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屈原与毛泽东的中华一统思想

2016-06-11 18:16刘云华毛浦先
湘潮(理论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怀王一统屈原

刘云华 毛浦先

在实现中华一统的历史进程中,国家元首的雄心壮志和战略决策固然起着决定性作用,但忠心辅佐君王的文臣武将的文治武功,在称帝而治的天下一统斗争中,也有不可抹杀的历史功绩。屈原为楚怀王重臣,毛泽东为人民共和国元首,二人所处历史时期和所任职位都存在差异,但实现中华一统的基本点是相通的,拙文试图就中华一统议题探讨二人各自思想的形成与得失。

一、屈原中华一统思想浅析

公元前319年屈原升任楚国左徒,当时楚令尹一职空缺,左徒实为统管国家内政外交之重臣。战国“七雄”中,真正可以相互比拼的是秦、楚、齐三国,《战国策·楚策一》云:“纵合则楚王,横成则秦帝”,可见最相匹配的竞争对手还是秦楚两国。

在兼并六国的策略上,秦国一方面采取“近攻”,吞并邻国;另一方面则实行“远交”,收买与秦国不相邻的国家的诸侯佞臣,企图离间君臣,瓦解斗志,破坏六国一致抗秦的联合阵线。屈原胸怀华夏一统的美政理想,对秦国的“近攻远交”之策十分明了,主动辅佐楚怀王与齐、韩、赵、魏、燕5国结成纵向联盟。这正是秦王最为担心的事情。秦王多次委派张仪到楚国蒙骗怀王,贿赂靳尚、子南、郑袖等人,并利用他们离间屈原与楚王,从而导致屈原被疏、乃至流放。楚怀王为不绝秦欢,竟然放弃来之不易的合纵成果,致使屈原的主张最终得不到君王采纳,楚国最后因孤立无援而惨败,造成了国破家亡的悲剧。

屈原辅佐楚王计划实现华夏一统的相关证据,可以从汉以前的有关史籍和屈赋作品中找到。归纳起来有如下四证:

书证一:《国策》中有一段苏秦以连横劝说秦惠王的记载:“以大王之贤,士民之众,车骑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诸侯,吞天下,称帝而治”。《史记·张仪列传》载:“张仪遂得以见秦惠王,惠王以为客卿,与谋伐诸侯”。《楚世家》载:“怀王十一年,苏秦约纵,山东六国共攻秦,怀王为纵长”。可见“并诸侯,吞天下,称帝而治”,当时的确是秦、楚两个有实力的国家追求的目标。屈原为楚国左徒时,其核心策略就是合纵抗秦,进而统一7国,使楚王吞天下,称帝而治。

书证二:《楚世家》载:“十六年,秦欲伐齐,而楚与齐从亲,惠王患之,使张仪南见楚王。”“十八年,秦使使约,复与楚亲,分汉中之半以和楚。楚王日:‘愿得张仪,不愿得地。仪遂使楚,因而囚张仪欲杀之。”“仪因说楚以叛纵约而与秦合亲,约婚姻。张仪已去,屈原使从齐来,谏王日‘何不诛张仪,怀王悔,使人追张仪弗及”。《史记·屈原列传》载:“时秦昭王与楚婚,欲与怀王会。怀王欲行,屈平日:‘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无行。”屈原对于张仪的狼子野心明察秋毫。他向怀王明确指出秦如虎狼,绝对不能相信,且积极主张怀王杀掉张仪这个阻止楚王统一天下的罪人。

书证三:《离骚》有不少“昔三后之纯粹”、“彼尧舜之耿介”、“及前王之踵武”、“周论道而莫差”、“汤禹严而求合”的句子;《天问》则有“会鼍争盟”、“伯昌号衰”、“武发杀殷”、“中央共牧”等句子。这些句子所提及的人和事,都是战国以前古史中与君王有关的史事,从尧、舜、禹到楚庄王,所涉及古代明君达10余人。屈原一方面赞颂了他们光明正大的品德,肯定了他们举贤授能,兴国恤民的功绩;另一方面则是对于他们团结诸侯,融合民族,开拓疆土,统一华夏的认同,因为其中的商汤、周武、周公等明君为华夏一统,天下共主建立了丰功伟绩。

