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抗生素对早期梅毒的效果分析

2016-06-09 09:14朱小利
当代医学 2016年32期
关键词:头孢曲松滴度梅毒

朱小利

不同抗生素对早期梅毒的效果分析

朱小利

目的 分析早期梅毒患者行不同抗生素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早期梅毒110例患者资料,按治疗时使用的不同抗生素分为3组,对照组32例使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A组35例使用苄星青霉素治疗,观察B组43例使用头孢曲松治疗,对比3组疗效、TRUST滴度与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观察A组总有效97.14%比对照组65.63%高(P<0.05);且观察A组、B组治疗后第1个月TRUST滴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A组、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梅毒患者行苄星青霉素治疗的效果显著,属于首选药,可改善临床症状,促进TRUST滴度转阴,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而头孢曲松的效果明确,为早期梅毒替代用药,值得推广。

阿奇霉素;苄星青霉素;头孢曲松;早期梅毒;效果

梅毒为一种慢性性传播类疾病,早期梅毒会损害患者粘膜、皮肤等,晚期梅毒会侵犯患者心血管与中枢性神经系统[1-3]。梅毒发病率呈逐年增加趋势,其临床表现较复杂,且具有系统性、传染性与病程长等特点,及时对此类疾病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十分关键且必要。对早期梅毒一般使用青霉素治疗,但此药物存在一定局限性。为探讨早期梅毒行不同抗生素治疗的效果,本研究以回顾性方式重点分析本院早期梅毒110例患者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2014年12月东海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早期梅毒110例患者临床资料,按治疗时使用的不同抗生素分为3组,对照组32例患者,男女比例20∶12,年龄19~46岁,平均(32.62±3.15)岁,其中一期梅毒15例,二期梅毒10例,三期梅毒7例;观察A组35例患者,男女比例20∶15,年龄19~45岁,平均(32.60±3.14)岁,其中一期梅毒16例,二期梅毒12例,三期梅毒7例;观察B组43例患者,男女比例25∶18,年龄18~46岁,平均(32.60±3.12)岁,其中一期梅毒18例,二期梅毒15例,三期梅毒10例;3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于治疗前2天给予泼尼松(兰州佛慈制药股份有限公司,H62020884,5 mg/片)治疗:10 mg/次,口服,3次/d。同时对照组行阿奇霉素(浙江亚太药业股份有限公司,H10980289,0.25 g/片)治疗:0.50 g/d,口服,2次/d,连续治疗15 d。观察A组行苄星青霉素(江西东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H36020222,120万单位)治疗:240万U分两臀部肌注,1次/w,连续治疗3 w。观察B组使行头孢曲松(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H10983036,1 g/瓶)治疗:1 g/d溶于1%3.60 mL盐酸利多卡因中,分两臀部肌注,1次/d,连续治疗10 d,3组患者于治疗以后1、3与6个月进行复查。

1.3 观察指标和疗效评价标准 据以下标准对患者疗效进行判断,患者临床体征、症状完全消失,梅毒血清试验(血清

RPR)转阴,无复发为显效;患者临床体征、症状消失,RPR滴度呈下降趋势为有效;患者临床体征、症状未消失甚至加重,且血清RPR滴度上升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 100%[4]。治疗前与治疗后1、3与6个月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滴度;不良反应:恶心、头痛、腹泻。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予以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组疗效对比 观察A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比观察B组稍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3组疗效对比[n(%)]

2.2 3组治疗前后TRUST滴度对比 治疗前与治疗后3、6个月,3组TRUST滴度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第1个月,观察A、B组TRUST滴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比对照组低(P<0.05)。见表2。

表2 3组治疗前后TRUST滴度对比(x±s)

2.3 3组不良反应对比 观察2组不良反应比较无明显差异,且均比对照组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3组不良反应对比[n(%)]

