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时期经济转型问题探讨之一

2016-06-12 04:36黄飞
中国市场 2016年20期
关键词:十三五服务业

黄飞

[摘要]“十三五”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历史时期。从经济转型升级的基本趋势看,我国已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加快经济的服务化进程是客观必要。到2020年能否从工业大国走向服务业大国,成为我国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历史任务和重大挑战。我们要把推进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转型、形成服务业主导的经济新格局作为制定“十三五”规划的基本目标。

[关键词]“十三五”;服务业;转型与融合

1中国走向服务业大国的历史大趋势

从经济增长的一般规律看,随着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服务业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领域”。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逐步取代附加值相对较低的传统工业,不仅是一个经济体由工业化中后期走向工业化后期的客观趋势,也是一个经济体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迈向高收入国家的必由之路。2015—2020年是我国从工业化中后期走向工业化后期的关键时期。在未来五年,我国能否牢牢把握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趋势,从工业大国走向服务业大国,既关系到短期的经济增长,也将对中长期的公平可持续的发展产生决定性影响。

1.1工业转型升级的大趋势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

对13.6亿人的大国来说,实现“中国智造”,是工业转型升级的一个总目标。在新的发展阶段,如果我国仍是世界工厂,还是以一般性的制造加工为主,即使经济总量做大了,也仅仅是一个经济大国,而不是经济强国。这就要求在“十三五”抓住转型升级的窗口,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动工业的转型升级。

从现实情况看,我国在“十三五”期间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突出矛盾是现代服务业占比低,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的比重太低。这是制约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因素。发达国家有两个70%值得关注:一是服务业占比在70%左右;二是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达到70%左右。相比之下,2014年,我国服务业占比只有48.2%,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的比重就更低。为此,“十三五”实现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是加快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通过工业与服务业的深度融合,推动制造业的全球化、信息化、服务化进程。

1.2城镇化转型升级的大趋势从规模城镇化走向人口城镇化

城镇化仍是我国发展的最大红利,目前我国正处在由工业化中后期走向工业化后期“爬坡过坎”的时期,“十三五”末期名义城镇化率至少要达到60%以上。但2014年名义城镇化率仅有54.8%,估计“十三五”期间名义城镇化率仍会以年均至少1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一方面,从人口城镇化角度看,2013年我国人口城镇化率仅为36%,与2012年世界人口城镇化率的平均水平(52%)仍有较大差距。这表明,我国人口城镇化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另一方面,“十三五”新型城镇化蕴藏着巨大的内需潜力。我国已经将扩大内需、拉动消费作为发展的突出优势。我国新型城镇化将成为释放巨大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重要载体,承担着扩大内需的重大历史使命。“十三五”应当加快推进人口城镇化进程。重点是:让“农民工”退出历史,基本实现农民工市民化;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让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成为历史;以公共资源配置均等化为重点,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新格局。这就要求至少要实现“三个统一”: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城乡统一的人口政策。力争到2020年在打破城乡二元制度、实现城乡一体化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使得消费结构转型升级的大趋势从物质型消费走向服务型消费。

22020:形成服务业主导的经济结构

总的来看,到2020年我国基本形成服务业主导经济格局的客观基础正在形成。“十三五”应因势利导、顺势而为。牢牢把握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趋势,加快推动以服务业为主导的转型,不仅会实现7%左右的中高速增长奠定坚实基础,还会为我国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跨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创造有利条件;如果不能科学谋划并实施好2015—2020年这个“中期”,仍然坚持工业主导、投资主导的传统经济发展方式,不仅会失去转型与改革的主动权,还会进一步加剧投资消费失衡、地方债、产能过剩等系统性矛盾和风险,对我国中长期发展带来重大隐患。对此,我们应当有客观、科学、清醒的估计。建议“十三五”规划中要把服务业发展作为约束性指标,

从近几年服务业发展情况看,“十三五”服务业年均增速保持在1.5个百分点左右是有可能的。预计2015年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将会超过50%,服务业就业占比将达到40%~45%,这是一个重要标志;到2020年,服务业占比有可能达到55%以上,基本形成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格局,服务业将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引领域”。

2.1服务业实现两位数增长

从统计数据看,扣除价格因素后,2001—2013年我国服务业年均实际增速达到10.6%。初步测算表明,未来几年服务业仍有可能保持年均实际增速10%左右的增长,这将为2020年服务业占比达到55%以上奠定重要基础。

2.2服务业规模有望实现倍增

2008—2014年,在国际国内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的背景下,我国服务业增加值依然保持快速增长,从13.1万亿元提高到30.7万亿元,扩大了2.3倍,在规模上实现倍增。“十三五”期间如果服务业发展仍保持这个速度,或者略低一点,即年均增速达到8%~9%,估计到2020年服务业的规模将达到47.3万亿~51.1万亿元。如果“十三五”能够进一步创新支持服务业发展的体制和政策,服务业发展有望取得新突破,实现服务业规模的再倍增完全有可能。

2.3服务贸易占比达到20%

入世以来,我国服务贸易规模迅速扩大。服务贸易总额从2001年的719亿美元扩大到2014年的5396.4亿美元,增长了6.5倍。2014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6043.4亿美元,同比增长12.6%。但我国还不是一个服务贸易强国。比如,2013年美国服务贸易额为11323.1亿美元,是我国的2.1倍;2013年全球服务贸易占全球贸易比重达到20%,而我国服务贸易占贸易总额比重仅为11.5%,低于全球平均水平8.5个百分点。

“十三五”是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时期,基本思路是以“一带一路”发展新机遇,逐步扩大服务贸易比重;另外加快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尤其是以生产性服务业“走出去”为重点推动制造业全球化布局,初步形成中国制造的全球产业链。

要实现这两大目标,需要把握服务业市场开放的主动权,服务贸易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如果服务贸易继续保持10%左右的速度增长,服务贸易总额到2020年有可能达到1万亿美元以上,占外贸总额比重将达到20%。

当前,在增长、转型和改革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十三五”期间全面深化改革的时间、空间的约束性明显增强。与以往36年的改革相比,其全面性、深刻性、复杂性前所未有:它不仅是经济增长新常态的形成过程,还伴随着经济结构新常态、制度创新新常态、利益结构新常态、绿色发展新常态的形成;不仅涉及经济领域的改革,还涉及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全方位领域的改革;不仅涉及增量利益的合理分配,还涉及存量利益格局的调整。到2020基本实现由工业大国向服务业大国的转型,既要客观把握改革的历史定位和历史使命,更要突出改革的历史自觉和强化历史信心,把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战略部署落到实处。这个思路需要贯穿到“十三五”规划制定和实施的全过程。

参考文献:

[1]迟福林.城镇化要走公平可持续新路[N].人民日报,2013-01-23.

[2]迟福林.中国面临走向服务业大国的历史节点[N].经济参考报,2015-02-16.

[3]迟福林.走向服务业大国的转型与改革——2020年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趋势[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

[4]郭姣姣.经济转型视角下体验经济模式研究[J].中国市场,2015(47).

猜你喜欢
十三五服务业
做好服务业 做强鱼文化
健康服务业:更多关注这个板块
2014上海民营服务业50强
中介服务业
服务业集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