书证四:《离骚》有“览相观於四极”、“思九州之博大”的句子;《天问》有“东南何亏”、“东流不溢”、“东西南北,其修孰多?南北顺椭,其衍其何”的句子。这些都是描述地理空间无限广阔的诗句。屈原诗句的地理空间远远超出了楚国乃至战国七雄的版图,这正是他合纵抗秦,统一华夏的雄心壮志在辞赋作品中的必然流露。

这就证明屈原美政理想的最终目的就是辅佐楚王实现华夏一统。

二、毛泽东中华一统思想形成脉络

毛泽东中华一统思想在党内产生过深远影响,其形成脉络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1.形成阶段(1935--1945年)

1935年12月27日,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书面报告中,毛泽东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要“变中国为独立、自由和领土完整的国家”。这是在书面讲话中较早的表述。1937年5月3日,在题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的会议报告中,他再次提出党的总任务是“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统一的民主共和国而斗争”。1939年9月16日,在“和中央社、扫荡报、新民报三记者的谈话”中,他又强调:“中国确实需要统一,但是应该统一于抗战,统一于团结,统一于进步”。此时,他的中华一统思想的表述措词虽不一致,但已经从“独立、自由和领土完整的国家”向“统一的民主共和国”方面逐步完善。

2.确立阶段(1945--1949年)

1945年4月23日,黨的七大在延安开幕,毛泽东在开幕词中提到中国的两个前途,其中之一就是建设“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中国”。他号召全党为此而奋斗,同时强调“必须将分裂的中国变为统一的中国,这是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1948年11月,在纪念十月革命3l周年题为《全世界革命力量团结起来,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一文中,他向全世界宣布,中国共产党的任务就是“建立统一的民主的人民共和国”。1949年6月15日,他在《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上的讲话》中再次强调“统一全中国”,指明“独立、自由、和平、统一和强盛的道路”,“才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正确方向”。此阶段,毛泽东中华一统思想已经确立。

3.坚持阶段(1949—1976年)

1949年9月底,毛泽东在第一届政协“会议宣言”中指出:中央人民政府“将指挥人民解放军将革命战争进行到底,消灭残余敌军,解放全国领土,完成统一中国的伟大事业”。1951年10月,他在《三大运动的伟大胜利》一文中自豪地宣布:“我们的国家已实现了空前未有的统一。”1957年2月底,他在最高国务会议上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讲话时着重指出:“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胜利的基本保证。”

为了始终如一地坚持中华一统思想,不断巩固其伟大成果,党中央和毛泽东于1950年10月25日组织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对美作战,提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口号,获得了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1952年2月,又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新疆,参加边疆的开发和建设。1954年组建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为繁荣边疆、巩固国防、团结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1956年4月,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成立。1959年3月,人民解放军西藏部队奉命平息了西藏地方政府上层反动集团叛乱,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使西藏经民主改革,消灭了农奴制度,自治区政府得以成立。

与此同时,在党中央、毛泽东决策下,中国人民解放军在1962年10月以来的中印、中苏、中越边界自卫反击战中,为保卫祖国,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取得了保卫边疆的重大胜利。在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前提下,我国与相邻各国建立了睦邻友好关系,明确了国界,避免了争端,坚持并巩固了国家的统一,维护了民族团结。

毛泽东中华一统思想的形成、确立与坚持经历了整整40年的风风雨雨,中华一统在中国大地上的基本实现表明:毛泽东是中国历史上空前未有的代表无产阶级当家作主的人民领袖。

三、屈原、毛泽东中华一统思想得失简评

(一)屈原之失

屈原为楚国左徒,在楚怀王十至十四年间,辅佐怀王主持内政、外交。他的中华一统思想为什么没有实现呢?我们不妨例举屈原所赞颂的古代名臣与他作个比较,从而找到屈原失败的诸多原因。

