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视角下物流业供给侧改革探索

2016-07-04 18:17杨钢张舒婷
新经济 2016年7期
关键词:供给侧物流业营改增

杨钢 张舒婷

摘 要:物流业存在着产能过剩、产业老化、效率低下、成本过大等问题,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但供给侧改革纷繁复杂,存在的問题既有国民经济的全局问题,也有物流业本身原因;营改增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文章从物流业的营改增政策的实施,为物流业的供给侧改革提供新的视角;通过营改增政策实施,可以有效推动物流行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激发物流业的发展。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 物流业 营改增

项目名称:“营改增”政策对小型物流企业成本影响的调查研究,项目来源: 江苏省大学生创新项目,项目编号:201511122017Y

伴随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性调整成为了重中之重。2015年11月10日,习总书记首次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供给侧改革成为社会各界热议的关键词。供给侧改革,就是从生产社会发展所需基础物品的一端,进行深化改革、提高质量、优化产业结构、不断创新来提高生产率,来适应市场需求。中央提出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物流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是连接供给侧和需求侧的纽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必然会牵动物流行业的改革,供给侧改革是物流企业业务模式调整、装备升级以及运行模式高速发展的一次机遇。

2011年国家下发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方案,2012年起在上海率先开展部分物流业的营改增工作,至2014年物流业最终实现全国范围内的营改增改革。笔者认为,在很多方面,营改增政策与“供给侧”改革不谋而合,物流业“营改增”为供给侧改革做好了铺垫,随着“营改增”政策的进一步落实,物流业的供给侧改革将更加深入。

1、物流企业的“营改增”是提高效率,化解产能的重要途径

供给侧改革的第一任务是去产能,对于物流行业而言也不例外。2015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约为15%,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约5个百分点。以在我国中小物流行业中占比最重的公路物流为例,公路运输承担了大量本应通过铁路、水路运输的中、长距离运输,抬高了综合运输成本。而且多种运输方式之间不能有效地衔接,没有形成规模性的综合运输体系,从而使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成本不断上扬、运价却持续低迷、货运业总体货源趋紧的现状下,目前公路物流业已经是运力过剩的“沼泽地”,产能严重过剩。

营改增政策实施以来,项目组所调查的大部分物流企业都表示税负成本严重增加,生存状况越来越严峻。项目组对照南京物流业内人士提供的一张包含数十家中小型物流企业负责人的联系方式表,依次打电话约访,在此过程中,许多人回复,物流业的冬天已到,已经不适合做物流行业了,上述企业大多属于产能过剩的公路物流业。这说明公路物流业的去产能化正在营改增政策实施的背景下悄然进行。当被项目组问及营改增政策实施之后的中小物流企业普遍生存现状时,南京风之汉物流有限公司某业务经理表示:“应该说是越来越严峻。表面上看,这几年电商行业的高速发展,极大地带动了物流行业的蓬勃生长。但是自从营改增实施以来,相当于对物流行业进行了一次洗牌,可以说是优胜劣汰吧”,有理由相信,在营改增的逐步实施之后,物流行业经过优胜劣汰,将达到去产能的目的。

2、落实营改增政策能促进物流业转型升级,引导同业整合

近几年来,物流服务个性化要求在增长,物流专业化、标准化、智能化在推进,但物流业本身存在着升级瓶颈,比如制造业精益物流、冷链物流、电商物流、危化品物流、城市共同配送、特种运输、医药物流、农产品物流、应急物流等还不能根据市场需求提供有效供给,许多产业的转型升级,也都受到了物流业发展不完善的约束。这些都表明,我国物流的供给质量、供给结构、供给效率尚存在许多问题。

