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无线电传感器网络CSMA协议中主用户和次用户的性能分析

2016-06-13 10:44刘莹郑黎黎远松
电信科学 2016年4期
关键词:队列时延信道

刘莹,郑黎,黎远松

(1.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电气信息工程系,四川 德阳 618000;2.四川理工学院计算机学院,四川 自贡 643000)

认知无线电传感器网络CSMA协议中主用户和次用户的性能分析

刘莹1,郑黎1,黎远松2

(1.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电气信息工程系,四川 德阳 618000;2.四川理工学院计算机学院,四川 自贡 643000)

针对认知无线电传感器网络(CRSN)中物理 层特性高度可变带来的性能不确定性,在 CRSN 中 定义了两种基础性能指标(带宽和时延),并分析了基于载波侦听多路访问(CSMA)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的性能。 首先,在给定的主用户(PU)业务模型 下 利用 CSMA 算 法 估 计单个次 级 用户(SU)的 潜 在带宽;然后,推导在 不 同业务信道同时传输多个 SU 的聚合带宽;最后,利用优先级队列模型 M/G/C 估计介质访问中的时延。 性能分析表明,通过使用分布式信道协作结合 CSMA 的并发传输,聚合带宽可增加 5 倍,利用不同业务信道同时 传输明显降低了分组时延。

认知无线电;传感器网络;带宽估计;时延估计;主用户;次用户

1 引言

CRSN (cognitive radio sensor network)[1]是 认 知 无 线 电与 传 感 器 网 络 的 结 合 , 相 比 无 线 传 感 器 网 络 (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CRSN 不 仅 可 以 提 高 网 络 资 源 的 利用效率,提供无线电通信兼容性和自适应于无线网络资源的动态变化,更能适应复杂电磁环境下通信资源和通信手段的限制与反限制、攻击与保护等。因此,CRSN 已得到各界的关注。

由于 CRSN 缺乏专用频段,总 是 可 以动态感 知 频谱的访问,因此必须阻止次级用户以确保较好的网络性能。由于连续变化的物理层特性和叠置协议的性能依赖带宽和时 延[2],因 此 估 计 认 知 无 线 电 用 户 的 性 能 具 有 重 要 的 意 义 。若传输或路由层的流准入控制允许带宽自发增加的流,服务 质 量 (quality of service,QoS)可 能 会 急 剧 恶 化 ,因 此 提 供SU 吞吐量和时延的估计是不可或缺的,使其长时间维持通信 协 议 的 性 能[3],并 逐 渐 减 轻 动 态 频 谱 访 问 的 缺 陷 。

本 文 在 给 定 主 用 户 (primary user,PU)业 务 模 型 下 的 带宽和时延指标方面执行了次级用户(secondary user,SU)的性能分析,并研究其与各种因素的关系。采用了基于载波侦听多 路 访 问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SMA)的 介 质 访 问 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协议,使用专用控制信道来协商 SU 发送方与接收方之间的业务信道利用情况。SU 可利用认知无线电同时访问公共干扰区域中不同的业务信道,得到两种性能指标。其中,PU 属 于一个高优先级 队列,而SU 组成一个低优先级队列,通过服务器或信道服务队列,即仅当队列中 PU 数目少于信道数目时,服务低优先级队列。尽管 SU 的 带宽有 限 ,通 过将 分 布 式 协 作 并 入 CSMA 方 案 ,SU 可 以并发传输,聚合吞吐量可增加 5 倍,时延显著降低。

