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戒毒重塑人生

2016-06-18 20:07董莎莎邱泓鑫
当代党员 2016年11期
关键词:强戒嘉陵刘阳

董莎莎++邱泓鑫

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对于戒毒人员来说,重新过上正常人的生活是他们的最大愿望。为帮他们实现这个愿望,重庆依据“生理脱毒、心理戒毒、精神戒毒、训练排毒”基本规律,紧紧围绕“戒、治、练”,形成了具有重庆特色的“PC(英文“Person Centered”的缩写,即以人为中心)戒毒模式”,帮助吸毒人员柔性戒毒。目前,“PC戒毒模式”得到司法部的认可,成为在全国推广的十大戒毒模式之一。

“心若在,梦就在,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天刚蒙蒙亮,一阵阵刚劲有力的合唱从北碚区西山坪传来,唤醒了沉睡的大山。

这里是重庆嘉陵强制隔离戒毒所,每天早上6:30,新的一天准时开始。

随之,沿着绿树掩映的山间小道,一队队穿着蓝色衣服的戒毒学员开始出操。

六大队队长佐云川带领学员喊着口号:“一、二、三、四……”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员戒毒,从2008年开始,重庆探索“PC戒毒模式”,嘉陵强戒所就是试点单位之一。

“‘PC即Person Centered,主张以人为中心,帮助吸毒成瘾人员科学戒毒。”佐云川说。

每日出操,就是“PC模式”试点以来的新变化。

特殊群体:“违法者+受害者+患病者”

1998年4月的一天,嘉陵强戒所。

刘阳准时到六大队报到,成为一名戒毒警察。

“看见学员身体上残留的刺青和疤痕,我意识到工作的复杂性。”刘阳坦言。

没错,刘阳要面对的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群体——戒毒人员既是“违法者”,也是毒品的“受害者”,还是身心需要救助的“患病者”。

“他们痛恨毒品,却又缺乏意志摆脱对其的依赖,因此有不少戒毒人员是‘二进宫‘三进宫,有的甚至先后累计被强制隔离戒毒十年以上。”刘阳说。

一次,刘阳和一个叫孙川的学员谈心。

“你这是第六次进戒毒所了,出去后还会再吸毒吗?”

“每一次都下定了过正常生活的决心,但每次总是被以前的‘粉友拉入漩涡,不能自拔。”孙川坦言。

更有甚者,部分戒毒人员根本不认可戒毒的必要。

学员周成军就经常抱怨:“我不过是吃吃麻古,就跟抽烟是一样的,抽烟的怎么不抓来?”

还有一部分人,他们把自己的心扉紧紧关上。

王峰是个从事IT工作的大学毕业生,事业有成,还有一个温柔善良的女朋友,因交友不慎被诱惑染上毒瘾,最后工作丢了,父母赶他出家门,女朋友也闹着要分手。

“我不抗拒,也不抱希望。”王峰说这些话的时候面无表情。

正因为复杂,戒毒也就成了世界级难题。

从2008年开始,嘉陵强戒所迎难而上试点“PC戒毒模式”。

“‘PC模式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体现在分期管理的每一个阶段。”佐云川介绍。

生理脱毒期:“合理饮食+教育矫治”

“将土豆丝过水,热锅凉油……一盘清香扑鼻的炒土豆丝就大功告成。”嘉陵强戒所一食堂,生卫科科长王清勇正研究怎么把土豆丝炒得更好。

别小看一盘土豆丝,戒毒人员入所后戒毒治疗便由此开始。

“戒毒人员在脱毒治疗阶段,常出现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合理饮食是保障!”王清勇说。

为此,嘉陵强戒所专们聘请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的专家现场指导,形成了营养均衡的食物量标准。

