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民生之多艰

2016-06-11 18:16高青
湘潮(理论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屈原民主思想

高青

民本思想是屈原“美政”理想中的一个重要的基本内容。在屈原的著作里,人民的疾苦,一直是他念念不忘的主题。民本思想也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发展的一根红线。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毛泽东创造性地运用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原理。对比来看屈原与毛泽东的民本思想,我们不难发现,毛泽东是在批判性地继承屈原朴素的民本思想,既有接受,又有发展。

一、屈原之民本思想

屈原生活的年代,正是百家争鸣的后期,且他“博闻强识,明于治乱”,博览群籍。因此,各家对民本问题的讨论不可避免的影响了屈原。在他的作品中,“民”字曾被多次使用。“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离骚》)、“帝降夷羿,盖蘖夏民”(《天问》)、“万民之生,各有所错兮”(《怀沙》)、“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九章·哀郢》)等等。虽然,屈原辞赋里提到的“民”,并不完全是指民众,可是,他的作品里,却集中表达了对人民的重视和对人民所遭受的苦难的同情。民本思想成为屈原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探究屈原的民本观念,可以从他的三个抉择人手。

1.天与人的抉择

屈原的民本思想,首先集中体现在他对天和人的选择上。

战国时期的楚国,保存了许多原始的宗教活动,巫风浓厚。楚人信巫鬼,好淫祀,对鬼神的情感十分虔诚。屈原深受这种文化氛围的感染,因此《离骚》一开篇,屈原就点明了自己身上有神的血脉。一方面,他的祖先是具有神性的创世英雄“颛顼”,身上流淌着高贵的神族血液,另一方面,他的生辰日“庚寅”日,是楚文化中一个具有相当浓厚宗教内涵的吉日,他的父亲又给其择取了一个带有“巫”含义的名“灵均”。楚人称巫为“灵子”,是沟通天地人神的中介,这为屈原的“神性”埋下了伏笔。因此,在《离骚》中,屈原弥漫着浪漫主义,有奇特的想象,可以不受时间、空间、以及事物的限制,号令众神:“吾令羲和弭节兮”、“吾令帝阍开关兮”、“吾令丰隆乘云兮,求宓妃是所在”......甚至,他可以就重华而陈词,可以叩见天帝。

然而,屈原的作品中,又处处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楚辞中,随处可见到屈原对于人民、君王、以及自身命运的忧虑,透过字句,人們可以深切感受到他那因现实的不平而痛苦愤怒的呐喊,感受到他随着痛苦折磨不断加深,而愈加执着的对完美人格的追求。屈原在战国时期的宗教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渐找到了自己作为社会个体所具有的包含宗教意义的社会地位,换一句话说,是他在天与人的抉择中,选择了一种惊世骇俗的天人合一融合。

在屈原的作品中,他对自己的天人观,有着充分的阐述。特别在《天问》《离骚》等作品中,他站在“人”的角度,运用了大量的史实,对商周以来社会宣扬的有关君权神授、天行赏罚、天事天定等观念,进行了有力的质疑。他对世所公认的道德楷模舜进行了批判性的肯定,他否定禅让和世袭制的天授,认为王权更替更多是“争于力”。他质问“天命反侧,何罚何佑?”他总结夏商周三代的兴亡更替,得出“皇天集命,惟何戒之?受礼天下,又使至代之?”他认为,王朝的兴盛,最终取决于“两美(圣主和贤臣)其必合”。

屈原渴望建立一个兴盛强大的楚国,因此,他当仁不让地把自己看作了“两美”之一。他认定自己禀赋有天地的恩赐,具备了超凡的才华智慧,他可以自比尧舜禹汤,是真与善的化身,因此,对于世界,他有着强烈的责任使命感,他要将国家引向繁荣富强,让人民获得幸福安康。他让神走下了高贵的祭台,赋予了神更多的人性和社会关怀。在他对天地的信仰中,实现了神和人的契合,展现了生命的超越能力,从而提升了个体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2.上与下的抉择