许 多 参 考 文 献 对 时 延[4]和 吞 吐 量[5]估 计 方 面 的 性 能 进行了分析,但很少关注通过公共控制信道运行的认知无线电 性 能 分 析[6]。例 如 ,参 考 文 献 [7]将 PU 和 SU 建 模 为 优 先级队列,给 定 PU 最高 优先 级,并提 出 了 基 于 CSMA 的自组 织 网 络 介 质 访 问 控 制 协 议 性 能 的 分 析 方 案[8],但 该 方 案没有在 CRSN 中结合动态信道访问。参考文献[9]提出了一种 包 含 一 个 主 用 户 和 多 个 次 级 用 户 的 M/G/1 系 统 ,在 以 业务和信道条件为函数的时间段内分析单信道或服务器上的时延和吞吐量,基于该分析,次级终端可视作时延终端,利 用 放 大 和 转 发 时 分 多 址 (time division multiple address,TDMA)协议辅助主通信,该分析不能应用于节点易受许多PU 干扰的 CRSN,且 TDMA 很难在 CRSN 中实现 。参考文献 [10]研 究 了 SU 的 数 据 分 组 时 延 ,分 析 了 比 SU 优 先 级 更高 的 队 列 。参 考 文 献[11]通 过 频 谱 感 知 和 重 传 进 行 性 能 分析,利用随机网络演算在各种重传方案下分析主用户和次级用户的性能分布边界,然后基于随机网络演算进行性能分析,获得了积存和时延边界的表达式。这些研究基于任意给定时间仅服务单一队列的现象,忽略了公共干扰区域中 同 时 访 问 多 信 道 的 潜 力 。参 考 文 献[12]使 用 流 队 列 理 论研究了 SU 的时延,分 析了 SU 的稳定状 态 队 列长度 及 基于 SU 的两个认知无线电接口,但由于节点的大小和成本问题,无法应用于 CRSN。

在次级用户吞吐量分析性能方面,一些介质访问控制算法按照它们的设计方法分析吞吐量。例如,参考文献[13]通过一个活跃用户限制带宽,且同时实现多空闲信道的可用性,以获得认知无线电用户的潜在带宽。基于功率和速率 自 适 应 CSMA 的 协 议[14]分 析 了 潜 在 带 宽 ,可 同 时 与 PU通信,然而信道同时访问的探索不能用于聚合带宽。参考文 献 [15]分 析 了 SU 性 能 ,将 信 道 建 模 为 抢 占 式 队 列 服 务器,允许 PU 从 SU 抢占信道,但只研究了 时延,未 研究 带宽。基于上述分析,现有的方案不能以更严格的方式提供SU 性能分析,无法促进高层协议的运行。因此,本文在带宽和时延方面执行了次级用户的性能分析。

2 系统建模

本节描述了用于分析性能的认知无线电网络的基本假设,与 SU 不同,PU 是频谱的多特权 用户。 SU 节点动态感知频 谱 信道,并将频 谱 信 道切换 至 与 PU 通 信的空 闲 信道。SU 节点使用一个专门的公共控制信道协商潜在控制信道的利用情况,诱导公共控制信道的竞争,从而协调数据 信 道 。这 点 与 IEEE 820.11 MAC 中 数 据 通 信 共 享 介 质 不同,否则 SU 将不知道它们邻居利用当前信道的情况。

2.1 网络模型

假设传输半径为 r m 的网络中部署了 N 个 SU,在 A m2区域内,由 N/A 获 得节点密度 ρ,且 节 点 配 备 有 1 个 单 一 的 接口组件,按机会切换访问C个业务信道和1个公共控制信道,除了 SU,还有 M 个 PU,如图 1 所示。 可认为认知无线电网 络均匀 ,其 活 跃 度 呈 指 数 分 布 ,on 状 态 持 续 τons,off状 态持 续 τoffs,平 均 到 达 率 为 λp。因 为 每 个 PU 独 立 到 达 ,每 次 转换 遵 循 泊 松 分 布 ,因 此 ,on 和 off周 期 呈 指 数 分 布[16]。 本 文 还假 设 PU 的 信 道 不 饱 和 ,使 得 Mτon<C(τon+τoff)。