1.无商汤之君。商汤为“三代之英”,是商朝的开国之君,为争得东方诸侯盟长,曾与夏王朝抗衡。他十分重视有德有能的人,任用了奴隶出身的伊尹为相。伊尹在辅佐汤王灭夏和巩固商王朝政权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使商汤执政后,不断开拓疆土,发展生产,促进了民族之间的进一步融合,推动了历史的进步。屈原所辅佐的楚怀王虽曾任用屈原为左徒,但未能做到用人不疑,反而偏信了靳尚等人的谗言,使屈原失去治国之权。屈原无圣明之君支持,统一7国的理想自然落空。

2.无管仲之友。齐僖公庶子姜小白曾在回国即位途中遭管仲半途拦截,且中箭倒下。当姜小白即位成为齐桓公时,鲁国将管仲囚送齐国,听侯齐桓公处决。齐桓公当时也想杀管仲报一箭之仇。与管仲从小长大的鲍叔牙冒死向齐桓公力荐管仲。齐桓公终于放下私仇,为争霸全局出发,任管仲为大夫。管仲对齐国政治、经济、军事实行改革,终于辅佐齐桓公征服了晋、楚、宋、郑诸国,成为春秋第一霸主。管仲与鲍叔牙的友誼使管仲死里逃生,还为齐桓公施展了振兴齐国的才华。屈原的“独立不迁”、“独清”、“独醒”,虽留下了一个千年传颂的美名,但却没有一个知心朋友为他在怀王面前冒死力荐其复出,这也可谓屈原生平中一大遗憾。

3.无散闳之谋。西伯被商纣王囚于羡里时,散宜生、闳夭、姜尚三人设巧计求天下美女进献纣王,终于赎回西伯,为文王伐商争取了宝贵机遇。屈原若在怀王自秦逃出,从间道走赵时,以计谋救回怀王,怀王定会如文王重用姜尚那样,重新起用屈原,然而屈原无救主之谋,再次失去实现美政理想的机遇。

屈原的美政理想虽未实现,但命运为他开启了诗赋之门。他怀着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情,用蘸满奇崛瑰丽的楚文化之神笔,写下了传诵千古的诗篇,成为后世文人崇拜的中华爱国诗赋之祖。

(二)毛泽东之得

毛泽东在1925年写下了《沁园春·长沙》,词中的“怅寥廊,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就用反诘的方式表达了决心改造中国,主中华大地之沉浮的豪情壮志。他面对军阀割据的旧中国,面对处于水深火热中的工农大众,面对帝国主义的野心,心中早就萌发出了中华一统的梦想。10年之后,他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一文中明确指出了“变中国为独立、自由和领土完整的国家”的这一伟大构想,并为此奋斗了终生。毛泽东成功实现中华一统的主要经验可以概括为如下“四得”:

1.得治党之权。1935年1月,遵义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第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指出了博古、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等人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推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组成了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3人军事指挥小组,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从此,他在党的发展、壮大、整顿和路线、方针、政策制定各方面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且将中国共产党治理成为了一个有纪律的,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武装的,善于采取批评与自我批评方法,且联系人民群众的伟大政党。

2.得强军之略。遵义会议后,毛泽东获得了红军的军事指挥权。他以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组织红军四渡赤水,成功摆脱了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取得了长征途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1936年12月,他为了总结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经验,写下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书,系统论述了中国革命战争战略方面的诸多问题。1938年5月以来,他又写作了《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等系统阐述其军事思想的重要著作,对指导抗日战争取得全面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他亲自指挥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最终取得了解放全中国战略决战的伟大胜利。

3.得感奋之心。毛泽东在执掌党和军队领导权前后,始终坚持依靠人民、组织人民、团结人民、解放人民的革命原则,这一原则促成了工农红军的缔造、发展和壮大,实现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迎来了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繁荣。毛泽东十分信赖和热爱人民,他说:“信任人民和人民打成一片,那就任何困难也能克服。”“军队必须爱护人民,不能损害人民利益。”他毕生强调党的干部要服务于人民,他说:“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我们一切工作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中国人民因为有了为人民谋幸福的毛泽东,因为有了视人民群众为真正英雄的毛泽东,他们倍受激励,感奋之心自然形成,因而纷纷汇集在毛泽东的旗帜之下,为中华一统,为人民的解放事业前赴后继,浴血奋战,从而打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红色江山。

