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设优良初中班集体的方法

2016-06-16 14:49沈宏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0期
关键词:班风教育

沈宏

【摘要】教育是完善人的生命、促进人的生存、提升人的生活的过程。而班级是学校培养学生的一个基本单位,是锻炼学生能力的一个摇篮。班级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工作的好坏,影响到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成长和生活环境各不相同,性格、爱好、特长和学习能力各有千秋,要想把他们组织成一个讲文明、讲礼貌、守纪律、团结向上的班集体,就要做好繁琐而细致的工作,结合多年的班主任经历,笔者以为要建设优良的初中班集体,主要应做好如下工作。

【关键词】教育 优良初中班集体 班风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218-02

1.懂得知人善任,要建立一支得力能干的班干部队伍

在班级日常工作管理中,班干部承担绝大部份的工作,是班主任最得力的助手。据于班干部工作的重要性,班干部应由学生中最能干的、责任心最强的同学来担任。班委会的成立要经过一至二周的细心观察。在观察、谈话、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把学生情况记录下来,全面细致地了解学生才能掌握学生各方面的情况,其思想、兴趣爱好、健康状况、心理特点、生活环境各不相同,了解清楚就能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在对学生情况了解和学生间相互比较了解的基础上采用竞选与民主投票方式产生班长与团委书记。班委会也并非终身制,每学期要经过选举适当淘汰部分不称职班干部。

2.要善用学生的长处

冰心说过:“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也没有一个学生不可爱。”“给学生留面子,给学生留机会,让学生成长在教育的希望的田野上,沐浴在教育的温暖阳光里,感受期望,自觉成长。”每个学生的内心世界里更多的是积极向上的一面,只有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善用学生的长处,使每个学生的才能等到充分发挥,才更有利于学生和班组的成长。我带初一起始年级时,班上有一位男生叫张鹏举,是传统意义上的“差生”,平日里在课堂上也不遵守纪律,一副无所谓的样子。经常与同学因为几句话不对就动手打架,大家也比较怕他。在班干部建设中我一直没有选出一个合适的人来担任班里的纪律委员,我有心想让他担任纪律委员,既可以管理班级纪律也可以约束自己的行为。在一次班会中,我提议让大家推举纪律委员,不出所料同学们都选了他。在担任班干部之后,我发现他本人慢慢有了转变。不仅把班级纪律管理的紧紧有条,自己也很少在课上说话打闹了。在学期末,我在全班面前对张鹏举进行了表扬和奖励,从他的笑脸上我看到了一个孩子的成长与转变。

3.积极营造和谐班风

我觉得首先要发挥教师的核心作用。教师是建设良好班风的关键,必须具备渊博的识和较广泛的兴趣爱好,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要有良好的人格和师德,要改变那种“踏着铃声进教室,踩着钟点等下课”的做法,和学生主动沟通亲近,学生先“尊其师”方会“信其道”;要讲究教育的要艺术性,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使学生愉快地接受教育;要用真情浇灌学生,做到严爱相济。”作为教师,心中要有一轮太阳,要把阳光洒向每个学生。其次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由于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行为习惯、接受家庭教育的程度各不相同,因此他们在班级的表现、学习成绩等方面就参差不齐。班主任应注意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要用同样的标准来对优等生和问题生,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和不足,利用有利时机与学生“闲谈”,以消除师生间的距离感,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及时对症下药,从而使班主任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第三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矛盾。学生之间发生矛盾是很正常的,如果处理不当,致使矛盾升级,会给学生心理上带来伤害,以至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注意方法、讲究民主有利于建立一个互让、团结的班集体。

4.推进形式多样的活动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建设优良班集体的有效方法之一。班级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容易让学生在活动中找回失去的自我,找回自信,使整个班集体充满活动力、凝聚力。我在实践中主要开展以下三类活动:一是每周的班团课开设成活动课,让同学们自由评议时事及学校班级的大小事情。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又能加强同学之间的交流。二是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育活动,组成班级篮球队、乒乓球队、足球队等,与兄弟班级进行比赛。开展这些活动,可使同学们学会交往,学会和人相处。三是班级文艺活动,比如演讲赛、朗读比赛、辩论赛、小话剧等。这些活动既增进了友谊,又培养了各自的能力,更为相对单调枯燥的学习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学生的集体荣誉感骤然升强。

5.做好心理疏导

虽然绝大部分学生心理健康方面不存在大的问题,但初中生处于生长发育期,心理不成熟、情绪波动大,班主任必须充分重视并做好心理疏导工作。作为班主任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应抓住以下两个主要问题:

(1)加强家校沟通,注重情感交流。在实际工作中,我一方面要利用家长会的形式与家长进行交流、沟通;另一方面通过个别谈话方式,就个别问题与家长取得联系。班主任只有充分重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才能客观、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心理成长过程,提高教育效果。

(2)鼓励关爱,扶起自信之树。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大多与关爱、理解、信任度缺乏有关。老师对孩子要充满爱心,对学生抱着保护、爱抚、友善、关心、热情的态度,用关爱的精神去教育心理不平衡、心理被扭曲而受到伤害的学生,通过循循善诱的心理安慰、耐心的心理引导和心理咨询给以安抚,从而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纠正学生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他们慢慢找回自信,重新健康、快乐地生活、学习。当然,要建设一个优良的班集体,除上述四点外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例如,每学年开学是班主任工作最繁忙也是最重要的时刻。刚刚从小学毕业踏进中学校门的新生,一切都是那样新鲜,而且初中生活与小学生活有很大差异。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班级管理条例,将学生学习、日常行为规范管理量化,通过制度激励学生勤奋学习、相互关心、相互帮助争做文明优秀学生是非常有必要的。

总之,静心教书,潜心育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一位学生就是一本书,怎样去阅读他,怎样去钻研他,是每位教师及班主任的责任。肯俯身为学生服务,放下所谓教师的架子,一个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班集体就会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猜你喜欢
班风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什么是“好的教育”?
班风:班级教育的场域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浅谈班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