图1 认知无线电网络中的集中协作频谱检测

令 SU 为到达率为 λs的泊松分布,假设 SU 的传输方 式为非抢占式,由于无线收发器不能同时发送和接收,即 SU在释放信道之前完成传输。因此,可能会对 PU 产生干扰或延迟 PU 的 传 输 。可 以 通 过 合 适 的 SU 传 输 功 率 进 行 控 制[8]。

2.2 基于 CSMA 的 MAC 协议

假设 SU 用 CSMA 进 行 介 质访问 ,并 用 于评 估 CRSN中 MAC 地 址 的 性 能 。 基 于 CSMA 的 MAC 协 议 是 IEEE 802.11 MAC 的 自 定 义 版 本 , 该 MAC 用 于 解 决 SU 之 间 业务协商的公共控制信道上的竞争。节点试图发送一个数据分组,首先在信道列表中选择一个空闲信道,并初始化其频谱感知过程。找到空闲信道后,停止感知并将结果报告给介质访问算法。假设平均感知周期为,用于寻找空闲信 道[7]。MAC 算 法 如 下 所 示 :

· 传输数据的节点 ni在物理层初始化频谱感知算法,并确定在较低噪声或较高空闲率时C个信道之间最适合的业务信道;

· 转向公共控制信道并感知载波,若载波忙则运行指数退避算法,等待随机退避周期;

· 若 ni找到空闲信道,则等待分布式帧间间隔周期,并发送包含空闲信道 hi的业务信道请求信标;

· 节点 nj接 收 C-RTS 信 标 ,并在空 闲信 道 列 表 中 寻找可用的 hi或进行频谱感知,确定其状态,这可能花费

· 若 nj找 不 到 空 闲 信 道 hi,则 报 告 自 己 优 选 的 信 道 hj;

· hj等 待 短 帧 间 间 隔 (SIFS)或后 ,每 当 最 大 值 是max(SIFS)时 ,发 送 CCTS 信 标 到 ni,以 获 知 信 道 hi的 可 用 性 并 转 向 hi;

· 当 hi接 收 到 CCTS 并 找 到 通 知 的 信 道 hi时 ,若 hi=hj,则转向 hi,否则为 hj初始化频谱感知并重复该过程;

· 两 个 节 点 均 转 向 协 商 的 业 务 信 道 hi,由 ni进 行 数 据传输 ,若感知 到信号空闲,ni等待 DIFS 周 期并发送Tf周 期 的 data 帧 ;否 则 转 向 公 共 控 制 信 道 ,在 另 一信道重复该过程;

· nj接 收 帧 ,等 待 SIFS 周 期 ,发 送 D-ACK 消 息 ,转 向公共信道;

· 任意 接近 ni的节点监听 C-RTS,不利用请求信标中学 习 到 的 信 道 hi,类 似 地 监 听 C-CTS 的 节 点 , 在 它们 的 下 一 帧 传 输 中 不 访 问 信 道 hj。

因此,一对 SU 通过公共控制信道协商业务信道后,切换到允许其他竞争者初始化协商的业务信道,并在业务信道上参与传输。因此,允许 SU 同时访问空闲信道,使它们有机会增加聚合带宽。

3 基于 CSMA 的 MAC 协议性能分析方案

本文侧重于 研究 CRSN 中的 带宽和 时 延 ,并 利用基于CSMA 的 MAC 协议分析 其 性 能。对 于 带 宽估计,推 导 PU业务模型可实 现的带宽与 SU 密度以外 PU 密 度 之间的关系,运用优先级队列分析介质访问中的时延,分配给 PU的优先级更高,并将其分配到更高优先级的队列。

3.1 带宽分析

基于第 2.2 节描 述 的 CSMA 算法 执 行 带宽估计 ,首 先评估单个 SU 的潜在带宽,然后推导在不同业务信道同时传输多个 SU 的聚合带宽,给定 PU 业 务模 型 ,处 于占用状态信道的概率为:

随着 PU 总数的增加,活跃状态的概率依次增加。活跃状态的概率随着信道数目的增加而减少,因此有:

