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的内涵及应对

2016-06-20 13:38任晓杰董会龙
中国市场 2016年9期
关键词:老龄化

任晓杰 董会龙

[摘要]老龄化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养老观念的转变,使得当今社会对老年服务与高端管理人才的需求大增,但现有的人才培养很难满足老年人的需求。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可以为社会输送优质的老年服务人才,缓解我国老年服务与管理的压力,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老龄化

1.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老龄化社会的快速发展,使我国的养老服务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我国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是一个相对较年轻的专业,最早由大连职业技术学院于1999年开设相关课程。在此后十多年问,我国部分省和市先后开设了有关老年专业的课程,但无论是课程的设置还是人才的培养仍处于“摸石头过河”的探索阶段,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难以适应人口老龄化社会的需求。据资料显示,我国于1999年迈人人口老龄化社会,并且老龄化人口的数量以每年3.8%的速率递增。以养老护理员的需求为例,据权威资料统计,在城市老年人中,失能和半失能的比例达到14.6%,农村老人的比例已超过20%,这部分老人尤其需要专业的护理与照顾,如果按照老人与护理员3:1的比例推算,目前全国至少需要1000万名养老护理员,但每年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向养老或涉老服务行业输送的专业人才可谓是“九牛一毛”。并且作为一个新兴的专业,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师资力量方面,该专业的任课教师专业对口性不强;课程建设方面,突出表现在缺乏相应的专业教材;教学方式方面,一般为“老师先讲授,学生后练习”的方式,学生真正动手去实际操作的时间较少,且很多实训实验都流于形式,达不到应有的效果;人才培养的层次定位方面,与岗位的实际需求不匹配,也不能适应养老方式多元化的需求。

2.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内涵的确立

为了适应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才培养需求的变化,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内涵相应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从“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人才”到“高技能人才”,从“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到“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再到2011年提出要以“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由此可以看出,高等职业教育更注重各专业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更注重“高端技能”的开发与应用,对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来说更是如此。

老龄化人口比重的增大、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养老观念的转变,使得当今社会对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目前我国老年服务水平总体偏低,高素质、高技能的老年服务人才数量较少,这些都制约着我国老年服务业的发展,影响着我国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而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的提出,无疑会为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指明更确切的发展方向,有利于培养高水平、高技能的老年服务与管理人才,为老年人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使老年人生活的更有质量、更有自尊。

3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的内涵及其特征

3.1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的内涵分析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注重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可以从几方面了解其内涵:首先,“高端”是就人才培养的高度、层次而言,是一个与“低端”相对的概念,用高端来定义人才培养,指出了高职人才培养的高度;其次,“技能型”是就人才培养的方向而言,更注重技能也符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定位;最后,“专门”是就人才培养的独特性而言,有独有、专长之义,旨在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正如古人所讲“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由此可以看出,“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强调老年人才培养规格和培养层次的高等性,注重素质和能力的发展,并要求在学有专长的基础上,进一步突显老年服务的针对性和覆盖面,不仅对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进行了精准定位,使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更具有针对性、指向性,而且使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更契合现代职教体系的发展,有利于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长足发展。

3.2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内涵的特征

(1)基本素质过硬。主要是指具备直面挑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而言,就是指能够将现代老年管理理论、高端技术和信息技术相结合,能够从事新知识与新技术岗位,以支撑老年高端产业发展,体现出较高的职业素养。

(2)技术性与人本性高度统一。主要是指不仅要具备完善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还要有足够的耐心、细心和爱心,真正成为一个合格的“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这也应该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追求。

(3)创新性。主要表现为高等职业教育的老年人才能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和技术,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正如有学者指出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是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素质的核心要素”。

(4)可持续性。主要指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能够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和岗位转换的需要,具有很长的职业生命周期和很强的职业活力。

总之,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主要是为老年公寓、社区服务中心、敬老院等各级养老、涉老机构培养具备生活护理、医学护理、心理护理能力的高级护理员;为各级养老、涉老产业提供能熟练使用办公设备,具备老年活动组织与策划能力以及开发老年产业能力的技术管理人才。

4.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内涵的应对

老龄化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于老年服务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大增,但目前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尚有很多问题,无法满足老年人的需求,所以需采取一定的措施,以确保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内涵的实现,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老年服务与管理人才,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4.1师资力量方面

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加大对专业教师的扶持力度,每年组织专业教师参加专业技能培训学习,并参加相应的技能等级考核,并鼓励专业教师深入老年服务行业或企业的第一线进行工作与学习,积累实践经验,提升专业技术素质,壮大“双师型”教师的队伍。

4.2课程建设方面

加大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材和参考资料的开发力度。开设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各院校之间可加强沟通交流,互通有无,相互交流分享教学及科研成果,通力合作编写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教材,以促进本专业的发展。同时,可引进国外和港、台地区的先进经验和教材、参考资料,并进行有选择的吸收、组织,使呈现的教材更适合学生的实际,提高教学质量。

4.3教学方式方面

应促进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为本,更多采用情境模拟、案例教学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此外,还要注重现代教学技术如多媒体、音像资料的应用,使教学方式更加现代化。同时,高职教育理论教学要坚持适度、够用的原则,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通过实训练习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4.4实训条件配置方面

完善配套的实训基地。高职教育更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对于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要想真正地掌握老年服务和管理方面的技能,就必须参与一定数量的校内外实训,相应的就需要有一定规模的校内模拟实验室和校外实训基地供学生练习、实训,所以,实训条件配置的完善意义重大。

4.5开展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学校和企业就企业的实际需求所开展的一种合作方式,能使学生所学和企业实际需求有机结合,更有针对性地利用企业资源为教学服务,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时效性,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老年服务和管理人才。

猜你喜欢
老龄化
做好老年健康全周期管理 助力健康老龄化
健康老龄化十年,聚焦骨质疏松症
老龄化研究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老龄化社会下老年心理变化的应对
我校成功承办“生命科学与老龄化社会”跨学科论坛
祖母的小帮手:老龄化世界需要更多可随机应变的机器人
开业护士制度或可应对老龄化
刍议产品设计与老龄化市场
国家发改委专家:全面放开二孩不足以应对老龄化
健康老龄化与养医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