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城市化与经济水平相关性研究①

2016-06-17 07:43陈辉民徐运保
现代教育管理 2016年3期
关键词:协整高等教育

陈辉民,徐运保

(湖南工程学院,湖南湘潭411104)



高等教育、城市化与经济水平相关性研究①

陈辉民,徐运保

(湖南工程学院,湖南湘潭411104)

摘要:高等教育、城市化与经济水平是社会经济关注的一个重要主题。通过对1990-2013年的宏观数据进行计量经济分析可以看出,高等教育与城市化变量与经济水平存在正相关关系,并且高等教育对经济水平的贡献小于城市化的贡献。三者存在一个调整系数为-0.145的短期动态调整均衡关系,并且在长期中存在一个动态的误差修正均衡关系。通过提升城市化质量、改革高等教育办学机制,提升办学质量和营造成果转化环境,提升高校内部资源配置效率三个策略可以更好地发挥高等教育和城市化水平对经济水平的贡献作用。

关键词:高等教育;经济水平;协整

一、问题的引出及主要文献回顾

(一)问题的引出

2013年中国高等教育取得卓越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整合科研院所,使得科研院所数量及层次逐渐合理。现有普通高等学校2491所(普通高校中本科院校1170所,高职专科院校1321所)和成人高等学校297所,高等学校合计2788所。全国共有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单位830个(其中普通高校548个,科研机构282个)。二是培养了适合各类需求的专本硕博毕业生,为经济建设储备了足够的人力资本。2013年培养了学历人才(包括专科、本科、硕士、博士)约1045.9万人和非学历高等教育人才933.8万人。2013年培养的学历人约1045.9万人,其中包括博士生约5.3万人,硕士生约46万人,普通本专科生约638.7万人,成人本专科生约199.8万人,网络本专科毕业生约156.1万人。三是进一步推进了高等院校建设。高等学校人均财政支持高达约1.6万元;普通高等学校校舍总建筑面积达约8415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约3309.6亿元,且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1]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和城市化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如201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56.88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约4.2万元,城市化率达到53.73%。政府大力发展高等教育,除了实现其社会功能以外,关注其经济功能也是合宜的。同时城市化也是政府推动经济增长、提升收入、保护环境的一个重要发展战略,因此综合考虑城市化、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具有较强的现实和理论研究意义。

(二)主要文献回顾

分析现有的主要文献,发现国内外学者主要研究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和人力资本对经济的贡献,具体如下。

一是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重要文献表明高等教育是经济增长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如李斯特(1961)首次提出物质资本和精神资本的概念,并关注有才能的人在生产中的作用[2];马歇尔(1964)把教育作为国家投资来认定教育的经济作用[3];舒尔茨(1960)首次提出人力资本的概念,并指出其是社会经济增长的源泉[4];范凌钧等人(2009)研究表明高等教育经费支出和高校师资与经济增长存在正相关关系[5];周勇(2015)总体上回顾了我国高等教育的经济形态演变,指出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日益明显。[6]

二是人力资本对经济贡献。主要文献侧重从两个方面展开研究:一方面从总体上研究教育对经济的贡献率。如舒尔茨(1961)测算出教育的经济贡献率为0.33[7];周纳(2013)认为经济产出能力与教育发展的关系不是很密切相关。[8]另一方面从区域上研究教育对经济的贡献。如游璇(2015)认为福建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均衡关系[9];高琼华等人(2014)认为云南高等教育经费支出每增加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为0.5573%[10];唐红涛等人(2013)认为湖南省高等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呈现出双向关联关系[11];傅书勇(2012)研究发现2008年辽宁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为2.08%。[12]

现有文献主要从整体上和区域角度研究了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关系,得出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均衡相关关系,并且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因区域而异。很少有文献在关注城市化这个大背景下,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在原有的研究基础上,引进城市化因素,综合考量高等教育、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期发现三者的动态均衡关系,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些线索。