3 讨论

梅毒属于一种慢性感染疾病,此病原菌不能在体外培养,且不能仅依据患者感染史与临床表现确诊,延误病情[5-6]。梅毒的病原体为苍白螺旋体,其一旦侵入人体,将快速引起局部炎症性反应,且感染者将产生较强抗体,患者病情会随病程延长而加重,需尽早确诊并采取有效措施治疗[7]。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A组总有效率97.14%显著高于对照组65.63%(P<0.05),表明早期梅毒患者行苄星青霉素与头孢曲松治疗的效果显著,均有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使其血清RPR转阴。考虑可能因为苄星青霉素为长效类青霉素,其被机体组织吸收之后,可以使药物得以缓慢释放,并使患者体内血药浓度维持1周以上,减少药量与给药次数,从而取得更好疗效,使患者临床症状得以改善,并促使其血清RPR转阴[8]。头孢曲松半衰期长,肌注头孢曲松1 g,1天1次,其血浆浓度维持时间可大于24小时,且此类药物能够对机体肉芽组织、深部组织及中枢神经发挥较好渗入作用,可高效持久灭杀梅毒,从而提高疗效,有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使其血清RPR转阴。

同时通过分析3组治疗前后TRUST滴度情况,结果显示:治疗前与治疗后3、6个月,3组TRUST滴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且治疗后第1个月,观察A组TRUST滴度(4.42±3.05)比对照组(11.26±3.68)低,表明早期梅毒患者行苄星青霉素治疗的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TRUST滴度转阴。考虑可能与TRUST滴度可以直观分析不同要素对于抗体滴度影响,从而反映药物具体治疗效果密切相关[9]。苄星青霉素为一种长效制剂,对梅毒病原体具有较强抗菌活性,持续杀灭螺旋体,取得显著效果,能够促进患者TRUST滴度转阴。同时,此结果与李军研究结果类似,进一步验证苄星青霉素用于早期梅毒治疗具有显著效果[10]。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A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8.57%显著低于对照组31.25%(P<0.05),表明早期梅毒患者行苄星青霉素治疗的效果显著,有利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考虑可能因为苄星青霉素为一种有效抗病毒药物,其治疗效果显著,能够使患者病情得以缓解,且具有较小副作用,从而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综上所述,早期梅毒患者行苄星青霉素治疗的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使其血清RPR与TRUST滴度转阴,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早期梅毒治疗首选抗生素,且头孢曲松疗效确切,能够作为其替代药物推广应用。

[1] 林维嘉,林燕琼.三种常用驱梅药物治疗早期梅毒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5,35(3):109-111.

[2] 张晓东,王德权.性病的诊断与防治[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1-309.

[3] 庄虔莹,易为,刘敏,等.梅毒感染与输卵管妊娠临床特点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15,9(3):339-342.

[4] 董秀平,李秀芳,董永,等.苄星青霉素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MSM早期梅毒疗效观察[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2,28(2):102-103.

[5] 钟江红.性病门诊就诊人员梅毒检测情况分析[J].当代医学, 2014,20(28):159-160.

[6] 刘玉兰.苄星青霉素治疗妊娠期梅毒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18(21):3144-3146.

[7] 吴婷婷,邹萍.3种方法在梅毒检测中的比较和运用[J].当代医学,2014,20(12):6-7.

[8] 冯维勇.苄星青霉素联合头孢三嗪治疗梅毒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西部医学,2014,26(10):1280-1282.

[9] 丁徐安,袁定芬.头孢曲松与普鲁卡因青霉素治疗早期梅毒疗效比较[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2,26(1):42-43,45.

[10] 李军.不同药物治疗早期梅毒感染临床效果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 2012,19(11):1705-1706.

10.3969/j.issn.1009-4393.2016.32.048

江苏 222300 东海县人民医院皮肤科(朱小利)

猜你喜欢
头孢曲松滴度梅毒
盐酸氨溴索和头孢曲松联合治疗急性肺炎的临床疗效
不同富集培养方法对噬菌体PEf771的滴度影响
重组腺相关病毒基因药物三种滴度的比较与分析
幼年大鼠静脉注射头孢曲松钠与口服钙剂相互作用的研究
高龄老年混合型神经梅毒1例
梅毒螺旋体TpN17抗原的表达及纯化
头孢曲松钠治疗HIV抗体阳性混合感染梅毒的临床效果观察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HBeAg和ALT滴度与恩替卡韦疗效的关系
美罗培南与头孢曲松钠国内外药品说明书对比分析
IgM捕捉ELISA法对早期梅毒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