类 似 地 ,处 于 空 闲 状 态 的 信 道 的 概 率 为 Poff=1-Pon。令 T为 SU 发送最大帧时的传输周期。

SU 初始化传输时有两种情况:

(1)PU 不活跃且判断接收到的信号时没有误报,则在真实检测到的空闲信道上可达到的数据速率为:

其中,Pf表示虚警率表示发生在公共控制信道上,发 送 器和 接 收 器 之 间 除 了 CSMA 开 销 之 外 协 商 业 务 的平均 时 间 开 销 ,且 PU 可 在 T 周 期 内 任 意 时 刻 到 达 ,因 此 ,产生的干扰在概率下 逐 渐 收 敛 于 (1-Poff)T ,其中,θ1是缩放因子。

(2)PU 活跃,但由于频谱感 知 误 差,SU 并 未 检测到。错 误 感 知 空 闲 信 道 期 间 实 现 的 数 据 传 输 速 率 Rf(t)为 :

Pf表示检测率,整个帧周期内 PU 保持活跃的概率为

因此,t时刻任 意信道上可实现的数据传输速率 R(t)为 :

可 实 现 的 总 速 率 为 Rs(t)和 Rf(t)的 总 和 。

接 着 计 算 业 务 信 道 协 商 及 CSMA MAC 中 执 行 传 输 需要的平均时间开销,给定节点密度,彼此冲突范围内节点数 Nc在 传 输 范 围 r 内 为 ρ×πr2。因 此 ,CSMA 技 术 中 Nc个竞 争 节 点 第 k 次 成 功 传 输 的 概 率 ps(k)为[11]:

其中,Q 表示假设介质不可用之前允许的最大重传次数,δ表示竞争时隙长度,因此,公共控制信道的平均协商时延为:

其 中 ,Trts和 Tcts分 别 为 RTS 和 CTS 帧 时 延 , 表 示 SU在协商数据信道上开始数据传输之前平均花费

3.2 时延分析

通过优先级队列系统分析 CRSN 中的时 延 ,在 这 个系统 里 , 为 PU 设 置 高 优 先 级 队 列 (high priority queue,HPQ),为 SU 设 置 低 优 先 级 队 列 (low priority queue,LPQ)。假设系统中服务器的数目为可能信道的数目,使得任意服务器可服务任意队列。图 2 表示用于建模 CRSN 的优先级队 列系统,数据 分 组 的等待时 间 包 括 3 部 分 :队 列 中 等待控制信道访问花费的时间 Tq、采集和协商数据业务信道的信道竞争时间 Tn和业务信道上的平均服务时间 (传输时间)Td。对于 HPQ 和 LPQ,根 据 先 进 先 服 务 (first coming first service,FCFS)原则服务数据分组,但仅当 HPQ 中没有数据分组时,LPQ 的数据分组开始传输。已知数据分组依据泊松分布到达,且 CSMA MAC 中数 据分组 的服 务时间 呈指 数形式 ,本文利用 M/G/C 系统分析 CRSN 中出现的时延,其中,C是竞争无线电中允许同时传输的服务器(信道)总数。

图2 用于时延分 析 的 CRSN 优先级队列模型

PU 活 跃 期 间 (即 Ton),SU 不 可 能 获 得 任 何 传 输 机 会 ,除非 PU 信号弱或错误 检测 概 率高。因 此 ,由 于 C 个信 道上 M 个 PU 的 非 空 HPQ,SU 的 等 待 时 间 为 τon×Pon, 假 设PU 的 服 务 时 间 Ta为 on 周 期 内 扣 除 SU 错 误 检 测 概 率 的比 例 ,即 τon(1-pm),因 为 PU 必 须 等 待 SU 帧 传 输 Tf完 成 ,HPQ 中 PU 的等待时间为:

其 中 ,ρp=Taλp/C,表 示 PU 信 道 利 用 系 数 ,即 Ta=ρpC/λp,代入式(12)可改写为:

