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理论与色纺梳理

2016-06-30 01:29桂亚夫朱兴学
纺织器材 2016年3期

桂亚夫,朱兴学

(1.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宁波 315200;2.无锡二橡胶股份有限公司,江苏 无锡 214193)

色彩理论与色纺梳理

桂亚夫1,朱兴学2

(1.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宁波315200;2.无锡二橡胶股份有限公司,江苏 无锡214193)

摘要:为了深入研究色纺技术,基于色彩理论阐述了色纺纱和本色纺纱的质量和梳理的个性要求,从清的对象、混的要求、梳的效果解析了色纺产品特殊色彩风格的奥秘和色纺生产实践中诞生的双梳、混梳等特殊工艺。指出:研究色纺应将色彩知识与纺纱技术相结合,运用空间视觉混合等色彩理论解析色纺产品的色彩奥秘;色纺双梳、混梳等特殊工艺技术是在实践中诞生,其个性需求给纺纱设备、器材发展带来可拓展的新领域。

关键词:色纺;本色纺;色彩理论;视觉混合;明显色结;双梳工艺;混梳工艺

色纺纱具有产品时尚、生产过程相对环保、可化解染色难题、适应非棉趋势等诸多优点,越来越受人们关注,色纺纱锭逐年递增。色纺与本色纺的区别源自色彩的介入,研究色纺应将色彩理论与纺纱技术相结合,但一直以来人们从技术角度研究色纺的比较多,而运用色彩理论探讨色纺的比较少,笔者将色彩理论与色纺梳理技术相融合,进行粗浅探讨。

1基于色彩的梳理要求

纺纱梳理(梳棉、精梳)的主要目的是对原料进行梳、清、混。梳是梳理纤维,使纤维束分解;清是清除棉结、杂质、短纤等;混则使纤维充分交错混和。

色纺源自本色纺,其梳理的主要目的也是梳、清、混,但因为色彩的介入而产生了一些变异,主要表现在清的对象有变化,混与梳的要求不同。

1.1清的对象

本色纺梳理最重要的任务是清除棉结,根据纱线质量标准要求将棉结分为有害棉结和无害棉结,体积大的有害棉结要清除,体积小的、不明显的无害棉结不必清除——这里,是否有害的区分标准在于棉结体积的大小。而色纺纱因为有了色彩,棉结变为色结,判断色结是否需要清除,不只根据体积大小,还要考虑颜色,可以通过对比本色纱与色纺纱质量标准来理解,见表1[1-2]。

表1本色纱与色纺纱质量标准对比

FZ/T71005—2006 针织用棉本色纱FZ/T12014—2006 针织用棉色纺纱单纱断裂强力变异系数单纱断裂强力变异系数百米重量变异系数百米重量变异系数单纱断裂强度单纱断裂强度百米重量偏差百米重量偏差条干均匀度条干均匀度10万m纱疵10万m纱疵1g内棉结粒数明显色结1g克内棉结杂质总粒数 千米棉结色牢度(耐汗渍、耐摩擦、耐洗)

从表1对比发现,色纺纱质量标准相比本色纱除了有色纤维纺纱带来的色牢度指标外,还多了明显色结指标。 从事色纺纱生产工作必须对明显色结这一概念有清晰认识。如对于色纺原料中占色比例较小的成分,梳理过程中形成体积较小的棉结也可能是有害色结,因为颜色凸显,在布面上能形成有害疵点,所以归为明显色结,与占色比例较大成分形成的大棉结一同视为有害纱疵。因此,同一产品中的色结是否要清除,需依颜色不同而区别对待。

所以说,相比普通本色纺梳理,色纺的清除对象在发生变化。

1.2混的要求

相比传统纱布染色产品,色纺产品给人带来一种奇妙的梦幻感,可运用色彩理论来解析。

色纺纤维混和主要是为了混色,而色彩混合理论中有加法混合、减法混合与中性混合之分,需要关注的主要是色彩中性混合知识[3]。不同于色光的加法混合与色料的减法混合,中性混合是不同颜色并置,基于人的视觉生理特征产生视觉色彩混合,并不变化色光或发光材料本身;混色效果的亮度既不增加也不降低,所以称为中性混合。

