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2016-06-24 08:23徐晓娟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16年6期
关键词:导入有效策略音乐

徐晓娟

[摘 要]音乐属于艺术,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然后由于种种原因,音乐科目在小学的地位相对低下。音乐教师需要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创设条件,搭建平台,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最终提高教学实效。

[关键词]音乐 有效策略 导入

[中图分类号] G623.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8-068

音乐属于艺术,具有震撼心灵的独特魅力。然而现实中由于种种原因,音乐科目在小学的地位相对低下。虽然学生对音乐课感兴趣,但是他们更多的是对唱唱跳跳感兴趣,而对音乐本身却缺乏兴致。所以教师要正本溯源,让音乐课不仅仅是唱唱跳跳,更重要的是洗涤学生的心灵,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一、精心设置课堂导入

相对而言,学生对音乐课程也感兴趣,然而,很多学生不是对音乐本身感兴趣,而是喜欢音乐课中宽松的氛围。所以教师需要精心设置课堂导入,尽可能地在最短的时间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而顺利进行下一环节的教学。

例如,在教学《小小牵牛花》一课时,笔者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曾根据歌词内容,用彩笔在黑板上画了一幅牵牛花的简笔画。笔者问:“同学们,你们认真瞧瞧,老师在黑板上画的是什么呀?”学生一致回答:“牵牛花。”“你们答对了!”笔者接着引导学生,“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首关于牵牛花的歌,好吗?”这样既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导入新课,一举两得。当然,导入的方法还有很多。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文本内容出发,采取最合适的导入方法。

二、充分把握音乐律动

音乐是有节奏、有律动的,教师在音乐课中应多运用拍手、点头和跺脚等肢体语言,强化课堂节奏,引导学生体验、感受和理解音乐。教师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给学生搭建平台,充分利用一切机会,培养学生的音乐律感。这样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例如,教学管弦乐曲《瑶族舞曲》一课时,在学生试唱过程中,笔者不仅引导学生跟着唱,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还积极运用跺脚、捻指、击掌等肢体语言,让学生一边跟着唱,一边做动作,培养其节奏感。学生兴致高昂,对节奏、音调把握得非常准确。音乐律动不仅可以丰富课堂内容,还可以引导学生深刻体验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

三、积极引入流行音乐

对于流行音乐,十个学生八个爱。教师需要正确认识流行音乐,不要视流行音乐为洪水猛兽。教师应尽可能地化被动为主动,化不利为有利,在课堂上积极引入流行音乐。从学生最感兴趣的流行音乐出发,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学识简谱,而且能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为他们学好音乐奠定基础。

例如,对于《对面的女孩看过来》这一首歌,曲调简单,旋律相对优美,教师可让学生跟唱,使学生在熟悉歌词和旋律的基础上,再去接触曲谱。这样不仅可以降低学习难度,而且能保持学生的兴趣。当然,流行音乐并不是全都适合学生,教师要给学生把好关,选择与教材内容、学生年龄特点相适应的流行音乐。这样可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毋庸置疑,很多学生对音乐课感兴趣,但不是对内容感兴趣,而是对课堂上的唱唱跳跳感兴趣,一旦教学涉及乐理或者音乐知识,必然会“冷场”,而及时引入流行歌曲,可以稳定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知识。

四、不断丰富教学形式

小学生容易对新鲜的事物感兴趣。音乐教师可以创设教学情境、开展实践活动或者采用其他教学形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教师只有把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营造一种节奏感和形象感都很强的课堂氛围,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让学生感知音乐就在身边,从而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例如,教学音乐游戏《森林音乐会》时,笔者就曾积极创设情境,并准备了小羊、小猫、小鸭以及大公鸡的头饰。笔者让学生先听各种动物的叫声,接着让学生识别动物,引导他们进行模仿。在这里,笔者用钢琴进行伴奏,然后让学生听音乐、做游戏,引导学生识别哪段音乐属于哪种动物的叫声,接着,戴相应动物头饰的学生就跟着哼唱。这种游戏方式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识别能力,增强他们对音乐的感悟和体验。方法虽然简单,但是效果却很好。

总之,提高音乐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方法有很多,这里不再一一举例。在这里,笔者需要说明的是,措施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教师需要真正从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尽可能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从而真正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责编 钟伟芳)

猜你喜欢
导入有效策略音乐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