二、作用机理

高等教育、城市化与经济相关性的作用机制,可以从城市化与高等教育、高等教育与经济、城市化与经济三个方面展开分析。

(一)城市化与高等教育

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市聚集、城市规模扩大而引起的经济、社会、空间变化的过程,本质是经济、社会、空间结构的变迁。城市化导致资源向城市聚集,由此产生众多的社会、经济问题,引致解决城市化带来问题的各类人才需求的增加,一定程度上导致对高等教育需求的增加。高等教育发展在一定的区域形成聚集效应,从而影响当地的经济发展。理论上分析,二者可能存在某些联系,但很少有实证文献指出二者的明确联系。

(二)高等教育与经济水平

生产函数理论表明产出是由技术、人力资源和资本结合的输出。其作用经济的渠道主要是通过技术创新、人才素质途径而发生作用。高等教育培养的是高技术、理论人才,通过技术创新,推动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带动经济增长。高等教育培养的学生具有基础扎实、视野开阔、专业知识丰富、外语能力强等特性,高素质的人才工作效率高,并且通过与国外同行的交流,能吸纳国外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生产理念以及技术,从而更好地服务本国经济,推动经济发展,引致经济增长。

(三)城市化与经济水平

城市化有利于人、财、物优化配置,通过减少成本,提升企业的生产利润,进而利于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城市化会产生新的更大的市场需求,有利于产业的优化升级,推动技术进步;人口向城市聚集,有利于缓解环境遭到进一步破坏的压力,为新经济创造物质条件,总而言之城市化导致资源在一定区域聚集,通过扩散效应,带动经济发展。

高等教育与城市化交互作用,共同影响经济水平,但其作用方式比较复杂,这里通过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研究三者的关系,以期发现其中的变化规律。

三、计量分析

(一)研究方法

西姆斯1980年创建的VAR模型适合研究时间序列变量之间的关系及冲击的动态影响,所以本文就采用其来研究高等教育、城市化与经济之间的动态关系,模型的数学表达式为:

其中Yt是经济、高等教育的K维内生变量列向量,Xt是表城市化的D维外生变量列向量,p为滞后阶数,T为样本量。K×K维矩阵,K×D维矩阵和Π矩阵是待估的系数矩阵。εt是K维扰动列向量,不与自身滞后项、Y和X变量相关。

(二)变量与数据

为了反映高等教育、城市化与经济的关系,本文选取城市化作为控制变量,国内生产总值(单位为万亿)、高等学校毕业生(单位为:百万人)为核心变量,分别使用UBR,GDP和HST表示。具体的数据取自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时间跨度为1990-2014年,并通过整理所得。为消除时间序列数据的异方差,将数据进行对数化处理,分别使用LNUBR、LNGDP和LNHST表示,图1显示三个变量有着共同上升的趋势关系和截距项。

图1 变量时序

(三)协整分析

1.变量平稳性检验

为避免出现伪回归的现象,这里采用ADF检验方法考察高等教育、城市化水平、经济水平三个时间序列是否同阶单整,表1显示了ADF检验的结果。10%的显著水平下,LNGDP、LNHST和LNUBR 的ADF检验值都大于临界值,说明经济水平、高等教育和城市化水平都是非平稳时间序列;一阶差分后(△LNGDP、△LNUBR、△LNHST),三个变量的ADF检验值,在1%、5%、10%的显著水平下,拒绝存在单位根的假设,推断三个变量为一阶差分平稳序列,各变量间可能存在协整关系。

表1:单位根的ADF检验

2.VAR滞后期的选择

采用LR、SC、AIC、FPE、HQ五种方法综合确定滞后期,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检验结果显示上述五个评价指标共同表明模型选择滞后1期,由此本文确定选取一阶滞后的VAR模型。

表2:VAR滞后期的选择

对滞后一期的VAR模型,进行Johansen检验,检验结果如表3。[13]表3表明经济水平、高等教育和城市化水平在5%的显著水平下存在一个协整方程,其协整方程为:

上式表明1990-2013年,我国经济水平与高等教育和城市化水平存在正相关关系,高等教育对经济水平影响较弱。

表3:变量序列的Johansen协整检验

(四)基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的分析

由于经济水平与城市化和高等教育存在协整关系,那么一定存在着经济水平由短期波动向长期均衡进行调整的误差修正模型,具体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为:

D(LNGDP)= - 0.145*(LNGDP(-1)+ 0.127* LNHST(-1)- 4.942*LNUBR(-1)+ 15.314)+ 0.781*D (LNGDP(-1))- 0.079*D(LNHST(-1))- 0.656*D (LNUBR(-1))+ 0.061

其中ECM(-1)= LNGDP(-1)+ 0.127*LNHST(-1)- 4.942*LNUBR(-1)+ 15.314为误差修正项。误差修正项的估计系数为-0.145,说明对偏离的修正有效,上一期偏离越远,本期修正的量就越大,也就是说系统存在误差修正机制。因此,经济水平与城市化、高等教育具有短期动态均衡关系。

(五)基于脉冲响应的分析

脉冲响应函数可以用来衡量随机扰动项的一个单位标准差的波动对内生变量的当前和未来取值的影响。VAR模型中一个变量的冲击是通过系统影响自身和其他内生变量的。在VAR模型结构中通过运用冲击反应函数来识别高等教育、城市化、经济水平波动对各种冲击的动态反应过程。图2、图3、图4是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曲线,横轴代表滞后期数。纵轴分别表示经济水平对自身、高等教育和城市化水平冲击的反应程度,其中实线为计算值,虚线为两倍标准差置信区间。

图2 经济水平对自身冲击的响应

图3 经济水平对高等教育冲击的响应

图4 经济水平对城市化水平冲击的响应

图2表明,经济水平对自身的冲击除了前三期有个正向回应后,其他都是反向回应的,到第九期趋于稳定;图3表明,给定高等教育一个标准差新息冲击后,前二期之前对经济水平的影响是反向的,随后是正向冲击影响,第十期处于稳定状态;图4表明,给定一个城市化冲击新息,前五期冲击非常小,且比较稳定,第六期后冲击影响有上升的趋势。脉冲响应图体现出高等教育和城市化水平对经济水平的影响是正向敏感的。

(六)基于方差分解的分析

脉冲响应函数说明VAR模型系统中一个变量的冲击对其他变量的影响程度,而方差分解可以分析结构性冲击对变量变化的贡献程度,反应各种扰动项的相对重要性。通过对经济水平格进行方差分解进行分析,得出结果见表4。

表4:LNGDP的方差分解结果

从表4可以看出,考虑经济水平自身的贡献,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于经济增长的驱动,其贡献度呈现下降的趋势,第十期贡献约为77%;高等教育对经济水平的贡献呈现上升的趋势,第十期约为为20%;城市化水平对经济水平的贡献在上升,第十期约达3%。综上所述,相比城市化水平,高等教育对经济水平的贡献较大。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通过运用1990-2013年整体数据对经济水平与高等教育、城市化水平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计量分析,发现高等教育与城市化变量与经济水平存在正相关关系,且高等教育正相关系数为14.59,城市化正相关系数为89.86,高等教育对经济水平的贡献小于城市化的贡献。短期中,三者存在一个动态调整的均衡的关系,调整系数为-0.145;长期中,存在一个动态的误差修正均衡关系。

(二)建议

为更好地协调高等教育、城市化水平与经济水平的关系,可以重点考虑从三个方面入手:

1.提升城市化水平的过程,关注城市化的质量

转变一味追求城市化水平的思想理念,关注城市化质量工程建设。抓好城市规划工作,合理布局城市交通,优化产业布局;营造城市商业贸易环境、完善产品生产体系、搞好生活服务设施;解决好城市就业、社会保障问题、医疗民生问题。齐抓共管,提升城市化质量,走内涵式城市化之路,通过产业升级、技术创新推进经济水平的提升。