对于 SU,到达数据分组的等待时间不仅依赖 HPQ 和LPQ 中到达的数据分组,且依赖主用户上到达的子序列,因此,计算中必须包括这个时延,所以 SU 的低优先级 队列的等待时间为:

简化为:

其 中 ,ρs=Tdλs是 SU 的 信 道 利 用 率 , 若 假 设 每 对 竞 争 SU 有足够信道数目可用,即,则取所以,当在公共控制信道上协商后 SU 同时在不同信道发 送不同数据时,可获得 SU 在 C 个可能服 务 器或信道 上 传 输的时延,因此,式(17)可改写为:

因此,由 式 (18)获 得 的 SU 的 数 据 分 组 时 延 依 赖 PU利用的业务信道以及访问业务信道的控制信道协商周期,具体见表 1。

表1 模型中的变量及定义

4 性能分析

PU 业务模型的各种参数值见表 2。均匀部署 SU,节点密度随节点传输范围变化而变化,且 PU 随机出现在网络中的不同点,在随机选择的信道上活跃。 SU 连续搜索信道可用性并在 MAC帧传输前保持更新信道列表。本文的贡献在于 MAC 协议的性能分析而 不是 MAC 协议的设计,所有实验分析均在 MATLAB 环境中执行。

表2 参数设置

4.1 单节点带宽

在 PU 的 各 种 空 闲 周 期 τoff和 工 作 周 期 τon值 下 改 变 数据帧周期 Tf可以获得单个 SU 带 宽,如 图 3 所示,其 中 ,τon=(1-τoff)s,M=20,C=20,Nc=15。从 图 3 中 可 以 看 出 ,刚 开始 SU 的 带 宽 随 着 Tf的 增 加 而 增 加 ,约 100 ms 处 达 到 最大 值 ,之 后 随 着 Tf继 续 增 加 而 降 低 ,减 少 趋 势 依 赖 τoff值 的大 小 。τoff=0.8 时 ,降 低 幅 度 最 大 ,约 22% 。但 在 τoff=0.2 时 可忽略,这是 由于 SU 传输过程中遇到来自 PU 的干扰,因此Tf增加也不影响带宽。假设 SU 节点通过监听公共控制信道获知业务信道的利用情况。在较长帧周期的情况下,业务信道上的传输更容易遇到冲突和干扰,因为新 SU 很有可能不监听控制 信道上的 CSMA 消息,故本文没有在业务信道上采用 CSMA。

图3 SU 的单个节点带宽

类似地,通过改 变 虚 警 概 率 Pf,各 种 PU 传 输 周 期 值τon的 带 宽 如 图 4 所 示 ,其 中 ,0.2≤τon≤0.8,且 τoff=1-τon。从图 4中可以看出,虚警概率的增加导致带宽变化明显。当τon=0.8 s,Pf=0.1 时 带 宽 接 近 0,但 当 τon=0.2 s 时 ,带 宽 明 显变高。PU 的活动周期或虚警概率越高,带宽越低。因此,为了保证较高的带宽,需要 保 证 较短的 PU 活 跃 周 期和较低的虚警概率。

图4 PU的单个节点带宽

改 变 空 闲 周 期 τoff可 以 获 得 公 共 冲 突 范 围 内 的 聚 合 带宽 ,如 图 5 所 示 ,其 中 ,M=20,C=20,Nc=15,Tf=50 ms。τon=1 s时 ,聚 合 带 宽 随 τoff的 增 加 而 线 性 增 加 ,但 τon=0.25 s 时 ,呈指数增加。获得 的 聚 合带宽是 单 个 SU 带 宽 的 5 倍 ,因此通 过 在 控 制 信 道 上 使 用 CSMA MAC 协 商 信 道 允 许 多 个SU 同时传输,可有效利用频谱。

