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预防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疗效探讨

2016-06-09 09:14张辉华
当代医学 2016年32期
关键词:益生菌菌群抗生素

张辉华

益生菌预防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疗效探讨

张辉华

目的 观察益生菌用于预防治疗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儿168例作为本次治疗的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确定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4例,研究组患儿采用益生菌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其他药物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和肠道菌群恢复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1.9%,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肠道菌群恢复情况上看,研究组患儿的恢复情况也好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 在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治疗中,益生菌发生了非常好的效果,可以快速缓解患儿的腹泻症状,恢复肠道菌群平衡,对于腹泻的治疗和预防均有作用。

益生菌;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效果

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是一种由抗生素治疗导致的消化道疾病,临床发病率仅低于呼吸道感染,已经成为我国儿童疾病中的高发疾病。随着抗生素治疗在临床上的普及,由抗生素治疗导致的腹泻疾病逐渐增多,任何抗生素治疗均会导致腹泻的不良反应出现,临床发病率高达20%,对于患儿的疾病恢复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1]。临床研究发现,益生菌对于腹泻的治疗发挥了很好的效果,可以有效缓解腹泻症状。本文分析了益生菌用于预防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九江市修水区第一人民医院在2014年10月~2015年6月收治的采用抗生素治疗后出现腹泻的患儿168例进行治疗分析,并且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4例。患儿具有研究代表性,患儿家属同意参与本次治疗研究。患儿腹泻诊断标准:患儿大便为稀便,呈水样、脓血便,大便次数明显增多,每天超过5次,伴有腹痛症状和不明原因的哭闹等[2]。患儿在住院之前未使用过抗生素治疗,无腹泻症状,入院后采用抗生素治疗后出现腹泻症状。排除患儿患有消化道腹泻疾病等其他可能影响本次研究的疾病。研究组患儿中男44例,女40例,患儿年龄9个月~5岁,平均(3.2±0.4)岁。对照组患儿中男42例,女42例,患儿年龄8个月~6岁,平均(3.6±0.1)岁。2组患儿的年龄、性别等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2组患儿均采用抗生素治疗,当患儿出现了腹泻症状后,研究组患儿采用口服复方嗜酸乳杆菌片[3]进行治疗,1天3次,每次0.2 mg;对照组患儿采用口服思密达治疗,1天2次,每次0.25 mg,不采用益生菌治疗,观察患儿的腹泻症状恢复情况调节服用药物剂量。

1.3 疗效评价标准 服药治疗1周后,观察患儿腹泻症状的恢复情况和肠道菌群恢复情况,治疗显著:患儿的腹泻症状完全消失,肠道中的有益菌群恢复正常水平;治疗有效:患儿的腹泻症状明显好转,大便次数减少,便样性状好转;治疗无效:患儿的症状无好转,并且菌群处于失调状态,无好转。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患儿治疗中显著34例,有效46例,无效4例,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患儿中显著20例,有效32例,无效32例,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1.9%,2组治疗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71,P<0.05)。从肠道菌群恢复情况上看,研究组患儿的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见表1。

表1 2组患儿治疗后肠道菌群恢复情况统计(x±s,CFU/mL)

3 讨论

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指的是由于抗生素的治疗导致的腹泻为特征的消化道疾病,由于抗生素的治疗,使得肠道中原有的正常菌群数量被破坏,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等有益菌的数量减少,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数量增多,使得患儿出现了腹痛、腹泻等症状,对于患儿疾病的恢复造成了严重的影响[4]。当前的治疗中,治疗方法主要有停止抗生素、补液治疗,从而调节患儿体内的电解质平衡。

本文分析了益生菌在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治疗中发挥的效果,从数据分析上看,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95.2%,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1.9%,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表示益生菌在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治疗中有着非常好的效果。从肠道菌群的恢复上看,比如乳酸杆菌,研究组患儿恢复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研究组患儿的双歧杆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恢复情况也好于对照组患儿,说明益生菌能够促进肠道原有益菌菌群的恢复,抑制致病菌的生长[5]。当前临床药物中采用的益生菌多为伯拉德酵母菌制剂,能够刺激身体产生免疫球蛋白,增加肠道中精胺和亚精胺的数量,提升肠道的免疫作用。在本次治疗中,研究组患儿中采用口服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进行治疗,患儿的腹泻症状得到了有效的缓解,并且药效发挥迅速,对肠道菌群检验发现,口服益生菌治疗能够恢复肠道中有益菌的数量,提升了肠道的免疫能力,从而对抗生素治疗产生的腹泻发挥了非常好的效果[6]。当益生菌进入人体内后,能在人体内产生一定数量的有益微生物,从而对一些致病菌产生拮抗、抑制作用。益生菌进入肠道后,可以在肠道中生存,在肠道表面形成保护膜,从而阻止致病菌对肠道表面的粘附,避免致病菌造成的侵害。再者,益生菌能够分泌出细菌素、有机酸、过氧化氢等抗菌物质,从而阻断致病菌的繁殖,减缓益生菌的生长速度。在人体内的新陈代谢中,益生菌也参与其中,比如胆固醇等营养物质的代谢过程,对于免疫调节、抗衰老等方面发挥了非常好的效果[7]。鉴于益生菌发挥的作用,其在当前的医疗、食品领域等均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比如乳杆菌、双歧杆菌、伯拉德酵母菌等,其治疗的疾病主要有肠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幽门螺杆菌感染、过敏等疾病。

在临床相关研究中,岑选雄[8]分析了益生菌用于治疗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所发挥的效果,发现益生菌能够有效的缓解患儿出现的腹泻症状,恢复肠道正常菌群的平衡,药效好,在小儿抗生素相关腹泻的治疗中发挥了很好的效果,与本次研究的结果相同,说明本次研究具有治疗分析价值和科学性。但是本次研究选择病例仅具有一般临床代表性,因此相关的研究还需要临床研究证实。

在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治疗中,益生菌发挥了非常好的治疗价值,能够快速的缓解患儿的腹泻症状,促进肠道有益菌群的恢复,并且药效发挥迅速,患儿在治疗中无不良反应,可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和应用。

[1] 廖莉,杨晓容,陈颖.益生菌预防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疗效探讨[J].儿科药学杂志,2013,1(10):22-25.

[2] 姜平.益生菌治疗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3:629-630.

[3] 卢丽莉.益生菌治疗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随机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10,11(15):1083-1085.

[4] 陈乔良.益生菌预防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临床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4,4(12):129,131.

[5] 黄静.益生菌在小儿腹泻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5,5(25):121-122.

[6] 陈希凤.益生菌治疗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疗效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13(10):1552-1553.

[7] 陈修益.微生态制剂预防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疗效观察[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2,12(15):848-849.

[8] 岑选雄.益生菌治疗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8(5):5008.

10.3969/j.issn.1009-4393.2016.32.090

江西 332400 九江市修水区第一人民医院(张辉华)

猜你喜欢
益生菌菌群抗生素
“云雀”还是“猫头鹰”可能取决于肠道菌群
抗生素联合,搭配使用有讲究
发酵桂闽引象草替代部分日粮对鸡肠道菌群的影响
皮肤受伤后不一定要用抗生素
“水土不服”和肠道菌群
抗生素的故事
益生元和益生菌促进猪生长和健康
益生菌别贪多
神奇的小小肠道益生菌
中国益生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