屈原的民本思想,还体现在他在处理上位者如何治理下层民众之间的方式上。

在离骚里,屈原明确提出了关注“民生”的政治观,主张以德治国,德政惠民,修明法度,举贤授能,革除弊政。下面,我们主要就其中修明法度和举贤授能分析屈原的民本思想。

屈原是一位善于思考的“法哲学家”。法治,通常与人权、自由、平等相联系;人治,通常与专制、等级特权相关联。古代中国以人治为主,而屈原却主张通过变法革新,实现“国富强而法立”。比如,他在《离骚》《九章》《惜诵》等诗歌作品中抨击当时的楚国贵族不遵守法度等行为,表述了鲜明的守“规矩”、循“绳墨”、明“法度”的“法治”理念。又如《离骚》中说“固时俗之工巧兮,俪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举贤才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意在批判时俗喜欢投机取巧,违背规矩而妄自变更措施、背离法度而追求邪曲,以苟合取容作为处世标准的社会现象。这些,都反映了他对于法治的不懈追求。

法治的精髓在于人人平等。屈原,便是他所宣扬的法治最坚定的践行者。在那个“举世皆浊我独清”的世界里,守礼重美的屈原借助种类繁多的香草,创造了一个千古流芳的意象——香草美人。“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他把各式各样的香草披在身上,以外在的修饰衬托内心的纯美高尚。王逸《章句》中对此解释道:“言己修身高洁,乃取江离、辟芷,以为衣裳;纫索秋兰,以为配饰;博采众善,以自约束也。”

屈原主张举贤不论出身,反对“世卿世禄”,赞成从社会中选拔有才能的人来治理国家。认为只要是人才,不管其出身如何,只要是能使国家强大,对国家能作出大的贡献,就应当授以他相当的权力和官职,以利国家的发展。在等级制度壁垒森严的古代,上位者常常不辨菽麦,而一些有识之士却因为身份地位低下,投效无门,埋没草莽。来自下层社会的疾苦之声,更是难以上达天听,这对国家的发展进步是十分不利的。屈原对此十分忧虑,因此,他在《离骚》中授引史事极尽“举贤授能”的必要:“说操筑于傅岩兮,武丁用而不疑,吕望之鼓刀兮,遭周文而得举,宁戚之呕歌兮,齐桓闻以该辅”。历史上,傅说、吕望、宁戚原本都是地位极其低下却很有才能的人,后来他们都为各自的君主完成了杰出的事业。屈原大力地宣扬他们,这一认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出身贵族的屈原来说是难能可贵的,足可见其政治主张中关于民本思想的落实程度之高。

3.己与国的抉择

最后,屈原的民本思想还集中体现在他对自身前途与楚国命运的关注上。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故土难离之情。在国家逐步固定、国家观念逐步明确之后,故土之情进一步发展为对自己国家的热爱。这种对故土的眷恋,在楚人身上表现的尤为明显。屈原欣然接受了这一传统,进一步将祖国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作为自己自觉追求的目标,将自己的一生紧紧和人民联系在一起,将朴素的个人情感上升到了理性认识高度,表现出一种更深层次的爱国情操,并通过美丽的诗篇,将感情抒发得忧愤深广、缠绵悱恻。他的爱国感情,透过对楚地方言的运用、透过对楚地楚国山水的描绘、透过对楚文化的传承、透过对楚地人民的关切、透过对楚国前途命运的思索,跃然纸上。