图5 改 变 τoff后 SU 的 聚 合 带 宽

帧 持 续 时 间 也 影 响 可 实 现 的 带 宽 以 及 Ton和 Toff,图 6所示为通过改变 SU 密度获得的在 各种 Tf值 处的聚合带宽 ,其 中 ,τoff=0.5 s,τon=0.5 s,M=20,C=20。从 图 6 可 看 出 ,随着 SU 数目 的 增 加,由于感知 和 利用到的 传 输 机会的数目的增加,聚合带宽显著增加。但 40 个用户 趋势变平滑,因为频谱可用性变为瓶颈,而且在较大的数据帧周期 Tf内 实 现 的 带 宽 更 大 ,Tf增 加 4 倍 ,即 从 10 ms 到 40 ms,带宽约增加 2 倍。对于更大的 Tf值,该增加不能持续,如图 3所示。因此,利用认知无线电动态切换至不同信道的能力,可显著提高聚合带宽。

图6 改变帧周期时SU的聚合带宽

4.2 多信道访问中的时延

为了评估认知无线电访问多个信道的潜力,针对给定数目的信道在各种业务场景下执行了仿真实验。

(1)保 持 PU 数目不变,在 PU 的不同活跃周期下改变SU 的到达率

记 录 时 延 情 况 ,如 图 7 所 示 。其 中 ,τoff=0.5 s,τon=0.5 s,M=20,C=20。当 τon=0.15 s 和 τon=0.30 s 时 ,在 较 低 PU 活跃度下,SU 的所有可用信道均得到充分利用,使得 SU 帧周 期具 有 非常小的 时 延,这是由于 SU 公共控 制 信道协商后 ,在低 PU 活跃度 下 同 时利用 了 各 种可用控 制 信道。反之 ,参 考 文 献 [14]中 的 时 延 开 始 呈 线 性 增 加 ,甚 至 在 低 PU活 跃度下,随着 SU 数目的增加 ,并 不适用于 CRSN。尽管本 文方 法 刚开始时 延 随着 SU 数 目的增加 呈 指数增加 ,却只 发 生 在 较 高 PU 活 跃 度 处 ,即 τon=0.6 s。因 此 ,能 够 以 较低的时延同时访问多个信道,证明了 CRSN 良好的性能。

图7 改变 LPQ 中 SU 到 达 率 时 SU 的数据分组时 延

(2)在 各 种 SU 帧 周 期 下通过 改 变 PU 的数目分 析 SU的时延

在较低帧周 期 处,服务率较 高 ,导 致 LPQ 中 队列等待时 间 较 短 ,如 图 8 所 示 , 其 中 ,τoff=0.5 s,τon=0.5 s,Nc=10,C=20。对 于 Tf=10 ms 和 Tf=20 ms,观 察 到 的 平 均 数 据 分 组时延接近较低 PU 到 达率时的帧 周期,随着 PU 数 目 的 增加 ,时 延 增 加 到 100 ms。但 对 于 较 大 的 帧 周 期 ,该 增 加 有多 个 数 量 级 ,当 Tf=40 ms 时 呈 指 数 形 式 增 加 。因 此 ,为 了获得较小时延,应保持较小的 SU 帧周期,从而 改善 LPQ的服务率。

图8 改变LPQ中PU数目时的数据分组时延

此外,通过 改变 PU 的活跃 周期分 析了 PU 活跃度 对SU 数 据 分 组 时 延 的 影 响 ,如 图 9 所 示 ,其 中 ,τon=0.5 s,M=20,C=20,Nc=10。观 察 到 的 趋 势 与 图 8 的 趋 势 类 似 ,其中,在较高活跃周期处,时延呈指数增加,因为它超过50% 的 时 间 间 隔 ,但 是 ,若 帧 周 期 较 小 ,Tf≤20 ms,则 时延 低 至 200 ms,但 吞 吐 量 降 低 了 。因 此 ,在 各 种 PU 业 务场景下估计 SU 数据分组时 延,通过 改变 SU 帧 周期可 以进行控制。

