.2知识主体学习能力

知识通过主体实现知识学习过程,学习能力是项目保持持久优势的重要原因。因此,重视主体的学习能力对项目建设有着积极作用。

(1)知识表达能力。项目团队成员的知识存储在个人的大脑之中,要实现知识的共享,第一步要做到知识的沟通交流。只有知识提供者用对方能接受、便于理解的方式将知识传递给对方,对方才能有效接受知识,才有有效实现知识交流。同时,通过知识表达交流,知识传递者能丰富知识存量,有更多的新认识,易于知识表达和接受。因此,知识表达过程既是知识源于接受者的交流沟通,也是他们相互合作的过程。

(2)知识吸收能力。在工程建设项目团队中,实现知识流动的又一个前提是学习主体具备吸收知识的能力。学习主体的知识吸收能力是指项目团队成员从项目内外部识别、理解、获取知识,并将知识内化、显性化或社会化的能力。在团队学习中,成员一般通过经验交流、培训、电子数据库等方式获取知识,个人或团队的知识学习动机、知识存量、努力程度及知识学习环境影响着知识的吸收能力。项目团队成员的知识吸收,不仅能促进知识在团队内部的流动,也能进一步提高和优化主体的知识存量,知识存量的合理分布又反过来促进主体对知识的吸收学习能力。

(3)知识转移能力。知识转移是指知识以不同形式和方式在不同个体或团队内转移和传播的过程。转移主体之间存在知识差距及具备知识重建能力是实现知识转移的基本条件之一,有效的知识转移能增加个体或团队的知识存量。项目团队成员的知识转移意愿越强烈,转移途径越顺利,则主体转移能力越高,知识共享性也越高。因此,良好的转移意愿能使资源充分流动起来,降低知识的分享成本,促进知识状态的演化,提升整个团队的学习效果。

(4)知识创新能力。面对内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新问题,人们必须开拓新思路,采取多种方法加以解决,提高知识创新能力。知识创新贯穿着知识学习的所有阶段,其实质是新知识的发展过程。团队成员的知识创新能力不仅是个人得到知识的创新,还必须将创新成果公开、分享,才能实现团队知识创新的意义。在工程建设项目团队中,要对新知识采取保护措施,对创新者给与鼓励与保护,才能实现创新的良性循环。当个人或团队的创新能力得到真正提升时,就会激发本质力量,实现团队发展,提高效率。

3.3学习环境

在工程建设项目施工中,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及项目建设的大环境决定了工程建设项目团队内外部环境更为复杂。

(1)学习平台。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学习途径丰富多样,多样化的知识学习平台对个人与团队知识传递过程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果项目团队提供的学习平台符合工程建设项目团队的特点,则该知识的成功传递率将大大提高。

(2)激励机制。激励机制是一种重要的管理职能。在项目团队中,知识大部分内隐于人脑中,这些成员在本质上希望独占这些知识,激烈的竞争也使得成员之间缺少信任。另一方面,现代工程建设项目对知识的要求越来越高,技术难度越来越大,对个人获取知识的努力程度也要求越来严格,成员容易产生学习厌恶抵触情绪,对团队学习绩效产生不利影响,给项目的进展带来一定阻力。因此,项目团队需采用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成员共享知识,消除因分享知识带来的各种损失,提高成员的学习积极性。

(3)团队建设。1)团队组织结构。工程建设项目团队的组织结构是指为了实现组织目标,在团队内部合理配置资源、分工协作,在责权方面形成的制度安排。组织结构的合理与否会影响知识信息交流的路径、知识学习活动的开展与互动,从而影响整个团队的学习效果。项目团队要通过构建或优化调整合理的组织结构,为知识学习的促进与推广提供保障,推动成员适应多变的外部环境,使知识学习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团队文化建设。项目团队知识管理能力的核心是文化的塑造。文化是项目团队生存的最复杂变量,对项目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能在一定程度上约束成员的心智与行为,是员工对企业内涵与战略的认同。团队文化可通过强调知识的重要性来鼓舞员工进行知识学习,通过强调团队共赢理念来促进成员主动共享知识,通过强调竞争力来激发知识创新等,它是影响知识学习的关键支撑因素。

