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高中艺术生管理

2016-06-16 14:52植艺雄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0期
关键词:农村管理

植艺雄

【摘要】农村高中艺术生是艺考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家庭背景、成长环境、经济状况等因素决定了其独特的特点。本文着重分析了农村艺术生的特点,对加强其管理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引起重视,因材施教,实现教育平等均衡。

【关键词】农村 高中艺术生 管理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223-01

高考是现阶段农村学生摆脱简单重复劳动、实现较高层次就业的重要方式。其中,通过艺术考试进入高校,是艺术特长生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但是,当前在农村高中艺术生管理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其根源在于对农村高中艺术生的研究开展不多,规律把握不够,针对性的措施不多[1]。因此,要采取相应措施,破解现实问题,为农村高中艺术生拓宽升学和就业的途径。

一、农村高中艺术生的特点

(一)心灵不成熟

高中一般设立在县以上城区,农村学生由农村到城市,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由于受成长环境影响,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局限性;对社会、人文等知识接触较少,思域宽度受到限制。升入高中以后,由农村到城市,因环境发生较大变化,心理适应程度不同。有的有自卑思想,不敢表达,怯于表现;有的有偏执心理,认为城里学生看不起自己,产生虚妄的抵触情绪;有的虽然不甘被轻视,奋发学习,但除学习之外,疏于交往交流,思想较为封闭等。

(二)心理压力大

高中生学习艺术花费较多,升入大学后,学费也比普通专业高,一般农村家庭压力较大。这种压力不可避免地传导到学生心里,导致学生心理较为脆弱,有的存在摇摆思想,怕自己给家庭带来难以承受的负担;有的经不起挫折,偶尔受到影响就“破罐子破摔”,或出现其它极端思想行为。

(三)家庭管理薄弱

当前,农村家庭文化水平较低,普遍不重视家庭教育,或教育方式简单,加之农村高中生一般离家较远,导致家庭教育环节缺失。甚至有的学生父母长年在外务工,学生得不到关爱,学习方法、心理情感问题得不到亲情的引导、鼓励和疏解,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容易发生风险,增加了学校管理的难度。

二、加强农村高中艺术生管理的对策

(一)加强心理疏导

心理是决定学生是否能够健康成长的最根本的因素。如果心理管理跟不上,则容易导致焦虑、敌对、烦躁、抑郁等心理问题,出现自我放弃、仇视学校教师、思想偏执、理想信念偏差、暴力等问题,不仅影响学生成长,也可能带来社会问题[2]。针对农村艺术生这个特殊群体,应高度重视。学校和教师应充分了解农村艺术生家庭状况、学生个体成长缺陷、社会环境影响等因素,对农村艺术生进行心理调查,有针对性地制定方案,整合心理教育资源,建立心理咨询体系,通过个别访谈、谈心交流、专题辅导、报告讲座等方式,对农村艺术生开展心理干预。对倾向性、苗头性问题,要及时介入,对症下药,因人施治,做好细致深入、温暖温馨的疏导工作,防患于未然,避免问题激化。

(二)加强班级管理

相对于普通学科来讲,艺术生流动性大,稳定性不强,因此更需要加强班级管理。但有的学校有临时思想,艺术班组成之后就不再实行班级自主管理,导致关键期管理跟不上,影响高考发挥。因此,艺术班也要发挥班主任作用,加强学生工作干部队伍建设。教师要理顺工作思路,改善工作方式,针对农村艺术学生的特点,放下架子,不仅当学科老师,还要当生活老师,力争被学生从知识上认可,从感情上接受,针对问题,轻风细雨地拉近与学生的感情,增强亲和力,增加感染力,提高说服力,确保学生队伍的稳定和活力。教师管理要与学生自我管理相结合,教师管理以宏观指导、重点调度为主,而把具体管理任务交由班级自主来完成。要注重班级管理组织的培养和提升,将优秀学生人才吸纳到管理队伍中来,发挥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利用他们的亲和力、团结力、号召力来树立管理权威,使其成为学生管理的重要力量。

(三)加强环境营造

一个学校、一个班级的文化环境,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个体的价值选择和行为准则。因此,要在班级营造团结、和谐、健康、向上的氛围,通过沟通互助,帮助农村艺术生克服各方面困难,树立信心和勇气,提供渠道排解忧愤、不安、紧张等不良情绪,疏解对立、排斥等思想认识,使其重新审视和构建自身价值体系。要充分发挥团组织的作用,组织团员带着使命感关爱每一名同学,发现问题,及时跟进,通过学生团队“作战”和老师引导、干部配合的方式分析矛盾、化解问题。在紧张的高考备战环境中,有必要通过开展一些活动来丰富农村艺术生的生活,助益于人格培养和情感建立,如:以“是金子总会发光的”等为主题,开展演讲展示,通过对话讨论,其使认识到,农村考生与城里考生都是平等的,家庭条件的贫富并不是成才的必要条件。通过组织文艺晚会,充分展示各自才艺,搭建发挥才艺的舞台,营造一种农村学生与其他人同体共气、交流互动的氛围。另外,高中阶段学生处于生理和心理活跃期、变动期,要顺应天性,多组织一些课外活动,尤其多做一些与艺术课程有关的活动,如春游、爬山、参观画展、观摩音乐会、舞蹈表演等,使农村艺术生学习生活有张有弛,并从实践中不断获得艺术灵感。

(四)加强家庭教育

学校和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联系,引导家长从生理、心理上关心孩子成长。尤其对家长在外务工的家长,切不可放任自流,要想方设法取得联系,深入浅出地输入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使家长充分理解家庭教育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正确对待孩子成长各阶段遇到的问题,理性对待孩子高考及就业,并抓住时机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给予适当的关注、关爱与培养。

(五)改进教学方法

对农村艺术生,不应拘泥于常规的业务教学,应在探讨其特点规律的基础上,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提高其适应性及教学效率。在以高考为目标的教学中,虽不改变初衷,但也同时兼顾学生的全面发展及正确的竞争意识。改变只注重尖子生,忽略其他的教学意识,改为提升尖子生,培养大多数,兼顾差等生的思路。实行差别化教学,对尖子生,提高要求,提升其应对复杂情况的能力;对一般学生,在课程范围内培养其综合能力;对差等生,实行重点突破措施,使其具有一技之长,为以后学生生活奠定基础。

三、结语

综上所述,要重视对农村高中艺术生的管理,根据其家庭状况、心理特点、学习表现等方面的特征,从心理教育、班级管理、氛围营造、家庭教育、教学方法等方面加强措施,使其在基础不平衡的情况下得到平等教育和平等就业的机会。

参考文献:

[1]杜金甫,胡昀,曾求生,彭礼智.农村艺术特色高中学生行为素养提升研究.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5,03:34-35.

[2]廖珍兰.农村普通高中体艺特色班建设的实践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4,05:102-103.

猜你喜欢
农村管理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提高农村小学习作讲评的几点感悟
四好农村路关注每一个人的幸福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