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苯氧胺治疗乳腺增生42例临床分析

2016-06-09 09:26耿凤勇黎辉郑颖慧马小宁张洪利
当代医学 2016年36期
关键词:三苯氧胺乳房肿块

耿凤勇 黎辉 郑颖慧 马小宁 张洪利

三苯氧胺治疗乳腺增生42例临床分析

耿凤勇 黎辉 郑颖慧 马小宁 张洪利

目的 探讨乳腺增生采取三苯氧胺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乳腺增生患者84例,将乳腺增生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2例,分别给予乳癖消口服和三苯氧胺+维生素B6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 实验组较对照组临床有效显著要高(P<0.05);治疗后,实验组疼痛天数及乳房肿块长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黄体生成素水平、血清雌二醇出现下降,孕酮水平升高,而实验组治 疗后激素水平变化较治疗前后有明显变化(P<0.05),且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实验组停经2~3个月1例,之后月经自然恢复,月经推迟或减少者2例,1例呕心呕吐。结论 乳腺增生采取三苯氧胺治疗疗效显著,而维生素B6可作为辅助性用药,以减少不良反应,增加疗效。

疗效;三苯氧胺;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是女性最常见的一种疾病,以乳房周期性疼痛、乳房肿块等为主要临床症状。乳腺增生的发生原因主要与内分泌紊乱和精神因素以及不良生活习惯等有关。据调查显示,80%的女性都会发生乳腺增生,其中以25~45岁的中青年女性居多,且具有一定的恶变率,因此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1]。因而,乳腺增生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尤为重要。近年来,本院对收治的42例乳腺增生患者采取三苯氧胺治疗,取得满意效果,见以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的84例为2013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本院接收的乳腺增生患者,乳腺增生参照《乳腺增生病诊断标准》,患者均有乳房胀痛、急性刺痛、放射性疼痛等临床症状,触诊可见乳房有增生块状腺体,部分患者可见颗粒状、条索状、结节状增生腺体,均排除恶性乳腺肿瘤患者。将乳腺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2例。实验组中,患者年龄22~58岁,平均年龄(35.8±3.3)岁,病程6个月~10年,平均(4.5±1.3)年,对照组中,患者年龄21~59岁,平均年龄(35.9±3.4)岁,病程12个月~10年,平均(4.9±1.2)年。2组乳腺增生患者在病程、年龄等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口服乳癖消[辽宁好护士药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Z20003258],每次口服3粒,每天3次,连续用药2个月,经期停药。实验组给予三苯氧胺(山东健康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87022925)治疗,每次口服10 mg,每天2次,经期停药,同时给予维生素B620 mg,每天2次,连续服用1个月。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情况及不良反应。同时观察治疗前后疼痛天数、肿块长径长度变化情况。

1.3 疗效评价标准 (1)治愈:治疗后,触诊增生肿块消失,临床症状消失,并维持3个月以上不复发;显效:治疗后,肿瘤缩小50%以上,乳腺增生痛消失;有效:治疗后,肿块缩小后≥原2/3体积,乳房痛稍改善;无效:治疗后,乳房痛和肿块大小均无变化或加重[2]。本文将治愈、显效、有效定义为临床有效。(2)观察2组治疗前后孕酮水平、血清雌二醇及孕酮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软件分析及处理数据, 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分析 实验组临床有效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46,P<0.05)。见表1。

表1 临床疗效组间比较(n)

2.2 疼痛天数及乳房肿块长径变化 治疗前,2组疼痛天数、乳房肿块长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实验组疼痛天数及乳房肿块长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疼痛天数及乳房肿块长径变化组间比较(x±s)

2.3 治疗前后激素变化情况组间比较 2组治疗前黄体生成素、孕酮、血清雌二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治疗后黄体生成素水平、血清雌二醇出现下降,孕酮水平升高,而实验组治疗后激素水平变化较治疗前后有明显变化(P<0.05),且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治疗前后激素变化情况组间比较(±s)

表3 治疗前后激素变化情况组间比较(±s)

组别例数黄体生成素(IU/L)孕酮(μg/L)血清雌二醇(ng/L)基础治疗后基础治疗后基础治疗后实验组4213.72±8.0511.02±4.859.32±2.2213.58±3.41113.42±46.4193.75±34.22对照组4213.82±6.3213.55±5.219.25±2.5610.26±2.45113.52±11.02107.45±10.63 t值-0.063-2.3030.1345.124-0.014-2.478 P值>0.05<0.05>0.05<0.05>0.05<0.05