屈原是一位目光远大的政治家。他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憧憬的“美政”只有在国家统一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然而,一群小人把持下的楚国不可能担负起这种历史重任。对此,他感到失望、忧虑、激愤。战国末年,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早已成为大势所趋,而诸雄之中,只有秦国实力最强。当时中原许多有识之士,纷纷投奔秦国。屈原也看清了这个事实。然而,深恋故土的楚人性格,却驱使他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虽然遭受谗贬、疏远、放逐,他却坚持不去它国。或许,他也曾经有过犹豫,他知道,想得到知音,想推行匡政,改造时弊,只有离开楚国,于是萌生了“远逝以自疏”的意象。可是,当他看到“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想到尚挣扎于水深火热中的楚国人民,他去它国的念想在顷刻间烟消云散。在个人的得失与国家和人民之间,他坚定无比的选择了后者。正是出于对“民生之多艰”的哀叹,让他在楚国国破之日毅然选择了“知死不可让,愿无爱兮”(《楚辞·怀沙》)的纵身一跃。

二、毛泽东对屈原民本思想的继承

1.对信仰的追求

毛泽东对屈原民本思想的继承首先表现在他对信仰的追求上。

到毛泽东生活的时代,楚地巫文化的氛围已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是已经自成体系并蔚为大观的中国儒释道合一的完整神佛体系。和屈原一样,毛泽东早年也深受神佛宗教影响。这是因为毛泽东的母亲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童年时代的他对神灵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累积,他逐渐对神佛产生怀疑。1917年夏,在第一师范就学的毛泽东利用暑假和同学从事社会调查,为了深入了解中国的宗教,他们到了宁乡沩山的一座寺院,并与方丈就佛教问题进行了讨论。就方丈提出的宗教是天性的问题,毛泽东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我认为不是天性,是维护其统治需要。”这表明,毛泽东此时已经放弃了由母亲传递的佛教信仰,转而成为一名无神论者。

那么,此后的毛泽东信仰什么呢?在第一师范时,他师从杨昌济先生学习伦理学,在课本《伦理学原理》上,他写下了一系列关于宗教、神的观点评论:“故我国之三纲在所必去,而与宗教、资本家、君主国四者,同为天下之恶魔也。”“服从神不知服从己,己即神也,以外尚有神乎?”“未开化时,宗教亦有抑制蛮暴、保护幼弱之功。”“宗教可无,信仰不可少。”1919年,毛泽东在《湘江评论》上发表了《创刊宣言》和《民众的大联合》等文章,歌頌十月革命,歌颂人民群众的力量。他说:世界“什么力量最强,民众联合的力量最强。什么不要怕。天不要怕,鬼不要怕,死人不要怕,官僚不要怕,军阀不要怕,资本家不要怕。”此时,毛泽东已经彻底区分了宗教和信仰的本质,并且明确表达出了自己对民本思想的信仰。

少年时的毛泽东,就像屈原一样,对于国家和人民有一种天然的使命感。16岁那年,他离家到东山学习时,留下了一首《赠父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诗中流露出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大有“马革裹尸还”的风骨,苍凉,勃郁,奋发,掷地有声,慨当以慷。1925年秋,32岁的毛泽东重游橘子洲,感慨万千,挥笔写下了描绘长沙秋景和回忆青年时代革命战斗生活的《沁园春·长沙》,抒发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在他看来,要改变中国积贫积弱,民不聊生的社会危机,“惟有自强国民心力之道乃首要纲领,然民众思维心力变新、强悍者是为首要之捷径!”在这之后,毛泽东的所有社会活动,都围绕着“兴中华英武”、“救国救民计”的梦想而展开。

2.纪律严格的建政理念

毛泽东对屈原民本思想的继承也表现在他关于如何保持党的先进性、建立和维护新生政权的探索上。

毛泽东认为,要抓党的建设,首先就要抓好党的纪律。1927年秋天,在上井冈山途中,战士们因为又饥又渴而私自拔了老百姓地里的红薯,这一无纪律的“小事”,引起了毛泽东的思考。不久,他首次向部队宣布了三项纪律,其中一项就是“不拿农民一个红薯”。此后,通过不断修改、补充,最终形成了著名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仅被作为人民军队的纪律,更成为我们党坚守的政治铁律。“拔红薯”这件小事,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毛泽东的纪律思想:纪律必须严格,必须从“小事”做起。在全国胜利前夕的重大历史转折关头,毛泽东更加重视纪律的作用,他指出:“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把加强纪律性作为关系革命胜利大局的问题摆在全党的面前,要求大家增强纪律观念,保证党顺利地实现伟大的历史转变。

