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分析

2016-06-16 16:43赵柔冰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0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途径初中数学

赵柔冰

【摘要】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合作学习模式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与现如今的教学理念不谋而合。本文就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开展现状及途径进行了简要分析,旨在通过于此,全面提升初中数学教学的整体效果。

【关键词】初中数学 小组合作学习 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111-01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持续推行,很多受到传统热烈追捧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已经越来越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求了。在新形势下,合作学习的全新模式应运而生,成为了初中数学教学的“宠儿”。在合作学习模式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能够得以全方位提升,最终所能产生的教学效果往往是十分令人满意的。

一、合作学习模式的基本概述

这里所指的合作学习模式主要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互相合作,完成教师既定任务的一个过程。在整个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得以全面提升,最终所产生的学习成效往往比传统学习模式要好很多。在我国,合作学习从引进之初到现在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其已经成为了教师常常使用的一种教学策略。在实施合作学习的过中,学生往往被划分为几个小组,互相讨论,互相沟通,进而得到一个最终的学习成果。

与其他的学习模式相比,合作学习模式具有一定的特征,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合作学习往往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合作学习不是一个“单打独斗”的过程,而是应该相互合作、相互探讨的过程。小组成员分别被赋予不同的责任,最后进行整合,就是一个整体教学任务的完成。

其次,合作学习具有很强的目标导向性。合作学习通常是在合作伊始就确定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在这个学习目标的指引下,学生的合作学习过程变得更加具有动力和方向感。通过学生的互帮互助,最终达成的教学目标能让学生具有十分强烈的成就感。

最后,合作学习是一种以成绩为奖励的教学活动,在我国,任何一个阶段的学习都基本是以考评成绩作为最终的考核手段。而教师和学生为了提高成绩,一直都在进行多方面的努力。因此,合作学习模式也正好抓住了学生和教师的这一心理,将提成最终成绩作为教学的最终目的,按照正确合理科学的步骤进行合作学习,最终不管位于哪个阶层的学生,成绩都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师对于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认识存在偏差

虽然合作学习模式的提出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但是对于一部分教师而言,其对于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认识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很多初中数学教师根本没有掌握合作学习模式的精髓就开始盲目跟风开展合作学习。好像在自己的课堂上不使用合作学习就显得不新潮、不时尚一样。但是这种不管教学内容如何,乱用一通的教学方法显然是不科学、不合理的。对于初中数学教学而言,并不是任何的教学内容都适合使用合作学习模式,使用合作学习模式也并不意味着将传统的教学模式一一“打入冷宫”。这种片面、过激的教学行为无疑是对合作学习模式的一种误读,是合作学习模式能够顺利开展的“拦路虎”。

(二)无效提问影响了合作学习模式最终成效的达成

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相互积极热烈的讨论是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应该充分发挥出来,但是引导的“度”的掌握也是教师应该深入思考的一个问题。很多初中数学教师在进行合作模式的过程中,往往不根据实际情况,盲目打断学生的讨论,向学生提出一些“无关痛痒”的问题,这些看似好像只是教学中存在的小问题而已。但是长此以往,教师的这些无效提问会让学生原本流畅的思路被打断,合作学习的最终成效大打折扣。

三、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主要策略

(一)提升教师素质,应地制宜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要想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成效得到显著提升,教师自身教学素质的提高是基本前提。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其对于教师的依赖性仍然是较强的,就算是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教师发挥的作用都是不可忽视的。因此,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最终的教学效果。首先,教师应该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用全新的教学观来武装自己,让自己更加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其次,教师还应该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上看到小组合作学习的这一全新的教育模式,过分的倚重或者过分的轻视都是一种错误的教学观点。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应地制宜,因材施教,以最合适的内容配合最合适的“姿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只有这样,合作学习的优势才能得以全方位的实现。

(二)开展课前小组合作预习

在初中数学教学的环节中,课前预习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境。以往,学生的课前预习往往都是独立进行,有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之后,课前预习可以变成一个小组共同完成的任务。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完成不同内容的预习任务。最终将这些分别的预习任务进行一个全方位的整合,形成一个系统的预习成果。在这个合作预习的过程中,每一个学生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被充分调动起来,有了小组荣辱观的影响,他们在预习的时候往往不会选择偷懒,而是尽职尽责完成自己应该完成的那部分任务。很显然,这样的小组合作预习方式比传统教学中的学生预习方式的效果要好很多。

(三)开展课内小组合作学习

有了之前课前预习环节的铺垫,课内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会变得更加顺理成章。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仍然沿用之前预习小组的成员划分,让小组成员进行充分的沟通交流,互帮互助,进而完成对于相应教学内容的认识和理解。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的引导和辅助作用应该得到明显的强化。因为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完全依靠他们自身的力量完全全部内容的自学是不现实的。此时,如果教师不加以辅助的话,合作学习的进度就会停滞不前,最终甚至有可能会沦为学生的“座谈会”。教师在教学中,及时巡查,对于出现问题或者是争论的小组进行及时的答疑解惑,让互动讨论和沟通得以延续。

在新形势下,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巨大的作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很多原先不能被解决或者是存在解决障碍的问题能够迎刃而解,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团队合作意识也得到了空前的锻炼。

参考文献:

[1]谢玉兰.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3.

[2]刘升进.论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构建[J].成功(教育),2013,23:78.

[3]曾期嫣.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1,17:131.

[4]张伟刚,孙文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5,02:150.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学习途径初中数学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