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英语教学与情感教育

2016-06-16 18:23杜彩红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0期
关键词:学习效果学习动机英语教学

杜彩红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172-02

加强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应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和认识特征,遵循优良情感发展的一般规律,从英语学科的特点出发,树立“以生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激发学习动机,强化学习兴趣,锻炼学习意志,培养合作精神。

一、激发学习动机,使学生“想学”

动机通常是指人们为了满足某种愿望所作出的努力,它是一组激发行为,是行动的内部动力。在英语“习得”中,只有明确学习动机,才能明确学习方向,才能充分调动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如果学生能自己确定学习目标,摸索学习方法,评估自己的学习效果,说明内在动机得到了一定的激发。但不少初中生缺乏明确的学习动机,他们缺乏上进心及竞争意识,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端正学习动机,必须从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兴趣、爱好、情感、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等方面出发。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等方法,让学生了解英语在国际、国内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英语、对英语学习以及英语文化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较为理想的成绩。同时,设法让学生懂得,学好英语是学习者自身发展和适应未来的需要,从内心深处唤起学生要学好英语的愿望 。

二、培养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

兴趣是英语学习的动力,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和学生自主学习的结合点,是教与学的纽带,学习兴趣的形成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它能使学生有高昂的情绪,饱满的精神和旺盛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也能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学生一旦对英语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乐于接受它,并且会兴致勃勃地、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和探索,变“苦学”为“乐学”,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要想使学生对英语深感兴趣,教师除了认真宣传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外,还应该加强教学理论的研究与实践,紧跟时代的步伐。并且在教学中认真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不断改变自己的常规教学模式,让学生始终感觉到有一种新鲜感。比如,在教授初中英语八年级Unit 5 section A 3a的时候,我在课前利用多媒体视频课件为学生播放“龙卷风”的电影片段。给学生极大的视觉冲击 在一定范围内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此外我还积极创造条件,组织了writing practicing、 stories reading 、songs singing 、English corner、English posting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使用英语,在应用中让他们尝到乐趣,体验成功。这样,既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也有助于师生间感情的培养和交流。

三、营造和谐氛围,使学生“愿学”

教学氛围是一种隐性教育,它对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具有巨大的潜在影响,而师生关系是形成教学氛围的主要因素,它直接制约着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影响着学生的认知活动。融洽的师生关系孕育着巨大的学习动力,它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变“厌学”为“愿学”。一方面教师热爱关心学生,另一方面教师也往往受到学生的热爱,学生由此爱屋及乌,喜欢其所教的这门功课,从而自然就形成了一种积极健康的学习氛围。

此外,教师要善于表达积极情感,用信任的目光、赞许的微笑、和蔼的语言多给学生动口的机会,尽力做到对学生不指责、不呵斥、不急躁,多给予热情鼓励和引导,让他们在语言实践中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要表达出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消除师生之间的情感障碍,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在日常生活中,要不断地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以求进一步融洽师生感情。教师应把对学生的爱化为一个温柔的眼神、一个会意的微笑、一句暖心的话语、一个赞许的姿态、一个体贴入微的动作,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

四、强化学法指导,使学生“会学”

在英语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或如临其境,有直观的形象可以把握,有浓烈的氛围可以感受,有愉快的活动可以参与,触"境"生情,引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在教授八年级上册Unit 8 Section A 的时候,我采用常规教学发现有教学内容 不理想,课后经过认真思考我在下节课现场制作了香蕉奶昔的制作过程 。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学习了抽象的词汇学习,让我感到惊讶的是:有些平时我们老师认为的“后进生”他们在本节课中不仅非常地开心活跃而且能熟练地掌握相应的句型。这节课让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单词记得更牢了,句子表达也更熟练了。 这次活动让我深深地体会到:引导学生对学习活动的自我意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评价,是一种带有策略性的较高层次的学法。除此之外,在教学过程中,英语学法的指导还要坚持三个原则:一是要坚持学习方法指导与学生个体研究相结合的原则;二是要坚持学习方法指导与学习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原则;三是要坚持学习方法指导与非智力因素培养相结合的原则。也就是说,英语教师不但要依照语言“习得”规律来指导学生并选择和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而且要努力创设相关的情境,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使其学会高效率地学习。

五、磨砺坚强意志,使学生“能学”

坚强意志是克服困难的必要条件。英语教学过程,既是培养学生用英语交流能力的过程,同时也是磨砺其坚强意志的过程。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对其学好英语具有不可低估的功效。目前许多初中生的心理承受力差,意志力薄弱,英语学习中一遇到困难就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继而放弃英语学习。

针对这种现状,我们英语教师要深入研究学生,充分利用教材和现有资源,努力培养学生不怕困难的坚强意志。我经常用李阳老师等名人学习英语的成功事例以及班上某些同学的进步事实来激励学生,鼓励学生追求上进,做到能败能学。教师还要以自己的真挚情感和循循善诱的课堂教学感化学生,降低他们紧张和焦虑的程度,减轻心理压力,满足他们安全感和归属感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身心愉快地参与英语的语言学习。

总之,教学既是知识信息传递和反馈的交流过程,也是师生双方情感交融与共鸣的过程。只有关注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克服学习中的消极情绪,使他们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断增强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才有望为学生终身的英语学习和发展、以及健全人格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学习效果学习动机英语教学
“百词斩”对于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莲心宝宝有话说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