从产品结构看,营改增对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生产有推动作用。目前的市场供求状况,呈现出供过于求和供不应求并存的矛盾特点。供过于求的滞销产品,多是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都低的产品。但是高附加值的产品,还是供不应求。对于物流业而言,也是同样的道理。受营改增的影响,越来越多的物流企业通过主辅分离、专业化协作的方式,重新在产业链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同时,营改增有利于同行整合,鼓励其向高精尖发展,进而参加国际竞争。营改增实施的背景下,物流企业可以将财务、人事等职能部门外包,降低行政管理成本,同时取得进项税额抵扣等。物流企业可以通过合作、契约、股份等形式组成经营联合体,进行同业整合,便于取得、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当企业形成经营联合体后,就可以进一步解决供给结构、供给质量和供给效率的问题。

此外,营改增以后,由于企业外购的设备和服务都可以允许抵扣,而固定资产进项税额允许抵扣更是吸引企业加大设备的更新与改造力度。这更加刺激了物流企业的升级与改造。

3、实施营改增促进物流行业进一步细化,鼓励小微企业发展

“供给侧”改革旨在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这要做到构建激励机制,提升创新意愿,为企业营造宽松的成长环境,提升创新转化率,具体措施包括推进产学研结合、提供资金便利和税费减免。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关键需要有便利的资源和宽松的成长环境,从而提高创新者的存活率和创新产品的转化率。李克强总理在14 年9 月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要求为创业企业提供更为便利的资金支持。

营改增的好处对于小微物流企业来说尤为明显,统一由5%的营业税改为3%的增值税。这是个长期利好消息,鼓励小型企业发展和正规化的意图明显。同时,营改增对于行业的细化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以往业务环节越多税负越重,营改增消除了重复征税。物流企业从以前的不得不外包,到主动寻找外包。下游客户会更多地将业务整体外包给物流或供应链公司,再外包给细分市场具备优势的专业小型企业,提高整体链条的运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这样既能提高收益水平,也给小公司发展壮大提供了充足的空间,有利于整个行业集群化发展。

4、营改增倒逼物流企业规范公司制度,调整运营模式

据项目组调查,许多物流企业在公司制度和运营模式上都有很大的弊端。且这些公司不论是业务管理还是财务管理上均存在一些不精细之处。例如:交通运输业务和货运代理没有严格区分、劳务人员签订合同时没有标注不同性质的业务、运输司机获取发票没有制度约束等等。这些细节上的不重视都会严重影响到企业的长期发展,甚至在“供给侧”改革所带来的阵痛中逐渐消亡。

营改增通过税负上涨的方式将这些问题暴露得更加明显。针对这些问题,公司管理层会考虑规范制度,更进一步规范管理,通过调整运营模式来适应改征增值税后的税收环境。随着税收制度的改革发展,为了能更好地适应这个税收制度,企业不仅单独在财务制度上进行改革,还需在经营模式、市场营销、对外服务、对内管理和生产组织方式等多方面的进行改革。这将使得企业管理水平大幅度上升,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营改增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今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两个亮点,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中小物流企业通过营改增的实施,推动了物流行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改革将为物流企业迎来重要的发展机遇。

參考文献

[1]庞彪.物流业发展新方向[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6年第6期,33—35.

[2]李云柯.“营改增”政策对现代物流业的涉税影响和应对措施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3-04-01.

[3]董鹏等.物流业供给侧改革的突破口[J].特别报道.2016年第3期.总第 65期.

[4]白景明.增值税税负与价格的基本关系[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3(3):12-14.

[5]刘尚希.“营改增”或为运输业减负[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3(6):38-38.

[6]李云柯.“营改增”政策对现代物流业的涉税影响和应对措施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3-04-01.

[7]陈赛红.浅谈营改增对物流企业的影响[J].物流工程,2012(10):33-35.

[8]金国平.物流行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建议采用超税负返还过渡政策[J].交通财会,2012(5): 35-37.

[9]娄欣轩.营改增试点改革对物流业的影响及对策[J].财会学习,2012(9).

作者简介:

杨 钢 男,汉族,1994年12月出生,籍贯:江苏淮安,学校:三江学院。

猜你喜欢
供给侧物流业营改增
物 流 业
我国物流业的供给侧改革的突破口
创新创业为“供给侧”蓄能
物流业
物流业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模式研究