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导”的艺术

2016-06-22 07:35吴林荣
江西教育C 2016年4期
关键词:教材语文能力

吴林荣

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学,许多教师不得其法,不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展现语文的魅力。这当中值得特别注意的是,有不少学生基本上都是被动地听,思维处于压抑状态,日复一日,严重地挫伤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一现状不改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得不到提高,教师也难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而要改变这种状态,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必须在“导”上下功夫。小学语文教师的“导”应成为教学过程中的灵魂,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做到学中有导,以导促学,以导促练。它主要体现在导趣、导法、导练、导创四个方面。

一、导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透彻地点明了兴趣的重要性。教师诱导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应抓好如下四点:

一是抓好起始课的教学,深入研究解读小学《语文》教材,引发师生共同研读、探究教材内容的兴趣。

二是抓好典型的教学示例,展示小学语文教学的魅力,以此激发师生学习探究语文的兴趣。

三是抓住小学语文教学能力训练这条主线,教师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切实提高运用语文的能力,巩固其兴趣。

四是以“面向全体,人人参与”为原则,展开各种形式的实践操作活动。如让学生偶尔试教试评,自制语文教具等;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语文知识竞赛;展示学生优秀语文学习片断、优秀作文等,从中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增强其兴趣。

二、导法

“授之以鱼,莫若授之以渔。”小学语文教师的教更应注重传授学习方法。教师要遵循小学语文教学的规律和方法,真正达到透过阅读教材中几百篇课文纷繁的表象,可清楚地看到作者的思想、教师的教路、学生的学路这三方面。不论是拼音字母,还是字、词、句、段,或是听、说、读、写的教学,均有各自的“教路”可循。这些“教路”,犹如一串开启小学语文教学的钥匙,教师要利用好这些“钥匙”,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自食其力”:

1.循“例”识“路”。教师要从优秀的教学案例的设计角度去领悟其驾驭《语文》教材、组织课堂教学之路。

2.察“情”悟“道”。教师要从实施具体教学的情感角度出发,带领学生领悟语文运用之道的要领。

3.知“法”积“路”。教师要从理论到实践,在反复历练中不断积聚语文教学的有效路径,并让学生形成清晰的语文认知。

三、导练

任何一种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有计划、有步骤的训练,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能力的形成也不例外。因此,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以导促练。引导学生将所悟之法、所识之路迁移运用,举一反三,历练语文的运用能力。一般说来,导练可分三步:

1.循路迁移。即将基本的教法逐项迁移到学生的实际学习中,让他们交流、评议、修改、试教试评;

2.探路创新。即综合性迁移,由仿到创。自主探索作者的思路,设计自己的教路,指导小学生学习的学路;

3.总结评价。肯定学生的成功之处,指出努力方向,激励他们“自练”的能动性,促其反复历练,将所悟之法、所识之路内化为实际的语文运用能力。

四、导创

优秀的语文教学能体现执教者灵活而高超的教法组合能力,能体现其创新精神。在新课改背景下,尤其更需要教师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导创是一种启导和开发的活动,因此,培养小学语文教师的导创能力就具有现实意义,其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1.采用发散性探讨法导创,激活学生思维,开发创新意识。比如可以问学生:“假如这个教学片断由你来设计执教,你准备怎样教?”“教学是一门永远让人感到遗憾的学问,你看了这个教学示例后,想想、议议它最大的遗憾是什么?怎样教才能少一点遗憾呢?”……激发他们创新的意识。

2.采用合作讨论法导创。即结合具体的教材或教例,引发教师们去思考、探索、创新,引导他们人人畅所欲言,互相启发,而后自己去认识、理解、发现小学语文教学的规律,开启教学创新的新路径。

3.变换训练方式,强化实践操作,实现一课多法、一例多用。教师要从多角度的比较、鉴别中,大胆创新,用活教法,提高其创新能力。

总之,教师要切实提高自身教学水平,要做一个高素质的小学语文教师,必须不断探讨导的内容、导的方式、导的时机,提高导的效果,用好40分钟,恰到好处地导学、导练,进而升华到导创,使整个教学过程既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又不失教师的主导作用。

(作者单位:江西省鄱阳县莲湖乡茭溪小学)

责任编辑:万永勇

猜你喜欢
教材语文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