2.4 不良反应 对照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实验组停经2~3个月1例,之后月经自然恢复,月经推迟或减少者2例,1例呕心呕吐。

3 讨论

乳腺增生是乳腺导管和小叶在结构上的进行性和退行性病变,是育龄妇女最常见的乳腺疾病。女性乳房受卵巢功能调节而发生周期变化,黄体酮促进腺体泡组织和乳腺小叶的发展,雌激素促进乳腺周围结缔组织和乳腺管的生长,在正常情况两种激素是处于平衡状态而维持乳腺正常的生理过程,但当黄体酮分泌过少,雌激素过高,两激素的平衡被打破,则会引起纤维组织和乳腺管上皮不同程度增生。三苯氧胺是一种雌激素拮抗剂,主要是与雌激素竞争乳腺细胞的雌激素受体,直接封闭雌激素受体,对雌激素效应起到阻断作用,能有效治愈或改善乳腺增生症。本研究中,实验组采取三苯氧胺治疗后,其临床疗效较对照组显著要优(P<0.05),同时,治疗后,实验组疼痛天数及乳房肿块长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可见三苯氧胺的使用对乳腺增生症的疗效显著,与文献报道的结论一致[3],同时2组治疗后黄体生成素水平、血清雌二醇出现下降,孕酮水平升高,而实验组治疗后激素水平变化较治疗前后有明显变化(P<0.05),且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三苯氧胺可通过调节患者体内激素水平从而达到改善患者病情的目的。但随着三苯氧胺的广泛使用,发现其具有较明显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胃部不适、恶心,月经推迟或停经等,因此,鉴于其对女性正常的生理功能有较明显的影响,故临床建议年轻女性慎用。而本研究中,仅个别患者出现月经推迟、胃部不适、停经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稍低于文献报道的11.2%[4],考虑是本研究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维生素B6口服,而维生素B6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调节性激素平衡,同时还能改善植物神经功能,与三苯氧胺连用可减少其刺激胃的不良反应。在临床实践中需要注意的是,治疗期间,由于乳腺增生症属于良性病变,应对其可能出现癌变或导管上皮重度增生等情况引起重视。另外,研究显示,三苯氧胺长时间使用可诱发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因此,在三苯氧胺服用疗效超过6个月时,应到院进行妇科检查,以便及早发现子宫内膜的异常变化[5-6]。

综上所述,乳腺增生采取三苯氧胺治疗疗效显著,而维生素B6可作为辅助性用药,以减少不良反应,增加疗效,同时,三苯氧胺在临床使用时,要注意观察有无不良反应,若发现有不适反应时,应及时停药。

[1] 刘扬,庞达.消结安胶囊与三苯氧胺治疗乳腺增生的疗效比较[J].中医药学报,2013,41(2):86-88.

[2] 郭俊芳,马占儒,陈晓英,等.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14):1504-1506.

[3] 邱献华.平消胶囊联合三苯氧胺治疗乳腺增生[J].现代肿瘤医学, 2010,18(11):2171-2172.

[4] 林慧梅,安玉芳.乳癖散结胶囊联合三苯氧胺治疗乳腺增生[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1(4):783-784.

[5] 张惠,任密生,赵海军,等.曼月乐避孕环在三苯氧胺治疗乳腺增生过程中的辅助作用[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2,33(9):1075-1076.

[6] 周振华,侯令密,邓世山,等.红金消结胶囊联合三苯氧胺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观察[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3,28(1):39-41.

10.3969/j.issn.1009-4393.2016.36.122

;河北 100012 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耿凤勇) 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 (黎辉 张洪利) 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井下医院 (郑颖慧)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油建医院(马小宁)

猜你喜欢
三苯氧胺乳房肿块
颈部肿块256例临床诊治分析
关爱乳房健康 从认识乳痛做起
母乳喂养需要清洁乳房吗
如何防治母猪乳房炎
乳腺假血管瘤样间质增生1例并文献复习
乳房有肿块、隐隐作痛,怎么办
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疗法中应用来曲挫与三苯氧胺的对比研究
三苯氧胺配伍乳癖消治疗乳腺增生临床疗效观察
长着乳房的大树
益气解郁汤联合三苯氧胺片治疗乳腺增生症9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