视觉混合方式分为颜色旋转混合与空间混合。

a)颜色旋转混合是指将两种或多种色并置于一个圆盘上,通过动力使其快速旋转之后看到的新色彩。比如太极图由黑白组成,但旋转之后就会变成一种颜色,既不是黑色也不是白色,而是灰色。

b)空间混合是将不同的颜色并置在一起,当它们在视网膜上的投影小到一定程度时,这些不同颜色的刺激会同时作用于视网膜上邻近部位的感光细胞,以致眼睛很难将它们独立分辨出来,就会在视觉中产生色彩的混合,这种混合称为空间混合。比如中老年人的头发,随着年龄的增长,黑发中出现了白发,如果黑发与白发分布的比较均匀,远观时,分不清黑发与白发,看到的既不是黑色也不是白色,而是灰色。黑发多白发少时是深灰色,黑发少白发多时则为浅灰色。

这种不同颜色并置,因视觉生理特征产生的色彩空间混合理论,可以解析色纺产品的色彩奥秘。多色纤维交错并置的效果随观赏距离远近变化会产生梦幻效果,近看色彩丰富,远观色调统一,这就是色纺产品风格独特、有奇妙梦幻感的原因。

基于色彩空间视觉混合理论,可以确定色纺纤维混和的基本技术要求:多色纤维需精细均匀混和,只有异色纤维交错分布均匀、最终形成的纱布表面不同颜色构成的基本形才能产生色彩空间视觉混合,由多色纤维构成的多种色彩才能混合成另一种新的色彩。如果多色纤维未能精细混和,分布不均匀,则不会出现视觉一致的新色彩,纱布表面就会出现段与段、片与片之间的色差、色起横等问题。可见,相比普通本色纺梳理,色纺混的要求更高。

1.3梳的效果

梳是清与混的前提,经过梳才能实现分解,分解后才能分离并清除棉结、杂质和短纤,才能交错混合。依照通用纺纱理论,梳理的理想效果是纤维束全部分解成单纤维状态,但实际梳理后的棉条中仍会有纤维束存在。

对于色纺,上述色彩理论告诉我们:多色纤维梳理之后需全部呈单纤维状态,或是全部呈大小相同的小纤维束状态,这样最终形成的纱布表面不同颜色的基本形才能大小一致,才能在视觉中同步混合;反之,如果多色纤维梳理之后大部分呈单纤维状态,还有少部分呈纤维束状态,则最终形成的纱布表面不同颜色构成的基本形大小不一致,不能实现视觉同步混合,大部分单纤维构成的小基本形实现空间混合,在视觉中形成新色彩的同时,少量由纤维束构成的较大基本形在纱布表面形成色斑疵点。

可见,相比普通本色纺梳理,色纺的梳理要求更高,要全部呈单纤维状态,或是全部呈大小相同的小纤维束状态,后者的风格更具特色,但通过梳理实现这一效果的难度比较大。

2现有工艺技术分析

因为有了色彩,相同体积的棉结是否应该清除,要根据颜色不同而区别对待;因为要实现色彩空间视觉混合,梳与混的要求更高。所以,色纺生产中出现了特殊的、非常规的工艺技术,如双梳工艺(或称为棉网工艺)和混梳工艺(或称为全混工艺)[4]。

2.1双梳工艺

双梳工艺即棉网工艺,指纤维原料至少经过两次开清棉和梳棉,甚至可以经过两次精梳。双梳工艺的一个原则是:一梳除杂,二梳混色。其第一次梳理(梳棉或梳棉+精梳)的是本色原棉,主要目的是除杂;第二次梳理的是染色或本色棉网(撕碎的梳棉或精梳棉条),主要目的是混色。一梳本色原棉而不是染色原棉,可减少落棉损失(主要是落棉无染色成本);二梳染色或本色棉网,棉网不会产生许多落棉,可降低因各组份落棉率不可控而改变色比的风险。