“打铁先需自身硬。”毛泽东不但是一系列严格纪律的制定者,更是行动的楷模。他先人后己,舍身忘我,最具有献身精神。他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献出了六位亲人的生命。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他送子参军,当别人劝阻时,他却说:“谁叫他是毛泽东的儿子!他不去谁去?”后来毛岸英为国捐躯。女儿上学,他不准用公车接送;收到礼品,他吩咐一律交公;亲友托他找工作,他一概拒绝;他身为党和人民的领袖,却过着和普通老百姓生活水平大体相当的日子;他自奉俭薄、匡世济人,对补丁衣服爱不释手,对困难群众却出手大方、关爱有加。“其身正,不令而行”,他的一言一行总是散发出巨大的人格魅力,感召着广大党员干部,鼓舞着人民群众,有着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毛泽东历来倡导和一贯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把提拔任用干部的标准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主张培养优秀的干部人才,是为了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制度,谋求广大人民群众最根本的利益,谋求社会进步和发展。从上述基本观点出发,毛泽东在干部路线上,特别强调“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以人民利益为尺度,正确的选择、培养和使用干部;在干部素质上,强调自觉锻炼,又红又专;在干部工作作风上,要求干部要密切联系群众,反对官僚主义等等。毛泽东反对论资排辈的陈腐用人观,在人才选拔上,不仅主张“不拘一格降人才”,还要搞“五湖四海”;提倡干部读“无字天书”,多多实践,“让他们放手工作,使他们敢于负责,同时,又适时地给以指示,使他们能在党的政治路线下发挥其创造性。”评价干部时要“看其全部的历史和全部的工作”,做到全面客观。鼓励干部“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向前看等等。

3.对祖国和人民的赤忱

毛泽东对屈原民本思想的继承,也表现在他的拳拳赤子之心。

比之屈原片面的“楚國之爱”,毛泽东的爱国,外延和内涵都更为深远广阔。可是,两人的感情却是同出一脉,都是源自于对养育自己的故土和人民的热爱。

毛泽东投身革命时,中华民族正处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黑暗统治之下,国家四分五裂,民族备受凌辱,军阀混战不已,人民在苦难中挣扎。面对这种水深火热,毛泽东以一种维护祖国独立、维护民族尊严的爱国热忱,写下了“不屈不挠,再接再厉的英勇斗争,使得帝国主义至今不能灭亡中国,也永远不能灭亡中国”的豪言壮语。在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政坛的风云变幻、如火如荼中,毛泽东是当之无愧的爱国主义的集大成者。

作为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一生致力于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就是为了解决中国的革命和建设问题,使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起来。“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这是毛泽东爱国主义情怀的集中写照。他不能容忍国家的贫弱,不能容忍人民的困苦,所以革命胜利后,立即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发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为改变“一穷二白”的面貌,克服一切困难,努力探索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一切为了国家的安全和富强,一切为了人民的利益和幸福,这就是他毕生殚精竭虑的全部目标。

在对“民本”的关注方面,毛泽东较屈原更为执着。抗日战争中,国民党一面打出“爱国御敌”的口号,一面加紧了对坚持抗日斗争的边区和红军的封锁打压,甚至炮制了皖南事变等“千古奇冤”。就此,1944年6月,毛泽东一针见血地指出:“一个不是人民选举出来的政府,有什么脸面代表这个国家?爱这样的国家,就是对祖国的背叛。”

三、毛泽东对屈原民本思想的发展

毛泽东不仅继承了屈原的民本思想,更将其延伸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民主体观。有人评价,他的一生,都致力于调动人民积极性、实现人民主体性,革命的胜利和建设方面取得的诸多成就,都离不开对于人民主体观的成功实践。