有了合理饮食保障,西医、中医、仪器辅助等,脱毒治疗得以顺利进行。

合理饮食之外,教育矫治也是生理脱毒期的重要辅助方法。

2016年3月,“三进宫”的李某被带到嘉陵强戒所六大队。

入队后,李某经常吵架、斗殴,十分嚣张。

为了挽救这匹“野马”,佐云川对李某作了深入了解。

因多次被强制隔离戒毒,李某家人对他彻底绝望,导致李某产生了“破罐子破摔”的心理。

搞清楚“病因”后,佐云川研究出了一剂“药方”。

第一味药,先制服后激励。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佐云川组织了四次批评帮教会。“让他知道自己在同伴中的恶劣形象。” 佐云川说。

第二味药,教育谈话。

通过耐心的思想工作,李某渐渐开始认错服教,日常表现日趋稳定。

第三味药,联系李某家人。

“这味药迅速融化了李某心中的坚冰。” 佐云川胸有成竹。

从此,李某积极配合戒毒,顺利通过了生理脱毒期。

身心康复期:“心理咨询+运动疗法”

2013年4月18日,孟辉被送入嘉陵强戒所。

过了生理脱毒期后,民警发现孟辉情绪低落,晚上睡不好,吃饭没胃口。

于是,民警找他攀谈。

“入所两个多月来,从没有家人或者朋友前来探视。”孟辉道出实情。

一开始,他认为家人没来看他,可能是比较忙,所以他就耐心等待。

但是时间一天天过去,家人还是没来,孟辉怀疑家里人抛弃了他,再加上生意失败,他整天郁郁寡欢。

随即,民警告知了所心理咨询中心。

“初步诊断为轻度抑郁!”咨询师王成余对孟辉进行了评估,随之开始对其进行诊疗。

4次专业心理辅导后,孟辉心情好转,睡眠得到改善,还加入了艺术团。

为了帮助学员更好恢复心理健康,嘉陵强戒所还定期举办学员家属座谈会、给学员过生日等活动,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关怀。

除了心理矫治,这一阶段的运动疗法也很关键。

2016年4月22日,嘉陵强戒所,一场篮球总决赛激战正酣。

四大队和七大队的学员一路厮杀,进入了总决赛。

抢断、运球、投篮……张伟一个三分球迅速扭转战局,最终为四大队赢得了比赛。

“每天要保证一个小时的康复运动,学员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参与不同的运动项目,达到身心康复的目的。”佐云川说。

回归适应期:“职业培训+就业推荐”

“除了帮助学员戒毒,我们还要考虑到学员未来的生存问题。”佐云川说。

近年来,嘉陵强戒所探索习艺矫治,帮助戒毒人员学习掌握工作技能,目前已形成所、企、校联合培训模式,开通了戒毒人员就业“直通车”。“基本实现了执法管理和回归就业的无缝街接。”佐云川说。

2015年6月,完成生理脱毒后,学员姚军参加了线束装配技能培训。

这是由嘉陵强戒所与重庆民康工贸有限公司合作开展的培训。姚军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经过3个月实践,掌握了技术要领并能够独自熟练操作,多次受到民康公司负责人的肯定。

目前,嘉陵强戒所共开设了9个培训科目,涵盖车工、钳工、焊工等领域,全年实行两期教学,每年培训2000余人次。

姚军的强隔期满后,大队领导向民康公司推荐,为其提供就业机会。目前,姚军已通过试用期,被民康公司聘用,包吃包住,月收入2000元以上。

“我一定珍惜这次就业机会,靠自己的双手赚钱养家。”姚军表示。

和姚军一样,很多学员都通过强戒所的技能培训实现了创业就业。

“通过参加所内的职业技能培训课,我考取了技能证书。通过艰苦打拼,现在有了属于自己的梦想和天地。”创业成功的戒毒人员路江感慨万千。

(文中戒毒人员均为化名)

猜你喜欢
强戒嘉陵刘阳
High-performance and fabrication friendly polarization demultiplexer
嘉陵新型桑业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进展
广东省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体质效益调查与运动干预模型构建
竹枝词
标签理论视野下的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回归社会问题研究
论强戒所和谐“警戒关系”之构建
——以安徽省戒毒系统为视阈
在3759米深海感念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