双梳工艺还可以认为是将棉网(撕碎的棉条)作为原料进行混色纺纱,其另一个原则是区分色比,重点清除。用什么样的原料,即普梳棉网还是精梳棉网或是原棉进行混色纺纱?又要用什么样的双梳工艺?一个重要的工艺思路就是“区分色比,重点清除”,对于占色比例较小的成分,即容易因为颜色凸显而形成明显色结的部分,要重点清除色结,也即相同体积的棉结要根据颜色不同而区别对待。

2.2混梳工艺

混梳工艺即全混工艺,就是将全部原料混在一起投料生产,混合清梳。比如涤与棉,一并混合投入一台抓棉机,涤棉在同一台梳棉机中混合梳理。很显然,混梳工艺是基于色纺色彩介入之后对梳与混的高要求,其目的是为了使纤维更充分、更精细地混和,确保最终实现色彩空间的视觉混合。如果异性纤维分别梳理成条,仅仅依靠并条的并合作用来保证混色,是有风险的。

3专用设备器材的需求

色纺双梳、混梳等工艺似乎有违纺纱常理:无论是脆弱棉纤维的重复梳理,还是涤棉两种异性纤维的混合梳理,好像都不符合传统纺纱理论的思维逻辑,但这是色纺业在多年实践中摸索出的有效的工艺方法。而这样的工艺,因为没有相对应的专用设备、器材,只能借用现有普通本色纺纱的设备器材,通过优选、兼容的思路设计相对合理的技术方案。

所以,对于色彩介入纺纱而诞生的色纺领域,其独特的生产工艺对设备、器材是有个性需求的。除上述探讨外,色纺变异新产品如彩点纱、残雪纱等,还会对设备、器材有更多的特殊要求。如:如何制造符合特殊要求的彩点类原料,如何实现此类原料在梳理过程中不分解、不脱落等。

此类需求的产生,意味着纺纱设备、器材出现了一个可拓展的新领域。

4结语

色纺纱有许多优势,研究色纺应将色彩知识与纺纱技术相结合。空间视觉混合等色彩理论可解析色纺产品的色彩奥秘,色彩介入纺纱使梳理任务发生了变化,色纺双梳、混梳等特殊工艺技术在实践中诞生,这给纺纱设备、器材的发展带来了一个可拓展的新领域。

参考文献:

[1]FZ/T71005—2006,针织用棉本色纱[S].

[2]FZ/T12014—2006,针织用棉色纺纱[S].

[3] 张建辉.纺织美术基础[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13:54-57.

[4] 桂亚夫.色纺梳理工艺探讨[J].棉纺织技术,2012,40(11):61-63.

ColorTheoryandColorSpinningCarding

GUIYafu1,ZHUXingxue2

(1.ZhejiangFashionInstituteofTechnology,Ningbo315200,China;2.WuxiNo.2RubberCo.,Ltd.,Wuxi214193,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color spinning technique,description is done to the quality reuirement of color spun yarn and plain spun yarn.The style secret of the the product with color spun yarn is unveiled from the processes including clearing,blending and carding.And more,analysis is done to the double carding and double blending carding processes in the color spinning production.It is pointed out that color spinning study should start with the integration of color knowledge and spinning technology.The special color style mystery of color spinning product should be unveiled using visual spatial mixing theory.The special processes such as the double carding and blended carding come into being from pratice,which supplies the extension possibility of further development of spinning equipments and accessories.

Key Words:color spinning;plain spinning;color theory;visual spatial mixing;obvious node;double carding process;blended carding process

收稿日期:2015-10-06

作者简介:桂亚夫(1964—),男,江苏淮安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纺纱技术尤其是特色纺纱技术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TS101.9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1-9634(2016)03-003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