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创新分析

2016-06-16 16:41何结敬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0期
关键词:创新策略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何结敬

【摘要】本文从当下我国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所暴露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结合新课改的相关要求,提出相应的创新策略,希望谨以此文,给予高中数学教学从业者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帮助。

【关键词】高中数学 课堂教学 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110-01

在新课改之后,怎样的高中数学教学方式才最容易被当前的学生所乐于接受,是众多教育工作者正在思考的问题。新课改在相关的教学大纲中明确要求,在现有的高中数学教学方式中,应该有一定的创新,教师应创建出学习氛围浓厚的高中英语学习课堂。并且有条件的地区,应该使用相关的多媒体技术参与到高中数学的教学工作当中,尽管新课改提出了上述的明确指向,但根据调查,我国各地的高中数学教学方式的改革工作却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还是学生在学习高中数学时,仍旧普遍感到枯燥乏味,课堂上学习效率很低。所以,改进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方式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一、当下我国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暴露的问题

(一)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

高中数学的学习,需要学生对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在我国以“高考定前途”的应试教育之下,很多学生的数学思维并没有被有效开发,不少学生感觉高中数学十分枯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在数学题的演练上,可是考试下来成绩仍旧不够理想。如此周而复始,对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带来不利影响,学生在长期挫折当中很容易出现放弃数学学习的现象,开始对数学抱着不端正的学习态度。

(二)师生关系尴尬

在我国儒家文化的影响之下,传统的师生关系是老师作为课堂讲课的核心,学生需要对老师所讲授的知识进行被动的分析理解,课堂上所开展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要围绕老师开展。学生和老师之间不平等关系让学生对老师产生的敬畏之心,老师对学生产生的不同态度也让师生关系更加尴尬。

(三)教学培养目的偏离

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衡量学校质量好坏的只有成绩,对老师进行考核的标准就变成了升学率、考入重本人数、考入本科人数。由此,在学生进入高中开始学习之后,老师会反复向学生灌输大学、成绩、未来生活等相关概念,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并且对于优生的喜爱、对于差生的漠视,都是当下高中教育中的常见现象,高中教育的目的已经不再单纯,单一的学生考评方式阻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四)教学方法单一

根据观察,现有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依旧沿用了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老师上课往往就是带着粉笔、教案、三角板、圆规便直接开始向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填充式教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旦跟不上老师的节奏,便很容易分心走神。

二、新课改下高中数学课堂教育的创新

(一)导入设计

在每一个章节的知识教学过程当中,老师都需要一个好的开端。所以,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当中,老师需要注重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课时间内,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当下常用且效果较好的办法是在上课开始之前,将学生带入某种情境之中,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注意力。

例如,在高中数学“分段函数”的教学中,在数学老师上课之前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一件衣服,原件299元,如果买两件就可以打9折,如果买三件就可以打8.8折,如果买四件及以上就可以打7.8折,请问怎样购买最好”。让学生展开讨论衣服的购买数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这样的教学导入设计,以生活中常见的情境作为开端,很好地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的注意力放到了老师所提出的问题上,为接下来“分段函数”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设计情境

高中数学课课堂教学过程当中,老师需要注意知识理论同相关情境之间的相互结合,才能让学生在长时间的数学课堂学习过程当中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并且借助生活中常见的情境,可以有效激发出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并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除了生活情境之外,还可以设置其他的情境,其目的都是要将学生的课堂授课注意力,集中在老师身上。

例如,在学习“指数函数”这一章节时,在开始正式上课之前,老师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一道问题:“如果你是一位富翁,有一天一位年轻人来找到你,对你说,我这里有一个好消息告诉您,你可以凭借这个消息马上赚到十万美金,但是,您必须支付给我一定的报酬,报酬很简单,您只需要第一天给我一美分、第二天给我两美分、第三天给我四美分、以此类推,就是每天您给我的钱都是前一天的两倍就可以了?”老师说,你会和年轻人签订这样的一份合同吗?通过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从学生的不同呼声当中,开始讲解这一道问题。老师需要在询问同学的选择过程中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最后经过老师的推理,学生才知道,连续三十天富翁需要交给年轻人的金钱数量是要远远超过十万美金的。由此,便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指数函数的学习兴趣。

(三)提问设计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适时提问可以有效让学生进行大脑的运转,以此增强数学学习的活跃性。老师也需要在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注意学生质疑精神的培养,借助学生或者老师所提出的问题,让学生进行针对性思考。其中提问的设计不但需要符合数学课程的要求,更要有一个合理的情境,老师需要选择合适的实践提出在数学课堂讲解中学生所需要注意的典型问题,并饱含感情地向学生进行提问。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当中,往往会对老师的情绪所感染,便会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开展学习,并且鼓励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相交流探讨,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自己与老师之间的地位是相互尊重相互平等的。老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鼓励性的评价,尽管可能回答错误或者是回答不够全面,但合理的表扬往往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再次遇到难度较高的问题时,老师可以向班级中成绩较好的学生提问以示鞭策鼓励,向学习成绩稍差的学生提出一些较为简单的问题,表示老师对每个学生都没有放弃。在中学阶段,鼓励的力量往往是惊人的,它能够唤醒学生的潜在学习能力,让学生身心方面都能够健康成长。

三、结束语

虽然在当下我国数学课堂教学现状仍旧不尽如人意,但是相对于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观,这种改观是可喜的。但相关的数学教育从业者还需要设计出更加优秀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希望此文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希望更多有更高成就的老师可以实践得出更加优秀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平海军,王永元.试论新课程改革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转型[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04:180-182.

[2]尹鹏.浅析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创新[J].学周刊,2016,05:152.

[3]刘玲玲.感悟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J].群文天地,2012,14:173.

猜你喜欢
创新策略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互动与互补:《新周刊》微博传播策略浅析
国有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的创新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