图9 改变PU 活跃周期时SU的数据分组时延

5 结束语

本 文 在 给 定 的 PU 业 务 模 型 下 为 SU 制 定 了 性 能 指标:带宽和时延,研究了其与动态变化的各种参数的关系。基于 MAC 协议,利用专用控制信道协商 SU 的发送方与接收方之间的业务信道利用情况。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分布式信道协作结合 CSMA 的并发传输,聚合带宽增加了 5倍,且 在 较 高 PU 活跃度 下 ,SU 到数 据 分 组 的 时 延 非 常 低,通过改变各种网络参数:帧周期、SU 数目和 PU 活跃度,数据分组时延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通过 在 CRSN 中 同时利用不 同的可 用信 道研究 了 认知无线电的性能,未来会将其应用于其他带有 QoS 指标或对应用程序有特定需求的新领域。

[1] 刘 利 洋. 认 知 无 线 电 传 感 器 网 络 的 协 作 频 谱 感 知 方 法 [D].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4. LIU L Y.A cooperative spectrum sensing method in cognitive radio sensor network[D].Beijing: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2014.

[2] 谢 树 京,沈 连 丰. 认 知 无 线 电 网 络 中 基 于 D-S 证 据 理 论 的 合作 频 谱 感 知 方 法 [J]. 电 信 科 学 ,2013,29(8):114-118. XIE S J,SHEN L F.A cooperative spectrum sensing method based on D-S evidence theory in cognitive radio network [J]. Telecommunications Science,2013,29(8):114-118.

[3] ZHENG L,TAN C W.Cognitive radio network duality and algorithms for utility maximization[J].IEEE Journal on Selected Areas in Communications,2013,31(31):500-513.

[4] 刘 权,赵 光 胜 ,王 晓 东 ,等. 认 知 无 线 电 网 络 信 道 交 汇 研 究 综述 [J]. 软 件 学 报 ,2014,25(3):606-630. LIU Q,ZHAO G S,WANG X D,et al.The review of channel intersection research in cognitive radio network [J].Journal of Software,2014,25(3):606-630.

[5] WANG X,GAO Z,FANG Y,et al.A signal modulation type recognition method based on kernel PCA and random forest in cognitivenetwork [J].IntelligentComputing Methodologies,2014,27(14):522-528.

[6] STOTAS S, NALLANATHAN A. Overcoming the sensing-throughput tradeoff in cognitive radio networks [C]//2010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munications (ICC),May 23-27,2010,Cape Town,South Africa.New Jersey:IEEE Press,2010:1-5.

[7] 刘 超,张 顺 颐. 基 于 遗 传 算 法 的 认 知 无 线 电 网 络 共 同 信 道 和功率最优分配[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2(6):74-79. LIU C,ZHANG S Y.The optimal allocation of common channel and power based on generation algorithm for cognitive radio network [J].JournalofNanjing University of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Natural Science,2013,32(6):74-79.

[8]SHI Z,BEARD C,MITCHELL K.Analytical models for understanding space,backoff,and flow correlation in CSMA wireless networks [J].Wireless Networks, 2013, 19 (3):393-409.

[9] 郑 仕 链 ,杨 小 牛. 认 知 无 线 电 频 谱 切 换 目 标 信 道 访 问 机 制 [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2,34(9):2213-2217. ZHENG S L,YANG X N.Spectral switch target channel access mechanism of cognitive radio [J].Journal of 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2012,34(9):2213-2217.

[10]王钦辉,叶保留,田宇,等.认知无线电网络中频谱分配算法[J].电子学报,2012,40(1):147-154. WANG Q H,YE B L,TIAN Y,et al.A spectrum allocation algorithm in cognitive radio network[J].Acta Electronica Sinica,2012,40(1):147-154.

[11]BICEN A O,GUNGOR V C,AKAN O B.Delay-sensitive and multimedia communication in cognitive radio sensor networks[J]. Ad Hoc Networks,2012,10(5):816-830.