3.4组织产出

(1)项目目标。当今工程建设项目已由劳动密集组织转为知识密集组织,实施知识学习的根本目的是利用知识这种特殊资源为项目服务,保证任务的顺利实施。经过多年的学习与发展,中国建筑行业的施工环境得到了改善,行业素质不断提升,工作质量、工期与费用都得到了有效保证,建筑业得到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如何使建设项目好、快、省地建设起来,需要项目成员运用科学系统的知识才能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也是知识流通、发展的载体,在项目的每个阶段,为保证质量、成本与工期,需运用与整合不同的知识,项目实施过程也是知识融合汇聚的过程。每一次项目活动的管理都是项目团队运用其组织经验知识的过程,这三者的实施成败直接影响项目的成败,而知识学习、运用的过程又直接影响着三者的实施。

(2)核心竞争力。项目团队的核心竞争力是组织集体的知识,是集体的能力,是在竞争中取得优势的关键,是培养出专属于自己、不能被对手模仿或替代的技能、资源或竞争能力。学者黄广鹏指出,为了应对建筑行业的竞争和经济结构调整,建筑企业需提升核心竞争力,保证项目可持续发展,以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企业长青。但并非所有的知识资源与能力都能构成项目的核心竞争力,只有项目经过整合项目核心资源而形成的,不易被其他项目模仿的专属综合能力才能成为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一种稀缺的战略资源。

4 结语

该文利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提炼出项目知识学习的影响因素,丰富了团队知识学习内容。一方面是在工程建设领域推广运用扎根理论方法,另一方面是对该方法的探索与发展。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工作效率低,扎根理论注重数据和资料,在获取数据方面耗费了大量时间;二是编码能力有限,在编码过程中大部分借用软件分析,可能会忽略一些重要的概念或范畴。在今后的研究中,要完善数据提炼,尽可能消除人为因素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Sessa V I,London M.Continuous learning in organizations:individual,group,and organizational perspectives [M].Routledge,2006.

[2] 王雁飞,杨怡.团队学习的理论与相关研究进展评述[J].心理科学进展,2012,20(7).

[3] Rupert J,Jehn K A.Diversity and team learning:the effect of faultlines and psychological safety[J].Gedrag & Organisatie,2008,21(2).

[4] 白明垠,张龙,陈小玲.变革型领导、团队学习与团队绩效的关系模型及影响路径[J].科技管理研究,2012 (21).

[5] 陈佳.基于扎根理论的高速公路施工标段团队知识学习演化影响因素的提炼[J]].项目管理技术,2013,11 (3).

[6] 韩伟威.大型建设项目团队知识学习技术体系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30(19).

[7] 陈国权.团队学习和学习型团队:概念、能力模型、测量及对团队绩效的影响[J].管理学报,2007,4(5).

[8] 杨宁.项目团队效能的过程分析与评估方法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0.

[9] 丁鹏飞.管理创新研究中经典探索性研究方法的操作思路:案例研究与扎根理论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2(17).

[10] 袁剑波,陈赟,宋扬.工程项目任务团队学习厌恶效应最小化规划模型[J].公路与汽运,2010(2).

[11] 韩伟威.大型建设项目团队知识学习能力支撑体系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3.

从表4可看出:知识主体学习能力的Cronbach′sα值小于0.7,表示数据信度不高,说明这几个变量的内部一致性不太好,需调整、修改。探索性因子分析的各个指标的KMO值都大于0.7,比较理想,说明各因素适合作因子分析。

中图分类号:F2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668(2016)03-0256-0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3171036);湖南省交通科技项目(2012035)

收稿日期:2016-03-13

猜你喜欢
工程建设项目扎根理论工程管理
当前公路桥梁隧道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基于扎根理论的会展场馆观众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
社会心理安全氛围在工作场所欺凌中所起的作用
营改增对工程建设项目成本管理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消费者在线生成广告行为阻碍因素及作用路径研究
由GS地产服务质量事件反思电力工程管理
大学生网上订餐意愿的定性研究
浅析电力工程中的技改大修工程管理
浅谈工程建设项目单位资金管理存在风险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