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016-06-16 16:30谢长妹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0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初中数学学生

谢长妹

【摘要】在素质教育越来越普及的今天,数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初中教育体系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初中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激发和培养,是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更要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实践等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因此,探讨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是新课程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关键词】初中数学 思维能力 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094-01

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初中数学教学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也是素质教育和中学数学新课程改革所要求的核心内容之所在。特别是在素质教育越来越普及的今天,数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初中教育体系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必须努力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而数学思维能力是学生数学素质的集中体现。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必须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我国古代学者就提倡“学以思为贵”,“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见,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和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应该是学生潜能和聪明才智的培育者。教师启发诱导得好,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发展得越好,对事物认识的能力就越强,自制能力、自学能力和自立能力就越强,这将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起到良好地促进作用。初中学生具有良好的思维能力,会对他们自身的学习能力,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起着非常正面的影响。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现状

在实施新课改标准后学校都开始注重和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过度追求新奇的方式而忽略学生扎实的数学基础,过度追求全面而忽略培养的重点,过度追求质量而缺乏熟练性。也有一些教师为达到训练学生思维的目的,过度重视一题多解的数学模式,但并不重视方法的归纳与总结,导致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不足。

1.教师方面,缺乏多样化的教学法

大多数老师重知识传授,重机械训练,课堂教学严重忽视学生自主思维创新;在教育观念、教育思想上仍没有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在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上趋向单一性,为了保证中考升学率,多数教师不敢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法,从教学各个方面制约着学生独立思考的发展,成为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一个败笔。

2.学生方面,处在机械的思维界域内

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学习物理的方法就是多做题,沉浸在题海里,就像大多数的参考书也就是取名叫“题海”,学生为了在考试中得到好成绩,做得最多的事就是背公式、背定律、定理,对同一种计算题反复打磨,最终来达到考试高分的效果。传统教学模式下,往往有一套定格的思维模式把学生的思维框定在机械的思维界域内,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也僵化了,日久天长就养成了思维的惰性和依赖性。

三、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对策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方法,初中数学教师还需要先教会学生如何思维,教会学生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同时初中数学教师还要重视学生基本技能与基础知识的学习。这就需要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对学生解题思路的引导。

1.要强化数学思想的教育

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翅膀,拥有它才能在数学的天空里翱翔。学生只有领悟了数学思想才能真正的掌握数学知识,从而发展出相应的能力。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对数学思想的强化。初中阶段的数学思想一般包括函数与方程的思想、转化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等。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对这些数学思想的渗透, 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和实践

数学能够提高人的推理能力、创造能力和抽象能力等。数学与实践是相互促进的,并在实践中得到发展,而数学的应用又促进了实践使实践实现最优化。如数学定理和公式都是人们通过不断的实践总结而来的结晶。因此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应用观,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掌握解决问题的数学方法。有目的性地创设教学情境,教学情境是数学教学的前提,没有情境,数学就变成了无源之水。所以,要重视教学情境,教师要以鼓励学生在教学情境中进行创新和实践,以问题为突破口,精心设计问题,才能达到数学课堂教学的目的,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教师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并将心理学、数学教育学等专业知识有机结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使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参与者与知识的探索者。在教学中,突出数学思维的过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感觉和实际的数学应用能力。主要的训练方法包括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逻辑思想,判断数学公式和定理是否应用合理在证明推理的过程中,要做到每步都有理有据。数学思维的逻辑性、灵活性和严谨性也是相互影响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综合与渗透提倡学生进行反向思考、换位思考, 让学生在解答数学习题时尽量做到思路清晰、逻辑正确、阐述完整, 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目的。

四、结论

总之,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有赖于教师的积极引导,更要致力于长期的发展。初中数学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以此来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内在思维。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努力教会学生如何进行正确的思维,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得到健康发展,学生的素质才能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何祖珠.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亚太教育,2015.32

[2]刘艳伟.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思考[J] .学周刊,2015.27

[3]刘德君.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33

[4]简焕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途径[J].考试周刊,2013.53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初中数学学生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学生写话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