2.改革高等教育办学机制,提升办学质量

逐渐放宽高等教育民间投资政策,吸引社会资本进入高等教育。可考虑对地方部分公办高等院校引入民间资本,走市场化的道路,试点省域高等教育科学发展,逐步推动整体高等教育发展改革。[14]合理布局高等教育民办与公办比例,引入竞争机制,盘活高等教育资产,共建合作共赢的长效机制。改革高等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体系,政府严控意识形态基础课程,其他课程设置权交由高等院校,由高等院校根据市场化需求及时动态调整,以适应经济发展对人才知识能力的需求。改革高等教育职称评聘、收入机制,充分发挥教师主观能动性,引导教师通过科研提高知识水平和授课水平。

3.营造成果转化环境,提升高校内部资源配置效率

政府可考虑在创建全国科研成果平台,为高校科研成果与社会需求建立合作平台,引导企业与高等学校科研开发合作,充分利用优质人力资本。合理引导高校教师去企业学习,了解企业对人才的真实需求,进而改善课程体系和实验设置水平。政府通过高等教育促进技术进步和创新,培养优秀人才为经济水平提供人力资本和技术基础,结合提升城市化质量,有利于推进经济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201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 http://www. moe. gov. 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 moe/moe_633/201407/171144. html,2015-05-16.

[2][德]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124.

[3][英]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上卷)[M].朱志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233-248.

[4]Schultz T. W. Captial Formaion by Education [J]. Journal of Politial Economy,1960,68(6):571.

[5]范凌钧,李南.政府高等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分析[J].现代教育管理,2009,(4):26-28.

[6]周勇.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之经济功能的形态演变及发展策略[J].当代教育科学,2015,(3):48-51.

[7]Schultz T.W.A Policy to Redistribute Losses form Economic Progress[J].Journalof Earm Economics,1961,43(3):554-565.

[8]周纳.我国经济与高等教育发展的典型相关性实证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13,(5):185-187.

[9]游璇.高等教育对福建省经济增长贡献的计量分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142-146.

[10]高琼华,和沁,王庆春.云南省高等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6):37-40.

[11]唐红涛,彭涛.湖南省高等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双向互动研究[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3 (1):111-114.

[12]傅书勇,孙淑军,邢花.基于CD函数的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率研究[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2):132-136.

[13]Johansen S. Estimation and Hypothesis Testing of Cointegrated Vectors in Gaussian Vector Autoregressive Models[J]. Econometrica,1991,59(6):1551-1580.

[14]王少媛,刘国瑞.推进省域高等教育科学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J].现代教育管理,2015,(1):38-42.

(责任编辑:杨玉;责任校对:李作章)

Research 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Economy Level,Higher Education and Urbanization

CHEN Huimin,XU Yunbao
(Hunan Engineering Institute,Xiangtan Hunan 411104)

Abstract:There exists an important topic on higher education,urbanization and economy level which are concerned in society and economic scope. Macroscopic data from 1990 to 2013 are selected and applied to do econometric analysis. Inclusions are drawn as followed. Firstly,there is a positive cor-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y level and higher education level,urbanization. Secondly,the contribution degree of higher education is lower than urbanization. Finally,in the short-term,there exists a dynamic adjustment relationship which negative adjustment speed is -0.145;in long-run term,a dynamic error correction equilibrium relationship. It will make better by using three strategies which are,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urbanization,reforming the higher education mechanism,enhancing educational quality and making a better environment of research fruit transformation,enlarging higher educational resource allocation.

Key words:higher education;economy level;cointegration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485(2016)03-0032-05

基金项目:①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和谐视角下的高等教育对经济社会的贡献研究”(XJK013CJG001)。

作者简介:陈辉民(1975-),男,湖南新宁人,湖南工程学院副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主要从事教育经济学、国际贸易研究;徐运保(1970-),男,湖南新宁人,湖南工程学院经济学院院长,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教育经济学、国际贸易与投资研究。

猜你喜欢
协整高等教育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协整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协整分析
河南金融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协整分析
河南金融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协整分析
基于协整的统计套利在中国股票市场的实证研究
基于协整的统计套利在中国股票市场的实证研究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对策研究
大数据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推动研究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