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酶及免疫球蛋白检测在小儿手足口病患者的临床应用分析

2016-06-09 09:14沈林
当代医学 2016年32期
关键词:肌酸激酶口病心肌

沈林

心肌酶及免疫球蛋白检测在小儿手足口病患者的临床应用分析

沈林

目的 分析应用心肌酶及免疫球蛋白检测在小儿手足口病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72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的50例儿童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2组儿童血液中心肌酶及免疫球蛋白检测结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儿童(P<0.05),观察组儿童的免疫球蛋白IgM、IgG、IgA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水平(P<0.05)。结论 心肌酶及免疫球蛋白检测为小儿手足口病的诊断提供了必要的依据,在临床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心肌酶;免疫球蛋白;小儿;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传染性疾病,肠道病毒为主要的致病微生物。小儿手足口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儿童密集地方手足口病的发生率更高,易导致交叉感染[1]。相关研究报道显示,手足口病的主要感染病毒为柯萨奇病毒,患儿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发热、食欲不振以及口腔有小疱疹等,早诊断、早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2]。近几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完善,应用心肌酶及免疫球蛋白检测在小儿手足口病在临床中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得到了临床患儿家属的认可和欢迎。为探究心肌酶及免疫球蛋白检测在小儿手足口病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本次研究选取50例健康儿童和72例手足口病患儿进行对比分析,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9月~2015年11月期间沈阳市儿童医院收治的72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的50例儿童作为对照组。对照组中男24例,女26例,年龄4~9岁,平均年龄(6.1±1.3)岁,病程1~6 d,平均病程(4.1±0.6)d。观察组中男45例,女27例,年龄3~11岁,平均年龄(5.8±1.2)岁,病程1~8 d,平均病程(4.3±0.8)d。所有患儿均符合临床手足口病的诊断标准[3],患儿家属均知晓本次实验研究的目的,自愿参加本次的实验研究,并签署本院知情同意书。2组儿童的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2组儿童空腹抽取静脉血2~4 mL,用美国公司生产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量患者的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试剂盒均为该公司生产的配套产品,用德国公司生产的试剂对儿童的免疫球蛋白IgM、IgG、IgA进行检测,方法为免疫散射比浊法,比较2组儿童的心肌酶水平和免疫球蛋白水平。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儿的心肌酶水平(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和免疫球蛋白水平(IgM、IgG、IgA)等相关指标变化,分析应用心肌酶及免疫球蛋白检测在小儿手足口病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统计分析本次实验中产生的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儿童的心肌酶水平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儿童的心肌酶水平对比结果(x±s,U/L)

2.2 2组儿童免疫球蛋白水平对比结果 观察组儿童的免疫球蛋白IgM、IgG、IgA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免疫球蛋白IgM、IgG、Ig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儿童免疫球蛋白水平对比结果(x±s,g/L)

3 讨论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疾病,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以婴幼儿发病为主。手足口病的主要特征为发热、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疱疹)。个别患儿病情较重的会出现进展快,易发生小儿死亡。小儿手足口病的病毒主要是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进入体内粘膜,并在上皮细胞和淋巴组织上增殖,此间,患儿的症状表现不明显,当病毒增殖到一定数量并行血液循环后引发该疾病,此时患儿表现为口腔溃疡、疱疹等,严重的会累及多器官疾病,如果患儿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病情会恶化,危及患儿的生命安全[4]。相关研究发现,手足口病患儿在早期多出现发热,上呼吸道感染等症状,口腔内可见水疱,破裂后形成溃疡,在手、足处出现皮疹、水疱,严重的会出现心肌炎、脑炎等症状,甚至会出现抽搐等神经症状,对患儿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影响[5-6]。

相关研究报道显示,病毒入侵到患儿体内会发生免疫反应,产生免疫球蛋白来消灭病原体,因此,患儿的体内出现免疫系统紊乱,导致体内的免疫球蛋白水平降低,心肌受损后,CK、LDH、CK-MB等酶被释放进入血液,因此,CK、LDH、CK-MB等酶水平升高[7-8]。除此之外,当患儿受到病毒感染后,刺激B细胞,促使B细胞产生抗体,机体抗原结果的变化产生的自身抗体,可发生自身免疫反应,从而出现手足皮疹、水疱等症状,因此,免疫球蛋白检测也可以用于临床小儿手足口病的诊断中[9-10]。为了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在患儿饭前便后要及时洗手,减少婴儿去人群聚集的地方,减少多公共场所的次数,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消毒和晾晒。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儿的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儿童(P<0.05),免疫球蛋白IgM、IgG、IgA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水平(P<0.05),临床中应用心肌酶谱原理是因为患儿病毒感染后,可以作用于心肌,心肌受到损伤后,释放的各种酶进入血液,从而导致心肌酶水平升高,因此,可以通过其检测的结果判定心肌损伤程度。

综上所述,应用心肌酶及免疫球蛋白检测在小儿手足口病的诊断中提供了必要的诊断依据,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可以作为判断疾病转归的重要方法之一,在临床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在临床中广泛的推广应用。

[1] 冯道营.探讨心肌酶及免疫球蛋白检测在小儿手足口病患者的临床应用[J].中国实用医刊,2013,40(17):113-114.

[2] 李龙.探讨心肌酶及免疫球蛋白检测在小儿手足口病患者的临床应用[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5):63-64.

[3] 杜宇敏,卿雪芹.心肌酶及免疫球蛋白检测在手足口病患儿治疗中的意义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17):33-34.

[4] 戴蔷蕾,李晶.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1,17(1):12-14.

[5] 袁圣福,李洁,祝伟宏.肠道病毒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检测研究.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 24(12):3112-3114.

[6] 胡小平,陈杰.手足口病并发脑炎患儿免疫功能及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研究[J].儿科药学杂志,2014,20(3):7-9.

[7] 刘军.早期应用甘露醇联合甲泼尼龙治疗重症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5,21(14):140-141.

[8] 陈大宇,覃培栩,郑敏.儿童手足口病免疫球蛋白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与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35(7):928-929.

[9] 吴德裕.心肌酶谱、C-反应蛋白、血糖和乳酸检测在小儿手足口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8):1719-1720.

[10] 燕小伟.心肌酶及免疫球蛋白检测在手足口病的临床应用[J].中国临床研究,2013,11(26):1207-1208.

10.3969/j.issn.1009-4393.2016.32.026

辽宁 110032 沈阳市儿童医院(沈林)

猜你喜欢
肌酸激酶口病心肌
大负荷训练导致肌酸激酶异常升高对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手足口病那些事
警惕手足口病
氨磺必利致精神分裂症患者肌酸激酶增高1例体会
高盐肥胖心肌重构防治有新策略
伴有心肌MRI延迟强化的应激性心肌病1例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干细胞心肌修复的研究进展
窒息新生儿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与肌钙蛋白I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心力衰竭小鼠心肌组织中4.1 R蛋白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