1.主张向人民学习

毛泽东多次强调人民群众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在他看来,“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社会的财富是工人、农民和劳动知识分子自己创造的。”

和屈原在流放中被动了解下层社会不同,毛泽东从来都是主动深入群众进行调查研究。1926年,北伐军所到之处,湖南农民运动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这却遭到了一片非难。中共中央特别会议在汉口召开之后,毛泽东专门到湖南农村进行为期32天的徒步考察。他先后到5个县,深入农民中间,了解调查实际情况,写出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这一光辉著作。由此,毛泽东成为了农民运动的积极倡导者、推动者,被称为“农民运动的王”。在他的笔下,农民不仅仅是无产阶级的同盟军,更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顺着这一思路出发,他最终找出了中国革命通往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

毛泽东不仅自己坚持深入群众,向群众学习,还注重教育身边的亲人,要他们树立民本观念。他认为,“要在人民群众那里学得知识,制定政策,然后再去教育人民群众。所以要当先生,就得先当学生,没有一个教师不是先当过学生的。而且就是当了教师之后,也还要向人民群众学习。”因此,党的所有干部,必须放下架子,甘心情愿地当人民群众的小学生,如果“没有满腔地热忱,没有眼睛向下的决心,没有求知的渴望,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他的长子毛岸英在苏联长大,毕业于军校,后来又进入伏龙芝军事学院,曾参加苏联卫国战争授中尉军衔,是一位理论和实践皆备的高材生。可是,1945年底,在他学成归国,抵达延安后不久,毛泽东就以他还没有上过中国的“劳动大学”为由,要求他到农村去,拜农民为师。就这样,毛岸英脱下了西装,穿上父亲打过补丁的旧灰布衣裤,背着自己的铺盖、口粮和种子,步行几十里路,到吴满有家的枣园里开始了劳动学习。在“劳动大学”的教育下,“海归”的毛岸英在短时间内提高了自己的政治觉悟和革命水平,更增进了他对陕北人民的情谊。在1946年的一次汇报工作中,他向父亲谈了一些自己在苏联和延安在政权建设方面的不同感受,并指出,需要更加密切党和老百姓的关系,受到了毛泽东的肯定。

2.倡导充分发挥民主

毛泽东曾说过:“中国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主要的就是少了两件东西:一件是独立,一件是民主。这两件东西少了一件,中国的事情就办不好。”因此,在他的民本思想中,特别重视发扬民主。

封建社会里,民主是属于少数人的特权。屈原的美政思想,其实质依然是依靠君王和贤臣的英明决策。毛泽东作为彻底的马克思主义者,深刻认识到了人民群众中蕴含的博大智慧。因此,他的民本思想中更加注重调动人民的参政热情,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集中最广大的社会力量。

毛泽东说:“克服困难,没有民主不行,当然没有集中更不行。但是,没有民主就没有集中,没有民主就不可能有正确的集中,。因为大家意见分歧,没有统一的认识,集中制就建不起来。”“没有民主,就不可能正确地总结经验。没有民主,意见就不是从群众中来,就不可能制定出好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办法......”“如果离开充分发扬民主,这种集中,这种统一,是真的还是假的?是实的还是空的?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当然只能是假的、空的、错误的。”

毛泽东将民主分为“大民主”和“小民主”两类。大民主的方法是通过大规模的群众运动来反对阶级敌人和官僚主义。毛泽东指出:“我们发动群众斗蒋介石斗了二十几年,把他斗垮了;土地改革运动,农民群众起来斗地主,斗了三十几年,取得了土地。那都是大民主。”“小民主”的方法是批评和自我批评,以及说服教育等。在他看来,民主是各方面的具体民主的统一。在他眼里,民主不仅是一种制度形态,也是一种观念形态,包括了民主思想、民主意识、民主作风、民主方法等,这些民主之间彼此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彼此联系,共同紧紧围绕人民当家作主这一国体上的民主来展开、运转,从而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1938年,毛泽东发表的《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中指出:“处在伟大胜利面前的中国共产党,要求整个党的领导机关、全党和党员干部,高度地发挥其积极性,才能取得胜利......而这些积极性的发挥,有赖于党内生活的民主化。”新中国成立后,他继续深入思考民主政权的巩固,提出:“凡属于思想性质的问题,凡属于人民内部的争论问题,都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只能用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而不能用强制的、压服的方法去解决。”