4.得诚笃之友。毛泽东身边集聚了大批志同道合的诚实、真挚之友,党内有周恩来、朱德、彭德怀、叶剑英、任弼时、叶挺、陈毅、刘少奇、贺龙、刘伯承等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外则有李鼎铭、宋慶龄、李济深、张澜、沈钧儒等民主人士。1949年9月,新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出席662人,其中的民主党派、民主人士、少数民族代表、华侨代表、爱国人士中的绝大部分都是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的真诚朋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为共产党汇集了大批中华英才,这些英才因受到毛泽东的器重,他们在中国革命各个重要关头或不同战线都发挥了十分难得的作用。

四、屈原、毛泽东中华一统思想的基本点及其本质区别

中华一统思想的基本点是从国家、民族、人民利益出发,变分割的领地为统一的领土,将争斗的部落或民族融合成和谐整体,避免战乱,实现天下共主,从而达到天下大治。这一基本点从屈原到毛泽东都是相通的,因此它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共同追寻的梦想。由于社会发展历史阶段不同,中华一统思想必然会打下不同历史时代的烙印。

屈原时代正处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君王实行华夏一统,为的是拓展疆域,争夺霸主,建立封建君王的一统天下。由于统一的国家有利减少战乱,人民生活相对安定,因此也是黎民百姓的期盼。屈原统一7国的计划就包括了忠君、爱国、恤民等诸方面内涵,因此后世君王和百姓都十分敬重屈原。这种敬重一是因为他在端午节殉国之举惊天地泣鬼神;二是因为他用楚辞表达了对先王的忠诚,对美政的追求,对祖国的热爱,对人民的关切。然而究其本质,屈原中华一统思想因其历史原因,不可避免烙上封建统治阶级专政的印痕。

毛泽东所处的时代,是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无产阶级革命风起云涌的历史时期。毛泽东自组织新民学会始,就怀有“改造中国和世界”的理想。他的中华一统思想是建设一个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富强的人民共和国。他代表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而他毕生把自己及党的干部都看成是人民的勤务员,建国后,其国家、政府、军队、政协、人大、银行、法院等名称均冠有“人民”二字,因此,毛泽东的中华一统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一统,其本质是以无产阶级专政为国体的民主而统一的人民共和国。

综上所述,屈原的缺失正好与毛泽东的所得基本相对应,屈原如果遇到了圣明之君,他就有可能获得治国之权;屈原如果有管鲍之友,他就会得到挚友冒死直谏,使其重任左徒,坚持合纵抗秦;屈原如果有赴秦救主之谋略,楚怀王就会被屈原的计谋和忠诚所感动,主动起用屈原去实现美政。这与毛泽东的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使之当家作主,能感动中国人民一样,都是用救助、器重的行为激励对方,使对方为你所用,因此,毛泽东的“四得”正是他中华一统思想获得成功的法宝。

屈原、毛泽东的中华一统思想给予当代中国的启示如下:一是中华一统思想无论在过去或者将来,都是维护国家统一、人民团结、各民族融合、实现社会和谐稳定,营造太平盛世的基本保证;二是屈原和毛泽东的中华一统思想都因对祖国的热爱,对民生的关切,对和平的向往而被国家所肯定,被人民所期盼,因此它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追寻的共同梦想;三是巩固和坚持中华一统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的神圣使命。在习近平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指挥下,我们一定要高举毛泽东中华一统旗帜,保卫祖国的每一寸土地,最终完成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让中华一统的千年梦想在祖国的版图上完全实现。

猜你喜欢
怀王一统屈原
读东周列国志
《大清一统舆图·陕西全图》初探
梦见屈原
端午思屈原
钱人寿
楚怀王逻辑很混乱
如果历史是一群喵
屈原及其《离骚》(外三则)
《九章·思美人》新探
《大清一统志》西部西藏“阿里”四至与寺庙城邑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