[12]陈建白,郑宝玉,褚 御 芝,等. 认知 无 线网 络 中次 用户 的 一种协 作 传 输 策 略 [J]. 信 号 处 理 ,2013,28(10):1432-1438. CHEN J B,ZHENG B Y,ZHU Y Z,et al.A collaborative transmission strategy ofsecondary userin cognitive radio network[J].Signal Processing,2013,28(10):1432-1438.

[13]DE DOMENICO A,STRINATI E C,BENEDETTO M D.A survey on MAC strategies for cognitive radio networks [J].IEEE Communications Surveys&Tutorials,2012,14(1):21-44.

[14]EL-SHERIF A A,SADEK A K,LIU K J R.Opportunistic multiple access for cognitive radio networks[J].IEEE Journal on Selected Areas in Communications,2011,29(4):704-715.

[15]CHANG C Y,HUNG L L,CHANG C T,et al.A cognitive radio MAC protocol for exploiting bandwidth utilization in wireless networks [C]/9th International IEE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nd Mobile Computing Conference (IWCMC),July 1-5,2013,Sardinia,Italy.New Jersey:IEEE Press,2013:1774-1779.

[16]胡 静 ,沈 连 丰 ,宋 铁 成. 基 于 QoS 的 认 知 无 线 电 网 络 MAC协 议 [J]. 东 南 大 学 学 报 :英 文 版 ,2013,28(4):375-379. HU J,SHEN L F,SONG T C.The MAC protocols based on QoS in cognitive wireless networks [J].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the English Version,2013,28(4):375-379.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primary user and secondary user based on CSMA protocol in CRSN

LIU Ying1,ZHENG Li1,LI Yuansong2
1.Department of Electrical Information Engineering,Sichuan Engineering Technical College,Deyang 618000,China 2.School of Computing,Sich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Zigong 643000,China

For the problem of uncertainty owing to the highly variable physical layer characteristics in cognitive radio sensor networks (CRSN),two fundamental performance metrics (bandwidth and delay)were formulated and the performance of medium access control protocol based on CSMA was analyzed.Firstly,CSMA algorithm was used to estimate potential bandwidth of secondary user under the given PU traffic model.Then,aggregated bandwidth of multiple SU simultaneous transmitting within different business channels was derived.Finally,the priority queue model M/G/C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delay of MAC.Performance analysis shows that dedicating a common control channel for SU enhances their aggregated bandwidth approximately five times and the packet delay reduces significantly through the possibility of concurrent transmissions on different traffic channels.

cognitive radio,sensor network,bandwidth estimation,delay estimation,primary user,secondary user

s:Fund of Key Laboratories of Universities in Sichuan Province (No.2014WZY05),Plan Fund of Wisdom Tourism Research Base in Sichuan Province (No.ZHY15-01)

TP393

:A

10.11959/j.issn.1000-0801.2016093

刘莹(1981-),女,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电气信息工程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无线电网络、WSN 等。

郑黎(1981-),男,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电气信息工程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无线网络、信息安全等。

黎远松(1970-),男,四川理工学院计算机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无线网络、物联网等。

2016-01-07;

2016-03-08

四 川 省 高 校 重 点 实 验 室 基 金 资 助 项 目 (No.2014WZY05); 四 川 省 智 慧 旅 游 研 究 基 地 规 划 基 金 资 助 项 目 (No.ZHY15-01)

猜你喜欢
队列时延信道
5G承载网部署满足uRLLC业务时延要求的研究
队列里的小秘密
基于多队列切换的SDN拥塞控制*
基于GCC-nearest时延估计的室内声源定位
在队列里
丰田加速驶入自动驾驶队列
FRFT在水声信道时延频移联合估计中的应用
简化的基于时延线性拟合的宽带测向算法
基于导频的OFDM信道估计技术
一种基于GPU的数字信道化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