3.确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为人民服务”可以算得上毛泽东一生中最钟爱的一句话了。据考证,他除了在会议报告或讲话中多次阐述“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外,还经常用“为人民服务”作题词,这是他一生中题词用语最多的一句话。作一个为人民服务的公仆,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是他一生的全部价值追求,更是他的民本思想的最直观表现。

与出身贵族的屈原希望通过自上而下号令式的“治民”达到国富民强的政治理想不同的是,农民之子的毛泽东从来都寄希望通过发动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建立和维护一个旨在实现广大人民群众最大利益的政权。这种思想,伴随了毛泽东整个革命人生。

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说:“如果我们在生产工作上无知,不能很快地学会生产工作,不能使生产事业尽可能迅速地恢复和发展,获得确实的成绩,首先使工人生活有所改善,并使一般人民的生活有所改善,那我们就不能维持政权,我们就会站不住脚,我们就会要失败。”这说明毛泽东把人民群众的利益问题和民生问题置于事关中国共产党政权存亡的关键位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求共产党人要为人民谋利益,要向人民负责。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拥护为最高标准。中国共产党在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时,必须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以人民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倡导和践行“为人民服务”,贯彻了毛泽东生命的始终。1944年l 1月15日,毛泽东为新闻记者邹韬奋逝世题写挽词“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邹韬奋先生的精神,这就是他之所以感动人的地方。”1944年冬,他为党内刊物《书报简讯》题词“书报简讯办得很好,希望继续努力,为党即是为人民服务。”1945年5月1日,为八路军一二。师第三五九旅第七一九团烈士纪念碑题词“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1945年9月20日为《大公报》报馆职工题写了“为人民服务”。1949年11月27日,为中央军委工程学校题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1950年初,出访苏联期间接见在苏联学习的革命烈士后代,烈士郭亮之子郭志成恳请他题字留念,毛泽东挥笔写下了“为人民服务”。1950年7月,卫士长李银桥到中直机关干部文化补习学校学习,临行前毛泽东在他的笔记本第一页上庄重地题写了“努力学习,学好后再做工作,为人民服务”的勉励话语。1960年冬,毛泽东为曾在自己身边做过保卫工作的辽宁公安干部杨颖题写“实事求是,努力为人民服务。”1964年,毛泽东为人民大会堂工作人员题词“勤学苦练,为人民服务。”1965年5月,毛泽东为湖南省委接待处工作人员郭国群題词“加强学习,力求进步,好好为人民服务。”1965年7月毛泽东为人民大会堂工作人员高殿英题词“好好学习,努力为人民服务。”这年8月,他挥笔为庐山疗养院钟学坤题词“学习白求恩,学习雷锋,为人民服务”。同年9月15日,毛泽东为庆祝人民广播事业创建20周年题词“为全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服。”......1954年,在新中国颁行的第一部宪法的第一章第二条上,庄严而神圣地写着一句话:“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毛泽东和屈原,本是两个不同时代的人物。他们之间相隔两千年,可是,发自于内心的对民生的忧虑和思考,却让他们跨越时间的距离,紧紧联系在一起。毛泽东把自己看作屈原“生命里长存的见证人”,不仅仅是出于是他对屈原的赞赏和认同,更是因为他从屈原的思想中受到启发,找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的道路,由此带领中国人民书写了崭新的历史篇章。

猜你喜欢
屈原民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思想与“剑”
梦见屈原
端午思屈原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屈原及其《离骚》(外三则)
屈原送米
关于现代民主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