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毕业生的就业难与考研热
——以学生工作为视角

2016-06-28 09:04吴玉静
山西青年 2016年10期
关键词:对策

吴玉静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文法学院,河北 秦皇岛 066000

法学毕业生的就业难与考研热

——以学生工作为视角

吴玉静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文法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0

摘要:就业为民生之本,更是大学创建的基本宗旨。当今高校“教学相分离”,所学并非所用。本文基于学生工作视野,探讨法学本科生就业就业难和考研热门的原因,提出如何提高法学本科生的就业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相应对策;法学考研如何备战等对策。

关键词:法学本科生;考研热原因;对策

当今中国社会正处在急剧转型期,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导致高校的招生制度和就业政策也逐步发生着转变。然而就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后,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茅盾逐渐凸显。“大学生越来越不值钱”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环环相扣之下出现了大学毕业生考研热的社会现状。就业难与考研热两种状况几乎同时出现,发人深思。法学本科学生更是考研大军中一个鲜明的队伍。

一、考研热的原因?

(一)我国经济下行对就业产生较大影响成为考研热的重要外因

众所周知,就业和经济增长是高度相关的,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能拉动150万人就业,经济下行势必会影响到就业。我国处于结构调整重要时期,传统行业面临困境,第三产业、服务业成为岗位增长的支柱。

(二)毕业生人数猛增,造成市场人才供大于求是考研热的又一诱因

由统计图不难看出,2001年的高校毕业生高达114万人,2002年145万人,2003年212万人,2004年280万人,2011年660万人,2012年680万人,2013年699万人,2014年727万人,2015年749万人,2016年770万人。不难看出每一年的高校毕业生人数呈现节节高升的趋势。高校扩招必然带来毕业生激增,然而毕业生走出校门的一刻,并不是所有人都做好了入职场的准备。因此导致部分毕业生选择走上考研之路。

(三)逃避就业成为考研热重要内因

根据中国教育在线调查平台收集数据统计,37665人的调查群体中,有43%的考研群体因“增加就业竞争力、提升毕业后薪水”选择考研,暂时不想就业、逃避步入社会而选择考研的人群占13%。

大学毕业生考研并不单单是因为就业难,我国倒金字塔状的教育制度结构下,不合理的教育制度造成的高等教育过度化,导致“就业难”与“考研热”几乎同时成为当代一种社会现象。高等教育的过度化为大学身考研提供了条件,同时不断爆炸的信息化导致精英阶层理念的出现又为大学生考研指明了方向,永葆对自身知识储备的不足感和继续深造的信念是考研热的主要动因。

毕业生质量达不到就业用人单位需求。

据国外权威杂志报道,中国的工科人才只有10%能够满足跨国公司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这说明高校教育系统虽然投资高规模大,可质量并不高,进而影响到产业发展和人才市场。工科如此,文科更是万马齐喑,集中在考公务员和考教师的大队之中。法学本科生将考公务员和大学生村官当成主要选择,甚至有些同学不惜一切代价,花费甚至上万报名培训班。当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应依赖于产业升级,过去几十年依赖于加工业的发展,今后10年靠廉价劳动力和破毁生态的发展将越来越少。因此提高毕业生质量也成为横在高等院校面前的一座大山。

二、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几点措施

法学本科生如何从众多毕业生中脱颖而出,笔者认为从学生、学校、社会三个方面着手提升法学本科生就业竞争力。

(一)专业教师指导平台。专业教师不应单单上完法学课程就万事大吉,还应该在课下增加与学生接触的机会,将课后指导作为工作量的考核标准之一。一味的上课只是学习理论知识,大部分毕业生在面临就业时侯仍旧惶恐和不知所措。课后指导不应拘泥于“法学讲座”“指导论文科研活动”,还应将就业指导纳入范畴之内,充分发挥专业教师的指引作用。

(二)专业学科平台。法科学生一提到“挑战杯”等竞赛活动,很自然认为与文科无关,这种想法是很幼稚的。学院应当调动法科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积极参与“挑战杯”“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简历大赛”等能够提升学生的基础技能和创新能力的赛事活动。以班级为平台可以定期开展辩论比赛,“案件沙龙”等提高法科逻辑思维和思辨能力的课余活动。同时学院可以通过举办系列讲座(如法学名家讲座,法律人职业生涯规划讲座,律师之约等)、读书会、考研交流会、司考知识讲座等提升学生对学术科研的兴趣和法科学生的文化底蕴。

(三)巧用社会资源平台。目前名校多有委员会等组织。通过成立诸如法学院家长委员会、法学院校友会等社会友人组织,利用社会资源平台,扩展各种社会办学资源。同时学校与当地相关司法机关建立教学实习基地关系,让在校学生参与简单劳动争议案件和婚姻纠纷等案件的处理,增强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同时通过寒暑假、毕业实习实战平台更系统地训练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关注社会的宽阔视野。

三、法学本科毕业生如何备战考研

法学研究生无论是在理论水平的深度、社会阅历的成熟度、处事方式的圆滑度都略胜本科生。自然在就业时也会比本科生存在较大优势。但是任何一本考试都有一定难度。考研更不必言说。因此,一旦下定决心,必要付出时间去投入其中。这就要求同学们理清脉络不能盲目。

理清考试科目与目标院校。法学考研一般分为专业课和基础课。基础课包含政治和英语。

特别是外语的要求较高,对不少同学是一个难题。在专业课程上,需要一定的理论储备,弄清试题是招考单位自主命题还是国家统一命题。自主命题对外校学生来说获取存在客观难度,这就需要利用人脉和网络,多方打探。同时利用论坛将各个目标学校的“教”与“学”“生活”了解清楚。量力而行,克服浮躁情绪,既要看到自身不足又要看到自身优点,既要信心十足又要冷静思考。一旦选定目标,真正确立方向不动摇。

总而言之,大学生在一入学之际就应探求职业道路与方向。法学本科生应提前做好职业规划,把握职业要求,目标明确,勤奋进取,毕业之际才不会在悔恨和懊恼中度过。同时教师群体认识到位,指导有方,全心全意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做学生成材路上的指路明灯。相信不论是考研还是就业,都能在法律殿堂中自由徜徉更能成为人生中一段难忘奋斗时光。

[参考文献]

[1]方流芳.追问法学教育[J].中国法学,2008(6).

[2]李璞,杨德祥.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体系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122-125.

[3]刘会玲.法学专业本科生就业难问题探析[J].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8(4).

[4]楼锡锦,周树红,吴丽玉.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5(7).

[5]林怀满,冯治良.独立学院考研指导工作探析—以法学专业为例[J].时代教育,2014(3).

中图分类号:C913.2;G6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10-0131-02

猜你喜欢
对策
输变电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常见问题及对策
高层建筑防火设计的问题与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浮法玻璃气泡的预防和控制对策
育肥猪增重慢的原因与对策
南方小型农机的推广应用对策
水利工程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对策
“住改商”问题与对策之思考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走,找对策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